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观众教育 于 2015-2-16 08:09 编辑
现代文明冲击下模糊的乡土观念
不可否认的是,曾经一家子几代人在同一个屋檐下抱团取暖的记忆不再回来。 最初,故乡的逃兵都是一些最有出息的人,他们拥进了灯红酒绿、竞争激烈却机会遍地的城市,试图通过努力奋斗去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族的命运。他们的辛苦在塑造着崭新的城市文明,却也被城市彻底地改造着生活方式、价值体系,无论成败,也注定回不去了。 大都市充斥着没有故乡的寻梦者,他们在现代城市的洗礼下,伴随着个性化解放的浪潮,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模式淬炼下,加上当下社会推崇的物质至上和成功学的价值洗礼,衣锦还乡、荣耀祖宗的内在冲动有时不亚于古代苦读圣贤书以求早日金榜题的寒门秀才,为此,他们甚至耽误了婚期,沦为剩男剩女,甚至很多人最初离家的时候,穷尽了家庭所 谁都无法否认有钱财,寄托着整个村庄的希望,“恐归”有时不是不孝,是想尽孝而不能的愧疚。在一个物质至上、成功至上渗透到整个社会很多人细胞的年代,迎接归来游子的目光不仅有父母无私的关爱,还有亲朋渴望的财富和地位。 真正有故乡的只是他们的父老乡亲。他们本可以追随子女进城的脚步,离开乡村进入都市,但不少老年人习惯了鸡犬相闻、邻里相熟的农村生活,加上城市户籍壁垒森严,社保接续困难,因此选择了在故乡留守,子女便成为靠电话维系的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牵挂,唯有春节才能完成一次面对面的带有体温和表情的团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