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113|回复: 4

往事如烟之——六月豆(原创纪实散文)

[复制链接]

40

主题

76

回帖

474

积分

举人

积分
474
发表于 2012-7-8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我去我来 于 2012-7-9 22:26 编辑



     家乡现在早已不种豆子了,漫山遍野的是茶叶和桑树,除了出外打工的,乡亲们早已改为专职的茶农和桑农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家乡是以种粮食为主的。在我们皖南山区,虽然山高坡陡,人口稠密,但气候湿润温暖,一年四季分明。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多病虫害,在我的记忆里,庄稼从来不施农药,而且也没有现在这么多的野猪祸害庄稼。阳春三月,清明前后,正是小麦拔节的时分,这时,农事开始忙起来了,第一遍除麦草(我们那儿叫“套草)已经结束,紧接着就是种六月豆了。从祖辈口中得知,我们是祖祖辈辈都种这种六月豆的。听老人们说,从徽州府往南过了稠木岭才可以种六月豆,岭北一般种八月豆,而岭南是不能种八月豆的,——只能疯长桠枝,不长豆荚,家乡话叫“青葱”。家乡的旱地全是按一块地能种多少豆子来计算面积的。讲地块的大小,就是说可以种多少豆子,以担和升来计算,一担大致和一亩差不多,一升就是一分地了。从这一点来说,可见种六月豆的历史悠久。
     种豆时节,每人背着一种长方体的背篓——家乡人称它为“种豆篓”,拿着一种短柄的两股齿——“种豆锄”,到生产队仓库保管员哪儿领了种子,到了山上,大伙从上到下排成一行,顺着麦陇斜着排开,快速向前推进,左手拿锄,右手拿豆,双手配合默契,左手挖开土,不等土落地,右手已将三四粒豆子撒入土中,只听一阵嚓嚓嚓的声音,随即结束。干这种活是不能偷懒的,大家一个挨一个的等着的,否则你一个人慢了非得耽误大家不可,那就只有挨骂的分了,好在一般三四天就能种结束。
   种完豆子一般就不去管它了,要到割完麦子才来给豆子除草、施肥。给豆子除草时已是皖南的梅雨季节,那时豆子已经快要开花了。大家披着蓑,戴着笠,腰上系着比种豆篓大一些的背篓,用来装草,手里拿着一种纯铁打的短短的一头尖尖扁扁的柄尾,用来挖起草根,另一头像一个小小的草耙的工具,用来扒掉小草的工具,家乡话叫“草车”。蹲在地上冒着雨,耘着草,这个“耘”应该为“薅”吧,它的意思即除草,“薅”用手拔的意思。做这种事是很辛苦的,天下着雨,双手沾满泥巴,不能停一下子,因为必须赶时间完成任务。好在这种事儿大多由女同志完成。
    此时的男人们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到城里去买灰,即买草木灰来给豆子施肥,这样豆子才能增产。那时没有什么化学肥料。一般来说,一个生产队队要派十几个壮劳动力出去,呆上十天半个月。他们往往由队长领队,带着竹筛,灰袋,租住在廉价的旅社里,那种有仓库的,可以装灰的,一般为城乡结合部。晚上大伙聚在一起,睡的是通铺。白天分散开来,往宾馆饭店有食堂的单位走去,大声吆喝着“买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皖南山区的几座小城,烧的大多是木柴,所以有木灰。说是买,其实有许多单位根本不会要你的钱。巴不得有人来清理,只是求你清理的时候,不要搞得灰尘满天。不管什么灰,都是要用筛子筛一遍才能装袋用扁担挑回旅馆的。就是算钱的,也不过一两块钱。这时,那些能说会道的乡亲就派上用场了,他们不停地诉苦,说农村怎么怎么苦吧,人家也就不好意思要钱了。回来以后队长就给他多记点工分。那时业余文化生活是空白,买灰的住在一起,都是大老爷们,住的又是通铺,晚上就尽讲荤话,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有时也把那些没有结婚的小伙子弄得面红耳赤的。灰买的差不多了,就雇辆货车装回来,只能运到距离村子十几里地的公社所在地。然后动员全队的所有男女老少去挑回来。除了押车的队长,其余的人队长一人发给6毛5分钱,让你买车票坐车回来。那时6毛5分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米才1毛3分9,鸡蛋6分,肉7毛3。我记得有一年,许多人都是步行数十公里回家的,舍不得那钱啊。我父亲就用那钱给我买了一本《新华字典》,正好是6毛5分钱。这本字典,我一直用了许多年,至今还保留着。灰买回来了,紧接着就是将灰撒到地里,不管山高路远,挑着灰上山,大伙得起早,拣无风的早晨,将灰撒下去。
    在采完春茶,割完麦子之后,还得锄一遍豆草,这样就等收割了。
到了小暑到大暑之间,漫山遍野的六月豆就成熟了。此时的山区早晚的空气,异常的凉爽,而正午又非常的炎热。家乡有句俗话叫“大暑大拔,小暑小间”,此时豆荚已经饱满。六月豆不同于八月豆,成熟的豆子,上面没有一片叶子,在光秃秃的枝干上,全是毛茸茸的豆荚,在山坡上,一陇陇,一行行,整整齐齐地站立着,甚为惹人喜爱。拔豆是非常辛苦的,家乡人老说“六月不晒背,十二月(意即过年)再来悔”,就是指这个时候,乡亲们该吃大苦了。每天天还没有亮,一家老小就被当家的主妇从蒙眬的睡梦中喊醒,匆匆忙忙吃点早饭,就扛着冲担(一种比较长的两头尖的木制挑豆麦捆、挑茅柴的工具,冲担上扣着一种带木枷的长长的棕绳,家乡话叫“囚索”)、 打柱,点着火把(火把一般由剖开的竹篾编成长长的带子晒干后剪成一节节的留用)上山了。一般在太阳出来一会儿,大约七八点钟就必须把规定的地块拔好。之所以要这么早,一是豆干豆枝经太阳一晒,刺手,不好拔;二是此时再拔,手碰到豆荚就会开裂。如果当天再要拔就必须等到傍晚太阳下山以后了。拔豆时,一般用右手,拔下来的豆枝被夹在左手肋下,以手的长短为标准,,夹不下了,就放在地上,是为“一蔠”。最后大家把一蔠一蔠的豆枝用棕绳捆好,绳子上打好活扣,然后用冲担挑回家。整齐地铺晒在事先扫干净的操场上。回家休息一会儿,午间大家就来打豆了,其实就是脱粒。这事儿也非常的辛苦,要冒着三四十度的高温烈日,双手扛着连枷,不停地有序的拍打,还要调一个边再打,直到豆杆上没有豆子才罢休。然后用不同的粗细筛筛出豆子,用古老的手摇木风车扇干净。这还不算,最后还要用水洗一遍,叫“淘豆”,用大木桶淘,用笊篱捞,要不停地搅动,使石子泥巴下沉,其它杂质上浮,然后放在晒簟里晒干,收进仓库。
    到了秋季,一般锄过二遍玉米草后,就要开始用豆子榨油了。我老家是个小村子,没有油坊,所以必须联系到有油坊的村子才行。榨油是个技术活,一般只有男子汉壮劳力才能参加。我十三岁以后正直十年动乱,没有读书,也参加了两次榨油劳动,我的任务是和另一位年龄和我相当的伙伴炒豆粉。小时候我非常羡慕比我大的同伴,能去榨油。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吃到油坊里的炒面。那炒面对于饿得面黄肌瘦的我们小孩来说,简直就是世间至上的美味佳肴。打小我父亲总要把分给自己那份炒面省下来用芋头叶或南瓜叶包起来,有时他自己带回来(一般是挑豆饼回家),或托人带回来,一打开,一股油滋滋、香喷喷的味道扑面而来,令我垂涎三尺。甚至于包炒面的叶子也要用开水洗洗,用来烧饭。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啊!遇到不好的年成,我们家七八口人,一年到头,就分到那可怜的十几斤豆油。而市面上是没有油自由买的,我们不是非农,没有油票。我小小年纪能参加榨油当然心里高兴。不但能吃到炒面,还可以吃到那生产队里派人做的豆腐,那时没有菜卖,豆腐就是榨油时吃的主菜,这也是我们平时很难吃到的呀。而饭可以放开肚子吃过饱。我那时的饭量大得惊人,一餐要吃三四大蓝边碗,可能是正在长身体吧。还是来说榨油吧。榨油先要把豆子磨成粉,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然后放到锅上蒸到八成熟,使豆粉有一定的水分;再是炒,炒的作用主要是增加香味,减少水分;当豆粉炒到用手捏不成球的时候,就交给踏箍的工人,让他踏成一个个的“箍”。这是土法榨油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工,一般人不能做,一般一个油坊只有一两位师傅会做。先是用一个铁箍摆在地上,然后用稻草平铺在上面,撒上适量的豆粉,这个量很难把握,不用秤称,而是靠手感,多了不行,榨油时多余的豆粉会从铁箍间漏出,这是榨油时最忌讳的,油不干净不说,还会“炸箍”,出现这种情况,出油量就少了。还有一种情况是,豆粉少了,放在油榨的木头模子里,榨时铁箍挤在一起,根本榨不出油来,那就得返工。箍踩好后,就整齐地放进木头油榨里,加上木塞,准备好以后,就开始加木榫,击木榫的槌子有两种,一是石头的,一般一人操作;一种是木头的,前面有铁头,中间用绳子挂在梁上,榨油时,可由三人或五人七人操作,两个站在前面的叫“摇头”,必须要准确的把槌子击在木榫上,在后面的叫“摆尾”把握槌法,有“抬头式”“平头式”“奋槌”等等,中间两人或四人,一边一个或两个,叫“档槌”,一般由一人负责喊号子,大家齐心合力,有时嗓子都要叫呀。当然分成两班大伙轮流上。我是在第二年才有机会和资格参加榨油的,干一天可以记十五个分呢。喊得最多的号子是“大家加油干呢——嗳嘿哟嗳——,同志们齐用力呀——嗳嘿哟嗳——”,也有故意喊些出格的带有低级趣味意思的号子的。出油率分早中晚的,早榨要少一点;中榨最热,出油率最高;晚榨可以留过夜再出榨,出油率也高一点。但黄豆的出油率是比较低的,一般土法榨油只有百分之十三左右。在榨油的过程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现在看来,大伙只是苦中取乐罢了。榨好的油和箍饼,生产队又要动员男女老少挑回村子,然后是分油。只留下少量的豆子做来年的种子,多的分给大家,过年过节用来做豆腐,招待客人。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138

主题

4210

回帖

4825

积分

榜眼

积分
4825

帅哥勋章罐水天才奖活动参与奖拍客起早贪黑奖

发表于 2012-7-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豆油好贵哦!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31

主题

583

回帖

963

积分

进士

积分
963

帅哥勋章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爱心天使奖歙县志愿者

发表于 2012-7-8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楼主分一下段落,看起来吃力。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69

主题

7517

回帖

1万

积分

状元

积分
17307

帅哥勋章罐水天才奖起早贪黑奖歙县志愿者

发表于 2012-7-8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这段历史。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69

主题

7517

回帖

1万

积分

状元

积分
17307

帅哥勋章罐水天才奖起早贪黑奖歙县志愿者

发表于 2012-7-8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的农夫就是这样耕作的,到了八十年代后期也学会科学生产了,除草用除草剂,庄稼用上了化肥。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1-23 15:1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