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山东让素质教育“常态”
本报济南1月20日电 (记者刘成友)山东省自2008年起大刀阔斧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把应试教育的“重灾区”高中作为突破口,努力实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的改革目标。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介绍,经过两年多的改革,节假日、双休日、晚自习上课或补课的错误做法基本消除,学生的课业负担得以减轻,师生的休息权得到较好保障。教育厅采取不打招呼、随机督查方式,先后检查学校1万余所次,有30所违规学校、1个县级政府受到严肃处理,50名中小学校长、4名县教育局长受到行政处分。
在山东日前出台的教育规划纲要中,“素质教育”被单列一章,摆在各类教育之前。他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的束缚,否则,无法使素质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张志勇表示,体制机制改革将是今后一个时期的推进重点。
据介绍,山东省素质教育将把研究制定科学的教育工作评价办法放在首位,其中包括:制定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建立科学的学校评价体系和教师评价机制;建立规范办学的长效机制。同时,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公告和问责制度,完善规范办学行为监管机制等。
编辑点评
背着数公斤重的书包、拖着拉杆箱上课,作业做到深夜,周末成为上课日……在很多地方,中小学生辛劳的身影,已是司空见惯的“常态”。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老师、家长和孩子们不敢轻言“减负”。山东的改革走了两年,有阻力,也有压力,但他们坚持了下来。希望改革者在“深水区”咬住牙关,希望健康快乐的孩子们的笑脸,成为新的“常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