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密埋藏巧妙躲过日军劫掠
守护文物绝对不是容易的事情,比威逼利诱更加艰难的是世事的动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潘家也卷进了战乱。机敏的潘达于事先叫家里的木匠做一个结实的大木箱,底板用粗粗的圆木直接钉牢,然后在一个深夜里,搬开住处的地面方砖掘个坑,先放入木箱,把克鼎、盂鼎成对角慢慢放进箱子,空档里塞进一些小件青铜器及金银物件,随后盖好箱盖平整泥土,按原样铺好方砖,再细心整理得外表不留挖掘过的痕迹。书画和部分古董则放进了“三间头”,所谓“三间头”,指的是江南民宅夹弄里的三间隔房,只有一扇小门与弄堂相通,如果小门被杂物堆没,很不容易发现。潘达于把书画按宋元明清朝代分类,放到书箱里,装了三十来箱,以及卷轴、铜器等等,搬进“三间头”,小门关严,外面用旧家具堆没,收拾得随随便便。这样一来,不知底细的人就是走过,也看不出里面还有隔房。
日本人攻陷苏州后,果然直奔潘家大院,威逼潘家交出那二只宝鼎,但潘达于和家人在日本侵略者的淫威面前丝毫都没有动摇保护国宝的决心,在一个多月的周旋抗争中,始终不露宝鼎的踪迹去处。日军无计可施之余,只能每天不分白天黑昼地闯入潘家以期发现秘密,最多的一天竟然有七次之多,一遍又一遍地搜刮,虽然潘家财物损失不计其数,但大土坑和“三间头”一直都没有被发现。据说日军司令松井曾亲自查问过潘家的收藏,但他到底也没有抢到手。潘家的珍贵收藏就这样躲在地下安然躲过了那场灾难。
1944年,埋在地下的木箱腐烂,泥土带方砖都塌了。潘达于又和家人把藏品挖了出来,他们用圆木做架,粗绳结着大鼎,徐徐吊出土坑,然后两只大鼎被安置在一间房间的角落里,鼎里放些破衣杂物,再用旧家具堆没,房间被锁死,既不住人也不搬家。就这样一直保存到了解放之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