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430|回复: 0

怎样学习书画鉴赏与涉及书画收藏?

[复制链接]

1667

主题

1万

回帖

20万

积分

状元

积分
207143

罐水天才奖活动参与奖帅哥勋章突出贡献奖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新人进步奖

发表于 2008-10-11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怎样学习书画鉴赏与涉及书画收藏?

    答:许多人都将书画鉴赏与收藏看成是一件十分玄妙、高不可攀的事情。其实,凡是有志于这个门道的人,只要肯下功夫,方法对路,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都是可以学会的。在我周围的许多书画收藏爱好者,原来文化水平不高,但鉴定收藏书画也有自己的一套办法。有个别所谓的"画贩子",其眼力并不比专业搞鉴定的差。其实鉴定书画犹如熟悉了解人。有一位你熟悉的朋友,老远看到并不一定看清楚,但只要视其形态,你就能大致分辨出这人是谁,一旦走近了你就会一目了然,鉴定书画也是同样的道理。学习鉴定最好先从某位名家入手,了解他所处的时代,他的个性风格。看多了,看久了,就会总结出一些特征,然后再波及其他书画家,举一反三地进行对比研究,你就会慢慢地掌握出一套基本的知识与方法。

    自然,要真正精通书画鉴赏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长,自古至今书画家不计其数。每个时代都有不同风格面貌的书画家,同一时代也有不同的书画流派与作者,就是每位书画家本人,其早期、中期与晚期的创作风格也各不相同。更何况,书画自有经济价值以来,历代就不断有人采取各种手法伪造做假,以欺人蒙骗谋取利益,这就给鉴定书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与复杂性。因此,要真正掌握书画鉴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怎样学好这门专业?
    一、是实践出真知。鉴定书画说来说去还是要多看多比较原作,平时要有意识地加强真迹与伪作的比较分析,弄清不同流派的个性特点。
    二、是加强自身修养。在古玩各门类中,书画鉴赏是较难的一门学问。故而,学书画鉴赏还必须学习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学、美学、美术史等方面的知识。另外,还必须了解书画创作的基本方法与创作过程。同时,还须了解书画作伪的常识,这些对提高眼力都很有帮助。
    三、鉴赏与收藏结合。学习鉴赏必须与收藏相结合,只有敢出钱买东西,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眼力。至今为止,还没有听到一位会鉴定而从不收藏的人。
自然,并不是说学习书画鉴赏必须具备上述知识才能进行。但不加强学习,要提高鉴赏水平也是很难的,一位有志于学习书画鉴赏与涉及收藏的人,只要边干边学,持之以恒,是能够成为一位鉴定收藏家的。

*==******==*

问:书画鉴赏与收藏的涵义?

答:中国书画的鉴赏与收藏对保存和研究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书画鉴赏与收藏,古人称之为鉴藏。它包括鉴定、欣赏收藏、流传、著录等方面,是一个十分广泛而又具有相当研究价值的课题。

    所谓鉴赏,实际上包括鉴定与欣赏两个方面。鉴定主要指判定与欣赏两个方面。鉴定主要指判定作品的真伪,应属鉴定学的范畴;欣赏,主要指品评作品的优劣,属艺术批评学的范畴。鉴定与欣赏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鉴定是建立在欣赏的基础之上的,只有懂得欣赏才能判断作品的真伪:欣赏又是鉴定的演进,高明的鉴定家必定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然而,判断真伪与优劣有时又是两回事。艺术水准好的书画作品并不一定是真迹,如有些代笔的作品;而有些艺术水准较差的作品,也不一定是伪作,如一些不善书画艺术的名人墨迹。但高超的艺术家,其作品再差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同时, 着重于笔墨内涵、个性风格、文献考证等,而欣赏则重在艺术论析、气韵意境、审美价值等。因而,鉴定家未必能对作品做出较深的论断;欣赏家也不见得能判断作品的真伪。然而,遗憾的是,能集鉴定与欣赏于一身的鉴赏家为数实在不多。

    收藏,主要包括收藏、流传、著录等方面。具有一定眼力,又有财力收藏,从事这方面研究,并藏有一定数量的历代优秀作品者可称为收藏家。然历代也有一些好事之徒,这些人并不懂得鉴赏却庋藏有众多历代珍品,如严嵩父子。严格地说,这些人称不上收藏家。因为,欣赏水平不高,眼力不好,收藏再多,也难以称著于世。他们只是将其作为个人财富,显贵掠奇而已。为此,历代许多著名收藏家,其眼力、收藏与著录总是连在一起的,这类人应称鉴藏家。像宋代的米芾、明代的项子京、清代的安岐等,经他们之手所评定的作品真伪,绝大多数是可靠的,这对后代的收藏与考证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欲做收藏家,必先学做鉴定家,眼力不锐、修养不高,必然收罗不少赝品,这不但劳民伤财,其藏品也肯定无多大的价值。

    由上可见,中国书画的鉴赏与收藏学问很深,范围很广。它以鉴定真伪为中心,旁涉欣赏、收藏、著录、考证等诸范畴,并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书画鉴定学。

:学习书画鉴定必须掌握哪些相关的知识?

答:学习书画鉴定的相关知识应该是多方面的。有的较为直接,有的较为间接。学习和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对书画的鉴定及辨伪有直接的帮助。中国书画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因此,讲书画离不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搞书画鉴定更须了解中国的历史及其基本的文史知识。如诗词的格律、书法篆刻知识,以及历代帝王的称谓、职官、礼制等。历代著名的书画家,大多具有相当水平的文学造诣,有不少书画家本身就是文学家。他们所写、所书、所题的字画,往往都与历史、文学有直接的关联。若碰到明代画家作品中题有清代某一诗人作的诗词,那么这画肯定是幅伪作无疑。

    干支纪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纪年方法,这种纪年法既准确又实际,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人民的风俗习惯、经济文化生活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为此,我国历代书画作品上题款的创作时间,一律沿用干支加帝王年号的形式,连近现代,甚至当代的不少书画家依旧沿用这种方式。所以掌握干支纪年法,对正确认清书画作品的创作年代及作者本人的创作年龄至关重要。所谓干支,实系天干、地支的全称。干共有十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十二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循环一次,为一个甲子。人们常说的"六十花甲"即从此来。去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张慈生先生编的《元明清书画家年龄速检表》一书,就是以干支纪年排列推算书画家年龄、确定书画家创作年代的一部较好的工具书。

    以避讳来断定书画家创作年代和作品真伪也是书画鉴定中必须了解的相关知识。关于避讳制度的起源、种类及方法,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一项专门学问。避讳大致可分为避朝讳和避家讳两种。避朝讳即是避当代皇帝及先帝的名字;避家讳即是避作者家中长辈或祖先的名字。书画鉴定中,避朝讳相对避家讳比较容易掌握。避讳的具体方法基本有:改字、缺笔、空字、改音等。避讳的范围有人名、地名、官名、物名等等。避讳的情况较为复杂,在鉴定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清代"四王"之一的王鉴,因其字"玄照",为避康熙帝"玄烨"名,故作品落款时将"玄照"改为"元照"。落款一般都写成"元照王鉴"或"王鉴元照",有时也把"玄"写成"玄",用缺笔避讳。

    古代建筑、衣冠服饰和生活器具等方面的知识也是鉴定中应该掌握的。因每个时代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不同,在这些方面就有各自不同的某些特征。这些可以通过历代发掘的实物和历史文献资料加以相互印证。如著名的《清代上河图卷》,至今流传有许多本子,而其中只有一件是真的。这是因为北宋张择端的原本无论桥梁、舟车、市肆、城廓等均符合宋代的形制。尤其是城墙除了门洞是砖砌的以外,其他都是土筑成的。而其他伪本的城墙全都是砖砌的,而这种砖砌的城墙要在明代初年才出现。

*==*****==*

问: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当我们面对一件需要鉴定的书画作品时,它实是由多种形式组合而成的艺术复合体。既有书画作品内容的本身,又有书画家本人的题跋或题诗、他人的题跋或题诗,还有作者本人与鉴藏者的印章,装裱的形制及所用的纸绢等。这些都是书画鉴定的内容,都与鉴定真伪密切相关。

    在具体鉴定的过程中,以什么为鉴定的主要依据呢?也就是说,什么是鉴定的主要内容方面?回答自然是书画作品内容的本身,它包括时代风格与个人风格两个方面。而这些风格特点反映在书画作品本身,即指用笔用墨的艺术水准、结体构图的技巧和画面的内容。

    时代风格。所谓的时代风格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某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等在书画创作中所留下的特征及痕迹――它包括每个时代的风土人情、穿着打扮、建筑样式和审美倾向;一是指在同一时代中,各个特殊形式的书体或画风,都有它的来源和基础,即通过其师承渊源与彼此间的影响等所产生的某些相通之处。

    个人风格。所谓的个人风格是指每位书画家由于各人的思想观点的不同、性格修养的不同、师承关系和审美观的不同以及使用工具与运用笔墨习惯的不同,反映在作品上也就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不管是时代风格,还是个人风格,最关键的还是在于笔墨。因为时代风格与个人风格都是通过作者的笔墨运转而反映出来的。"画中三昧,舍笔墨无由参悟"(黄宾虹语)。为此,笔墨又是鉴定中国书画的核心与关键。中国书画的笔墨又分为三个方面,即笔法、墨法和结体构图,而这三个方面,又以笔法最为主要,这是书画鉴定的核心。因论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从笔出,墨法尤以笔法为先。

    总之,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就是指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而个人风格比时代风格更为重要。因时代风格是通过个人风格反映出来的,没有个人风格就无所谓时代风格,而笔法墨法相对于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显得更为重要。如现代山水画艺术大师黄宾虹,其晚年的山水画创作呈现出浑厚华滋、雄健苍莽为主的个性风格,反映出山水画在沉寂了近百年衰微萎靡时期后,因受到中西文化的交流撞击,呈现出那生机勃发、大气磅礴的时代特征。而这些又无不通过黄宾虹在总结前人的"五笔法"和"七墨法"的基础上,成功地运用了他那长短不同的笔触皴法,以及大小、浓淡、干湿等各种不同的笔墨法的结果,以达超然物外、天然自成的艺术美感。

书画鉴定的辅助依据。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书画鉴定的辅助依据只是相对于主要依据而言,它包括题款、题跋、印章、纸绢、装裱、著录等。称它们为辅助依据是指即使这些内容全是真的,也只能作为辅助材料,因只有当一件书画作品的本身是真的,这些材料才有价值。如果主体立不起来,辅助材料再正确也绝不能将这件作品定为真的。

    题款。题款也叫款识,是指书画作品上作者自署的姓名字号,创作年月、绘制地点及其他内容等。识别这些由作者题写的名款,可以鉴定出其书法本身所反映出来的风格。

    题跋。题跋是指同时人或后人所题的款识,它包括在书画作品内或裱头的天地、拖尾等处的题记。鉴定题款要注意的是,不但要鉴定书法本身的真伪,还要考证题跋者与作者的关系及题跋内容本身的可靠程度。

    印章。印章包括书画家本人的印章和鉴藏家的收藏印两类。从内容上分,它包括姓名、字号、斋名、闲文等多样。从印文的内容、字体以及钤盖的方式可看出某些时代与个性的特征,并可从印质和印色上分辨真伪。

    纸绢。纸绢是中国书画特有的载体,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从纸绢的不同时期的发展,本身就给书画鉴定提供了一定的辅助依据。如唐代的麻料纸,五代的澄心堂纸,北宋代的粉笺、蜡笺纸等。须注意的是,中国每位书画家在用纸绢方面都有自己的不同爱好与习惯,这就给鉴定不同书画家的作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如著名山水画家傅抱石,抗战时期在四川就常用一种四川特制的皮纸,若在四川创作的作品用的不是这类纸,就应该引起重视。

    装裱。装裱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一种特有的样式。古代流传有绪的书画作品几乎没有一件是不经过装裱的。装裱的样式有立轴、手卷、中堂、册页、屏条等。但从现存的书画作品看,保留原有旧裱的已不多见,最早的是北宋的一种"宜和装"。如手卷中的"引首"装裱样式是在明代才有,"诗堂"也在这时出现。要留心的是,有一种"金蝉脱壳"的伪裱手法,即将原来的旧裱保留,而将原来的书画本身换成仿造的伪本嵌装进去而不留痕迹。前不久,就见到上海某一书画贩子家中,此类作品竟占大半,既有清代的,又有近现代的。一副王福厂的书对卖到一千五百元。

    著录。著录是将收藏或过目的书画作品进行梳理,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就称著录,如果再将这类文字编辑成书出版,就叫书画著录书。这类书籍无疑对鉴定书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画著录书可分为宫廷收藏与私家收藏著录两类。宫廷类的有《宣和画谱》、《宣和书谱》、《石渠宝笺》等;私家类的有周密的《云烟过眼录》,顾复的《平身壮观》、安歧的《墨缘汇观》等。但有一类以欺世盗名为目的的假著录,如明代张泰阶的《宝绘录》,竟集晋唐以来的伪画二百余件,览之令人忍俊不禁。为此,对历代著录书必须一分为二,具体分析,切不可盲目依从,因有许多伪作就是依据著录仿造的。

*==*****==*

    问:我国最早的卷轴人物画代表画家是谁?有哪些存世作品及其艺术特征?

答: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及各大博物馆藏画来看,我国最早的卷轴人物画代表画家应推东晋的顾恺之。

    顾恺之,约生于三百四十六年,卒于四百零六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曾任大司马参军、荆州刺史、散骑常侍。顾恺之博学多才,在艺术修养上诗赋书画无所不能,尤精于绘画。他画学卫协,释道、人物、山水、禽兽无所不能,而最大的成就还在于宗教、史实、肖像等人物画方面。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画学理论家,他的《论画》、《魏晋胜流画赞》及《画云台山记》等论画名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流传不多,唐代《贞观公私画史》一书共收录十七件,《历代名画记》中收录二十九件,到了宋代,入内府见于《宣和画谱》的仅存九件,散见于其他著录的也很少,可见顾恺之的真迹在宋代已是寥若晨星。今天存世的所谓顾恺之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卷》、《洛神赋图卷》、《列女仁智图卷》和《斲琴图卷》,但据专家鉴定,一般认为都是宋或唐人摹本。其中《列女仁智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是根据汉代刘向《古列女传》第三卷《仁智传》的内容绘制的。画中的线条与顾其他作品相比显得较粗,风格劲健,且较为注重墨染。此作据已故唐兰先生考证,认为虽系宋人摹本,但非系顾氏风格。《斲琴图卷》亦藏故宫博物院,是一幅描绘古代文人学士制琴的场景。此作衣纹线条细劲,设色晕染淡雅古朴。据唐兰先生考证,也是晋朝传本,并非顾氏原作风格。如此看来,作为顾恺之原迹之摹本可靠性较大的是《女史箴图卷》和《洛神赋图卷》。

    《女史箴图卷》现藏英国不列颠博物馆,是据西晋张华讽谏贾后宣扬封建女德的《女史箴》内容所作。全卷共分十二段,前三段已佚,尚存几段,卷末款署顾恺之,当为后人所添。图中人物神态宛然,体物描绘精微,笔法细劲联绵,宛如春蚕吐丝,设色典丽秀润,气息古朴。明代陈继儒以为是宋摹本,清代胡敬以为是唐摹本,而今人也以为唐人摹本为可靠。

    《洛神赋图卷》系据三国曹魏诗人曹植的名篇《洛神赋》的内容而创作的。现传世的共有三个摹本:一为辽宁省博物馆藏本。原系绍兴内府所藏,明代由项子京藏,至清代归梁清标收藏。二为故宫博物院藏本。清代为梁清标收藏。三为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藏本。前段已失,卷末有明董其昌题字,定为顾氏所作。以上三卷全系一个底稿的摹本,专家们一般定为宋摹本。画中洛神衣带飘逸,动态委婉从容,目光凝注,设色艳丽明快,较成功地刻画了人物的形象特征。

    其时的人物画家,除顾恺之外,著名的画家还有陆探微和张僧繇,画史称他们为南北朝画界的"三杰"。据唐张怀瓘《画断》中评说三人所画的人物,张僧繇得其骨,陆探微得其肉,顾恺之得其神,但张和陆的作品至今已无迹可寻,故只能根据文献来了解他们作品的面目了。
总之,了解了顾恺之的人物画,为以后、尤其是唐代的人物画鉴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这些虽系摹本但毕竟是存世最早的人物卷轴画代表作品。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1-22 04:5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