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351|回复: 0

《赢在中国》产生不了一流企业家,最多是三流

[复制链接]

3109

主题

2万

回帖

13万

积分

管理员

运营总监

积分
137321

帅哥勋章诚信商家歙县志愿者

发表于 2008-10-27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赢在中国》产生不了一流企业家,最多是三流
CCTV《赢在中国》举办了三季,每场比赛视频我都看过,对于参赛选手及赢在中国这个节目,我的看法:赢在中国不可能产生超越评委的企业家,有望超越的创业者是不会去参加赢在中国的,《赢在中国》只适合企业家及准企业家们学习。如果学习,选手们和看客们可能看看世界创业实验室(elab.icxo.com)也可以达到目的。

下面我来对我的个人观点进行一下阐述:
1、一旦参加了赢在中国,自己身上就必然多一个标签“赢在中国第X季参赛选手”,犹如参加越级女声比赛的选手多了一个“超女”标签一样。戴着这样一个光环的创业者就不可能超越赢在中国的评委们,这就好比房祖名不可能在演艺界超越他爹成龙一样,除非你不在商界混了,在别的什么界才有可能取得超越他们的成就。没办法,这是光环下成长中群体的宿命。
   
2、参加赢在中国的选手们多是两个目的:一、吸引风投的注意,为自己创业赢得投资;二、借助赢在中国这个平台为自己的公司做宣传并结交一些在路上的朋友。试想存在这种心态的参赛者怎么可能成为企业家?功利心太强不可能成就大业的,高调做事不错,功利做事就不对了啊。参加赢在中国的没有企业家,去的最多算是商人罢了。

不可否认,赢在中国的参赛选手不乏能力强的创业者(像第一赛季的任春雷,不过,请注意:任春雷曾想退出比赛来着,最后是被劝说才留了下来的,他是否感觉到他参加这样的比赛已失去意义我们不得而知),当然也会有一些能力不足又爱投机取巧的创业者(像第二赛季的董冰等人为了比赛晋级而采取了暗箱操作手段,这些为了比赛而比赛的选手又怎么可能成为企业家?)。那些想靠着某人或某节目而成名的创业者就不可能成为商界的名流,就不可能超越牛根生们。
   
3、柳传志在赢在中国的总决赛上就这样说“大决赛我们要看的不是项目而是人”,没错,赢在中国就是为风险投资选合适的人,但是赢在中国第一季选出的所谓冠军宋文明有点像《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第二季选出的冠军李书文又比较像《士兵突击》里的成才,两次选出的人竟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单看这前两季的冠军,他们二位就不可能取得超越赢在中国评委们的成就,“许三多”与“成才”二合一的那个人才可能超越牛根生们,但,这个人是在赢在中国比赛之外的,他不会参赛,只是从赢在中国选手及评委身上学习,学习一切对他有用的东西,思想决定了这一切。

我没有任何贬低赢在中国所有参赛选手的意思,我只是在说明一个确实存在的事实而已。人各有志嘛,有的人就是想当商人,而一些人非要成为企业家不可,企业家群体毕竟占少数,既然存在赢在中国这样的节目,那也要有人参加啊,向所有参赛选手们致敬,感谢他们的付出,是他们的参赛才有了赢在中国的精彩,才有机会学习到更多经商做人的道理。所有创业者及准创业者都应该感谢赢在中国,感谢评委,感谢参赛选手,没有他们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呢!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6-11 12:4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