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2259|回复: 2

走进古昌溪

[复制链接]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发表于 2013-11-15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孙 洁
    对于散落于青山绿水之间的徽州古村落,我总能带着欣赏的眼光去探询,探寻它的历史、文化、文物、生态、发展等等。一个午后,我们驱车沿村道进入古村昌溪,品读了昌溪吴氏后裔吴观焰先生笔下“昌溪河水长又清,历史悠久出名人。诸多古建具特色,无愧歙南第一村”的诗意。
水墨长卷
    “一个家族/往往从樟树开头/黑瓦白墙/平仄相间/边上的竹林/藏着诵读的斑鸠”,这是阮文生诗歌《徽州》中的一段,恰如我第一眼看到的昌溪。
    在水口处下车,便处在两棵神态怪异的大樟树下,这是两株相互依偎却品种不同的千年龙凤樟,直径均有3米左右,高约38米,枝干粗壮,树冠若巨伞,蓊郁苍翠,如果说古昌溪的形貌像一只匍匐的蝴蝶,那么,这两棵生机勃勃的樟树,便如同蝴蝶的两支触须……昌溪,因而又名蝶形村,这蝶,在昌溪的历史上具有图腾意义。
    古老的昌源河潺潺湲湲,如同飘带,飘过这一片皖南山间盆地,呈现着银白的亮色。迎向我们的是一个中年解说员,姓郑,热情爽朗中带些乡土气息,携了个导游专用的扩音器。于是,在略带歙南口音的解说中,在鹅卵石青石板铺就的街巷里,我们边走边听,开始细细地感受、慢慢地领略村庄的古朴与典雅,同时用笔记录、用镜头拍摄下村庄里的角角落落。
    进村不远,便有一处“槠怀樟”的景致,一株几百年树龄的古槠树,朽心之中又生长出一株枝叶茂盛的新樟树,高约10米,树围3米左右,树冠各占一半,如同一对相依相恋的情人,关爱拥抱,难分难舍,形态奇特,连枝奇景,成为一个富含情趣而又不无科学道理的谜,让人心中有一种莫名的触动。
    站在被称作中国唯一的木制古牌坊“员工支祠”坊前,我一面感叹着稀世珍品,一面在心中默念:水口、古樟、古坝、古祠,古亭、古井、古民居、古牌坊,以及村口那架古人加工粮食的古水碓……依然存在,历代传承。非同寻常的每一处景致,都值得慢慢品味;点点滴滴,都需要用心去感受去思考。
    山环水绕的昌溪,如同世外桃源:早在汉代,这里就有先民生息,时称沧溪;唐代时,有五大姓在这里居住;宋淳熙年间改名昌溪,一直沿用至今。古老的村落自然生息,优美的环境浑然天成,村前有75米宽清澈透底的昌源河为屏,后有层峦叠嶂的来龙山为嶂,历经吴、周二大族先人的不懈图治,自明代起,就构筑了西自西静庵,东至“务本堂”长3公里的古建筑群。村中古建民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前街后路的南北大道,小巷小弄纵横交错,溪水穿街过巷,波光粼粼,后山青黛,庭院深深,花木辉映,天、地、人、居,一派和谐。
辉煌巨著
   “村子是石头做的/坚固耐用充满棱角/像汉字码着族谱/码出血脉乡关的深度/敞开的山洼/起承转合/巷弄流水鸡狗/还有炊烟的浓稠”。
    昌溪,是一块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到南宋以后,子孙繁衍,人口剧增,因受耕地限制,于是寻求向外发展。宋代始有居民外出经商和攻读学问,参加科举,逐步形成官、商、学一体的格局。元明清三代,这里文人辈出,有一门22个秀才、5个举人、2个进士即父子双进士之世家;更曾产生过114位秀才、24位贡生和9位进士,在全国都不多见。
    昌溪徽商有口皆碑,在世所称颂的“吴茶周漆潘酱园”的俗语中,“吴茶周漆”就是指昌溪经营茶叶的吴氏、经营油漆的周氏。其中吴炽甫有“歙县南门首富”之称,周氏有“中国颜料大王”之称,引领经济发展,称雄商界,闻名遐迩。
    另有吴大冀、吴淑娟等书法艺术名家,学界名流在这里汇聚,传承文化;这里的祠堂和私家,都收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如宋徽宗、朱元璋、海瑞、王茂荫、康有为、许承尧和一批知名书画家的字画、匾额、碑刻等,还有嵌象牙床、百子罗汉床、九世坊床等,有金丝绣衣龙袍、真丝象牙朝笏等,精雅宛如一座徽州文化大观园。
    我走近这里,还因为这里的沧山源村,曾走出过一位经学大师吴承仕。
    清朝光绪33年,也就是公元1907年,在中国社会已经废除科举考试两年的背景下,为选拔人才,清政府召集各省举子,在保和殿进行了一次殿试,来自于昌溪沧山源的青年吴承仕一鸣惊人,获一等第一名殊荣,成为封建王朝的末代状元。作为清代末科状元,吴承仕勤于治学,后来成长为北平师范大学和中国大学国文系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是为著名学者、经学大师,更以其满腹经纶、刚毅个性、满腔的爱国热情,给后人树立了楷模。周恩来曾赞:“孤悬敌区,舍身成仁不愧青年训导;重整国学,努力启蒙足资后学楷模。”
隽永长诗
    “寂静是巨大的/仿佛与生俱有/深涧里的石鸡/躲在哪里敲鼓/几声试探/几声低沉几声舒缓/黄昏巉岩徽州/一起鼓突了”
村中心,有座古庙——“社稷坛龙关庙”,是元朝至正十四年(公元1341年)前后所建,时为村头水口,后民居扩展,成了村中心。明、清时都有修缮,并更名为“忠烈庙”,据吴氏家谱记载:“至顺年间,伯父麒翁、父麟翁……又于龙关桥畔,舍地捐资,造成庙宇;曰社稷坛龙关庙。”庙正殿供奉了威震六州的越国公汪华和其八子(俗称八老爷)汪俊两尊菩萨,因汪华在隋末唐初战乱中保全了徽人百姓生命,在徽州一带长久被人怀念。
   “忠烈庙”柱上楹联为:“英雄千古山河壮,忠烈一心天地长。”“功封社谡丕昭今古隆,德被生民永享春秋祭。”“铁马金戈开霸国于六郡,太湖昌水壮庙貌于千秋”,可见昌溪人对忠烈的追求;昌溪人吴仕昭,就演绎过一个惊心动魄的忠烈故事,明洪武十八年(1386),仕昭钦试进士,除授承直郎刑部广东司主事,后升授承德郎。秉公执法,治狱平允。因上书直谏,遭贬谪,被处极刑。同僚上疏免其一死,但被充军。他不忍心家族受牵累又奏对,触怒皇上。卒于官,时年37岁。为国家、为家族轻生重义,亦是忠烈!
    庙坦正中占地约500平方米的坦面上,用不同色彩的石英石、云母石和各色鹅卵石铺砌成的各种图案:“鹤鹿同春”、“丹凤朝阳”、“连升三级”和“双钱”、“八卦”等图案,精致华美,引来专家惊叹:“这只在皇家公园能见到!”
环绕着古庙文物古迹的,是绝佳的自然生态。昌溪,迄今仍保存有树龄达几百年乃至千年的古银杏、古樟、古松、古罗汉松、古槠怀樟、古槐等名贵树种,比如,庙后的土丘上,就有株千年银杏树,树旁本还有一株与之同龄的千年老樟树,造型犹如骏马,可惜在“大跃进”年代被无情砍伐了。
    立于庙坦之上,可观街衢之闹,可品花木浓香,可听鸟雀嬉乐,怡然自得。解说的郑老师说,庙前方的人工沙墩东临昌溪河,下有深潭,一年四季均有人垂钓,故有“昌溪十景”之一的“沙墩垂钓”之美称。溪旁有两株数百年古槐,相对而立,枝叶相缠,遥相呼应,被唤作鸳鸯槐,还有柿子树、紫檀树等稀有古树,可乘凉、晨炼、垂钓,乐趣多多。
    徜徉于昌溪的古朴幽雅和花木扶疏中,我们品赏着学者名流达官巨贾荣归故里、光宗耀祖而留下的大量杰作,欣赏着艺术家们的描金绘彩锦上添花,对这座村落,不由地多了几分牵挂:其实,古徽州,到处是这样的村落,水墨盈盈,诗意隽永,见证着古徽州的繁荣与昌盛,更是明清江南社会的缩影。
     知道我是教历史的,郑老师便故意考我,让我寻找街边花窗上隐藏了几个吉祥刻字,我擦了擦眼镜,仔细数着,看花了眼,也没有找完整,哈哈,也算是为下次再来留下念想吧!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83

主题

7120

回帖

6743

积分

状元

积分
6743

帅哥勋章罐水天才奖起早贪黑奖金点子奖宣传大使奖

发表于 2013-11-15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说的都是过去式,不知现在的情况怎样?
好好好好还好还好还好还好

4

主题

10

回帖

49

积分

童生

积分
49
发表于 2013-11-17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洁老师的文字给人一种细腻周到的赶脚。。。{:soso_e163:}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1-22 14:1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