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1-3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纳百川
鲁迅归国后,他的书法进入了遍临诸碑、海纳百川的阶段。他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及绍兴府中学堂任教期间,开始了文字、文体、书法的演变方面的研究,并着手对金、石、砖、纸、帛、竹等文字载体进行收集和鉴藏。他先是对绍兴周边的石刻古迹进行了查考。秦望山的李斯刻石,禹陵的禹穴窆石和岣嵝碑蝌蚪文,会稽东汉建初的买地刻石,及兰亭右军祠的两廊碑刻……他都去仔细看过,并随带拓碑的工具,进行过摩拓,并准备编辑《越中专录》。同时,他经常在绍兴古玩店买汉晋时期的画像砖、铭文砖(绍兴晋墓多,出土铭文砖多)。以后,鲁迅著述更加勤勉,出于对书法的兴趣,以及研究古文化需要,对碑帖研究更加深入。在北京,他一有空便跑琉璃厂,搜购古籍、画册、带铭文的铜镜、书写风格多变的钱币、佛造像、墓志铭、古碑等,特别是1915—1922年,他集中对金石拓片进行收集、研究。拓片收藏、鉴定、甑别、断代难度很大,收藏界称之为各收藏门类中鉴定难度最大的“黑老虎”,需要精深的金石学功底和断真辨伪、准确断代的眼力。而鲁迅出于对书法的兴趣,以及研究古文化需要,全力投入,购买不止。他日记中有多份“书帐”,都详载了所购碑帖的种数。鲁迅凭借深厚的国学基础,鉴赏能力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收集历朝各类金石拓片等4000余种,5000余件。鲁迅在收集、鉴藏的过程中,涉猎了各家各派的书风流韵,拓宽了书法视野。
在京期间,鲁迅的书法视野在鉴藏、抄录、辑校过程中得到较大的拓展。由于是书法行家,在整理、抄校时看到各种摩勒上石的历代书法代表作品,比原先秀丽端庄的帖学书法更具神韵丰采。正如词学中的婉约派与豪放派,虽各有千秋,却互衬互补。鲁迅原先帖学功底较厚,现见碑学的雄沉豪放、一派天机,不禁心生欢喜,加上鲁迅从小对书画、金石的喜爱,兴趣所至,必臻完美。于是乎,校编之外,大量的临写描摹,海纳百川,将各家各派的优势长处、精粹精华仔细揣摩,融入自家书法。从鲁迅手稿看,从1920年前后,鲁迅书风逐步由内揠而趋外拓,字体由严谨、瘦狭、秀雅而走向肃散、宽博、沉雄。
鲁迅不光大量收集拓片,且坚持长期抄录古碑。他在《呐喊·自序》中也写到当时住在北京绍兴会馆时:“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钞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②连大年三十都“夜独坐录碑,殊无换岁之感”。③当时单身在京的鲁迅,精力充沛旺盛,却忍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投身碑海书山,精心描摹研究。鲁迅抄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整理古籍。打开《鲁迅辑校石刻手稿》三函十八卷,近800种铭刻,篆、隶、正、楷、行,诸体皆工,一丝不苟。光出版的《鲁迅辑校石刻手稿》就有六函四十九卷之多,其中有许多是鲁迅亲笔抄校。在抄录过程中,上自周秦两汉古籀篆,下至六朝南北碑,鲁迅无所不习,多者临数十遍。许寿裳在《鲁迅先生年谱》中载:“先生著译之外,复勤于纂辑古书,抄录古碑,书写均极精美。”④
融会贯通
鲁迅崇碑而不抑帖,对各家各派的书法精粹采用拿来主义,兼容并包,超越南北派之见,把书法发展置于较为宽阔的空间中。启功先生说:“碑与帖,譬如茶与酒,同一人也。既可饮茶,亦可饮酒。偏嗜兼能,无损于人之品格,何劳评者为之轩轾乎?”⑤鲁迅对帖自幼熟习,浸润已久,体会极深,也深知追求书法真谛,必须溯本求源,而北碑多含古意,更能体现篆分意度,即篆隶的精神、趣味,只有南北兼容,碑帖并包,才是书艺的理想境界。
对此,鲁迅从写诗中触类旁通:造语还须曲折,锋芒太露,能将诗美杀掉。书为心画,诗为心声,诗书合璧,重在韵味。所以,纵观鲁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手稿,书信墨迹,便可看出,这一时期的作品,既有帖的飘逸自然,又有碑的浓郁扑茂。结构上以欧书为底,取隶书的横势,在用笔上融入了篆书的圆劲中含。这在写给蔡元培、胡适、周作人、林语堂、陶冶公、钱玄同、许广平等人的信札(第32—44页)等书法作品上,体现得较为明显。又如赠瞿秋白录何瓦琴句(第5页),《自题小像》(第9页)和赠冯宾符录钱起《湘灵鼓瑟》(第10页),笔法虽多方笔侧入,中画却依然圆实。既见篆法熏染,又得北碑真谛。故其书雄强深厚而不犷厉狰狞。以充盈的张力,丰满的血肉和铮铮的气骨中,透出温润韵度,摒除净碑派书法常见的剑拔弩张、抛筋露骨的习气,现出明净清新的天地来。
鲁迅师古而不泥古,他在创作过程中凭着独特的审美眼光和卓尔不群的个性,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审美理想。尤其是后十年的书法作品更有金石味,笔法凝蓄,墨彩沉厚,造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鲁迅仿效古人,却不拘泥古法。他的书法充满了创新精神,这与他学贯中西的文化和积极的探索精神分不开。鲁迅在1935年写的横幅录李贺《绿章封事》句(第20页)“金家香弄千轮鸣,扬雄秋室无俗声。”他以诗情入书,用笔恬静、散淡,线条舒展、含蓄,结字大小错落,宽博而不疏阔,秀润而具清刚。章法布局精致自然、超逸脱俗。特别是书写格式不落俗套,采用从左到右,落款也挪到右边。通篇透出禅意、雅趣、金石味,完美地体现了李贺诗意,当是最能体现鲁迅先生学养、性格、气度的书法代表作之一。
鲁迅不拘一格而自成一格,晚年书法日臻化境,尤其是他的书法墨迹。他以情感入书、以自然入书,将忧国忧民的思想与艺术精神融入书法作品,使其书法有了灵魂与生命。透过件件墨迹,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在风雨如磐的黑暗年代,鲁迅随心所欲地舞动他的“金不换”,纸里行间,诗情与墨韵共舞,神彩与意象齐飞,豪情挥洒纸上,忧愤宣泄其中。如藤蔓蝌蚪,如天女散花,纵横欹斜,似乎出于绳墨之外,其实腕平锋正,胸中自有成竹。我们很难从这些书法中看出他的用笔结字出自何门何派,他早已将传统融入骨肉,只是用他那支无敌的毛笔随意展示自己的心灵世界,表达自己对自然、世道、生命的感悟。
境界高远
郭沫若在《鲁迅诗稿》序中对鲁迅书法有一个极精到的评价:“……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唐宋,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
鲁迅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和思想界的崇高地位,掩盖了他在书法、美术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其实鲁迅对文化的感悟是全方位的。他学贯中西,对文、史、哲、美等方面领悟的广度和深度,使鲁迅的审美视野,远比同时代的书法家开阔、深邃;更何况,他合金石、编校、文字学之长,参碑学帖派之精,积五十年之功,不停挥舞“金不换”毛笔,以令人难以置信的坚忍不拔,为我们留下了手稿、信札、书法墨迹800万字。这不仅是巨大的思想宝库、文学宝库,也是一座书法艺术宝库。
大象无形。鲁迅书法之所以能进入化境,原因不仅仅是技术层面,而是鲁迅早已进入了非常大的道的境界。鲁迅的思想和文学是当时最唯美的东西。从鲁迅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字如其人,有性情、有担待,有使命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他的书法里也包含着对人的体贴,如收入《鲁迅手迹珍品展图录》的两封《致母亲信》(第38—40页),写得及其工整,极少涂改。通篇平和淳厚、质朴童真,就象游子回家和颜悦色向母亲从容秉报。结字蕴藉内敛,笔画充实灵动,有小孩子的天真,初看是原始的,但细察又是非常成熟的。
鲁迅“无心作书家”。正是鲁迅具有别人无法企及的思想高度、文学高度、审美修养使之有了应有的书法高度。一个单纯就写书法而书法的人,充其量只是一个“写字匠”。一位真正的书法家所创作的代表作品一定是他的思想境界、审美意识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而鲁迅以高远的境界、博大精深的美学思想和文化修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取得了骄人的艺术成就。其书法也广为世人所喜爱,成为全国各大中小学、各报刊用作校名题字和刊名、厂名题字最多的书法。
鲁迅的书法是高邈的。可以说,他以书法跻身民国一流书法家行列是当之无愧的。但我们今天研究鲁迅书法、展览和出版“鲁迅书法手迹”并非想再给公认的文化巨人鲁迅再加一顶书法家的桂冠,而是为了通过对鲁迅书艺道路的研究,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地给人们还原一个全息的鲁迅。
注释:
①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全集》第2卷第29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下同);
②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第440页;
③鲁迅:《日记》,《鲁迅全集》第15卷第273页;
④许寿裳:《鲁迅先生年谱》,《许寿裳文集(上卷)》第195页,百家出版社2003年版;
⑤启功:《论书绝句》第62页,三联书店1997年版。
来源: 作者: 陈 勤 编辑: 尉晓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