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次试种的油茶苗品种多达57个,主要是为了在歙县进行区域化试验,看看哪个品种适合在这里生长,以后再进行推广。”2月17日,来自安徽农业大学的技术员赵康在歙县雄村乡航步村建新油茶生态园里忙碌开了。生态园的工作人员在安农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试种油茶新品种。 走进油茶生态园的50亩苗圃园,放眼望去,青青的油茶树苗排列整齐,长势良好。当地群众正在起苗、打捆,准备把露根的油茶苗迁移到营养杯里继续培育,明年就可以出苗了。“因为营养杯里有许多有利于油茶苗生长的微量元素,油茶苗在营养杯里会长得更快、更好,栽种成活率也就越高。”科技给力,茶农乐意。建新油茶生态园管理员肖小武告诉记者,今年准备把50亩苗圃园扩大到200亩,每年可生产优质油茶苗1000多万株,产值可以超过2000万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歙县因势利导,出台了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产业发展布局、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歙县重点突出“一片一线”15个乡镇、3个国营林场,即“环县城片”的溪头、许村、上丰、徽城、郑村、富塥、雄村、桂林、北岸等9个乡镇和特种经济林场、许村林场、桂林林场等3个国营林场;“王街公路线”的王村、森村、绍濂、长陔、璜田、狮石等6个乡镇。力争到2017年,全县建设高产高效油茶基地11.5万亩,其中新造油茶林10万亩,改造现有低产低效油茶林1.5万亩;建立良种采穗圃100亩,良种苗木繁育基地200亩;做大做强1到2家油茶精加工企业,年产茶油4000吨以上,预期总产值达6亿元,实现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