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989|回复: 1

逃回北上广与大学生基层就业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资深记者

积分
85984

帅哥勋章原创先锋奖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

发表于 2011-7-25 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逃回北上广与大学生基层就业

     最近,年轻人“逃回北上广”的现象,引起社会关注。从当初的“逃离”,到现在的“逃回”,北上广还是北上广,并没改变什么,但年轻人却发生了变化,这就是终于认识到,北上广再艰难,也比其他二三线地方好。



      其实,这种“逃回北上广”现象早就在我国存在多年了,这是大学生到基层“初次就业”,然后纷纷回大城市“再就业”。大学生基层就业,于政府、大学和大学生来说,都像是一个“美梦”,在现实中很快破碎。



      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持续走高——今年达到670万,人保部的预计是,未来五年,大学毕业生规模保持在700万左右——每年政府部门和各大学,都会出台政策,做大学的工作,鼓励学生到二三线城市就业、到基层就业,认为这是发展地方经济、缓解地方人才缺乏困难、解决大学生就业、实现大学生基层创业的“多赢”,而且,政府部门和大学,已经就此总结出大学生就业的重大变化,诸如“从集中就业(集中地域、集中行业)到多元就业(分散地域、行业拓宽),可是,相当数量基层就业的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是:很快对基层工作环境、事业发展空间失望,继而想着离开基层,重回城市。他们中有部分加入考研、考公务员大军,有的则很快就“二次择业”。



      这其中还包括政府重点推进的基层就业工程的大学毕业生,比如农村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工程等。分析起来,大学毕业生到基层走一遭,又心系大城市,有如下原因。其一,基层单位,并不如上级政府所设想的那样,求贤若渴,并理解上级政府的政策精神,因此,对大学生人才,只是听指令安排接收,并没有想好怎样培养、管理、发挥他们的作用,于是大学生感觉倍受冷落;其二,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基层单位并没有编制解决这些大学生的长远就业,因此,就是大学生在完成计划、工程服务期之后,想继续留下来,也比较困难;其三,政府部门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诸如基层就业学生考研优惠、考公务员优惠,给人的感觉就是,到基层就业是权宜之计,大学生的出路,还是要离开基层,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很难重视提高基层职业本身的吸引力。

有想好怎样培养、管理、发挥他们的作用,于是大学生感觉倍受冷落;其二,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基层单位并没有编制解决这些大学生的长远就业,因此,就是大学生在完成计划、工程服务期之后,想继续留下来,也比较困难;其三,政府部门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诸如基层就业学生考研优惠、考公务员优惠,给人的感觉就是,到基层就业是权宜之计,大学生的出路,还是要离开基层,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很难重视提高基层职业本身的吸引力。 这样的基层就业,能留下什么呢?最大的价值,可能就是延缓了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城市就业时间,以及告诉越来越多的学生,大城市才是就业的最终归属,到基层是暂时的、过渡的。很显然,这与政府和大学设想的政策初衷,严重不符。 “逃回北上广”只是大学生基层就业整体现象中的一个新表现而已,只是与政府工程、计划不同的是,这些年轻人是自己选择离开大城市到二三线工作,而结果还是一样,二三线城市的现实也很残酷。 大学毕业生就业集中在大城市,这并非大学生就业不理性,而是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极不适应。这从根本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困境——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8930人,这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可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十分严峻,主要在于服务业不发达,在GDP中仅占40%,而服务业是吸纳大学生毕业生最多的领域。我国不发达地区、基层单位,所处产业集中为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业大多不发达,让大学生去这些地区就业,不匹配是情理之中的,除非这些地方,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调


这样的基层就业,能留下什么呢?最大的价值,可能就是延缓了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城市就业时间,以及告诉越来越多的学生,大城市才是就业的最终归属,到基层是暂时的、过渡的。很显然,这与政府和大学设想的政策初衷,严重不符。



整,扩大服务业的份额,由此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和发展的空间。 事实上,这正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长远之策,而且,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为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但遗憾的是,我国各级政府,由于各种既得利益因素的阻扰,并没有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规划和长远打算,地方追求GDP经济,谋求短期的政绩,这与大学的GDP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就业也成为短期的政绩工程。 从当初的“逃离”,到现今的“逃回”,年轻人的精力被无谓的折腾。对于个体来说,这样的折腾,熬一熬,或可负担得起,而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年轻人的精力如果被这样折腾,这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是我国政府,以及我国大学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逃回北上广”只是大学生基层就业整体现象中的一个新表现而已,只是与政府工程、计划不同的是,这些年轻人是自己选择离开大城市到二三线工作,而结果还是一样,二三线城市的现实也很残酷。



大学毕业生就业集中在大城市,这并非大学生就业不理性,而是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极不适应。这从根本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困境——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8930人,这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可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十分严峻,主要在于服务业不发达,在GDP中仅占40%,而服务业是吸纳大学生毕业生最多的领域。我国不发达地区、基层单位,所处产业集中为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业大多不发达,让大学生去这些地区就业,不匹配是情理之中的,除非这些地方,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服务业的份额,由此给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和发展的空间。

有想好怎样培养、管理、发挥他们的作用,于是大学生感觉倍受冷落;其二,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基层单位并没有编制解决这些大学生的长远就业,因此,就是大学生在完成计划、工程服务期之后,想继续留下来,也比较困难;其三,政府部门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诸如基层就业学生考研优惠、考公务员优惠,给人的感觉就是,到基层就业是权宜之计,大学生的出路,还是要离开基层,在这样的政策导向下,很难重视提高基层职业本身的吸引力。 这样的基层就业,能留下什么呢?最大的价值,可能就是延缓了部分大学毕业生的城市就业时间,以及告诉越来越多的学生,大城市才是就业的最终归属,到基层是暂时的、过渡的。很显然,这与政府和大学设想的政策初衷,严重不符。 “逃回北上广”只是大学生基层就业整体现象中的一个新表现而已,只是与政府工程、计划不同的是,这些年轻人是自己选择离开大城市到二三线工作,而结果还是一样,二三线城市的现实也很残酷。 大学毕业生就业集中在大城市,这并非大学生就业不理性,而是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高等教育发展的极不适应。这从根本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困境——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8930人,这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可大学生就业形势却十分严峻,主要在于服务业不发达,在GDP中仅占40%,而服务业是吸纳大学生毕业生最多的领域。我国不发达地区、基层单位,所处产业集中为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服务业大多不发达,让大学生去这些地区就业,不匹配是情理之中的,除非这些地方,努力实现产业结构调


事实上,这正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长远之策,而且,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为这样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但遗憾的是,我国各级政府,由于各种既得利益因素的阻扰,并没有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规划和长远打算,地方追求GDP经济,谋求短期的政绩,这与大学的GDP教育相结合,使大学生就业也成为短期的政绩工程。



从当初的“逃离”,到现今的“逃回”,年轻人的精力被无谓的折腾。对于个体来说,这样的折腾,熬一熬,或可负担得起,而几百万,甚至几千万年轻人的精力如果被这样折腾,这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这是我国政府,以及我国大学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欢迎使用签到中心.

75

主题

1042

回帖

2462

积分

探花

积分
2462

帅哥勋章活动参与奖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

发表于 2011-7-25 1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严峻的一个问题,当今中国的教育事业本来就忧患重重,而就业形势更是雪上加霜,呵呵,该怎么办呢?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1-25 15: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