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歙县在全国率先为“非遗”办学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本报记者 罗敏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歙县在全国率先针对“非遗”办学,培养文化遗产传承人;深挖“非遗”文化内涵,再加以包装弘扬。如今看来,歙县的这些做法,值得很多地区借鉴。
“徽派四雕”指的是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竹雕。汪加林是歙县竹雕的非遗传承人,他潜心钻研竹雕20多年,代表作“神麟竞奥运”、“徽州故里”、“松鹤延年”、“太平盛世”等在国家级评比中备受好评。在他的工作室中,记者见到他正在悉心教导学生。徽派竹雕属于深雕,讲究的是一股“巧劲”,有的学生跟汪加林学习十多年,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名师加上高徒,“非遗”传承变得容易得多。实际上,汪加林还是歙县行知学校的老师,开班传授竹雕技艺。
说起安徽省行知学校,它跟徽派四雕一样,也是名声在外。歙县有各级“非遗”项目数百个,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项目,歙县依托安徽省行知学校、歙砚协会等资源,组建全国首家非遗教育集团——“安徽省非遗教育集团”。现如今,行知中学开设砚雕、木雕、砖雕等相关教学课目,聘请非遗传承人实地传授技艺,采取老生带新生的“小先生制”,通过职业教育方式培养非遗特色人才。“每个班最多只有15名学生,每年最多只培养一百多人。”行知学校相关负责人说,从学校走出去的这一百多人,大多数都成了非遗传承的中坚力量。
此外,歙县还通过传习基地培育非遗传人。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歙县徽韵工艺品厂、歙砚制作技艺传习基地等一批传习基地,每年都能培养一大批墨模雕刻、制墨、砚雕等岗位新人。徽州民歌传习基地入校园,仅省级徽州民歌传承人凌志远在歙县新安学校义务授课就近300课时,学员达300余人。据了解,歙县已建有省级传习基地2家,市级传习基地10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