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辍学率倒退十年,每年恐产生百万文盲
11月17日,21世纪农村教育高峰论坛在京举行。会上,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发布了《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报告显示,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1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11月18日《京华时报》)。
截止2012年9月,实施了十余年的“撤校并点”政策被国务院叫停,我国的农村小学生就减少了37.8%,农村初中生减少了26.97%。农村学生的减少,除了由于学龄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外,还由于大量贫困地区农民进城务工,带走了部分学生。而进入城镇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又形成了另一个人群:流动儿童。
过度的学校撤并导致学生上学远、上学贵、上学难,农村学校日益荒芜凋敝,出现了“城挤、乡弱、村空”的危局。10省农村中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生学校离家的平均距离为10.83华里,农村初中生离家的平均距离为34.93华里,流失辍学及隐性流失辍学率提高。据河北省教育厅巡视员、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长韩清林透露,近四年来,全国小学辍学率大幅度回升,“从2008年辍学生63.3万人,辍学率5.99‰,到2011年辍学生已经达到88.3万人,辍学率8.8‰,这与1997年、1998年、1999年的辍学水平大体相当。”
据韩清林透露,10年间,辍学的主体已经由高年级迁移到小学一、二年级。“大规模的持续不断的撤并教学点,不仅使大量的小学低年级孩子辍学,更为可怕的是还会使大量的儿童不能入学,每年可能产生新文盲上百万。”“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在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全面实现免费义务教育的新形势下,全国小学辍学率已经倒退到1999年以前的水平。”
撤点并校,不仅对教育形成了影响,而且还对农村家庭、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也产生了各种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由于学生幼小,大量农村家长不得不进城陪读。而年轻母亲进城陪读,又直接导致离婚率大幅上升,一些农村孩子则在新环境中反而“学坏”。同时孩子离开农村,加剧了乡村人口结构的失衡,也带来亲情的断裂和乡土认同的迷失,导致乡村文化生态的凋敝和“荒漠化”。
总之,大规模撤点并校,荒了土地,荒了老人,荒了婆姨,荒了孩子。使得不少参与论坛的学者都提出这样的疑问:未来农村还有没有人?还要不要农村教育?农村教育未来是什么内容?中国未来的农村到底会怎样?
由此想来,关注城镇化不仅要看数字呈现的光鲜,更应细看所有人生存的现状。比如那些仍身处偏远地方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成长问题,绝不应该被野蛮放逐。必须关注农村学校集体消亡的系列负面效应。不为别的,只为他们和所有的城镇孩子一样,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不能让他们连起码的入学平等都得不到,不能影响农村孩子上学的积极性。
山东省阳信县国土资源局 邱海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