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130|回复: 0

徽 州 风 俗

[复制链接]

882

主题

1059

回帖

9060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9060
发表于 2014-7-29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歙县地狭人稠,村落居住集中,又常常是聚族而居。古歙的民间婚丧喜庆、礼俗称谓、建房取名都与外地不尽相同。 徽州,自古为山越族居地,在迁入汉族之前,盛行“蛮民”习俗。只是在中原居民大量迁入皖南山区之后,才真正地改变了山越的风俗习气。古代,徽州人捍卫乡土的观念相当浓厚,这是因为古徽州山林中的土著越民向有"勇悍尚武"之风,加上外来居民入居徽州,他们都必须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所以,徽州形成了一种“难以力服而易以理胜”的特性,成为安全的避难场所。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见到徽州这块奇特的土地,虽垂涎三尺,但也不得不畏而却步。徽州人的勇敢、进取精神是人所熟知的。 徽州居民,自古以来都以族姓为单位,团聚在自己某一始祖或迁祖为中心的区域内,形成了严密的宗族观念。甚至于居住的村落,也以族姓为村名,如黄姓家族的黄村、汪姓家族的汪村、许姓家族的许村,洪姓家族的洪坑、至今仍保持着这种聚居格局。 在这种宗族观念的影响下,过去各家族撰修族谱、家谱,蔚然成风。祠堂、古民居、石牌坊是歙县的“古建三绝”。由于浓厚的宗族观念支配,徽州境内建祠祭祖,树碑立传极为盛行,几乎每个宗族都有自己的宗祠或分支祠堂,有乡人共建的祠堂、有同姓族人共建的祠堂,也有大族分派所建的支祠。《歙县志》卷一“风俗”中说:“邑俗旧重宗法,姓各有祠,支分派别,复为支祠。” 古徽州,由于奉行朱熹的《家礼》,礼仪规范甚严,有着森严的尊长卑幼的等级观念,葬礼和祭礼十分隆重。过去对祖坟有一年三祭的习俗,后来经过革繁就简,保留了"清明"节扫祭。 徽州的孝悌习俗也相当浓厚,徽州各地耸立的祠堂、牌坊,有许多就是为孝子贤孙、义夫节妇、贞媛烈女而建的。 徽州浓厚的读书习文风气,风靡整个社会,大家均以读书、登科第为荣,“十家之村、不废诵读。”在浓厚的读书习文之风影响下,大家都非常注重谈吐、风仪、礼节,因此徽州被誉为“东南邹鲁”。
              一、   徽州婚嫁

旧时,徽州婚嫁严格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一般有九道程序: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说媒者一般为年长女性,称“媒婆”。行聘俗称“送担”,女方接礼后当天回礼,婚事即定。迎亲当天,由姑妈或舅妈用两根丝线把新娘额头的汗毛绞去,谓之“开脸”,亦称“拉面”。接着便是迎亲,拜堂、闹洞房。婚后第三天,新郎陪同新娘回拜父母,谓之“回门”。此为“明媒正娶”。
  另有童婚、纳妾、换亲、抢亲、入赘、冲喜、灵前婚等特殊形式。
    20世纪50年代后,父母包办婚姻逐渐被自由恋爱代替,婚事简办。
    80年代后,有采取旅游结婚和集体婚礼形式的。
              二、   节日习俗
 歙县城乡,四时佳节,除年节外,春有清明节、夏有端午节、秋有中秋节。这些节日与外地相比,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的风俗。 清明节,农村俗称“请鬼节”,家家都要用面粉、糯米粉做“清明稞”,全家老小都要到祖坟上去扫墓,拔草、添土、挂纸幡,有的烧纸箔,有的送花圈,有的放炮竹,还有的用方格毛边纸摆放在坟墓的四周,以示墓界,旁人不得乱挖。清明扫墓有个规矩,只能提前,不能过了清明节再去扫墓,否则就被视为不孝。 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端午节家家都要裹粽子,做发酵面饼和绿豆糕,喝雄黄酒。大门、仓门上挂“石菖蒲剑”(一种水草的叶子)。有的地方沿用过去的习惯,在墙脚、柱脚上贴着用朱砂画的避蜈蚣符。有的在屋内放一火熥,内熏香药。有的用艾草沾雄黄水酒洒在住宅四周。有的在门上贴钟旭像等等。目的都是为了赶邪避疫,祈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一天,为了使孩子去邪消祸,要给他们的头顶心贴上用黄蚕茧剪成的小老虎,脚上着虎头鞋,身上挂"八卦香饼"和用五彩线织成的网络,内装纸粽、纸鸡心、樟脑丸和圆大蒜子等物。当年生的小孩,端午节这天外婆家还要送来一套端午衣,一顶虎头帽、一双虎头鞋和一把铜制的长命富贵锁。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做甜酒酿,吃月饼,准备丰盛菜肴,晚上全家团聚吃团圆饭、俗话说“早端午,晚中秋”,晚饭后,全家吃月饼赏月,小孩子听长辈人讲述故事。有的地方还要搏草龙,庆丰收。                                          三、  舞  龙   舞龙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板龙、滚龙和草龙。板龙分节,每节6尺长,板面上固定个冬瓜形的灯笼,或在板面上纸扎一段马鞍形的龙身,内点蜡烛。板龙按户或按丁出一节,故长短无限制,村大人多的龙长,村小人少的龙短。龙头龙尾由村里富户或族长承制。 滚龙略短,是用竹蔑做成一节一节的圆筒,外蒙长布做成的龙衣,画上红绿鳞片,龙身内可点燃蜡烛,游时头摆尾摇,龙身动,配以各种彩灯,敲锣鼓,放鞭炮,形成十分壮观的龙灯会。 板龙和滚龙一般在春节期间嬉舞。建国以后,每逢重大节日和庆祝活动,人民也以舞龙来庆祝。 草龙是用稻草扎成的,上面插满点燃的棒香,故又称香龙。有的还把龙眼用亮铜片特制,或用电珠接电池放出亮光,有3条龙尾。舞草龙,只限于中秋之夜,显然是为庆祝丰收的。有趣的是,舞完草龙,一定要投入村外的溪水中,使之回归大海,以期风调雨顺。                     四、   嬉鱼灯  歙县乡村城镇许多地方,在春节或元宵节,有嬉鱼灯的活动。鱼灯,用竹架糊上锦纸,彩绘鱼鳞,头额有“王”字,嘴翘两根鱼须。有鲤鱼灯、青鱼灯、鲢鱼灯等,大的有7米多长,4米多高,分五、六节,节节活动。内点蜡烛I00多支,由20多人驮嬉。 鱼灯出行时,有十几个大松明火把照明。领前的是一盏薄刀形垂直扁灯,灯上三面写有“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字样,后面是两头狮子,边走边舞。狮后是大锣大鼓,再后就是鱼灯。 鱼灯后面紧跟着细锣密鼓助威。大鱼灯后面是各家各户扎的小灯,有鱼、兔、象、花篮、绣球,千姿百态,斗艳争奇。鱼灯一边游,一边摇头摆尾,大鱼灯嘴里发出尖脆的啸声,配合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气势十分热烈。先在村里打转嬉游,然后游至村外,兴尽方收。传说嬉鱼灯是庆祝丰年,年年有余(鱼)之意。                      五、   放天灯  新春正月,天气晴朗的夜晚,人们常用薄竹片扎成方形竹架,外用纸糊,并加以彩绘,民间称为“天灯”。最大的“天灯”要糊上100多张纸,最小的灯只糊上3张纸。大灯内用松明、油桐子、猪油、煤油等点燃。小灯用毛边纸浸透煤油,剪成小圆形固定在灯内。点燃后,利用热空气上升,带动纸灯腾空,渐渐地升到高空,到处飘荡,人群在地上遥望“天灯”,欢呼雀跃,兴高彩烈。还有的地方别出心裁,在大“天灯”下面,带着九只小灯,称为“九莲灯’更加壮观,也有的在大灯下悬挂鞭炮,燃着火纸,让其在空中定时爆响,火花四迸,蔚为奇景。                      六、   跳钟馗   这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傩舞,在徽州流行甚广。钟馗,是我国民间传说中的捉鬼正神。近千年来,钟馗驱邪在徽州风俗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传说中的钟馗,虽然面目狰狞可怖,但心地善良正直,嫉恶如仇、除恶务尽, 历来深受民间崇爱。 徽州跳钟馗,从明万历年间开始,每逢端午前后,不少乡村流行跳钟旭傩舞。跳钟馗,先是五个头系白毛巾,身围红、紫、绿、灰、黄五色包肚,手持棍、叉、脚蹬软底绣鞋的邪恶小鬼,在锣鼓声中上场,绕两圈,摆开架势,呐喊逞威。然后钟馗面涂青绿,口带长髯,头顶乌纱,足蹬草鞋,筐篮垫肚,畚箕挂股,外罩紫红袍,右手持宝剑或持朝官玉板,前有蝙幅引路,后有黄罗伞盖,旁有酒坛侍者,一步一趋。钟馗口喷狼牙焰火,踏着锣鼓点的节奏,与五小鬼展开较量。钟馗胆豪气壮,嗜酒豪饮,虽醉态可掬而胸有成竹。五小鬼始而色厉内荏,继而畏缩逃避,最后束手就缚。 跳钟馗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种内容,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刚正不阿、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                     七、   叠罗汉   叠罗汉起源于明代,是歙县三阳叶村独有的民俗杂耍表演。开始,在灯火通明、锣鼓喧天的气氛中,24位体魄健壮的罗汉,赤膊着上身,描着各种颜色的脸谱,妆扮成大肚、肥胖、矮脚、嬉笑、震怒、哀怨、哼哈等各种异形,手执一盏明灯,绕场亮相一周。 接着,全舞分上下两段开始: 上段,采用戏剧的表演形式。先是由各个罗汉各自表演一段个性特技,拉开序幕。静场片刻。然后有小罗汉上台打扫佛堂,老罗汉手执仙帚,虔诚地拜叩诸佛。两仙童引出观音、韦驮、灵官、四大金刚伫立于舞台的四面。下段,众罗汉先后上场,通过伏、卧、倒、立、拉、撑、支等不同的动作和姿势,叠成多种人体造型。叠罗汉堆叠造型丰富多彩,有“童子拜观音”、“仙人桥”、“金鸡独立”、“刘海戏金瞻”、“水帘洞”、“斜角旗”等90余套表演程序。可以单折表演,也可以连续配套,讲究层次递进,起伏跌宕,动静结合,一浪一浪,将演技推向高潮。 最后以“六柱牌坊”谢场。六柱牌坊由21位罗汉叠成。由一层、二层直至六层。每叠好一层,在舞台上旋转一周,最后的一层以体轻年少的一位屹立顶峰,向观众合掌祝福:“众生吉祥如意!”叠罗汉表演形式近似杂技。                     八、   钹 舞   这是一种独人舞蹈,以一对铜钹为道具。表演者随自己的手段和架式,前后旋转,上下飞腾,左右翻舞,动作娴熟,节拍得当,分别表演“双蝶飞舞”、“单蛇吊鳖”、“蜜蜂钻洞”等18套节目。钹舞于清末流传于歙县南乡武阳一带。表演者方德法秉承父业,堪称皖南一绝。                     九、   麒麟舞   麒麟是我国图腾中的瑞兽,它的出现,象征着国运昌平,政通人和。麒麟舞是流行在徽州歙县富竭承狮村一带的土风舞,麒麟造型独特,音乐、舞蹈古朴,气氛欢快,不愧是一朵富有泥土味的杂耍之花。 开始时,在悠扬的萧管乐曲声中吉神、财神、魁星相继登场,各将“国泰民安”、“四季平安”、“五谷丰登”等颂词,吟诵一番。接着,由金童引导麒麟,连翻筋斗而上。麒麟头大如箩筐,独角,圆眼,狮尾,麟体,额上贴着“丰”字,躯壳雄壮,由两个壮汉支撑着,跳跃滚翻,大抵和狮舞类似。表演程式有“望月”、“玩宝”、“献宝”、“献玉书”等。 据说,这种舞在民间流传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从麒麟的古朴舞蹈程式里,可以领略到旧时徽州人的一些乡土气息。                     十、    狮子舞  徽州狮子舞历史悠久,盛行城乡。主要用竹、木、膏、泥、铜片特制狮头,绸缎、苎麻染织狮衣,由二人穿戴装扮表演。表演时有狮童或魁星以彩球诱狮。有狮童的母狮要生小狮。表演有“显脸”、“跳四门”、“狮子啸天”、“金扁担挑水”、“登桌高翻”等程式。 狮子舞以抑扬顿挫的锣鼓点子为演出指挥。气氛浓烈,戏噱风趣。除了在舞台上演出外,还可在地摊、街头,屋堂、店堂演出,历来为群众喜闻乐见。                    十一、   蚌壳舞   用竹制骨架,纸糊蚌壳两片,扎在蚌壳心内饰演的姑娘身上,开则能见人,合则人上身不见。表演人数不等,以丝、竹乐为伴奏,踏拍无声漫舞,戏弄一欲捕获她们的老渔翁,但终为老渔翁所捕获,非常风趣。                   十二、     嬉钟馗 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流行一今徽州区岩寺镇、歙县朱家村一带。据说明万历年间就有此习俗。  每年端午节,这些地区都要“嬉钟馗”,以求驱邪恶降神福,保佑村民平安。古时“嬉钟馗”是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后为发展到由人扮演钟馗,在村中巡游嬉耍。  近年来,歙县郑村镇的塥田村,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这项活动,煞有介事是热闹              十三、   亮船会  歙县渔梁船民每逢农历闰月这年的九月或十月,用两只木船并联成一对,卸去船蓬,用竹木制架,外包纱布,扎成亭、塔、楼、阁、牌坊、鲤鱼等,内燃烛灯。灯旁是乐队,笙歌齐奏,锣鼓喧天。  亮船一共六对,其后还有好几只木船尾随。会期在渔梁坝练江上下游,各遨游一夜。波光灯影,十分壮观。  亮船又叫水游,同时还有旱游,即岸上乡民们玩灯、敬各种菩萨。江中岸上,水游和旱游交相浑映,妙趣无穷,四乡百姓云集观赏,热闹非凡。              十四、   抛绣球      近年来黟县西递村举办的一项民俗旅游活动。  该村的清代民居“大夫第”,在临街的一面,悬空挑出一座小巧玲珑、古朴典雅的“绣楼”。这本是原房主、朝列大夫胡文照给夫人、**们歇凉观景用的,如今人们把它作为抛彩球的绣楼,则别有一番情趣。  现在的抛绣球,当然不是古代小说中的“抛彩球择婿”,而是给游客一个“喜兆”,中彩球的游客,将会幸运长驻,万事如意。              十五、   上九庙会  农历正月初九日为唐朝忠烈张巡和许远殉难日,徽州区岩寺镇每年于此日举行庙会纪念,俗称“上九会”。  会期三天,初八日开始,初十日结束。庙会期间,举行游神、祭神活动,搭台唱戏,各地商贩亦前来下赶会,摆设摊点,各种农副土特产品各农具、日用百货应有尽有。  现“上九会”已失去原来纪念张巡、许远的意义,取消了游神活动,成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会。              十六、   五猖会  农历五月一日,是休宁县海阳五猖庙会之日。  届时四乡百姓云集海阳烧香,祈求五猖神主驱鬼祛邪,消凶化吉。庙会游行,“前引”锦旗开路,“执事”沿途管理杂役。青白黑红黄绿蓝各色旗子飘扬,十景担、肃静牌、万民伞、纸扎猪马牛羊偶像、牌楼跟上、接下是地方戏队伍、杂耍队伍。  此庙会起源于明初。朱元璋和陈友谅在皖南曾打过几年拦锯战,军士百姓死亡枕籍。朱做了皇帝后,下令江南百姓,村村建“尺五小庙”,阵亡士卒“五人为伍”,受百姓供奉。《明史》记皇家祭祀有“阵前阵后神祗五猖”之说。  如此世代相传,便衍成香火极盛的五猖神庙会。              十七、    仗鼓舞 流行于休宁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阳一带的一种民商舞蹈,又名“得胜鼓”。  传说是为了纪念唐代大将张巡、许远抗击安禄山叛军得胜,而击鼓欢庆。  此舞由数十人表演,击鼓者打扮成武士,短打紧身,十字披红,颈挎伏鼓(扁圆形皮鼓),右手紧握短而粗的鼓槌,左手持健铃,随着行进步伐击鼓面或敲鼓边。另有十数人手持檀木夹板,边行进边击拍,发出清清脆的响声。队列前面有一对大红灯笼,一人持旗,上书“得胜鼓”三字,后随一队蜈蚣旗幡,整个场面威武雄壮,令人振奋。              十八、   重阳庙会  屯溪近郊的临溪镇传统庙会。  前后举办3天,农历九月初九日为正日。这天,四乡八镇的善男信女成群结队赶来朝拜周王菩萨,并带来各种农副产品和手工产品进行交易。庙会期间,搭台唱戏,从日出唱到日落,通宵达旦,煞是热闹。  建国后,庙会成为地道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的交易会。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1-22 02: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