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127|回复: 0

读《当代文库》之二(张岱年卷11)---“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

[复制链接]

45

主题

92

回帖

589

积分

举人

积分
589
发表于 2015-6-11 0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乡野的油菜花 于 2015-6-11 08:31 编辑

   
读《当代文库》之二(张岱年卷11)---
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
                                 一、“天人合一”成语的来历
      所谓“天人合一”,可以看作一个命题,也可以看作一个成语。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先秦时代,而这个成语则出现较晚。明确提出“天人合一”四字成语的是张载,他说:“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
       所谓天有三种涵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广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由于不同的哲学家所谓天的意义不同,他们所讲的天人合一也就具有不同的涵义。
       对于古代哲学中所谓“合一”的意义,我们也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张载除了讲“天人合一”之外,还将“义命合一”、“仁智合一”、“动静合一”、“阴阳合一”;王守仁讲所谓“知行合一”。“合”有符合、结合之义。合一并不否认区别。合一是指对立的良方彼此又有密切相连不可分离的关系。
                           二、天人合一观念的起源与演变
        天人合一的观念可以说起源于西周时代。孟子以天为最高实体,是政权的最高决定者,舜、禹“有天下”,都是“天与之”。孟子认为,思是“天之所与”,思与性是密切联系的,所以“知性”即“知天”。
孟子“知性则知天”的观点,语焉不详,论证不晰,没有举出充分的理据。荀子批评孟子“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如果是批评孟子“知性则知天”之说。但孟子通贯性天的观点对于宋明理学影响极大。张载、程颢、程颐都接受了孟子的这个观点,对之提出了各自的解释和论证。
      荀子反对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也不同意孟子的知天,宣称“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而强调“明于天人之分”。但是,荀子也承认天与人有一定联系,他把人的“好恶喜怒哀乐”成为“天情”,把“耳目鼻口”成为“天官”,把“心居中虚以治五官”称为“天君”。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命题,强调人的能动作用,这是荀子的独特贡献。荀子虽然没有割断天与人的联系,但是所强调的是“天人之分”,他是中国哲学史上不讲天人合一的思想家。
      汉代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的观点,认为:“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董仲舒又讲天人感应。在董氏的系统中,天人感应与“天人一也”是密切联系的,因为他所谓天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  
      王充猛烈攻击天人感应的迷信思想,他断言“天本而人末”,“天至高大,人至卑下”,唐代柳宗元强调“天人不相预”,刘禹锡提出“天人交相胜”,都属于不讲天人和一的思想家。
      到宋代,天人合一思想有进一步的发展。张载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张载以天人合一的观点解释所谓诚明,他说:“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知,不足以尽明。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
      张载以“变易”为“性与天道”,他没有从这“性与天道”中引申出道德原则来,他是从性的普遍性来引出道德原则的。张载的“天人合一”观点的主要思想是:(1)天和人都是实在的,“天人”之“用”是统一的;(2)天和人都以“变易”为本性。张载所谓“天”指无限的客观世界,“由太虚有天之名”,“天大无外”。他主张“本天道为用”,“范围天用”,把天之“用”与人之“用”统一起来,这都是唯物主义观点。但是,人性应该人之所以为人者,人性与天道应有层次的不同。张载没有区别天道与人性的层次,这表现了神秘主义的倾向。
       程颢的“天人本无二”说,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1)心便是天,天非外在,这是主观唯心主义。(2)把“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人类之爱”的理想。
      程颐立说与程颢有所不同,他不讲“心便是天”,也不谈“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而强调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
      程颢解释《周易·乾卦》“乾:元亨利贞”说:“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长,亨者万物之长,李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以元亨利贞为始、长、遂、成。这就是认为元亨利贞是表示动植物发生发展的规律。   
   程颐又说:“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言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这里初步把元亨利贞四德与五常联系起来。朱熹继承程颐此说更加以发展,把元亨利贞与仁义礼智结合起来。朱熹说:“元者生物之始,天地之德莫先于此,故于时为春,于人则为仁,而众善之长也。亨者生物之通,物至于此莫不嘉美,故于时为夏,于人则为礼,而众美之会也。利者生物之遂,物各得宜,不相妨害,故于时为秋,于人则为义,而得其分之和。贞者生物之成,实理具备,随在各足,故于时为冬,于人则为智,而为众事之,木之身而枝叶所依以立者也。”这把天道的元亨利贞即生长遂成与人道的仁礼义智直接统一起来,这可以说是朱熹的天人合一观点。
      张载、二程论天人合一,立说不同,也有共同的特点,即都认为“天人合一”是最高觉悟,是人的自觉。
      王夫之论天人关系说:“在天有阴阳,在人有仁义;在天有五辰,在人有五官:形异质离,不可强而合焉。”王夫之此说是反对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而赞同程颐所说的“天道”与“人道”的同一性。王夫之强调“尽人道而合天德”,他说:“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天的根本性质是健,人的生活特点是动。人的动与天的健是一致的。王夫之重视“健”与“动”,这是进步思想。
        戴震讲伦理原则,也力图为人伦道德寻求天道的根据。他认为善的基本标准有三,即仁、礼、义。这三者“上之见乎天道,是谓顺”。就是说,仁礼义的根源在于天道。天道的内容就是变化不息,他说:“道,言乎化之不已也。”戴震这样把“天道”与人伦之“善”联系起来。这可以说是戴氏的天人合一观点。
     在中国近古哲学中,从张载、二程到王夫之、戴震都宣扬天人合一。张载、王夫之、戴震的哲学是唯物主义的,二程、朱熹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虽然都宣扬天人合一,但是两者的理论基础不同。张载、王夫之、戴震是在肯定物质世界是基础的前提下讲天人合一的;程朱学派是在肯定超自然的观念是基础的前提下讲天人合一的。但是两者都企图从天道观中引申出人伦道德来,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之一。
                                   三、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评价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发源于周代,经过孟子的性天相通观点与董仲舒的人副天数说,到宋代的张载、二程而达到成熟。张载、二程发展了孟子学说,扬弃了董仲舒的粗陋形式,达到了新的理论水平。张载、二程的天人合一思想,分析起来,包括几个命题: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2、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服从这普遍规律。
3、人性即是天道,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
4、人生的理想是天人的调谐。
     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道德不可能违背自然规律,但是服从自然规律的行为不一定就是道德行为。道德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道德原则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阶级性。
     张载没有讲仁义就是天道,但是他把人性与天道统一起来,以为“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这就混淆了人性与天道的区别。
     关于人类应如何对待自然界,中国古代有三种典型性学说:一是庄子的因任自然(顺天)说,二是荀子的改造自然(制天)说,三是《易传》的天人调谐说。庄子的观点是消极的思想,荀子的观点是积极的思想。自从西方“戡天”(战胜自然)的思想传入中国后,荀子的学说收到高度赞扬。但是,如果一味讲“戡天”,也可能陷于破坏自然。近年来人们强调保持生态平衡,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周易大传》主张“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区成万物而不遗”,是一种全面的观点,既要改造自然,也要顺应自然;应调整自然使其符合人类的愿望,既不屈服于自然,也不破坏自然;以天人相互协调为理想。应该肯定,这种学说确实有很高的价值。
总之,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学说要进行科学分析,要注意批判继承。
                                                              结语
    我国当代哲学大师张岱年先生为我们介绍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历史传承史,让我们清楚了解其发展演变过程,和不断丰富、完善为各历史时期统治阶级所用的历史。并且,介绍在各历史时期,有不同意其唯心成分的思想家的评判和见解。为我们更好理解其精髓,为我们今天开创“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论提供宝贵理论依据。
鲁建才撰写于歙县金三角
2015年5月14日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5-19 14: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