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观众教育 于 2018-6-9 05:46 编辑
70年代70年代的高考,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1977年,青年上山下乡还没有结束,恢复高考的消息在知青中间传开。 “听说要高考了!” “什么?” “高考!高考!” “开玩笑的吧?不可能呀!” “……都那么说的!”
那一年高考,北京作文命题《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当年北京首个文科状元讲述了她上山下乡的故事,被登在了人民日报上。 1978年作文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提到1958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979年作文改写“陈伊玲的故事”认为,一个真正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先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 1997年,中国恢复高考,570万人参加,27万人被录取,命运由此改变。 如今这场规模巨大的考试,轰隆隆已经走过41年,驶入2018。 6月7日,全国975万人,接受人生重要的一场考试。 回首41年高考,作文题中隐藏着一个发展的中国。 80年代80年代作文题摆脱70年代泛政治化的倾向,呈现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 早期,作文题目中强调勤奋、责任、努力与坚持。 如1980年材料作文,达·芬奇画蛋说明,凡事非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1982年命题作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3年哲理漫画作文《挖井》,教育人们凡事坚持才能成功。 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作文题目从说教性题目转向社会民生领域。 如1985年关注了环境污染问题,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1988年的习惯话题,1989年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等。 图片来源中新网
90年代到了90年代,高考作文题目对“人”有了更多的关注。 如1992年讨论了关于社会公德的问题,1993年告诉人们如何发现生活的美,1997年议论什么品质值得赞赏,1998年阐述如何塑造坚韧的品格。 这一时期,学校还注重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想象力。 如1991年命题作文“近墨者黑”VS“近墨者未必黑”,1999年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内容作文。 00年代经历经济飞速发展的90年代,2000年以后的高考作文题关注生活,注重体验,强调个人的感受和经历 2000年、2001年,2002年都要求考生根据自身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知写文章,“你”被凸显。 2003年、2004作文涉及情感问题,比如“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除了“以人为本”的精神,90年代关注社会现象和事件。 比如“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歌手丛飞捐资救助贫困学生”、“汶川大地震”以及关于社会“浅阅读”的讨论。 图片来源中新网
2010年以后2010年以后,高考作文注重从社会现象中总结和抽象问题,进而指出人应该如何行为做事。 2010年高考漫画题,《有鱼吃还捉老鼠》,侧面反映人不应当忘掉自己的本职; 2011年探讨假如你垫资代买的彩票中了500万,该怎么做; 2012年教给人们做事要放下顾虑,才能勇敢迈出步子; 2013年告诉人们应当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 2014年思考两个人相对如何过独木桥; 2015年问如果爸爸交通违规女儿该不该举报。
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对社会人行为做事的探讨。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的作文题还关心世界与中国。 2017年作文题是中国关键词,如何更好的向老外介绍中国。 今年高考的作文题关系千禧一代。2018年,18岁,他们见证了新世纪中国的发展。站在这一节点,给未来2035年18岁的人写一篇文章。 十九大报告说,到2035年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社会文明达到新高度,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从历年高考作文中,一个前进的中国被勾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