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2654|回复: 4

古风徽韵醉游人

[复制链接]

1667

主题

1万

回帖

20万

积分

状元

积分
207143

罐水天才奖活动参与奖帅哥勋章突出贡献奖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新人进步奖

发表于 2008-12-10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风徽韵醉游人(含图片5幅)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巡礼
             作者:张联辉   刊发香港《大公报》、中国《名城报》等8家媒体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徽文化的发祥地和徽商的起源处。她北连黄山峰,南接千岛湖,其独特的山水神韵孕育着这块人杰地灵的沃土。这里作为古徽州的府治所在地,以其博大精深的徽文化享誉海内外。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的感叹令多少文人雅士心神向往。1986年,歙县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从此50万歙县人民在“保护名城、开发名城、利用名城”中迈开了崭新的步伐,走过了跨越发展的光辉历程。如今这里古风扑面,徽韵醉人,风光秀丽、游人如织。
                              东南邹鲁  源远流长
    歙县历史源远流长,素有“东南邹鲁”之美誉。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繁衍,以后成为勇悍尚武的山越人的山林王国。秦始皇统一中国 ,建置歙县,自唐至清五个朝代,这里一直为古徽州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歙县名人辈出,文风昌盛。这里作为“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仅明清两代收入诗林、文苑、儒林者就达343人。“连科三殿举,十里四翰林”、“父子尚书”、“兄弟丞相”、“四世一品”传为美谈。“新安画派”鼻祖渐江、戏剧学家汪道昆、理财家王茂荫,制墨家李延珪、胡开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音乐家张曙、国画大师黄宾虹等,一大批盛世名人,点亮了古歙由徽戏、徽墨、徽菜、徽派盆景、徽派建筑、徽派雕刻及新安画派、新安医学、新安文学等艺术流派交织形成的历史文化星河。
歙县文物众多,灿若繁星。这里作为称雄明清四百年的徽商故里,历史上就有“无徽不成镇”之美誉,那些雄振天下、腰缠万贯的徽商,年老退居故乡,筑馆舍广招宾客,建祠宇敬宗睦族,立牌坊续世显荣。其数量之多,工艺之精,实为国内罕见。至今,歙县仍有明清古民居数千幢,祠堂30多处,牌坊108座。全县保存地面文物613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跻身全国文物大县。城区许国石坊、棠樾牌坊群、阳和门、南谯楼、太白楼、斗山街、渔梁坝、太平桥、新安碑园等作为名城歙县历史文化的优秀代表,光彩照人,耀眼中华。
                              护老建新  特色分明
    历史延伸到今天,歙县人民正依托前人留下的厚重文化遗产,在古城保护开发中,大打名城牌,巧做徽文章,朝着新兴的旅游城市目标实施大开放、大发展战略。随着皖赣铁路从古城西郊穿境而过,一级过境公路和五座跨江大桥的建成,古城新区的建设迅猛兴起,一幢幢机关、企业大楼拔地而起。大华新村、丰乐园、富资新区、百花新区、大铭山庄、棠樾山庄、新安花苑等各具特色的居宅区象众星拱月,向外扩展,形成城区的半壁江山。特别是近几年来,歙县名城建设阔步迈进,日新月异。歙州大厦、徽州大酒店、徽州花苑、鸿基商贸城等形象建筑展示着歙县现代的风采;在老城区,随着千年古城墙的修复以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国画大师黄宾虹、人民音乐家张曙三大名人公园的改建,使古城古风扑面,徽韵更浓,有效地保护了古城,大大丰富了徽州古城的人文内涵,全面提升了名城歙县的文化品位。而气势恢宏,古朴典雅的徽园、中和街,采用明清徽派建筑风格,将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树起了一座古建丰碑,再现了古城文化厚重的历史。同时,全县十分注重文物抢救和徽文化的保护。通过社会集资先后修复了华东最长的宋代石拱桥——太平桥、被誉为“江南都江堰”的渔梁坝和万年桥,再现了徽商古埠风貌,营造了古城秀美的水色。
                               开发利用  生机盎然
    借势聚力,强化发展。近年来,歙县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强力招商引资。“以优秀的项目牵引人,以优美的环境召唤人,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以优质的服务感动人。”项目引资、外商投资、部门合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的好势头,整个城区成了外商抢滩开发的热土。香港鸿基房地产开发公司捷足先登,投资1.1亿元兴建商贸城,昔日散落低矮破旧的民房,被一幢幢徽派商厦和住宅所代替,成为独具魅力的闹市。接着,国家一级建筑企业浙江湖州建工集团挺进歙县,投资1.6亿元抢滩改造旧城,使徽韵浓郁的建筑群徽州花苑一夜之间闪亮登场。城区外商抢滩开发大势磅礴,整座古城身价倍增。
    古城城建开发的高歌猛进,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大发展。全县依托旅游资源和项目构筑市场大舞台。国保单位棠樾牌坊群景区投资千万元修复男祠、女祠、综艺楼,兴建了商贸街,开发了小龙山。紧接着投资1.63亿元在这里兴建鲍家花园,拥有流派盆景、瀑布、游湖、陶吧、垂钓等18个园区。其中盆景逾万钵,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盆景园。它的建成将使凝重肃静的棠樾牌坊群融入清新的山水生态游乐情怀,带来古徽州园林文化的扑面生机。连接黄山、千岛湖的山水画廊新安江全面开放,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宾客。由浙江客商投资开发的上丰花果山景区,已成为皖南生态旅游的重要品牌,游潮滚滚,生机扑面。
    同时,依托秀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构筑旅游大县的发展大平台,在国家、集体、个体“三力合一”联手大办旅游中,隆重推出了 “山水画廊新安江”、“徽商史碑牌坊群”、“休闲养生花果山”、“明清古居斗山街”、“古徽商埠渔梁坝”、“徽州人家许村”等主题鲜明的旅游亮点。该县创新思路,大打“徽州古城”旅游品牌,全面推进旅游发展战略,对古城过去“散兵孤战”的景点,实施“四统一”整体包装促销,在丰富旅游文化内涵的同时,瞄准重点区域强力对外宣传推介,使“徽州古城”成为名扬大江南北的人文旅游品牌,吸引着大批的国内外游客,古城旅游正的成为名城歙县活力迸发经济热点。
    与时俱进借东风,雄关漫道领先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沐浴新世纪的灿烂曙光,勤奋智慧的歙县人民正把这一新的时代精神,作为建设“安徽工业重县、华东旅游强县、全国文化大县”的根本动力,奋力抢占名城发展的制高点,让千年古城再现新的亮丽风彩。
                                
                        徽商故里“欧洲村”(含图片8幅)
           作者:张联辉  刊发《安徽日报》、《今日安徽》等28家媒体
    这是一个神奇的乡村, 谁也料想不到这里的农家人对欧洲货币兑换人人精通;这是一个生活的事实,因为他们挣的用的是欧元。徽商故里皖南歙县的小山村槐塘,竟有近500人务工经商闯西欧,他们不仅学会了欧洲的简单用语,赚回了大量“洋钱”,还引入了异国他乡的生活风情,成为名震江南的“欧洲村”。
                                  神奇的槐塘村
    说起槐塘,人们可能有些陌生,但提到棠樾牌坊群,可无人不晓了。现有1000多人口的槐塘村就在这群“徽商史碑”的朝霞斜影里。这里作为徽商的故里,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传说村中宋代挖有水塘,村里每涌现七品以上官员和千万元以上富贾可在塘边植槐一株,后来满塘槐树绿荫浓罩,人们称之为槐塘。这里至今仍遗存着众多的人文古迹。
    20世纪60年代,大量的温州移民来这里安营扎寨,槐塘成了当地的“温州村”。改革开放后,槐塘人在务工经商的经济大潮中开始闯荡欧洲。他们一人立足,带动全家,亲戚带朋友,朋友帮近邻,目前,全村已有60%的青壮年人均在意大利、荷兰、法国、英国、德国和西班牙等欧洲各国务工经商。他们中大部分从事餐饮、服装、皮革业。随着资本的积累扩张,现在已有少数槐塘老板跳出他国异乡的店铺加工和餐饮服务行业,租用火车和飞机做起了跨国商贸生意。不少人已定居国外,因此,槐塘又成了皖南第一“华侨村”。在周边百姓眼里,槐塘是通往欧洲的“跳板”,落户槐塘就好似出了“国门”,就连城里的姑娘也乐意嫁给槐塘农家的小伙子,以实现比翼出国的创业梦。
                                刚强的槐塘人
    槐塘人天生传承着徽商吃苦创业的精神,与温州人结合后,又融入了那种敢拼敢闯的胆识,因此对他们来说天下没有走不通的成功之路。他们在出国创业的艰难通途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前不久,记者到槐塘村采访时,巧遇当地市县侨务部门及镇村干部为该村“元老”胡从罗举行九十高龄寿庆,老人的7位儿孙代表全家在国外的68位亲人,专门从欧洲赶来与家乡的亲友乡邻一起欢聚为老人祝寿,场面热烈感人。其中几位在国外出生的孙辈已长大上学,胡老还是第一次见面。称胡从罗老人为“元老”,不仅是因为他是村里健在的最高长辈,更重要的因为他是出国创业的开拓者。胡从罗老人从小就异想天开、敢想敢干,1938年,厌恶国民党反动派内战的他,为躲避国民党抓壮丁,也为改变自己的穷苦命运,历经艰难冒险出国到达欧洲打工谋生,自己立足定居后,千方百计拖亲带故帮助村人实现出国赚钱致富的梦想,后年老回乡定居。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贫穷的槐塘人抢占先机,以当年徽商敢闯天下的精神,背着包袱雨伞沿着我国的古丝绸之路步行欧洲,沿途打工谋生,挣点钱再乘车,挣不到钱就步行,车步交替,有时乞讨糊口,历时一年多穿越几个国家,才到达欧洲。其间的曲折磨难叫人不堪回首,有的因患病被迫半途返回。村民邱增权新婚不久凭着自己的闯劲,徒步沿途打工出国,由于出境手续不全,历经曲折,只好一度滞留在途中打工谋生长达几年,冬天手脚都冻烂,失去联系的妻子以为丈夫遇险不测。后到达欧洲立足后,回家探亲时谁知妻子当年怀孕生下孩子都已8岁了。历经风霜雪雨的久别夫妻喜相逢,让人感动不已,如今他们全家已在西班牙成功创业。当年槐塘村不少人即使到达目的地也是过着流浪的生活,因为出国只是跨越了出国创业的第一道“门槛”。不能久住只能打工卖力,所挣的钱还没当地人的生活最低保障金多。获得长久居留才有公开展示自己创业才能的合法地位,这是跨国创业的又一道“门槛”。为了立足他乡加入欧洲国籍,有的利用几年积攒的辛苦钱两年三头往返中国与欧洲之间,光六个航程的飞机票就得5万多元。
    解放后最早去西欧的胡克毓告诉记者,他到荷兰创业之初,尽管身有厨艺,由于上不了长住户口,且语言不通,无法自立,只得在“后台”打工帮厨。1982年法国大豁,老胡携全家乘机从荷兰签证辗转法国才有了永久居留权,。从此,胡克毓在法国帮人做皮革,当时每月的收入支付房租后所剩无几。为了养家糊口供孩子上学,后来他买了一台皮革机,每天下班领回皮料夜里和妻子一起在住房里搞加工,月挣人民币万余元,生活才宽余起来。期间,他一边捕捉商业行情,一边学习当地语言,1985年老胡觉得水到渠成,自己开起了服装店,到1993年又开办了餐馆,财源越来越大,成为当地的出名的老板,现在他家有两部奔驰轿车,在德国和法国都有固定资产。胡从罗的小儿子胡顺算由于文化水平低,辗转荷兰、西班牙和意大利,从帮厨、摆摊到开百货批发部,为了事业20年才回国与父母相聚。农家闺秀孙玉琴虽为妙龄美女,由于从小就在欧洲生意场闯荡,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商贸行家,如今她在广州建有自己的加工企业,专门从事箱包服装等跨国商贸经营,成为槐塘出国创业的女中豪杰。如今槐塘村在欧洲资产超百万元的“小老板”已不下百人。其中经营皮件的郑朝好和郑朝荣兄弟已成为意大利名声显赫的亿元企业老板,几年前还代表当地华人,热情接待了家乡党政访问团。据不完全统计,如今槐塘人每年从欧洲所赚“洋钱”达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
                                  美好的槐塘景
    历史名人给槐塘留下的人文景观似串串音符向人们弹奏着古老的文明乐章,现代徽商在槐塘树起的创业精神向未来描绘着美好的蓝图。这片沃土哺育的槐塘人爱家爱乡,不管走到天涯海角,即使在国外定居也始终不忘回报故乡,建设故乡。他们中在荷兰经商的程氏兄弟回乡投资数百万元入股合办了包装厂。在意大利经营皮件的吴先生回乡开办了箱包厂。在西班牙创业的王永千先生则回乡投资135万元购房兴业。这些闯荡异国他乡的“游子”,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每年春节都要回乡聚会出资献策支持兴办公益事业,先后捐资数十万元修路修亭建学校,前不久“华侨”们又通过捐资浇筑了进村的水泥路,使汽车开到了村口。
    今日的槐塘村作为徽商的发源地,不仅古迹众多,文化璀璨,而且徽派民居和现代欧式别墅竞相辉映,农家现代家电、摩托车比比皆是,家家文明富裕,成为全民创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老汉朱起平两对儿媳都在意大利开办箱包厂,最近寄钱回家盖起了身价百万的大别墅,目前全村的欧派别墅已上百幢。在八旬老太郑胡台家,她的近亲保姆介绍说:老人的儿子在西班牙开餐馆,还娶了个洋媳妇,名字叫纳丽,已有两个儿女。如今儿媳虽在异国他乡,但老太老有所养,花钱不愁,要多少,汇多少,一个电话,顷刻就到。据了解,村里凡在欧洲经商创业的人家,一般60岁以上的老人家庭都雇用保姆,家庭留守老幼每人年均生活保障至少在1.5万元以上。采访中78岁的老太王紫微拿出一本护照告诉记者,全村象她这样持有护照的老人有数十人,她已出游几个国家。
    在外经商多年的朱景龙先生,几年前回到家乡投资80多万元开发景点,兴办旅游,吸引了众多的游人前来观光采风。德国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香港《大公报》等多家媒体先后来这里采访,拍摄影视片。村里青年农民刘秋星开发兴办养殖业,成为全省科技星火带头人,在他的带领下,该村成为家庭养殖和生态观光农业特色村。如今的槐塘人正凝心聚力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描绘着槐塘美好的未来。
                 
                     “景”绣江南第一村
            作者:张联辉  刊发《中国农村经济》《华东旅游报》等18家媒体
    八百里黄山神奇梦幻,五百里练水天开神秀。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皖南歙县那山青水秀的新安江畔,有一个景色迷人、形状似鱼的美丽山庄,这里的山民祖祖辈辈以培植花木盆景为业,被称作“卖花渔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偏僻小山村培育的艺术盆景却蜚声中外。不仅获得国际金奖,点缀着国家外宾接待厅室,还打入了国际园艺博览会。
     远眺卖花渔村,蓝天白云下幢幢簇新的青瓦白墙民房掩映在群山环抱,清溪横流的老桂古樟之中。踏着光溜溜的林荫石径,翻越云烟飘荡的崇山峻岭走进村庄,村口那两米多高的古枫老桩和高大盘曲的梅花、榆树,酷似一座座立体的活村碑,足以展示出山村的历史风韵和艺术特色。环顾四周,一道道弧形梯田培植着雀梅、松柏、桂花、天竺、紫薇、杜鹃、山茶、罗汉松、龟背冬青等百余种珍贵花木,好一派群星璀灿、万紫千红的景象。步入农家房前屋后、院里院外,一钵钵精心培育的盆景花木密密匝匝,千姿百态。有的铁干虬枝,古朴苍劲,有的盘根错节,势若蟠龙;有的悬空倒挂,如龙探海;有的亭亭玉立,挺直俊俏。这些被誉为“无声诗、立体画”的杰作,都是花农们巧用“咫尺千里、缩龙成寸、小中见大、虽假犹真”艺术培育的结晶。它们的制作十分考究和漫长,有的经过十年风雨,有的历经百年沧桑,也有的经受千古锤炼。每到阳春三月,山风吹拂,枯木逢春,桃花初蕾,梅花飘扬,茶花怒放,天竺紫红,老树新花香飘山外。走进卖花渔村,仿佛步入繁花公园、艺术殿堂,这里自然是华夏山乡最大的盆景大观园。
    卖花渔村是古徽州艺术流派“徽派盆景”的发源地。培植花木盆景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景桩因长期与外地贸易交流,曾对各地的盆景技艺产生了重大影响,其艺术品位居全国“四大景派”之首,享誉海内外。曾先后10 多次在国际国内梅桩展览中荣获金奖。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到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从南京长江大桥到上海外滩公园,都有这里花农培育的珍贵花木。1971年,上海市政府为欢迎美国总统尼克松的首访,特派专员来歙县卖花渔村选购花木盆景,用以装点园林及接待厅室。
    卖花渔村作为徽派盆景的鼻祖,尽管其流派艺术蜚声中外,但在过去农家培植花木被人称为“山民养花穷开心”,没有经济意识。据该村《洪氏世谱》记载,唐僖宗乾符六年,洪氏第四代有个叫洪必信的,号梅窗处士,他“嗜书史、善吟咏,尝于居古建小楼数楹,植梅于前,作梅花百韵以自适”。从那时起,卖花渔村培育花木盆景、装点庭院居室、攀比花木技艺就象祖宗世传的香火,延续不断。虽经历了漫长岁月,渔村前面仍未“卖”字成分。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花农培育花木盆景被视为不务正业,当作旧遗俗和资本主义尾巴受批挨整,许多花农为保住那祖传的珍贵花木盆景,不嫌麻烦,晚上搬出庭院受雨露,早晨抬进屋内藏居室。
    改革开放,山门洞开,渔村育花,春光无限。黄山大旅游业的兴起和居民对家庭美化的追求,为卖花渔村的花木盆景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花农真正开始实现由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由养花自赏到走向市场的思想观念转变。自1979年邓小平视察黄山以后,卖花渔村把花木盆景当作支柱产业来抓,竭力为旅游铺景添花,家家户户起早摸黑进山沟、钻密林、采挖废弃当柴砍的老桩脑进行艺术整形和培育。同时村里先后有10多人分别赴上海、苏州等地的林科院所学艺取经,引进松柏、桂花、玉兰、铁树、罗汉松等良种大搞花木育苗,改进和充实传统培植种类,大做卖花文章。全村270户人家,家家山上有花木场,家中有盆景园,少则千余株,多者上万株。
    花香蝶自来,景秀招游客。近年来,卖花渔村作为黄山山乡特色旅游一颗明珠,独放着徽派花卉盆景的艺术风采。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来这里观光和选购盆景,更有大批学生来春游写生。每逢初春、仲秋季节,卖花渔村的崇山峻岭间和通往山的古道上,到处是花农忙碌的身影。他们打着赤膊,淌着汗珠,伴着一阵阵粗犷的“嗨哟、嗨哟……”声,一担担花木,一钵钵盆景从这里运出山外,一尊尊庞大的古桩从山野挖出抬来院中假植。这真是一份辛勤、一份收获、一方山水养育一方人。
    特别是近年文明创建的开展,城市美化刺激了花卉盆景业的快速发展。卖花渔村不再满足山沟里的小天地,不再满足花木致富,而是把栽花育景作为发财的摇钱树,向山外扩张发展。自1996年起该村部分精明胆大的花农走出大山,采用股份合作等形式,通过资金投入、传授技艺、回收代销等方式,引导山外公路沿线农户兴建花木盆景场,带动农户花木盆景庭院经济的发展,同时在外地建立了3个花木公司,形成了公司带基地、基地牵农户的经营模式。目前以卖花渔村为中心的徽派花木盆景基地已与全国20多家花木公司建立了长期业务合作关系。徽派花木盆景远销上海、广州、杭州、厦门、天津、南京、青岛、深圳等30多个大中城市。该村多年培育的部份珍品,打入了99'国际昆明园艺博览会。近年来,基地各农户及盆景场先后共有28个盆景荣获全国及省级盆景展金、银奖。实施金奖竞价拍卖金额达80多万元。上海浦东开发区有30%以上的花木盆景是从这里直接或间接采购的。
    目前,以卖花渔村为中心的花木盆景户,全县已发展到1600多户。产值突破1000万元。渔村山外慈张公路线上已有30多家花木盆景场及专业户设点经营,形成了一条绚丽多彩的徽派盆景走廊。其中以退休园丁曹应强、许徽霞夫妇和儿子曹峰一家创办的峰露盆景场,不仅夺得了8个国家级奖项,还出了一个“全国盆景明星”。荷兰一位花木盆景专家慕名前来考察后,与其达成了盆景出口的长期合作意向。另有今年新办的一家盆景场,一次从花农中收购花木盆景万余株,首次选送的一盆五针松在全省盆景展览中一炮打响,喜获大奖。该场收购的一棵罗汉松古桩,培植期未满,就被江苏江阴一客户以1.4万元抢先定购。
    需求和发展形成了大市场、大流通。为做好产销服务工作,当地政府近年来每年都要举办花卉景盆展销会。邻区一年一度的传统民俗春节上九庙会,如今成了当地最热门的花木盆景及农产品交易大市场。过去的上九庙会仅热火一天,现在的农产品交易却火爆一周。每年到了正月初六,卖花渔村等地的花木盆景就带着早春的气息率先向山外的古镇岩寺涌动。山间的古道上担花抬景的花农来来往往,犹如一条蜿蜒的彩龙在游动。在展销现场,最壮观的自然要算花卉盆景。那整齐有序、错落有致、按区间排设的花卉、花木、盆景、桩脑,形成花山景海,争芬吐艳,风姿万千。每天数万人穿梭其间,观赏磋艺,叫卖选购,讨价还价,喧闹不休。顾客中除周边赶来的城镇居民外,还有外省花木公司的客商,他们和当地居民一样入市观花赏景,选准了就向花农开出订单就地收购或签订合同到基地采购,成交额连年直线上升。盆景有销路,景桩有人挖。近两年卖花渔村结合冬春挖山造林,放车到数百里外的深山老林区祁门、婺源、休宁等地设点大量收购当地垦荒废弃的桩脑。县内深山区的山民也把采挖的桩脑运进城来卖,形成了以卖花渔村为中心的3个桩脑交易市场,每年交易期长达两个月,交易高峰时每天千余人。山民挖桩脑收入最高的一天能挣200多元。
    今日的卖花渔村,卖花卖成当地首富村。一次卖成万元户已不稀奇。花农洪寿禄是村里的花木示范户,他家依山筑室,后坡植花木,前园育盆景,“景”在庭院里,家在花园中。他向合肥一客商出售两盆榆树、一盆刺兰,一次就收入13800元。花农洪吉会最近向杭州一客户出售两盆榆桩和一盆罗汉松,收入15000元。花农洪冬林是村里的花木高手,他家有景桩1600多盆,以粗犷为特色,受人喜爱。其一“罗汉榆桩”形若武大郎,修剪成片的细枝象芭蕉层层叠起,似观音千手托云,实为罕物,不可多得,最近一深圳客商出价一万又八,仍未出手。去年该村仅经营花木盆景人均收入就达3000多元,最多的户收入超过10万元。
    卖花渔村美丽诱人,随着一钵钵外销的花卉盆景声名鹊起,享誉四方,被称为“华夏卖花第一村”。中央电视台摄制的专题片在世界1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中国花卉报》、《解放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香港《大公报》等30多家新闻单位先后作了采访报道。它作为山乡风情的独特景观,被黄山及海外部份旅行社列入重点旅游线,每年都有一大批境外旅游考察团慕名来这里观花赏景,一睹山乡浓郁的艺术风采。加拿大一旅游团队徒步跋涉10多里山路看了卖花渔村后,盛赞说:“真想不到中国乡村还有这么好的艺术甸园!”

                         徽商雄风起宏图(含图片5幅)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皖南歙县巡礼
             作者:张联辉  刊发《中国徽商》、中国《名城报》等6家媒体
    徽商的发源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皖南歙县,北连黄山峰,南接千岛湖,其独特的山水神韵孕育着这块人杰地灵的民族沃土。这里作为古徽州的府治所在地,以其博大精深的徽文化享誉海内外。“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千百年来,令多少世人为之向往。1986年,歙县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50万歙县人民为这一世代殊荣欢呼雀跃。在这一新的历史进程中。歙县在“保护名城、开发名城、利用名城”中走过了跨越发展的光辉历程,营造了一处又一处的新亮点,创造了一年又一年的新佳绩,如今这里古风扑面,徽韵醉 人,风光秀丽、游人如织。
    歙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东南邹鲁”之美誉。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存繁衍,以后成为勇悍尚武的山越人的山林王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置歙县,自唐至清五个朝代,这里一直为古徽州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歙县名人辈出,文风昌盛。这里作为“程朱理学”的发源地,仅明清两代收入诗林、文苑、儒林者就达343人。“连科三殿举,十里四翰林”、“父子尚书”、“兄弟丞相”、“四世一品”传为美谈。新安画派鼻祖渐江、戏剧学家汪道昆、理财家王茂荫,制墨家李延珪、胡开文、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音乐家张曙、国画大师黄宾虹等,一大批盛世名人,点燃了古歙由徽戏、徽墨、徽菜、徽派盆景、徽派建筑、徽派雕刻及新安画派、新安医学、新安文学等艺术流派交织形成的历史文化星河。
    歙县文物众多,灿若繁星。徽商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撩人心魄的文化神韵,留下了一处处珍贵的史碑标本。歙县地狭人稠,力耕所作,不足以供。大自然的限制迫使徽州人远涉异乡闯业谋生,经商生财。他们以“盐、茶、木、典”四大行业最为显著。到了明清时期,徽商的足迹遍布天下,富比王侯,雄振中国商界400多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接见的全国八大巨商中,就有四位是歙县人。胡适之先生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地方只是一个村落。徽州人来了,就设店立铺,向外拓展,就把小村落变成了小市镇了。” 形成“无徽不成镇”之说。那些雄振天下、腰缠万贯的徽商,年老退居故乡,筑馆舍广招宾客,建祠宇敬宗睦族,立牌坊续世显荣。其数量之多,工艺之精,实为国内罕见。至今,歙县仍有明清古民居数千幢,祠堂30多处,牌坊88座。全县保存地面文物613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6处。其中城区的许国石坊、棠樾牌坊群、阳和门、南谯楼、太白楼、斗山街、渔梁坝、太平桥、新安碑园等作为名城歙县历史文化的优秀代表,光彩照人,耀眼中华。
    历史延伸到现在,歙县人民正依托前人留下的厚重文化遗产,在古城保护开发中,大打名城牌,巧做徽文章,朝着新兴的旅游城市目标实施大开放、大发展。随着20世纪八十年代皖赣铁路从古城西郊穿境而过,投资亿元的一级过境公路和五座跨江大桥的建成,古城新区的建设迅猛兴起,一幢幢机关、企业大楼拔地而起,大华新村、丰乐园、百花园、富资新区、古关新区等各具特色的居宅区象众星拱月,向外扩展,形成城区的半壁江山,使老城一半的机关单位和居民乔迁新区,减轻了老城的拥挤状况,有效地保护了古城。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歙县名城建设大步朝前,日新月异。继投资兴建县内最高建筑歙州大厦和皖南第一家农民商贸城后,如今又建起了皖南一流的徽州大酒店。在打好名城牌中建成独具特色的歙籍名人胜景一条街,成了名城歙县对外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21世纪之初,歙县一次投巨资建成的徽州历史文化街——徽园,气势恢宏,古朴典雅,凸现了明清徽派建筑风格,将博大精深的徽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被评为黄山市跨世纪经典建筑工程,树起了一座丰碑。
    为借势聚力,强化发展,歙县人民积极发扬徽商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塑造徽商诚实守信的对外形象,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强力招商引资。“以优秀的项目牵引人,以优美的环境召唤人,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人,以优质的服务感动人。”项目引资、外商投资、部门合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的好势头。整个城区成了外商抢滩开发的热土。几年前,香港鸿基房地产开发公司捷足先登,投资1.1亿元兴建商贸城,昔日散落低矮破旧的民房,被一幢幢徽派商厦和住宅所代替,成为独具魅力的闹市。接着,国家一级建筑企业浙江湖州建工集团挺进歙县,投资1.5亿元抢滩改造旧城,使徽韵浓郁的建筑群徽州花苑一夜之间闪亮登场。随后,天津人开发百花新区,绍兴人开发富资新区、兰溪人开发中和街。目前,县城百花新区、大铭山庄、盛世徽府、富资新区、上海花园等开发区建设大势磅礴,一派风光,使整座古城身价倍增。
    古城城建开发的高歌猛进,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大发展。全县依托旅游资源和项目构筑市场大舞台。国保单位棠樾牌坊群景区投资千万元修复男祠、女祠、综艺楼,兴建了商贸街,开发了小龙山。紧接着由黄山中安经济开发公司与歙县旅游发展总公司联合投资1.63亿元在这里兴建鲍家花园,花园占地350亩,拥有流派盆景、瀑布、游湖、陶吧、垂钓等18个园区。其中盆景逾万钵,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盆景园。它的建成将使凝重肃静的棠樾牌坊群融入清新的山水生态游乐情怀,带来古徽州园林文化的扑面生机。使景区旅游内容更丰富,服务功能更完善。
    在旅游开发的同时,全县十分注重文物抢救和保护。先继修复了华东最长的宋代石拱桥——太平桥和被誉为“江南都江堰”的渔梁坝,2005年该县古城保护以亮出大手笔,修复了气势宏大的古城墙、古城门,新建和改建了黄宾虹、陶行知、张曙三大名人公园,使徽州古城再现历史风貌。同时在新区滨江新建了融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新洲公园和紫阳公园,整体文化品位得到空前提高。特别是去年在抢救古徽州散落濒临倒塌的众多古民居中,化零碎为整体,化腐朽为神奇,变“废物”为珍宝,收集百万徽派古建“三雕”构件,拆迁26幢具有徽派典型代表却无法赖以保存的破旧民宅,依据徽商第一人鲍志道家族博大精深的绝世豪宅保艾堂遗址为标本,通过科学创新整合,整体兴建拥有108扇门、36个天井的徽商大宅院,再现了古徽州徽商宏大的家族场景,成为徽文化的旅游大观园,得到省市领导及文物古建专家的高度赞赏。今年盛夏,中央电视台反映徽商的40集电视连续剧《大祠堂》专门在这里举行开机仪式。随后央视与南京电视台合作的两部26集电视连续剧《双凤楼》和《小城》慕名选择这里拍摄,徽商大宅院一夜之间成了影视拍摄基地,引来游人观光,实现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有机结合,良性循环。目前,歙县正在积极申报“徽州古城”国家4A级景区和棠樾、渔梁、许村三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依托秀丽的山水风光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构筑旅游大县的发展大平台。在国家、集体、个体“三力合一”联手大办旅游中,推出了“古城一日游”、“徽州文苑一日游”、“青山绿水新安游”、“山乡生态养生游”和“乡村民俗风情游”等多条旅游线,2005年,全县接待游客达127.3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3.81亿元。
    与时俱进借东风,雄关漫道领先越。徽商精神作为与时俱进的歙县精神,成为加快发展的强劲动力,古老的徽州,崭新的歙县,已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歙县作为安徽毗邻长江经济三角区的“南大门”,依托前沿阵地的门户优势,在东向发展中积极融入“长三角”,争先迎接“钱江潮”,变文化资源优势为旅游发展优势。正按照“依托大黄山,面向沪、宁、杭,立足资源,突出特色,提高档次,扩大规模”的发展思路,打好名城“金字招牌”,做大名城文化旅游产业,增强歙县的经济实力。
    “坚忍不拔,拼搏奋进”。勤奋智慧的歙县人民正凭这一新时代的徽商精神,以招商为动力,以项目为载体,以民营为方向,奋力抢占名城发展的制高点,努力实现“经济强县、文化名县、旅游大县”时代奋进目标,创造名城歙县新的辉煌。
               
                        烟村石窟群探秘
              作者:张联辉  刊发《人民日报》等12家媒体
    安徽黄山南麓,歙县新安江畔,有个美丽而神奇的山村,叫烟村。千百年来,人们对那首“一望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的唐诗一直迷惑不解,一个小小的山村何以如此繁荣兴旺,值得唐代大诗人为此浓墨重彩?最近,当一批批地质、考古和旅游专家从一处处山野猫耳岩洞口冒险走进地球深处,发现地下庞大神奇的人工石窟群时,人们才突然醒悟:原来烟村历史上是一个万人聚集采石于地下的繁荣古镇。有当地祖传民谣为证:“黄山三十六峰,烟村三十六洞”,这些洞,其实是在地下深处一锤一锤凿出的“魔幻世界”,其浩繁的工程量和难以想象的工程难度,不亚于埃及的金字塔,堪称世界历史奇迹。
    深秋一个高天流云的日子,记者应邀前往烟村石窟群探秘采访。一早乘车从县城出发,沿205国道西进半个小时,便到了目的地。这里山岗连绵,奇松挺立;江水滔滔,田野泼绿。在一处叫沉坑坞的路口,携带电瓶、皮尺、竹竿在此等候的镇村干部告诉说,眼前方圆十里,凡所目及的每座山头都有山洞石窟,而且有的山有好几个洞口,石窟紧相连,成为“空壳山”,每到雷雨季节,电闪雷鸣,强大的声波在每座石窟山洞里震荡回响,此时的山坞里便会回荡着奇妙的铜锣声,经久不息,慑人心魄。
    边说边往深坞里走,仅几分钟,只见路边稻田里一处形如葫芦的塘口满盈清泉,村里的干部在这里停住了脚步,他们指着这口深不见底的水塘告诉我们,这里就是一个庞大的地下石窟,传说数十年前,一老农在田间劳作时,忽然看见一只有小孩脑袋大的千年老龟探头出水,吓得老农大病一场。为了探测洞窟是否有鱼,村人抱来几只鸬鹚放入洞窟水里,谁知失踪两只,后来人们竟发现它们又出现在附近的新安江上。因此有人推测此洞与新安江相通。1987年,当地大旱,村里用了4台抽水机在此抽水抗旱,抽了5天5夜,水面下降了3米多,村民看见一排排石柱在水下延伸远去,前面的石柱脚压着一只大石龟,因此,村人称此洞为龟洞,也有人称其为水龙洞。
    踏着蜿蜒的山路爬上一座小山坡,便来到地下长廊洞。此洞口形如张嘴的鲸头,布满芳草绿枝,特别是倒挂的一根根藤蔓,像一道绿色的门帘,使洞窟充满神韵,荡漾生机。因洞口开在半山坡,故没有地表倒流泥水,洞内显得空旷清新。步入洞内,高大畅阔的空间首先让人为之一振,苍茫的黑色中,五六只电源充足的电瓶灯像几只萤火虫,显得微弱无力。我们手拉手,随着点点星光七拐八转,一路下坡,贴紧洞壁可见半掩的石柱顶天立地,石柱上有小圆洞,有人说是当年采石插照明火把用的,也有人说是方便挂衣物饭菜的,还有人说是挂吊床休息用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贴壁石台和窗台,无暇顾及细考,因为“萤火虫”在游动,落伍了不仅寸步难行,而且随时都有危险,这里面有多处岔口梯台和水洞。“喂!小心!”引路人一声吆喝,我走近一看,嗬!一道窄门,一道门槛,一段落差3米有余的陡梯。底下便是一座大殿堂,洞壁一侧是一条长长的暗流,通向一处叉洞,两洞贯通形成一个大龙潭,顶部倒挂的蝙蝠好像一个个大蜂窝,见到灯光后,纷纷脱落绕洞盘旋,并发出海鸥一般的叫声。有人向里面龙潭里扔进一块石头,随着溅起的水花,从里向外发出恶浪汹涌的“咣咚咣咚”声。龙潭究竟有多大?有多深?无法进去探个明白。折回龙潭约20米,又有一处上坡的岔洞,我猫着腰穿过洞门,上面豁然开阔,并分三向通入三间石房。这三间石房可谓石窟中的石雕杰作,床台上,三面石墙形成一个不规则的梯形空间,逐级向里渐缩,那一道道密密匝匝的凿痕如神笔巧绘,有的像蜈蚣,有的似蝴蝶,有的像云梯。特别是两侧从外到内梯级收缩的“飞瀑”,就像一床敞开的蚊帐,惟妙惟肖。而房顶那一道道弧形的凿纹,就像一道道彩虹降落人间,构成一幅绚丽的图画。
     走出地下长廊,来到一处山坳,只见一处草丛里正向外漫溢着清泉,同行拨开蒿草,豁然露出一个洞口,他们手持一根8米的竹竿斜插洞内水中,仍不着底。由于洞涌泉水,当地人称此洞为涌泉洞。
    走过涌泉洞,我们顺着蜿蜒的田埂走进另一条山坞,沿途山坡奇松千姿,活像艺术盆景园;怪石百态,真如天然动物园。一路鸟鸣,一路美景,快意中不知不觉来到了山坡间的水龙宫洞,这座石窟原来也是水满洞口,前些天村里用了4台小型电泵同时抽了一星期,才露出水下洞窟部分面貌。这座洞窟由于是天井式洞口,我们只好借助木梯下去。洞内空间特别高大,呈瀑布梯级朝下延伸。因淤泥较多,无法深入洞底,借着灯光,只见一根根石柱在泥水中向前延伸远处。而洞窟入口的左边则有一个状如皇冠的水龙洞七弯八拐连通水龙宫大殿。因此洞处在“一级瀑布”上游,故洞内的深潭浅滩积水均清澈见底。
   走出水龙宫大殿,紧邻的山头另一侧,有座气势宏伟的龙虎潭石窟,此石窟洞口内侧有一深达5米的神庙,主洞纵深方向是一大龙潭,潭内两条“运河”向不同方向延伸,向潭中砸个石头,许久方可听到“运河”深处惊涛拍岸的声音。里面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尚无人知晓。走出龙虎潭,登上山坡顶,放眼对面连绵的群峰,侧看近邻的山丘,悬崖下,灌木丛里,一座座石窟张着黑呼呼的洞口,村里的干部指指点点,这叫方腊洞,那称新娘洞,还有仙人洞、月亮洞等等以及许多叫不出名的山洞,实在是太多太多。目前探明的就有30多处,绝大部分都没有开发。它们虽没有天然溶洞那样绚丽多彩,但作为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毅力创造的奇迹,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化考古价值,而且可以令游客在旅游探险中受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鼓舞。其历史文化内涵远远超过自然溶洞。
    经初步测算,烟村石窟群开采的石料在15万立方米以上,这么大的工程量,在当时没有电灯照明和没有炸药的情况下是怎么开采的?是怎样外运的,石料又用到哪里去了?这些石窟形成于哪个年代,为什么当时不采用露天开采?这一类的问题,至今没有发现半点记载,人们正在试图解开这些谜团。
    专家们通过实地考察和科学分析认为,从唐代那首无名诗和石窟石质风化的程度来看,烟村石窟群的形成可以断定在唐朝,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由于这些石窟皆为白麻石,在洞内避风潮湿石质松软较易开凿,而石头在洞外风化就立即变硬,不易开凿,所以不宜露天开采。由于烟村石窟群近邻新安江,当时这里既没车道,也无车辆,利用河道水运毫无疑问。在山下的山坞,我们看到了一处亭台遗址,遗址前至坞口则是一段形如运河的洼渠,而那几根如今铺桥用的古亭台石柱拴起亭台,很可能这里就是小运河上的码头。也有人认为,地下石窟群可直通新安江,理由是新安江边有一处神奇巨大的鸡头石,石头底下有一处水洞,与鸡头石一起均为人工开凿,鸡头石很可能就是船运石料出洞时锚船的缆桩。这只能是一种推测,没有得到证实。至于石料的去处,除了古徽州的牌坊、祠堂、渔梁坝外,大量的石料很可能顺江运往临安、杭州、南京、北京等古都古城,但这还只能作为一种设想。
    烟村,山环水绕,天开神秀,美丽妖娆,多为烟雨天气,故称为烟村。但也有一说是当年数万工匠昼夜采石,满山遍野的洞窟口炊烟袅袅,因此而得名。说来也巧,我们上午探洞还是阳光灿烂,中午在村头江畔览胜却下起了绵绵小雨,江面雨花点点,山壑雾纱飘荡,一派烟雨朦胧的山村画卷,真是名不虚传。
    烟村石窟群,一道绝世的奇景,一个神秘的谜团,正待八方游客去探险,去解答。

                   走进徽州看古桥(含图片6幅)
         作者:张联辉   刊发《人民日报》等16家媒体
     “川河似练水如天,千年徽州皆古桥。”桥,历来为跨河越水方便通行所建,不为观赏,重在实用。然而一座座嵌镶在古徽州山川脉络上的古桥却造型各异、风姿万千,它如一部部灿烂的艺术史书记载着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智慧,显露着徽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着古徽州的辉煌历史。
    徽州古桥是衡量一个古城镇和古村落所处历史地位和文化品位的重要象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古徽州地域内保存的大小古石桥仍有120多座,其中有80余座被省、市、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其数量之多、艺术之精,在全国实属少有。这些古桥虽产生的年代有所不同,但其形成和主体结构大径相同,大都是历代徽商浪迹天涯、艰辛创业、挣钱回乡所建,结构上都有桥墩、石拱梁、分水垛和桥栏组成,材料几乎都是青一色的耐腐茶园石,也有少数红砂岩。
    到徽州不看古桥是一种遗憾,饱览徽州古桥是一种历史的考证, 一种艺术的享受。阳春三月,千峰叠翠,万壑云烟,河上碧波荡漾,两岸杨柳青青,正是古桥生辉的美丽季节,我们兴致勃勃走进神奇的古徽州,饱览桥的旖旎风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历代徽州的府治所在地,看桥首站自然在这里。古城歙县六水回澜、练江环绕,水多自然桥也就多,因此赢得“桥城”美名。横卧在练江之上的三座大古桥在徽州古桥中可算是“大侠”风度了。它们不仅有各异的美丽姿色,而且流传着各自不同的美丽传说。悠悠太平桥以长著称,该桥为16孔拱形石桥,桥身为红色砂砾岩,全长268米,宽7.1米,高13米,系安徽省最长的古石拱桥。原桥中心有亭,解放后拆改为平面公路桥。在我国的古石桥中,石拱成单不成双,而太平桥为何独树一帜?据史证,该桥原为木浮结构,始建于南宋端平元年,因每年雨季涨水,三年两头桥毁人淹。相传明弘治年间,当地一位丧夫孤寡老太临终时将自己一生积攒的银两全部捐出,建议建座石桥,此举感动众人,大家纷纷筹资投劳,历时数年石桥建成。为纪念这位慷慨善行的寡妇,人们特意加筑一石拱,表达寡妇愿天下好人成双配对、白头到老的祝福。因此,当年的太平桥也叫“寡妇桥”。神奇的是就是这样一座没有一根钢筋,没有一滴水泥,由上百万块散石砌筑的古桥作为徽州的交通枢纽,在肩负新中国40多年的载运使命中,哪怕是数十吨载重车也未压塌,照样通过,这不能不说是人类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如今的太平桥,春天绿柳婆娑,小鸭入水穿梭桥洞,红掌拨起的层层波纹,使倒映的粉红桥影浮动起来;深秋两岸红叶映红江水,早晨雾霭弥漫,渔舟拖着长长的白网,在江上时隐时现,梦幻神奇,它作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已“退休养老”,成为古城对外开放的旅游景观。
    紫阳桥以高大而雄伟,它建于明万历年间,有9孔,长140米,宽10米,高却有14米,过往船只不落桅杆直穿而过,是安徽省最高的古石桥,这座古色古香的石桥横卧在惊涛拍岸的渔梁古坝下,早晨流动的雾纱飘逸而来,穿过桥洞,弥漫在古坝水埠的渔船上,似片片白帆。从古坝奔流而下的激流象一匹受惊的野马在暗礁上击起层层浪花,美不胜收。紫阳桥何高,缘于柴夫赌气之成。传说清同治年间,当地一些返乡过年的富商聚集在紫阳渡口商谈建桥事宜,大家七嘴八舌。几位进城卖柴归乡的农夫见状不知何事,便挤进人群探个究竟,谁知竟有人嫌他们碍事:“穷卖柴的,凑什么热闹,难道你们也能建桥不成?”这下可刺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几人当场赌气发誓要造第一个桥墩给大家看看。说干就干,他们请来亲朋好友帮忙,开山凿石,数年风雨无阻,抢先建起了一个桥墩,而且故意把它加高,害得那些紧随其后每人承担一孔的富商望墩叹兴,只好咬着牙把桥墩建得一般高,免得人家说:“富商比不过卖柴郎”。
    万年桥以坚固而闻名,它座落在城北扬之河上,建于明万历元年,桥设9孔,长153米,石料为青一色花岗岩,桥面桥栏为石板铺筑,是古城保存最完好的古桥。说起它的桥名还有一段趣闻:大桥竣工那天,北乡瑞气缤纷,一天之中竟有13家庄户嫁女过江,谁知花轿刚上桥头就被拦住,原来官府有令,新桥落成要待取个雅名方可通行。正当大家一愁莫展时,送嫁队伍中一位巧姑怒气冲天地来到官府衙门,她面对为取桥名而一一败阵的文人豪杰,不卑不亢地出对:“南山猛虎西山豹,千年媳妇万年桥。”不料话音刚落,郡守大喜,拍案叫绝,认为一赞官府虎威;二赞妇道贞洁;三赞石桥永固,遂即下令新桥通行。谁知巧姑喻指的虎豹正是官府老豺。
   比起歙县城区的三座古桥,古徽州其它地方的古石桥虽没高傲的形象,却富有各自浓郁的特色。休宁齐云山下的登封桥,建于明万历15年,8墩9孔,青石砌筑,原桥中有亭庙,两端各有石坊。它作为旅游景区的水上通道,桥头古树浓罩,水埠槌声阵阵,江上竹筏漂流,清清的碧水倒映着古桥的身影。置身桥上,情调浪漫,心旷神怡,令人留恋忘返。来到万安镇轮车村,眼前的轮车桥给人一种小巧玲珑、古意苍生之感,这座长仅15米的石拱桥与桥头苍老的徽派建筑融为一体,加之布满桥体墙头的爬山虎,使这座明桥显得更远古,更有韵味。
   我们在“世外桃园”黟县看到的万松桥和通济桥可以说是徽州古桥中的“小家闺秀”,它们均为两墩3孔,看上去年纪相当,其实为一老一少,前者为清朝所建,后者为金朝遗产。在祁门秀丽的阊江上,横卧着一对姊妹桥,通称“阊江双虹”,即平政桥和仁济桥,其中仁济桥的桥面呈曲廊梯级布局,两边栏柱,蹲狮相对,石板桥面,溜光发青,古风扑面,韵味无穷,一派贵族豪气。
在徽州古桥的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把亭和桥融为一体的廊桥。这种桥远看就象一幢水上阁楼,极具皖南水乡特色。它作为水上通,道雨天不湿鞋,晴天遮艳阳,特别是盛夏桥上凉风吹拂,村人坐在两边美人靠上透过一个个圆窗,赏景纳凉,兴趣来了,拉起二胡,唱它几段,真是快意极了。在古城歙县许村我们看到的高阳桥为元代许友山所建,单墩双孔,砖木结构的桥廊内分七间,中间顶部彩绘云龙飞凤,两側有佛座和纸炉,桥头石表斑剥的牌坊带来悠悠徽韵,桥下古树掩映的水埠古居,送来阵阵古风。时下的高阳桥两边布置了宣传专栏和黑板,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风景线。
   位于棉溪河上的北岸廊桥建于清代,两墩3拱,长33米,廊内分11间,中间有佛龛。东侧墙上辟8个大方窗,砖砌龟纹、梅花纹等花格;西侧辟8个风洞窗,样式各异,有满月、花瓶、桂叶、葫芦等。如今该廊桥内摆摊设点,已成为一条商业走廊。徽州廊桥,特色各异,现仍保存有10多座,除方便通行外,还发挥其它作用。唐模高阳桥已成为景点茶道戏剧表演的舞台;岩寺洪桥作为当年新四军住址观望守卫的哨卡,如今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徽州古桥,徽商编织的美梦,每座桥都是一个美丽的景观,每座桥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魂牵梦绕,令人陶醉,过目不忘。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5

主题

4343

回帖

1350

积分

进士

积分
1350

罐水天才奖活动参与奖帅哥勋章起早贪黑奖金点子奖

发表于 2008-12-10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了先!好长的篇幅啊!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1667

主题

1万

回帖

20万

积分

状元

积分
207143

罐水天才奖活动参与奖帅哥勋章突出贡献奖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新人进步奖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0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教父你喝着茶抽着烟慢慢品尝啊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724

主题

1万

回帖

1万

积分

荣誉贵宾

积分
11768

帅哥勋章罐水天才奖活动参与奖突出贡献奖拍客起早贪黑奖优秀版主奖金点子奖爱心天使奖

发表于 2008-12-10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先收藏了,空来慢慢品。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73

主题

1482

回帖

1517

积分

荣誉贵宾

积分
1517

帅哥勋章罐水天才奖贵宾勋章原创先锋奖宣传大使奖

发表于 2008-12-1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6-22 19:0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