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178|回复: 2

儒家思想下的徽州女人【转载】

[复制链接]

295

主题

6392

回帖

3116

积分

榜眼

积分
3116

罐水天才奖新人进步奖活动参与奖帅哥勋章美眉勋章

发表于 2009-5-18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儒家思想下的徽州女人


——兼论儒家是否真的“残酷压迫”妇女
     近年来儒家思想,在中国大陆大有复兴之势。儒家的许多经典文章,又被翻印,传播,一些学校将其纳入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程教育。实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反对者云云很多,有从哲学体系上反对的,也有从国人丑陋禀性上反对的,更有捏造孔子擅编周礼糊弄后人的无厘头者……
其实,从通俗的“群众”观点来看,儒家思想最大的“罪恶”和“不争事实”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多少年来残酷压迫中国妇女,其“如山铁证”,就是贞洁牌坊。尤其是由旅游带热的“徽州贞洁牌坊”。于是,N多的游人在徽州牌坊下,多流露出对“徽州女人”的无限同情,顺便将传统的儒家思想扔到脚下,使劲的踩踩:不会思想的长袍褂男子,和愁容满面,心如槁灰的贞女(引自某位在徽州牌坊群前的感慨)。
更有甚者,为了体现自己的文化品位,无知的编出冠名以《徽州女人》戏曲,并亲自在舞台上将“徽州女人”演义得痛苦不堪,一副想活不了又欲死不能的样子。。。似乎,所有的徽州女人,都是这样生活着。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徽州女人,就是这个样子吗?
我们姑且谈谈这些个徽州女人,这些几乎可以代表着几千年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社会中的女人的徽州女人。
      说到古徽州女人,很多理解多有错位,原因有三:
      一 受多年来“打倒孔家店”口号的影响
      既然是五四运动以来,一直被所谓先进的“思想”要求被打倒的“思想”,当然这儒家的思想就是腐朽反动的了。所以,被儒家思想要求的“贞节”思想,自然是反动的、腐朽的、没落的,作为自以为“现代”的大众,当然视“守贞节”为反动。
       二 现代猎奇低俗文人的渲染
       N多的评论、文学作品、文艺作品,将徽州女人生活描绘得如是“艰难”:一面承受黄世仁和地主婆般的公婆的针扎烟熏,一面孤独无望的带着孩子,再加上丈夫“出门经商又客死他乡”,每晚“独首空房”忍受欲望的折磨。。。似乎着就是全部徽州女人的生活。
       三 大家同情弱者基本心态
      主动表现出同情弱者,事实上是一种试图证明自己是“强者”的弱者行为。往往无原则的同情,掩盖了很多事情的真相,使人物和事情的真实面貌变得扑朔迷离(被CCTV-10搞得快不敢用这个词了)。
       那么什么样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徽州女人的生活?
       总体上,千百年来,徽州女人的生活,象千百万年来的所有的中国妇女一样,一面接受着传统礼教和道德的约束,一面任劳任怨的承担着家庭琐碎的劳务,相夫教子,赡养公婆;大家有规则的生活在一个有规则的社会中。犹如当代女性,一面接受现代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一面承担着琐碎的家务,相夫教子,赡养公婆,同样有规则的生活在一个有规则的社会中。
       其实,绝大部分徽州女人,就是这样平静而平凡的度过了一生。
       事实上,大家真正最关注“徽州女人”的,还是有关贞洁牌坊的事件。
首先,我想申明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那就是:并不是所有徽州男人都出门经商并客死他乡了。所以,通常大众感知的“徽州女人”,都是特例特例中的特例
我们先谈徽州女人之特例
首先,一个基本常识:不是所有的徽州男人都出门经商的,徽州男人中的决大部分,和妻子儿女一起,终生居住在远离城市的山沟里,耕作劳动,终其一身。
特例:丈夫出门经商
假如,一个徽州女人,嫁了个“出门经商”的丈夫,是不是就要开始过上被“儒家礼教”“残酷”的约束守活寡的日子了?是不是这样的徽州女人就变得“无比可怜”?而相对应的那个或那帮信奉儒家思想的“徽州男人”就变得十分可恶的反动了呢?
其实这个问题,我都懒得去解释和争论,我只是知道,即使在当代的中国的和任何“文明”的国家的婚姻法上,都有是抵制和否定“婚外恋”的;都是不允许因为缔结过婚约的某方因配偶出差或两地分居,就可以用“肉体承受寂寞”为理由而随便表现“人性”的,这种维护是得到法律和道德上的支持的。为什么儒家思想中,对作为配偶的基本道德的维护,就成了“违反人性”的呢?
我实在是不理解,假设这个或这些大写特写“徽州女人”如何如何承受儒家礼教“残酷迫害和压迫”,又如何如何“痛不欲生”的作家们,假设他又碰巧是一位和老婆分居两地的人,我们是不是可以发动一批帅哥去向他老婆宣传“人性的自由”和反对“儒家礼教的压迫”等等时“时尚”思想呢?
特例中的特例:年轻守寡
我不得又要申明一个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了,那就是:并不是所有徽州男人娶妻生子后,立马就挂了(死了的“时尚”用语)。所以,守寡的女人,在徽州女人中,并不是“普遍”现象,而是特例中的特例!
即使出现特例中的特例的徽州女人--寡妇,也不是象具有饱含同情心的人们想象的那样,各个都必须“守寡终身”的。改嫁,在儒家思想道德中,也是被允许的。
崇尚儒家的统治阶级,甚至通过法律鼓励寡妇改嫁:《元史.刑法志》中有“五年无故不娶者,有司给据改嫁。”《大明会典》-〈婚姻〉条目中也有:“五年无故不娶及夫逃亡过三年不还者並听经官告給执照別行改嫁”和“聘定与人,其夫逃故并买卖在外,年久不回者,许令照例改嫁”。更何况,娶不起老婆的徽州山里男人还是有的,人力资源也不是可以随便浪费的。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特例中的特例”的徽州女人,想要改嫁的话,夫家将其送回娘家,再由娘家父兄安排再次将寡妇嫁出去。这在古代中国,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最终能做到终身守寡的女人,已经是“特例中的特例的特例”了。
至于为什么再嫁的妇女的地位会略底于初嫁的妇女,这个问题,即使在当代,在那些平时并不“封建”的人脑子里,我想也不是能做到“一视同仁”的吧?假设看官您是一位单身男子,现在你却要去娶一位离异过的女孩子,看看你那位平时和蔼可亲,善解人意的老母亲的表情,你就该知道,这好象不是“儒家思想”的过错。因为这种问题,即使在没有受过儒家思想“毒害”的西方,也是不会绝对的“一视同仁”的。
现在该谈谈那些特例中的特例的特例的徽州女人了:
特例特例中的特例:终生守贞
这些“特例中的特例的特例”的女人,多为“自愿守寡”,或没精力去想再嫁的女人。
自愿守寡的女人,多为出自大户人家,从小家教甚严。犹如现在很多自律的女性,不受所谓“性自由”“性开放”的思想影响,在丈夫出差或两地分居的时候,能够“洁身自好”一样。这种“洁身自好””和“守寡终身”,在任何社会都是应该被赞扬的“自律”行为,只是程度不一样而已。
再有就是,没有精力再嫁的女人。这些女人,多为担心携子再嫁后,孩子被后夫所虐或夫家家道殷实,多将生命奉献给教育孩子和协助夫家事务,在人老色衰后,又得到孩子和夫家的充分照顾而忙碌终身,不思再嫁的。按照通俗的观点看,“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既然夫家家道殷实,子女孝敬,有何再嫁的理由呢?
但是,真正优秀的徽州女人,那些被竖了牌坊的徽州女人,仅仅是为丈夫守了终身的贞操,就得到那样崇高的地位了吗?
否!终身不再嫁的徽州女人,做为“特例中的特例的特例”,安然度过一生,也就是一个基本合格的好女人而已。如《歙县志》记载,明开始,至光绪三十一年,歙县共出现孝贞烈女节妇六万五千零七十八名,而建立牌坊者寥寥。
看似庞大唬人的数字,六万五千零七十八名,很多人看了这个数字,就不假思索的开始控诉“儒家封建礼教”的接近“屠杀”的“残酷”来了。那我们就来好好估算一下这个数字,究竟占歙县妇女多少的比例吧:
(以下纯属大致估算,决不严谨,勿做他论引用)
我们将推算计算年代以明初开始至光绪三十一年结束,共约五百年。
据《歙县志》提供的歙县人口统计数据为: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177340人;永乐十年(1412)176891人;天顺六年(1462)172939人;弘治五年(1492)190352人。和清;道光(1821—1850)间617111人。同治八年(1869)309604人;光绪三十年(1904)194857人,综合以上数字,我们假定,歙县平均一年人口平均为二十六万二千七百人,其中13万多“徽州女人”;据《歙县志》记载,明朝以来至光绪三十一年结束,歙县一共出了六万五千名“孝贞烈女节妇”。我们假定,歙县平均一年出一百三十名“孝贞烈女节妇”。
一年十三万“徽州女人”中出一百三十个“孝贞烈女节妇”,比例为0.1%,也就是说,正常生活着的1000个徽州女人中,出一个“孝贞烈女节妇“。即使这些个“孝贞烈女节妇”都是被逼迫的。也不能拿0.1%的事件,就确定封建的儒家思想是“残酷”的迫害妇女吧,由此可见,那个痛苦不堪,一副想活不了又欲死不能的样子的“徽州女人”,绝对代表不了另99.9%真正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徽州女人”的形象。更不能用0.1%的事件,杜撰出“儒家思想”迫害古代妇女的结论。尤其是这个0.1%的地方还被反对儒家思想的人说成是最集中典型地方。
(再次申明:以上纯属大致估算,决不严谨,勿做他论引用)
那么什么样的才能被皇帝在全国数万万人中,被树立为榜样而“钦赐”牌坊呢?
举个例子:著名的古徽州棠樾牌坊群中的第五座牌坊:鲍文渊继吴氏节孝坊
该牌坊为牌坊群中两个“贞”字牌坊之一。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受旌表的是从嘉定县南翔镇,远嫁徽州棠樾鲍文渊为续弦的女子吴氏。婚后没几年丈夫就撒手人寰。吴氏守寡后,不思再嫁,把丈夫前妻之子重于亲生,最终,将孩子们培养成人。其前夫之子鲍元标,更成为著名书法家,并传世《杨州画舫录》。吴氏年老之后倾其家产,为亡夫维修九世祖坟。吴氏守寡31年,60岁辞世。这一举动感动了当地官员,打破继妻不准立坊的常规风俗,破例申报朝廷为她建造了一座规模与其他相等的牌坊。
乾隆三大家之一的蒋士铨有诗赞曰:“儿读书,母灌蔬,儿焚膏,母辟纑,十指之血缕缕积。……先赎百亩田,后表九世墓,夫伯父母棺已颓,妾在忍令棺暴露?葬之先垄傍,尊嫜九原,骨聚松楸长,贤哉节母生何乡?嘉定之镇名南翔”
正是具有这种充满仁爱的高尚情操和义举的女人,才是我们该弘扬的和宣传的“徽州女人”(或者说是生活在徽州的女人)。才应该是典型的“徽州女人”。
但是,谈到这些“徽州女人”的时候,有几个在歌颂这些徽州女人义无返顾的善良、仁爱和抚孤义举?很多人都对“徽州女人”正面的,阳光的一面视而不见,整日猜测别人的裤裆下那些事情,并硬说别人是“写满沧桑与血泪的徽州女人”。
所以,我坚决反对那些以专研“徽州女人”吹灯后的那些事情为乐趣的人所写出的“徽州女人”,并且,坚决的反对用那些在黑暗的床边摸1000个铜板的徽州女人来代表“徽州女人”。
即使,在封建社会,有个别试图改嫁的妇女,因夫家的干预未能如愿而痛不欲生者(至今几乎没有任何史料证明,以上情节均出自当代低俗文人的臆断),也不能因为小沟里淹死过人,就将全世界的河流视为凶手。更不能因近代一些歪嘴“和尚”念歪了经书,就去砸烂真佛吧?
要知道,真正的代表千百年来中国女人的徽州女人,是那些在坚守社会基本道德的同时,为家庭,为徽州,为中国,生育和培养出一代代优秀的徽州男人的“徽州女人”,她们是毕升、朱熹、程大位、胡光墉、詹天佑、黄宾虹、胡适、陶行知……的母亲。

完成于2009年5月10日-母亲节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

0

主题

11

回帖

203

积分

秀才

积分
203
发表于 2009-5-18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持徽州女人的文化贡献说。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138

主题

4210

回帖

4825

积分

榜眼

积分
4825

帅哥勋章罐水天才奖活动参与奖拍客起早贪黑奖

发表于 2009-12-12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程朱理学的熏陶者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1-24 13:3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