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754|回复: 3

经济歙县:我县召开财税工作座谈会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4万

回帖

8万

积分

版主

资深记者

积分
85984

帅哥勋章原创先锋奖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

发表于 2013-8-9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济歙县:我县召开财税工作座谈会

    8月6日下午,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克飞主持召开了全县财税工作分析座谈会,县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徽城、桂林、郑村、北岸、富堨、深渡、杞梓里、王村、三阳等9个财政收入千万元以上的重点乡镇乡镇长和财政所长参加了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委书记王福宏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继伟分别在市委财税座谈会和全市财税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通报了全县和各乡镇1-7月份财政收入情况,讨论分析当前财税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就下一步组织收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王克飞要求,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财税部门和各乡镇要从大局的角度,把思想统一到王书记、许市长的讲话精神上来,切实加强对财税工作的领导,凝心聚力抓好财税工作。二要切实加强征管。要按照“固本、挖潜、创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税源控管,力求应收尽收,积极挖掘新增财源,努力完成年度收入目标。三要大力培植财源。各乡镇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为财政收入提供坚实财源。
欢迎使用签到中心.

30

主题

154

回帖

953

积分

进士

积分
953
发表于 2013-8-10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徽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岩源村吴家坦教学点教师潘立华



潘立华带着几个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报通讯员汪春芳摄



升旗之前,潘立华在认真地整理国旗。 本报通讯员 汪春芳摄

  走进黄山深处,才知道什么叫做险峻——从歙县县城向北进入山区,顺着几乎笔直矗立的山峰之间蜿蜒曲折的小路一直向北,便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岩源。这里山套着山、岭接着岭,连接着歙县、绩溪、旌德和徽州“三县一区”。

  “山里的孩子要读书,要走出大山,需要我这个老师!”今年55岁的潘立华,是大山最深处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岩源村吴家坦教学点的老师。从1976年高中毕业担任民办教师开始,潘立华手把手地教着山里的孩子,帮他们圆“看看大山之外”的梦想。

  有一种美好叫坚守

  陡峭的山坡上坐落着两开间教室,后面连着半间宿舍,斜对面是一间小厨房,门前有大约20平方米水泥地坪,地坪上竖起一根高高的旗杆……这就是今天的吴家坦教学点。

  “现在条件好多了,给学生热饭菜有了电热箱,也有了活动场所。”每每指点着教学点的“江山”,潘老师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心满意足的笑容。当年,高中毕业的他挑着行李,走10多里山路来到这里,拿着每月18元的工资,教授着从幼儿园到五年级共二三十个学生的所有课程。那时,教学点只有现在的教室和宿舍,孩子们没有活动空间,热饭菜要跟一个残疾老人共用火炉。

  岩源下属的自然村,间距最近的也有四五里。1980年,潘立华考入县教师进修学校,毕业后又回到岩源。先是登上当地海拔最高的老屋基村教学点,然后是吴家山、道溪,随着教学点撤并,最后又回到吴家坦。如今的吴家坦教学点有8个孩子,一年级和二年级各1人,幼儿园6人,三年级以上的都去了中心校。

  前前后后教过700多名学生,20多人考上了大学……面对这份坚守的“成绩单”,潘老师淡淡地说:“真没在意,都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我就是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他们也喜欢我。”

  有一种榜样叫师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歙县是陶行知的故乡,潘立华践行着为人师表的原则。

  教学点上,往往一个老师就是一所学校。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开始,潘立华要做的就是在同一空间里的跨年级“复式教学”,最多的时候有五个年级一起上课。“从潘老师那里来的学生,成绩都没有问题。”中心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这么说。

  “花坛”“大门”“黑板”……走进教学点,随处可以看见潘立华一笔一画写下的字条,这是给幼儿园孩子准备的情景教学“教具”;小小教室里有“学习园地”、“温馨提示”和黑板报,都是每周一期,这是潘立华带着孩子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平台”。潘立华的字迹一丝不苟,教学点出去的孩子也个个都是一手漂亮的好字;潘老师的性格开朗乐观,孩子们也个个落落大方,充满阳光。

  “潘老师教了我的儿子、孙子,也教了我。”村民许淦成常常半开玩笑地说。老许两个儿子都是潘立华的学生,现在孙子孙女又在吴家坦上学。自从孩子上了学,许淦成再也没上山烧过火:“孩子说老师讲的,山上烧火不仅破坏环境,更不安全。”

  有一种责任叫呵护

  “我想潘老师。”到中心学校读四年级的许仲楠,觉得这里一切条件都比教学点好,自己还是班上的数学小组长,但唯一不好的就是见不到潘老师。小仲楠和江素兰、潘惠珍、潘庆铃这些下山读书的伙伴们,经常一起思念潘老师。

  山区村落距离远,教学点的孩子们年龄小,上学都是早出晚归。因此,教学点老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料理好学生的吃喝拉撒。虽说教学点叫吴家坦,但学校在山坡上,坡下是一条弯弯小路,而路边就是滚滚溪流。每天一早,潘立华就来到路口,把孩子一个个领上教学点;遇到雨雪天气,他就把孩子背上去。中午,他要为每个孩子热好饭菜,过去都是用火篮、火炉,潘立华手上因此留下了一道道“烙”印。傍晚,潘立华又把孩子们领到路口。遇到农忙或家长有事,他还要骑车将学生安全送回家中。

  “潘老师会医术。”教学点的孩子,都知道老师的神奇——孩子们天天在教学点,难免会有头疼脑热,潘立华自掏腰包备下常用药。

  “我的年龄跟他们爷爷差不多,可他们却一定要做我的女儿、儿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潘立华领着一群群学生学习、生活,再看着他们一个个走出大山,走向远方……(本报记者李陈续)

  人物档案

  潘立华,1958年1月生,1976年起担任歙县吴家坦教学点民办教师,1980年至1982年在歙县教师进修学校学习,之后一直在革命老区岩源村的大屋基、吴家山、道溪和吴家坦教学点任教。先后被评为“歙县德育先进工作者”、“歙县优秀教育工作者”“黄山市优秀教师”并被县政府记功一次。

  教师自述

  天天跟孩子们在一起,高兴!

  我叫潘立华,是安徽省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吴家坦教学点的教师。我就是一个山里人,家就住在吴家坦下山10多里的白蛇坑。1976年高中毕业,我得到当民办教师的机会,虽然离家比较远,工资也很低,但我很高兴,因为我喜欢当老师。

  从当上民办教师,到出去上学又回到山里,一直到今天,我都是围着岩源的大山在“转”,一直都是在教学点里当老师。大家都说教学点里苦,说我是在坚守,其实我觉得教学点的工作很充实。再说,教学点的环境一直在发生着改变。就拿工资来说吧,我刚工作时是一个月18元,后来是22元,41.5元,现在加上公积金和年底的绩效部分,平均每个月有3000多元。

  大山的环境很封闭,山里的孩子想走出大山,就一定要有知识。教学点的老师,承担着帮助大山里孩子圆梦的责任,所以工作很有意义。这么多年下来,山里的每一户人家都认得我,都尊重我,孩子们也喜欢我,所以我也非常开心。人家都说我不像是55岁的人,头发是黑的,脸上也没有什么皱纹,我说首先是因为山里水好空气好,第二就是天天跟孩子们在一起,高兴!

  三十多年过去了,要不了几年我就要退休了。要说有什么心愿,我就是还想多教几年书。这山里许多家庭都是两代人跟我念书,老屋基自然村有一家父子都是我学生,再过几年可能还会教上他们家的孙子。当教师的,能带上祖孙三代学生,也不容易。

  人物评价

  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鲍宜滨:我比潘老师早两年在山里教书,然后一直在中心学校工作,见证了他三十多年在教学点的坚守。潘老师最可贵的是热爱自己的岗位和事业,学校曾经想把他调回本部工作,但他婉言拒绝。他是真的喜欢山里的孩子,在艰苦环境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历史教师许建国:我1990年参加工作也在教学点,对潘老师的工作、生活很熟悉。潘老师性格淳朴,为人谦和,把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充分体现出来;他钻研业务,在复式教学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是众多在教学点工作教师的一个代表。

  潘立华妻子潘丽仙:刚成家时,他在更远的教学点,那时只有走羊肠小道翻山越岭,一个星期回来一趟,第二天又要赶回去。现在离家近些,又能骑摩托,一个星期可以回来两次,经济上也比过去好多了。
首页-农家乐商品交易中心-淘宝网 http://shop110258664.taobao.com/?spm=a1z10.5.0.0 ...

30

主题

154

回帖

953

积分

进士

积分
953
发表于 2013-8-10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岩源村吴家坦教学点教师潘立华

潘立华带着几个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报通讯员汪春芳摄

潘立华带着几个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本报通讯员汪春芳摄

升旗之前,潘立华在认真地整理国旗。 本报通讯员 汪春芳摄

升旗之前,潘立华在认真地整理国旗。 本报通讯员 汪春芳摄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30

主题

154

回帖

953

积分

进士

积分
953
发表于 2013-8-10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升旗之前,潘立华在认真地整理国旗。 本报通讯员 汪春芳摄

  走进黄山深处,才知道什么叫做险峻——从歙县县城向北进入山区,顺着几乎笔直矗立的山峰之间蜿蜒曲折的小路一直向北,便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岩源。这里山套着山、岭接着岭,连接着歙县、绩溪、旌德和徽州“三县一区”。

  “山里的孩子要读书,要走出大山,需要我这个老师!”今年55岁的潘立华,是大山最深处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岩源村吴家坦教学点的老师。从1976年高中毕业担任民办教师开始,潘立华手把手地教着山里的孩子,帮他们圆“看看大山之外”的梦想。

  有一种美好叫坚守

  陡峭的山坡上坐落着两开间教室,后面连着半间宿舍,斜对面是一间小厨房,门前有大约20平方米水泥地坪,地坪上竖起一根高高的旗杆……这就是今天的吴家坦教学点。

  “现在条件好多了,给学生热饭菜有了电热箱,也有了活动场所。”每每指点着教学点的“江山”,潘老师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心满意足的笑容。当年,高中毕业的他挑着行李,走10多里山路来到这里,拿着每月18元的工资,教授着从幼儿园到五年级共二三十个学生的所有课程。那时,教学点只有现在的教室和宿舍,孩子们没有活动空间,热饭菜要跟一个残疾老人共用火炉。

  岩源下属的自然村,间距最近的也有四五里。1980年,潘立华考入县教师进修学校,毕业后又回到岩源。先是登上当地海拔最高的老屋基村教学点,然后是吴家山、道溪,随着教学点撤并,最后又回到吴家坦。如今的吴家坦教学点有8个孩子,一年级和二年级各1人,幼儿园6人,三年级以上的都去了中心校。

  前前后后教过700多名学生,20多人考上了大学……面对这份坚守的“成绩单”,潘老师淡淡地说:“真没在意,都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我就是喜欢跟孩子们在一起,他们也喜欢我。”

  有一种榜样叫师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歙县是陶行知的故乡,潘立华践行着为人师表的原则。

  教学点上,往往一个老师就是一所学校。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开始,潘立华要做的就是在同一空间里的跨年级“复式教学”,最多的时候有五个年级一起上课。“从潘老师那里来的学生,成绩都没有问题。”中心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这么说。

  “花坛”“大门”“黑板”……走进教学点,随处可以看见潘立华一笔一画写下的字条,这是给幼儿园孩子准备的情景教学“教具”;小小教室里有“学习园地”、“温馨提示”和黑板报,都是每周一期,这是潘立华带着孩子们进行素质教育的“平台”。潘立华的字迹一丝不苟,教学点出去的孩子也个个都是一手漂亮的好字;潘老师的性格开朗乐观,孩子们也个个落落大方,充满阳光。

  “潘老师教了我的儿子、孙子,也教了我。”村民许淦成常常半开玩笑地说。老许两个儿子都是潘立华的学生,现在孙子孙女又在吴家坦上学。自从孩子上了学,许淦成再也没上山烧过火:“孩子说老师讲的,山上烧火不仅破坏环境,更不安全。”

  有一种责任叫呵护

  “我想潘老师。”到中心学校读四年级的许仲楠,觉得这里一切条件都比教学点好,自己还是班上的数学小组长,但唯一不好的就是见不到潘老师。小仲楠和江素兰、潘惠珍、潘庆铃这些下山读书的伙伴们,经常一起思念潘老师。

  山区村落距离远,教学点的孩子们年龄小,上学都是早出晚归。因此,教学点老师不但要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料理好学生的吃喝拉撒。虽说教学点叫吴家坦,但学校在山坡上,坡下是一条弯弯小路,而路边就是滚滚溪流。每天一早,潘立华就来到路口,把孩子一个个领上教学点;遇到雨雪天气,他就把孩子背上去。中午,他要为每个孩子热好饭菜,过去都是用火篮、火炉,潘立华手上因此留下了一道道“烙”印。傍晚,潘立华又把孩子们领到路口。遇到农忙或家长有事,他还要骑车将学生安全送回家中。

  “潘老师会医术。”教学点的孩子,都知道老师的神奇——孩子们天天在教学点,难免会有头疼脑热,潘立华自掏腰包备下常用药。

  “我的年龄跟他们爷爷差不多,可他们却一定要做我的女儿、儿子!”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潘立华领着一群群学生学习、生活,再看着他们一个个走出大山,走向远方……(本报记者李陈续)

  人物档案

  潘立华,1958年1月生,1976年起担任歙县吴家坦教学点民办教师,1980年至1982年在歙县教师进修学校学习,之后一直在革命老区岩源村的大屋基、吴家山、道溪和吴家坦教学点任教。先后被评为“歙县德育先进工作者”、“歙县优秀教育工作者”“黄山市优秀教师”并被县政府记功一次。

  教师自述

  天天跟孩子们在一起,高兴!

  我叫潘立华,是安徽省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吴家坦教学点的教师。我就是一个山里人,家就住在吴家坦下山10多里的白蛇坑。1976年高中毕业,我得到当民办教师的机会,虽然离家比较远,工资也很低,但我很高兴,因为我喜欢当老师。

  从当上民办教师,到出去上学又回到山里,一直到今天,我都是围着岩源的大山在“转”,一直都是在教学点里当老师。大家都说教学点里苦,说我是在坚守,其实我觉得教学点的工作很充实。再说,教学点的环境一直在发生着改变。就拿工资来说吧,我刚工作时是一个月18元,后来是22元,41.5元,现在加上公积金和年底的绩效部分,平均每个月有3000多元。

  大山的环境很封闭,山里的孩子想走出大山,就一定要有知识。教学点的老师,承担着帮助大山里孩子圆梦的责任,所以工作很有意义。这么多年下来,山里的每一户人家都认得我,都尊重我,孩子们也喜欢我,所以我也非常开心。人家都说我不像是55岁的人,头发是黑的,脸上也没有什么皱纹,我说首先是因为山里水好空气好,第二就是天天跟孩子们在一起,高兴!

  三十多年过去了,要不了几年我就要退休了。要说有什么心愿,我就是还想多教几年书。这山里许多家庭都是两代人跟我念书,老屋基自然村有一家父子都是我学生,再过几年可能还会教上他们家的孙子。当教师的,能带上祖孙三代学生,也不容易。

  人物评价

  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鲍宜滨:我比潘老师早两年在山里教书,然后一直在中心学校工作,见证了他三十多年在教学点的坚守。潘老师最可贵的是热爱自己的岗位和事业,学校曾经想把他调回本部工作,但他婉言拒绝。他是真的喜欢山里的孩子,在艰苦环境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歙县上丰中心学校历史教师许建国:我1990年参加工作也在教学点,对潘老师的工作、生活很熟悉。潘老师性格淳朴,为人谦和,把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充分体现出来;他钻研业务,在复式教学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他是众多在教学点工作教师的一个代表。

  潘立华妻子潘丽仙:刚成家时,他在更远的教学点,那时只有走羊肠小道翻山越岭,一个星期回来一趟,第二天又要赶回去。现在离家近些,又能骑摩托,一个星期可以回来两次,经济上也比过去好多了。
首页-农家乐商品交易中心-淘宝网 http://shop110258664.taobao.com/?spm=a1z10.5.0.0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1-23 01:0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