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212|回复: 0

深山里的姚氏祠堂“明德堂”(上)

[复制链接]

882

主题

1059

回帖

90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9060
发表于 2015-3-3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歙县武阳乡洽河村约里小组,坐落在半山腰,是一个至今不通公路的自然村,以姚姓为主,现有村民80余户,200多人。村落中最为显眼气派的大型古建筑当是村中央的姚氏祠堂——明德堂及其毗邻的祖先故居六善堂。

     明德堂是清初天井廊院式、两层三进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从前至后,依次是第一进门厅,门厅由大门和过厅组成。大门上方设有门罩,门罩之上绘有黑白墙画,荷花、牡丹花、菊花和松树等美好图案;门罩下方是一幅砖雕,主体部分一主二副,内容题材为历史戏文故事,间以卍、蝙蝠、壁虎、宝相花等吉祥图案装饰,其雕刻工艺刀法应有尽有,举凡浅雕、深雕、镂空雕刻等,图案细腻,层次分明,工艺精美。大门下方柱石,左右各有一石雕,一为岩石、竹枝、杂树、花草图案,一为岩石、松树、兰花、梅花图案,环以博古边饰,形态逼真。过了门厅,就是天井了,天井里用石板铺设通道。天井两侧建有回廊,既遮风挡雨,又便于举办酒席时摆桌,届时族中各房子孙依序集体会餐,以增进宗族子弟之间的族谊。天井两侧中央各开有一耳门与外连通。祠堂的第二进为享堂,也叫正堂、大堂、大厅、正厅,是祠堂的主体部分。享堂比第一进高出几级台阶。作为祭祀祖先和处理本族大事的场所,可容纳上百人,享堂建得高大雄伟、壮观气派。尤其是木雕无不造型优雅,祠堂的斗拱、雀替、脊吻、梁枋,都十分考究,精雕细琢,线条娴熟。享堂系二层建筑,原先从隔壁六善堂大门进去通过一侧楼梯可登至祠堂的二楼,如今这二楼是上不去了。因六善堂系多家房下,房主均已在他处建房,此地不住人已逾20年,仅堆放柴火杂物,无人管理,年久失修,已濒倒塌,楼梯亦已朽烂不堪、摇摇欲坠,不能行人。打开享堂里侧两边木门便是第三进寝室,或称寝堂。寝室是供奉祖先牌位、存放族谱的地方,也是宗祠最重要、最神秘的部分。寝室进深不大,不及2米,形如暗室,昏黑阴森,平时两侧木门紧锁,除非祭祖、修谱、上灵位等特定日子主事者进出,一般不容闲人入内。整个祠堂的建筑从大门到享堂及寝室,由低而高,循序渐进,展现庄严肃穆的格调,给人以尊祖敬神神圣威严的感觉。走进祠堂,十余根柏木圆柱,撑起了前后三进的门庭、享堂和寝室,步入其内,令人油然生起一种敬畏之情。

      据一些老人回忆,约里姚仍以吴兴为郡望,与深渡姚同宗,系明清之际从今歙县深渡镇九砂村迁居而来。郡望是家族的祖籍,家庭的发祥地,即望族之郡邑。吴兴郡相当于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村里年长者对于“二十四孝”之首帝舜(姚重华)笃亲至孝、报效家国、天下为公、“尧天舜日”的历史传奇,元末明初隐居深渡的姚琏与朱元璋“龙兴召对”的传说故事以及“深渡渡船深渡渡,姚来姚去两边姚”(既是“摇”,又是“姚”,说深渡两岸居住的都是姚姓人)的千古名对耳熟能详,而对于姚氏明德堂通派字辈诗更是了然于胸。兹将第十代姚光海1992年印于甘肃张掖的《百代远长》转录于下:积德天高大,聚民国裕光,家齐惟礼法,承启在明良,志善名恒立,怀仁世永昌,兴邦由正本,顺理可成章,守道恢先绪,崇文作令望,安和生吉兆,治定有嘉祥,士以希贤圣,忠思效殿堂,皇庭时锡位,宗社日传芳,宝族英才广,登科美誉彰,元魁百代继,富贵万年长。此字辈诗系当年在外地工作回乡省亲的姚光海从姚吉火留存的家谱抄出,并请甘肃张掖当地的书法家誊写并拍照分发与村中几户同门宗亲。按此算来,约里姚现已传至第十三代,即“惟”字辈,而第九代“裕”字辈仍有4人健在,现都已年近古稀,或已逾耄耋之年矣。

        明德堂即为纪念始迁祖积奉公而建,且先有六善堂,后有明德堂。六善堂即为积奉公六个儿子生活住房。如今积奉公的坟墓尚存,嘉庆年间重修,就在坦下靠东侧,俗称坟茔坦。建国初曾在祖墓基地建起二层砖木小楼,一楼用来设坛祭祖,二楼作为村集体库房之一。数年前也已坍塌不存,仅留废墟。关于祖屋、故居和祠堂选址大坦,还有一个故事。据说,当年积奉公迁居约里村,先是在对山搭棚,然见其养狗老爱下坡跑往大坦一带玩耍休息,每唤回皆恋恋不舍,于是积奉公多次现场查勘,觉得此乃开阔阳地当为风水宝地,遂定居于此。最初在大坦东边,即六善堂的东侧,建起祖屋,1958年,生产队决定在旧址上扩建为二层砖木建筑。因当时成年男子大多外出参加“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该楼几乎是由留在村中妇女出工出力兴建,时称“三八楼”,后更名为政治夜校,一度是本村举办扫盲班和小学的地方,三年前该楼房卖给一村民改建民房了。当然,村里小学生多的时代,如上个世纪70、80年代,六善堂一楼大厅和积善堂享堂的一、二楼都曾作过教室。笔者小学一至四年级即在三处读过书,五年级才集体转到当时的生产大队,90年代以前为行政村的择里村读毕业班。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6-8 10: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