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9-24 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歙州茶,且素质好。”
歙州是徽州的前身,是唐武德四年(621年)由原来的新安郡改名而来。陆羽是否到过歙州我们不知道,但他与歙州人有交往却是事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一首优美的诗歌是徽州祁门人张志和所作,张志和就是陆羽的挚友。张志和祖居祁门西乡润田,史料记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将他们配为夫妇,名曰渔童和樵青。人问其故,他答道:“渔童使捧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后人以其“竹里煎茶”为茶坛佳话。
祁门茶由来已久,其西部旧属浮梁地。白居易写的《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说的也是祁门的茶事。
因为茶圣陆羽,因为张志和的“竹里煎茶”,更因为白居易的“浮梁买茶”,儒雅的徽州商人便让徽州茶香飘四海了。
明清时期,徽州茶叶的销售逐渐增加,茶叶贸易成为徽商经营的“巨业”,徽人中也出现了不少“世守其业”的专业茶商。
徽州歙县人许承尧的先世早在明朝正统年间,就已远赴居庸关从事贩茶活动了,此后徽州茶商在北方日趋活跃。清乾隆时,徽人在北京开设的茶行有7家,茶商字号166家,小茶店达数千家。在汉口、九江、苏州、上海等长江流域的城市中,几乎到处都有徽州茶商的活动。
明清时期的苏州繁华地带山塘街,有一条街巷,名叫“杨安浜”,杨安浜里聚集了大大小小数十家茶叶厂,规模10人至20人不等,经营者全是徽州商人。至今苏州著名茶叶店“春蕾茶庄”,其前身名叫“汪瑞裕茶庄”,汪瑞裕就来自安徽歙县。
而北京前门著名的“森泰茶庄”,其创始人为安徽歙县杞梓里人王子树。王子树当年怀揣4块银元,从家乡杞梓里步行一个多月来到京城,投靠同乡,居住在北京歙县会馆。在以后的日子里,因为勤奋,王子树积累了一点资金,他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并得到老板的支持。这个时候,王子树在歙县会馆结识了老乡王茂荫,王茂荫是马克思资本论里唯一提到的中国人。在王茂荫的帮助下,王子树在前门创建了日后闻名京城的“森泰茶庄”,并发展了福泰、利泰等分店。
由赣江溯流而上,越大庾岭,南入广东的路线是当时内地通向岭南的主要商运路线,也是徽州茶商进入广东的必经之路。由于茶叶外销量增加,这条运输路线既费时又费力,于是许多徽州商人改由海道贩运茶叶。清政府为防止商人“夹带货物私卖”,于嘉庆二十二年下令,禁止“出洋贩运”。
其实,早在明嘉靖年间,徽州商人就已经通过海上运输来贩运商品了。规模最大的要数歙县许氏兄弟、汪直和徐海。嘉靖初年,徽州歙县人许栋“距宁波之双屿为主”,嘉靖中后期“推汪直为最雄,徐海次之”。
在明代禁海政策下,许氏兄弟、汪直,还有徐海,他们通过海上武装,走私贸易,将中国的硫磺、兵器、铜等违禁物资,以及生丝、茶叶,还有景德镇的瓷器等,长途贩运到了东南亚以及非洲、欧洲等国家。最早在江浙东南沿海地带从事走私贸易的歙县人有许辰江、许本善等人,至嘉靖十九年,歙县许村许氏四兄弟中间的老二许栋和老三许楠海上通商到了大宜,也就是今天的泰国北大年,以及满刺加,即马来西亚的马六甲。稍后,老大许松和老四许梓接踵而至。许氏海商集团的活动区域以东南沿海为主,他们控制了整个马六甲海峡的贸易,当时明朝廷曾经称许氏海商集团为“海上寇最称强者”。
而汪直,又名王直、汪五峰,号五峰船主。嘉靖十九年,汪直到广东,“造巨舰,收带硝黄、丝棉等违禁之物,抵日本、暹罗、西洋等国,往来互市”。嘉靖二十一年,开始在日本的平户建立贸易基地。汪直早先出海得到许栋的帮助,并于嘉靖二十三年加入许氏海商集团。在许氏集团遭镇压之后,汪直纠残余势力组建新的海商集团,以舟山烈港为贸易基地。嘉靖三十年,汪直打败并吞并了另一海商陈思盼之后,完全取得了江浙东南沿海的控制权,并壮大为东南沿海乃至中国海商集团中人数最多、势力最强的海商集团,鼎盛时期拥有20余万人以及载重量达120万吨以上的巨舰百余艘。
无论是许氏兄弟,还是汪直集团,在与明朝廷的对抗中,他们海上贸易的性质已经不同于经营于其他领域的徽州商人了。武装走私,使得他们的贸易行为中既有“商”的成分,又有了“盗”的性质。亦商亦盗,这是徽州商人海上贸易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是时代决定的。
徽州人常说:“吾乡贾者,首鱼盐,次布帛”,足见徽商对经营盐业的重视。两淮是全国的盐业中心,盐场产盐最多,盐利最大,因而也就成了徽商竞趋逐利的地方。
万历《歙志》在概括徽人商业活动的情形时说:“其货无所不居,其地无所不至,其时无所不骛,其算无所不精,其利无所不专,其权无所不握,而特举其大,则莫如以盐筴之业贾淮扬之间而已。”
自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明政府为疏销积引,推行纲法,直到清道光十年(1830年)改行票法之前的200余年中,这一时期可以说是徽州盐商的极盛时代。鼎盛时期,徽州盐商的实力几与清朝国库实力相当。
嘉靖、万历时,徽州的黄、汪、吴诸族在两淮业盐致富的人很多,他们拥资多达数十万,乃至百万,且以“盐筴祭酒甲天下”而名闻海内。
河下镇位于淮安西北三里之遥的古运河畔,是当年大批徽州盐商聚居之地,迄今仍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小镇风韵。当时,淮北食盐在坨地集中后大都由运盐河转入长江、淮河,然后分发转运至安徽、河南、湖北及苏南各地销售。当时河下曾设有数十处盐堆栈,经淮安年运销正纲盐达140余万引,有“天下盐利淮为大”一说。
“一罗穷,二罗富,三罗、四罗开当铺……”这是旧时流传在徽州的一首《看罗纹》的民谣,其中的“开当铺”在徽州人的心目中,显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明清两代,典当商和盐商、木材商一起,号称“闭关三大商”。开当铺是徽州人的另一项大生意。用胡适先生的话来讲,当铺也就是早年的一种银行。徽商经营当铺,以休宁人最为著名。休宁商人的经营区域,主要集中在江南一带,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甚至于江南许多的县、镇,开当铺的都是徽州休宁商人。可以说,在旧时江南,典当业是徽商垄断的行业。清末上海有69户典当,徽商所开者达30户。典当铺与衣庄联号经营,典当期满不赎的衣物交衣庄标价出售,则系徽商首创,为清末沪上衣业特有景色之一。有诗人以竹枝词之形式咏述道:“几家当满旧衣裳,积存如山发售忙。粗细皮棉单与夹,分析价目任品量。”徽商所经营的典当,在经营管理上有一套较完整的成规,对典当物品的鉴别力较高。典当以大型为多,雇佣职工一般在20人左右,大多为同乡人,内部分工明确,管理井井有条。
过去称当铺里接生意的店员为“朝奉先生”,与“绍兴师爷”一样,“徽州朝奉”是全国闻名的专有职业。名声响了,大家见到了徽州商人,甚至徽州的士绅,就一起把他们称为“徽州朝奉”了。江南人则将典当业的头柜朝奉,称之为“徽老大”。而在江南人的发音中,“老大”与“骆驼”同音。因此徽州人也就有了“徽骆驼”的绰号。
也就是这些“徽骆驼”,他们掌管着江南人资本变现的命脉。
苏州评弹艺人为此编了一曲《描金凤》,说的就是徽州典当商人的故事。
徽州朝奉,自己保重。
徽州人从前出门远行,送行的人要早上请他吃饭,吃饭之后,大家送他出村。到了桥头,远行的人向送行的道谢作揖后,就上轿了,大家都说:“徽州朝奉,自己保重。”
这是胡适先生说的一段话。当时徽商走遍全国,往往背着一个口袋,里面装着徽饼,还有绳索。徽饼一路充饥,而“出门身带三条绳,可以万事不求人”,身背的行囊坏了,绳断了,或者是轿杠和扁担断了,都用得着绳索,必要时还可以用它来上吊。显然,徽州人不仅吃苦耐劳,而且还抱着破釜沉舟的心理投身商场。
这些跋涉在商海中的家乡人,胡适把他们称作“徽骆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