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237|回复: 2

吴楚分源

[复制链接]

302

主题

2075

回帖

5271

积分

状元

积分
5271

帅哥勋章拍客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

发表于 2011-1-2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杉树岭 于 2011-1-24 09:44 编辑

                     吴楚分源
    吴楚分源是一块界碑,矗立在休宁县和婺源县交界处的浙岭之巅。  
    浙岭,乃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和楚国的划疆之地,亦是鄱阳湖长江水系和新安江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新安江四大源头之一。
  

    浙岭,古时是一条重要的驿道,名曰“吴楚古道”,又名“徽饶古道”(徽州和饶州)。素有七省通衢之称。岭长15华里,史称“上七下八”,宽丈余,全部用青条石砌就,历经多少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一直完好地保存至今。岭脊有一线泉、万善庵、堆婆石、同春亭等名胜古迹。现已被列为省级文化与生态旅游点和文物保护区域。
  

    浙岭山脉,自五龙山逶迤而来,冈峦相接,苍苍莽莽,宛如一条绿色的长龙。秀丽的山川、葱笼的林木、如练的飞瀑、烂漫的山花、清新的空气、婉转的鸟鸣,将这条千年古驿道打扮的分外妖娆。
  

    我的老家,就在浙岭之下古徽州的婺源县察关村。小时候,父母亲曾带着我多次爬过浙岭,那时,浙岭给我的印象是高得连着天上的白云。每当我气喘吁吁地沿着青石板台阶爬到浙岭头时,便有一种莫名的惬意,岭头“吴楚分源”四个隶书大字被阴刻在一方硕大的砚石之上,给人一种古朴、.庄重的美感。站在岭头的望景台上极目远眺,荆楚大地尽收眼底。北宋周帮彦游浙岭时有诗赞曰:
  

    巍峨俯吴中,盘结亘楚尾。
  

    岭头有房屋三间:一为路亭,一为茶亭,一为住宅屋。这里长年住着一对老夫妇,除了种些杂粮维持生计以外,便是为过往行人免费提供茶水,无论是烈日喷炎还是冰雪皑皑,这里的热茶从不间断,且是用岭头名泉“一线泉”水烧就,饮之令人心旷神怡,岭头名胜“堆婆冢”便是和这茶水有关:
  

    相传公元927——960年,婺源有个老妪,无儿无女,但身板硬朗,她一心行善积德,便把家安在这巍巍的浙岭之巅,每日打柴烧茶,专供来往行人解渴,并从不收取分文。死后,人们便把她埋在了岭头,过往行人景仰她的功德,每人都在她的坟头堆一石块,久而久之,她的坟便由石块堆砌而成,高约5——6米,故名“堆婆冢”。明朝有个叫许仕叔的写了一首诗《题浙岭堆婆石》中说:
  

    “乃知一点一滴水,恩至久远不可磨”。
  

     打那时起,浙岭头的热茶便代代相传,至今不凉。
  

    自“吴楚分源”向吴界走,岭下便是休宁县樟前村,这是一个静谧的山村,小桥.流水.人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70年代,河里还有十几斤重的娃娃鱼(大鲵)。如今,这里的“冷水塘鱼”仍然十分金贵。清冽的溪水流经村旁,进鱼塘去打个转,又回到溪中,所以,塘里终年活水,塘底全是清沙,鱼儿在塘里便如在溪中,悠哉游哉。养鱼人在塘里投以苦马菜和青草,几年后,鱼儿便可长到十几斤重,捞上一条用当地的“香鱼草”一起蒸,美味无穷。
  

    自“吴楚分源”向楚界走,便到了婺源的虹关和察关村。
  

    虹关村口有一棵大樟树,此树号称“江南第一樟”,94年中央电视台就这棵樟树专门作过报道,该树植于唐代,至今已有千余年,直径3.4米,自浙源河边直冲蓝天,似一把大伞,树枝伸出,遮天蔽日,冠幅三亩,其中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察关水口,风景优美,远山如黛,  近村似屏。早在70年代初,电影《闪闪的红星》便在此处拍摄外景。石桥、古坝、流水、岩石、红枫、古樟,将这里装扮得如诗如画。
  

     现今,这些都被开发为旅游景点,每天来此旅游的人们络绎不绝。
  

    “吴楚分源”的北面有一山,名高湖山,海拔1116米,传古时山上有一2000平米的湖泊,水波潋滟,长年不涸,高湖山因此而得名。登其主峰“箬笠尖”俯视,群山犹如茫茫大海之礁石,白云则如同海浪奔涌。山上有奇石怪洞,洞内多有清泉,主峰下有一巨石,形如石狮,左右生有两个岩洞,泉水自洞中涌出,宛如双目注水,使石狮又多了一份人情味,蔚为奇观。
  

    “晴峦界断半天秋,雾锁山腰白浪浮,无数小峰时出没,湖光万顷点轻鸥。”古人的诗,真实地道出了高湖山奇特的地貌和自然风光。
  

     现在,由爱国港胞汪松亮先生以及休宁、婺源两县主管部门.两县人民共同捐资数百万元兴建的浙岭公路已经建成通车。并且,汪松亮.顾亦珍夫妇再次捐资用于道路拓宽和油路浇筑的工程业已全面竣工。我曾驱车前往,车过上溪口,但见一条整洁、平坦的柏油公路,沿着河岸,曲曲弯弯,一直延伸至“吴楚分源”,昔日上溪口至吴楚分源需步行一整天,如今变为一小时车程,“天堑变通途”了。
  

    为建造这条公路,我们损失了部分古驿道,但我们得到的是一条柏油坦途。这条公路的建成,结束了浙岭两边人民交往靠肩挑背扛的历史,为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为两地旅游业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吴楚分源是一块界碑;
  

    吴楚分源是一段历史;
  

    吴楚分源是一种文化;
  

    吴楚分源更是一个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评分

参与人数 1 +12 +10 +12 收起 理由
三分半堂主 + 12 + 10 + 12 一文兼具文学、地理、历史,可赞!

查看全部评分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97

主题

1278

回帖

3045

积分

榜眼

积分
3045

罐水天才奖新人进步奖帅哥勋章

发表于 2011-1-24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724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贵宾

积分
11768

帅哥勋章罐水天才奖活动参与奖突出贡献奖拍客起早贪黑奖优秀版主奖金点子奖爱心天使奖

发表于 2011-1-24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詹老师引经据典介绍了吴楚分源的历史和文化,学习了
懒的签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5-9 17:5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