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养小学生官瘾让教育忐忑
据《武汉晨报》报道,湖北黄陂前川六小四(1)班新学期封了一大批学生官儿,63名学生中,拥有1名班长、10名值日班长、4名学习委员、1名文体委员和16名小组长……“官儿”占了一半,这样的官与民比例,堪称史上之最了。
该班班主任王建伟——史上最“伟大的禁用词语长”,宣称该班上学期开始实行班干部选举制,老师提名、学生提名、毛遂自荐,再举手表决,班干部比其他班多。这种做法也符合家长的要求,因为有家长提出,孩子当班干部能锻炼能力。
学生当班干部能锻炼能力,这个理由是十分充足的,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孩子,将来走入社会后,应变能力和管理能力一般比未当过学生干部的要强,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一个班如此多的“官儿”,又怎么提高管理能力呢?
说白了,这是社会现象渗透到教育的一种反映,中国自古以来的官本位意识,不但没有淡化,反而在国民心中更加强化了。班主任王老师此举不应是创新,完全是出于无奈——因为要求孩子当班干部的家长实在太多,在无法摆平的情况下,出此“良策”,算作集体安抚。
让孩子从小就树立往“仕途”上挤的意识,笔者不能不为我们的教育担忧。小学生对是非的分辨能力还不是很强,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注意到,现在的孩子“民主”意识增强了,也有了“参政”的意识,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在竞选班干部的过程中,家长把不好的思想灌输给了孩子,如有的孩子在竞选前请同学吃肯德基,送小礼品,这是培养孩子从小就具有“贿选”意识,这样的孩子即使能力提高了,将来走入社会真正要去“参政”时,民主与法制就会被这批人给破坏。
因此,教育对未来负有很大的责任,需先“扶根”,而不是“拔苗”。一方面教育孩子要热爱班集体事务,一方面要培养孩子公平竞争的思想。像这个班级“突级提拔”如此多的班干部,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违背了教育的宗旨,校方应及时制止这种错误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