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个神奇的乡村,谁也想不到,这里的农家人对欧洲货币兑换人人精通。在徽商故里皖南歙县这个千余人的小山村槐塘,竟有370人务工经商闯西欧,他们不仅学会了欧洲的简单用语,赚回了大量“洋钱”,还引入了异国他乡的生活风情,成为名振江南的“欧洲村”。
说起槐塘,人们可能有些陌生,但提到棠樾牌坊群,可谓无人不晓。槐塘村就在这群徽州牌坊的朝霞斜晖里。槐塘村是典型的徽州古村落,村名很有来历。传说北宋时有个叫槐山的学子,进京考得了状元,为了纪念,特意在水塘边种下一棵槐树。后来,村里形成了传统,家里有人科考得意或者当上了大官就可以种槐一棵,以示荣耀。历年积累,塘边槐树成林,绿荫笼罩,槐塘村以此而得名。
建国以后,槐塘村的风气开始变化。60年代中期,大量的温州移民来这里安营扎寨,槐塘成了当地的“温州村”。改革开放后,槐塘人在务工经商的经济大潮中开始闯荡欧洲,以挣得外汇为荣。他们一人在外国立足,就带动全家,亲戚带朋友,朋友帮近邻,带出去一大帮。目前,全村60%的青壮年均在意大利、荷兰、法国、英国、德国和西班牙等西欧各国务工经商,大部分从事餐饮、服装、皮革业,不少人已在异乡定居,因此,槐塘又成了皖南第一“华侨村”。
最早去西欧的胡克毓,自1979年就到荷兰创业。尽管他身有厨艺,但由于上不了长住户口,且语言不通,无法自立,只得在“后台”打工帮厨。1982年,老胡携全家乘飞机从荷兰签证,辗转到法国,后来获得了永久居留权。当时悬空的“户口心病”虽是解除了,可在法国人生地疏,一时又谋不到生路,只好又回到荷兰重操旧业,艰难度日。一年后,通过在法国的华侨帮忙,才在巴黎找到一份帮人打工做皮鞋的活计。当时每月的收入支付房租后所剩无几。为了养家糊口,供孩子上学,他勒紧腰带,买下了一台皮革机,每天下班领回皮料,夜里和妻子一起在住房里搞加工,月挣人民币万余元,苦干几年,生活才逐步改观。期间,他一边捕捉商业行情,一边学习当地语言,提高了自身的素质。1985年,老胡觉得水到渠成了,自己开起了服装店。到1993年,他又开办了餐馆,财源越开越广,成为当地的富裕户。
经营皮件的郑朝好回想起当年出国时的情景更是感慨万分。80年代初,我国虽已对外开放,但普通农民出国还是件罕见的事,护照手续都得进京办理。当年寒冬,他怀着美好的梦想,用自己多年省吃俭用积蓄下来的几千元钱在北京办好了出国手续。谁知,当他第二天准备去机场时,发现护照和机票一起被小偷窃走,这一打击实在太残酷,让他几乎瘫倒。回家后,在亲友的劝导帮助下,老郑鼓起信心,借钱重办出国手续。后来他到了意大利,一边打工积累资本,一边学习意大利语言,并带去了5个兄弟共同创业。如今郑氏兄弟已拥有资产上亿元,每人年挣人民币突破600万元。两年前,他还代表当地华人,热情接待了来自故乡黄山市的访问团。
如今槐塘村在欧洲资产超百万元的“小老板”已不下80人。去年槐塘人从欧洲赚回“洋钱”两千多万元人民币。
历史名人给槐塘留下了人文景观,现代徽商在槐塘描绘着美好的蓝图。他们中在意大利经商的郑氏兄弟回乡投资六百多万元合办了包装厂;在意大利经营皮件的吴先生回乡开办了箱包厂;在西班牙创业的王永千先生则回乡投资购房兴业……这些闯荡异国他乡的“游子”,先后捐资二十多万元修路修亭建学校,最近“华侨”们捐资七万多元浇筑了一条700米的进村水泥路,让汽车能开到村头。槐塘成为欧洲华侨留恋的热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