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融合创新“活化”传承发展
从斑驳的古城墙感受散落的悠悠记忆,从错落有致的徽州古宅寻找历史的铅华,从精美的雕刻领略传统技艺的百年传承……无形到有形。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用融合创新“活化”传承发展,在文化的创新与保护中守护着黄山儿女的精神家园,让古老文化遗产绽放璀璨之光。
保护好文化遗产,是责任更是使命。黄山市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指导方针,紧紧依托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平台,从机构保障到依法保护,从摸清家底到加强宣传,采取扎实措施,切实保护徽文化。
“活化”古民居、古村落,在创新中传承徽文化、在利用中保护古民居。古民居的保护在黄山一直是焦点,也是难点。2009年,我市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开创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新模式,掀开了黄山市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的新纪元。我市建立了以《古村落保护利用暂行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为重点的政策体系,让古村落、古民居保护利用工作更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科学保护,一村一品一幢一策,原地保护和异地搬迁保护“两条腿”走路,并注重发挥保护中科技的力量,广泛运用木材防腐、古村落污水处理、古民居防火防潮防虫处理、古民居采光通风、古民居外墙保温、古民居异地迁建技术规范等新技术,提升了项目品位,实现了科学保护与永续利用。“百村千幢”保护了古村落、古民居的外延和内涵,更创新和提升了它的使用价值:猪栏酒吧、黄岳画院……一批乡村艺术会所、农家乐、民俗客栈、传统手工作坊等新型业态相继登场,成为我市旅游市场上的新宠,深受游客喜爱。截至2012年底,工程累计投入资金44.01亿元,完成了101个古村落的规划编制,实施了83个古村落和1065幢古民居的保护工作,认租、认领、认购古民居293幢,打造了事业、产业方面的新型业态19类600处,建成了湖边古村落、秀里影视村、黎阳故邸等13处集中保护地,真正让古民居、古村落找回昔日光彩。
黄山房产网
“静态”保护走向“活态”传承,非遗文化薪火相传。我市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手工技艺等14大类(除民间语言、曲艺外)1325个项目,种类和数量在全省地市中位列第一。其中徽墨制作技艺进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徽州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子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非遗名录国家级16项,省级5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级20人,省级96人,并编辑出版了《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编》、《徽州记忆》等调论成果,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四级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和四级非遗传承人体系,打造了祁门红茶、徽州目连戏等多个非遗生态保护区。我市还设立“百师宫”、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园,请来非遗传承人开设工作室,动静结合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剧、轩辕车会、抛绣球、傩舞、目连戏等一批非遗民俗展演开始走进景区景点;依托全市现有博物馆、纪念馆、艺术馆资源,加强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壮大以百名徽州工艺大师为骨干的非遗传承人队伍;打造文化产业特色园区(街区),培育徽州“四雕”、“文房四宝”、罗盘、玉雕、漆器等传统特色工艺品产业集群,建立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等省市级非遗传习基地;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等,以非遗宣传交流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保护。
据介绍,我市还将通过设立一批非遗生产展示销售区、形成一批非遗知名品牌、挖掘一批非遗传统技艺、打造一批非遗传习基地、培养一批非遗传承人才、开展一批非遗宣传交流活动推动徽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