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潘冬子 于 2011-4-30 23:11 编辑
大阜新宅的来历
新宅位于北岸镇政府旁侧,后靠茶山,左枕马头山。是一个充满传奇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村子。据老辈人口述历史,新宅祖上是河南迁居而来的。一直在苏州经商,在苏州至今还有“潘家酱园,周家漆”和“贵潘和富潘”的说法,这里所说的周家就是昌溪。就是被邓小平誉为“橡胶大王”的吴元勒,就是昌溪人。 潘家在苏州经商发迹后,回到徽州大兴土木,建宗祠造家园。购买田地建私家花园。所需银两费用均由镖局押镖从京杭运河到杭州,经过钱塘江,抵达新安江深度又溯江而上到达南源口再到大阜。 经过地理先生(风水大师)测试,选址,画图,规划。一座豪华气派的潘家庄园在图纸上出现了。石材木料 从各地不断涌来,人工开凿水河道。原计划大阜新宅前的河道走向不是这样的。开凿人工河流,要占用的农田。一户农家死活不肯让潘家开凿,潘家许愿以一颗稻子一只元宝的价格购买农田。农户还是不肯就范(钉子户也许就是这开始的)。潘家无奈只好更改河道路线,沿村庄而来。从此留下了隐患,每当春夏洪水泛滥时,洪水淹没家园,从此新宅便饱受洪水灾害至今仍旧如此。 老辈人一辈传一辈口述,说起潘家大院“36个门阙,18眼天井”在同一时刻竖起。一座富丽堂皇,精美绝伦,三雕栩栩如生的潘家大院在这片土地上盖起。因此取名“新宅” ,意预着“新造的住宅”,几百年,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潘家私家花园旧址就是现在的北岸镇政府,为取水浇灌之便利,专门在几百米米开外的地方,建一个水坝,取名“观音佛”。并铺设一条水渠自然来水。整段水渠历经数百年破坏严重,部分水渠至今仍在,就是不见自然流水。“观音佛”遗迹现在依然可见,大块条石历经洪水冲刷,平整光滑。“观音佛”上游建有“磨坊”。就是小阜村大樟树下,石拱桥处。磨坊早已废弃,散落路边在杂草丛中磨石,仿佛在向人们述说潘家鼎盛时期的辉煌。 潘家男人在外经商创业,生意越做越大。徽州老家女人教育子女,服侍长辈,妯娌和谐。潘家老太掌管家务大权,统管各家分支。人丁兴旺,生意兴隆。潘家不仅经营酱园,还涉及典当业和其它行业,此时潘家子孙科举应试得中,店铺延伸到大江南北。成为徽州名门望族之一。 据说潘家封建礼教严厉,女子终身从夫,不得再嫁,守寡致死。贞洁女子被潘家女人视为最高的人生追求。一对姐妹先后嫁入潘家,只允许大年三十晚,大家团聚吃年夜饭时才可以见面寒暄,平时规定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各房不许走动串门,拨弄是非。男人本分经商,不做违法忤逆之事。潘家一直奉承诗书传家,经商发家和“无再婚之女,无犯法之男”的家规。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潘家达到顶峰时期,也预示潘家中道衰落,不孝子孙辱没门庭。一乞丐上门乞讨,见潘家人在扔一双绣花鞋子,鞋子上面有颗珠宝镶嵌。问是否可以把鞋子让给他。潘家人见乞丐,衣裳褴褛,满脸污垢,富家子弟的高扬,没好气地说:我宁可扔了也不给你。说完随手扔到河里,让水给冲走了。
“长毛反乱”也给潘家带来致命的打击,放火焚烧潘家大院,抢走珠宝,杀人无数。长毛走后,潘家在战火中重新建设家园。此时元气大伤。同时传来在郑州的商铺因黄河水泛滥,所有店铺毁于一旦。潘家的衰败也是徽商没落的缩影。如今的新宅面貌全新,河道整治疏通, 道路加宽,百年槐树发新芽,龙眼桥下水埠边,洗衣妇玩耍童,处处可见。生活和谐。坐在槐树下,听听老辈人讲述潘家故事也是有趣的事。 潘冬子根据老辈人口述新宅潘家历史整理而成。2011,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