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3823|回复: 14

《徽州往事》系列散文 民俗

[复制链接]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发表于 2013-12-19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土 箭


  土箭是家乡方言。土箭也不是箭。但土箭却比真正的箭还要厉害,它无声无息,来去无踪,人是不能防备的。土箭最喜欢攻击人的腰腿部,一旦中矢,则疼痛难忍,睡觉也痛,咳嗽也疼,更是不能行走,说不出的难受。说这话的人是寿花婆。寿花婆敢这样说“土箭”,不担心得罪它,是因为她就是村子里“拔土箭”的高手。这一技法,是她从娘家带来的,从小就会,从小就和一支支来无影去无踪的土箭打交道,寿花婆自是驾轻就熟,有恃无恐了。
  土箭攻击村人大抵是在晚上。村子里要是有人晚上有个腰腿痛了,第二天一早就会歪斜着身子,在亲人的搀扶下,一步步地挪到寿花婆家来。叫一句他婆,帮我拔一把,土箭伤人啦。寿花婆无论在忙什么,都会停下来,眯着眼笑着,招呼来人坐下,问一问情况,晚上哪个时辰中的箭?中哪个部位了?怎么个痛法呀?患者呲牙咧嘴回答完了。寿花婆要说一句,土箭伤人哩,你就有救了。接下来,寿花婆就会按部就班地进行“拔箭”。她若是说,不是土箭打的,请个医生看吧。来者就愁眉苦脸了,则又苦苦相求道,他婆,您就看在孩子份上,当一回土箭给治了吧。一般的,寿花婆要推脱一两下。可又经不住来人的纠缠,也就治了。却必要说上几句,不灵不怪哦。来人必道,谢还来不及哩,谁还怪您。  寿花婆于是用那只专用的搪瓷碗端出清水来,用手沾了,朝疼痛处洒上一洒,口中念念有词,边念边洒,边洒边念。这时的寿花婆一脸专注严肃的样子,一反她平日爱笑的习惯,空气似乎在瞬间凝固了。好在时间不长,寿花婆停止了口中的的咒语,用指尖,在地上画上一个圆圈,手心用力一抓,狠狠地向圆圈掷去。最后,拍一下患处,大喊一声:起!那个来时还在忍着痛的人,十几分钟后,就像换了个人似的,神清气爽了。谢谢,谢谢地说上一大堆后,走了。乡里乡亲的,寿花婆不收拔箭费,乡亲们也不给,给的是应季节的蔬菜瓜果。辣椒、黄瓜的一大堆,都是村人感谢寿花婆送来的。寿花婆不能拒绝这样的好意,要是拒绝了,别人还以为送少了哩。因此,寿花婆总是笑着收下来,又从自家的菜园子里摘上一些别样东西送还。  我记事的时候,就经常睁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站在边上,一眨不眨地看着寿花婆“施法拔土箭”。寿花婆在施法结束时,总要摸摸我的头,说,学不?我教你。我总是摇着头说,不学不学。现在想来,我是被那种神秘的驱神赶鬼的事儿吓着了。爷爷是医生,是个无神论者了,却也没能解释清寿花婆“技艺”的妙处。小时候,我的腿也在一个有风有雨的晚上被土箭“伤”了。母亲背起我就去了寿花婆的家。已经睡下的寿花婆立马起身为我拔箭。法施完了。寿花婆问,痛不?我说痛。寿花婆说,明儿就不痛了。母亲又背着我回了家。第二天还真不痛了。寿花婆口中绵绵不断的口诀或者说咒语真的就把土箭从我身上驱走了。
  遗憾的是,寿花婆却在50岁多点就得病走了。走的时候,我还小,小得不知道留恋也不懂悲痛。只是这技艺却并没有失传。寿花婆传给了她的小女儿惠英。惠英比我还小上两岁,只是个小姑娘,怕是害羞的缘故吧,我没见过惠英为人拔过土箭。——其实她还是沿袭了母亲的传统,为着一村人家的腰腿伤神。只是改变了施法的场所,变家外为家里了,外人自然看不到。
  2007年元宵节的晚上,我又一次记起寿花婆来,是因为我又一次中了土箭。当时我已离开家乡,在一个叫深渡的小镇安了家。元宵节这天,多日没能写成一篇像样文字的我,总算完成了一个小小说。当我在键盘上奋笔疾敲的时候,人还是好好的,一点感觉都没有。文字完成发上博客之后,左腰开始疼痛起来。起先只是稍有一点痛感,我没在意,后来越来越痛,只得回家休息。 那时候,家中没有电脑,没有网络,我一直借着驻镇单位的电脑干点私活。挪到家中,我想躺下休息,却痛得更加厉害,只好弓着身子看德甲。邵佳一进球的时候,我大喊了一声好。就这一声好,自己却大大地不好了。疼痛瞬间加剧了,折腾了一个晚上。我默默承受着,妻上夜班,女儿明天要上学,一个人一边和疼痛对话,一边就想起了寿花婆。也想起了这个快被我遗忘的乡村语词——土箭。它让我在疼痛中记起了往事。早上,妻下班了,在她的帮助下,后腰贴上了三片活血止痛膏后,我记下了上面的文字。在我敲下的字里行间的缝隙里,寿花婆在笑,似乎在说,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土箭伤人嘛,拔拔就好了。
  寿花婆看似大大咧咧,见谁都是一张笑脸,却也有着自己的狡黠。她在为人拔土箭前,总要说上一句:“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试试看吧。”我在想寿花婆此话的潜台词。按理说,寿花婆对自己的技艺是十分相信和肯定的,怕是不愿被人当成封建迷信的余孽扣上一两个帽子吧。再有就是,万一施法后却真无什么效果,她也好有个脱得开身的说辞。总之,寿花婆的态度远比现在的医生好多了,至少不会把一个病情往重了说,人不被病死也会被吓死。
  我记不清被寿花婆治好土箭的具体人数了。我想她自己也不会记得清楚。一条源3000多人口,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着农活,即便是铁打的身子也难免伤筋动骨,一般的肌肉劳损更是避免不了。现在想来,就算寿花婆的技法没有丝毫科学的依据,却在一个精神层面给人以希望。这一精神的疗治,有时会胜出药石百倍。
  在徽州,并不只是我的家乡有土箭伤人,也不只是一个寿花婆会拔土箭。在歙县北乡上丰一带,拔土箭也特别盛行。当地人扭了腰,就认为是被土箭打伤了,于是立马请懂得拔土箭的鲍师傅来拔土箭。鲍姓师傅左手拿5根竹筷子,右手拿一把切菜刀,让扭了腰者端坐在凳子上。只见师傅用5根筷子点到扭了腰者的最痛处,嘴上轻轻且快声念道:“一斩天地灯,二斩鬼神灯,三斩来魂箭,四斩四矮人,五斩汝只刀,六斩汝只箭,太上老君,急急如令!”语毕,猛然举刀快斩筷子。事毕,扭伤腰者痛感顿失,说是土箭被拔掉了。记录这段文字的人叫鲍德纯,而拔土箭的就是其胞兄。也正因了这一亲密关系,他听到了拔土箭师傅口中的神秘咒语。现在摘抄下来,算是揭开了神秘的“拔土箭”的外衣。我依旧不能肯定寿花婆口中念的是不是同样的语句,或是别的更加厉害的咒语,若有机会,一定央求惠英告诉我。只是听寿花婆说,若是少了拜师这样的礼数而得了咒语,咒语就会失灵。不知惠英会答应否?

  (附:这是一篇旧文,写于2007年元宵。当时仅1400字,今整理,外加千余字。)
  2013。7.20 伟民整理于歙县七川。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问 谶    
  按照家乡人的发音,应当读成“问铜”的。只所以没有按发音选字造词,实在因为,只有一个“谶”字才能准确表达我要说的意思。或者故事。“谶”字的意思,指的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一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与“土箭”相比,“问谶”更加笼罩上了神秘色彩,更加给人一种毛骨悚然感觉,更加感到世界之大,当真无奇不有。在许多东西尚不能让科学完全解释,或者人们不愿去膜拜科学时,选择了一种能够让自己心安的方式。  
  有个词语叫一语成谶。意思是所有的不幸都被人说中了。而问谶哩,则是主动地向一些能够通灵的人问清不幸或即将到来的灾祸的来龙去脉,好用方法去破解。奇怪的是,每一个前去问谶的人,都会被“问谶婆”精彩的表演折服。我没有亲历过,却听过多种版本去过的人回来说过,算是转了一道手了,还依旧觉得事物的不可思议来。  
  家乡最有名的问谶婆住在一座山腰处,这儿有一个让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梁山。梁山不属于我所在的程家堨源,而在进源的坞口上。自然,这是新安江畔的一个小村落,当不得宋公明造反起义之地的。梁山上也就几间寻常茅舍,其中的一间土坯房子里,就住着一位通灵的农妇。上世纪七十年代,方圆百余里,几乎天天都有登门问谶的人。后来被政府出面打击了一下,有所收敛,从明处转到了暗处,生意依旧红火。那个十分有名的老问谶婆死后,就把技艺传给了儿媳。儿媳是被迫学的,终究差了火候。可是,却依然有人前来占卜吉凶。起先做媳妇不愿意装神弄鬼糊弄人,却经不住一拔又一拔的求神者的苦苦哀求,算是赶鸭子上架,三五回下来,还真通了灵,一个原本厌恶的行当其实也没多少龌龊。反正不是烧杀抢掠,又有什么上不了台面的,又能辱没祖宗多少脸面?  
  那时候我住的是单位集资的单元楼,虽然60平方不到,价钱却便宜,4000元的集资款就弄定了。一幢四个单元,一个单元十套,拢共40套房子住的都是一个单位的,人人相熟,每到饭口上,个个一只碗端了集中在小区外面,亲得像一家人。就在那个时候,我从住我楼上的一位同事口中亲聆了一回她去梁山问谶的经历。两年前,她的公公跌断了脚,姐姐的女儿她的外甥女开车子撞到了人,无论从娘家还是婆家的利益出发,她都得去问谶。  
  一到时,问谶婆客气地让座、递水。不问你的家里情况,绝不问的,甚至你是什么地方来的,问谶婆都不想知道。真的。接着就开始作法。一长桌上,摆了祭祀用的三牲,点上香,烧上一沓冥纸,问谶婆头上披一黄布条,手舞宝剑,吱吱呀呀一通大喊,听不清她在说什么。过一会儿,她的声音就开始变了。  
  同事说,她听到了婆婆的声音。婆婆死了好几年了,可那声音还是依旧清晰可辩的。  
  “良娟,”同事说,“婆婆在叫我哩。”她没有应声,婆婆的声音一出现,就把她吓坏了,“死人复活了你说怕不怕,那时候两腿都在打颤。”
  “婆婆还在说话。她说,良娟,你公公自有一番灾难。过去了,也就好了。你公公在我生前就未曾忠过,死后更是把大把大把的钱花在一些不着边际的女人身上,三时三节的,又不及时送到我这里来,我只不过疏忽几天没照料他而已,你瞧,不就断了腿了。”  
  妇人说她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哩,只见把婆婆的魂魄招来的问谶婆全身一阵哆嗦,呜里哇啦一通喊之后,又恢复了她本来的声音。前后不过两三分钟。问谶婆显得十分疲惫,一身都是汗。“接着,我就赶紧递交上了一份香火钱。一般的都是三十,这是规矩,多给就不限了。主人家也不问你都听到什么了,都知道如何破解了。只顾一个人坐着喝茶休憩。你要是还有情况需要她继续做法,就得通知一声。”  
  我楼上的同事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没问。问谶婆再次施法,以相同的一通模式之后,出现了一个苍老男人的声音。这回让妇人更吃惊了。那不是爷爷来了嘛。  
  “那绝对是爷爷在说话。爷爷走的时候,我有12岁了,记得清哩。”同事说,爷爷头一句就说,你这个孙女可不孝啊,我一个老头子了,还要赶这么远的路,到这儿来看你,真是的。你是不是替璨儿问事啊?璨儿啊,她太不懂事了。你回去告诉她万事小心就是了。我累了,我要走了。“我大声喊爷爷,您再陪我聊聊。可他老人家已经走了。”  
  同事的演讲还是非常有声有色的,听得人也绝难泛味。我也听过其他人对“问谶”一事的叙述,虽没有她的精彩,却大体上是一样的。  
  俗话说,众口烁金,人人重复着,什么都成真理了。我从来没有信过,却也为问谶人的机智而叹服。一般地说,糊弄一个两个并让其相信这不难,难就难在她能让这么多人都信。这是要有一些本事的。真的想着,如能抽上一天时间,自己去亲历一回。似乎,不如此,想接近问谶这一自古就有至今未绝的事物的本质,怕的很难。说不定,里头还真有许多值得研究的东西哩。却一直没有成行。
  如果说,一心想着去办件事,是不会存在时间问题的。而真正没让自己成行的原因,还在于我的兴趣并不在揭秘问谶这一事儿上。从众多的前去问谶的人的回忆中,我至少可以得出一结论,问谶婆不仅懂得心理学,有算命先生察言观色的本事,还得有口技的绝技。加上一身练就的表演天赋,也就足以骗碗饭吃了。

  (原文写于2007年3月。)
  2013.7.20,伟民整理于歙县七川。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白蛇圈      

  汉高祖在我的村子里,竟然意外受到了尊重。他被郑重地画在一堵白墙上,双手执刃,怒发冲冠地向一条白蛇斩去。那把利刃在离蛇身一寸距离停住了。可那剑锋所发出的寒光,足以震慑那条长虫。我曾多次仔细端详过白墙上的这幅画面。画面上的那个人,着古代衣冠,若不是在边上有注解“汉高祖斩白蛇”的字样,我也是不知尊驾何人的。这样的尊重都与一个叫做“白蛇圈”的疮疾有关。  
  刘邦是个地痞叫花子,有朝一日黄冠加身,身份自然不同凡响,再加上江氏祖先,那个叫萧何的谋臣,前后左右地跟着打天下,江氏后人自是敬重有加了。  
  民俗中说,萧何在刘邦面前特别吃得开,有时还能说一不二的,深得刘三的宠爱。有一回,萧何不幸患了疮疾,环腰而生,药石久攻不下,命在旦夕之间。高祖刘三遍访名医,亦收效甚微。其中一医官曰,丞相斯疾,乃山涧白蛇妖作祟而至也,故独用药石攻之,效不显也。若疮疽把腰部圈满,则无生还之望耳。需主上祭拜上苍,用斩龙剑劈之,方能救丞相一命。刘三自不敢怠慢,立马斋戒、沐浴、更衣,执剑作法,须臾,萧祖醒转。自此,“汉高祖斩白蛇”医治“白蛇圈”之传说竟流传开来。  
  众看官要问了,萧何姓萧,怎么成了江氏之祖?这里头自有故事。我就简略补说两句。一次,萧何兵败,逃至江边,滔滔江水把退路挡住了,后头项羽追兵将至。萧何下马祈祷道:江啊,江!你若能助我过江,我当指江为姓!说来也怪,这时江面上竟出现了一条道路,萧何纵马过去了。待到追兵到时,江面之道又消失了。之后,萧氏后人,就改“萧”姓为“江”姓了。为了和原有的江姓(属济阳江)相区别,萧氏后人,都自称为“萧江”。这是题外话,自此略去。  
  萧江后人有了祖上的一次生还经历,自是把医治“白蛇圈”的手艺烂熟于胸了。我在小的时候,就曾亲见过这样的疗法。  
  白蛇圈之疮疾生于臂膀和腰间为多,由两头向中间扩散,慢慢围成“圈子”形状。患者一经江氏宗族之长辈确认为“白蛇圈”之后,必请来族长(后来就成了村里有威望的村民)涂白了一块墙体后,画上一把宝剑,悬于一条跃跃欲起的白蛇中间部位的上头,用笔写上:汉高祖斩白蛇。到我记事的时候,就很少看到高祖的影像了。为了方便,村人干脆省去了,用字注解似乎一样可以震邪治病。焚香祷告的过程还是不能免的。最后把画像时用过的朱砂墨汁调允了涂于患处。有条件的也可以佐以一些清热消毒的中草药捆敷。  
  后来从做医生的弟弟处得知,所谓白蛇圈之类的疮疾,只是一种真菌感染而已,少了特效药物医治,的确很难断根。若任其发展,也会有生命之忧。  
  就是这样一个极其简单的疮症,却在村子里演绎出了一个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以其高尚的人格做到了舍小恨求大义而为村人传为美谈。  
  皖南江氏鼻祖可慈公为避战乱,带领子孙在一个叫灵山的村子里落户。灵山三面环山,只有西口一道于外界相通。江氏后人进出时都要受到村外人的欺侮,说是要交买路钱。你无钱可交嘛,也不要紧,那就帮他们担水,缸挑满了,才放你通行。可气的是,外村人只要前桶之水,不要后桶之水,称之为屁水。意思是,你挑水时屁放进去了,谁吃呀!江氏后人个个敢怒不敢言,毕竟初来乍到,总是抱着和为贵的想法。一次,一程姓族长之子患了白蛇圈之疾,药石久攻不下,一时束手无策,无意中得知江姓人有主传医治之法。先是程氏族长派人相请可慈公。公因气其百般刁难而不理。族长无法,只得亲自上门相请。公见其诚,更从救人性命之大局出发,力排众异,来到村外为其医治。公之行赢得了村外诸姓之敬重,从此进出来去路上不再刁难不说,每见公及其家人通行,必奉茶于路,两村村民相敬如宾,世代友好。故事讲到现在,实在不必在意,刘三斩蛇之法是否迷信是否灵验,若是怀器施技者,意为修好,后人岂有不敬之理?
  还有一种说法也得补上。这里的汉高祖斩白蛇则与“白蛇圈”这一疾患无关了。说是有一天,汉高祖醉酒夜归,见一白蛇挡道,遂挥剑将蛇斩为两段。白蛇死后,一农妇跪地大哭。旁人问其故。答曰,我儿被人杀了。旁人不解,再问。农妇答:我的儿就是化身为白蛇的白帝子,现如今被赤帝子所斩,叫我如何不悲痛。自然,赤帝子就是刘邦。现在看来,这也仅仅是刘某人的一则广告而已。尚未封王,便着一身赤帝服装,自是大有好处的。
  汉高祖斩白蛇,传至今天已有2200多年历史。我不知道,到底传至何朝何代时,竟成了治疗一种真菌感染的“方剂”。其中免不了一些人为的“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成分——既然汉高祖身为一代帝王,能将白帝子斩为两断,那么一个小小的疾患,还有他老人家搞不定的嘛。只是往事越千年,这一传竟然传到了今天。我不想去考证这种治疗手段到底有多少灵验的地方,怕是在一个缺医少药的困苦时代,权当做了一剂良好的心灵鸡汤吧。

  2013。7。21 伟民于休宁。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四、拦路祭

  一支送葬队伍,浩浩荡荡,心情悲凄的一群人,多则数百人,少则几十人,在一条羊肠小道上缓慢前行。并排走在队伍前头的是一男一女两名小孩,一人一幡,上书“童子前引路”、“玉女紧跟随”。所谓幡,也只存在于意义层面上的。只是两根新斫的拇指粗细的雷竹,顶端的竹技并不全部削尽,易于挂上写着金童、玉女字样的白纸片。紧跟小童的是死者的子女,一般为儿子。有了计划生育之后,没有儿子的一方,女儿又末嫁人,也就只能女代儿职了。他或她双手托着死者的牌位,全身缟素,一脸泪水。再其后,就是请来的腰鼓手了,吹着锁喇,敲着腰鼓,吹拉弹唱着他们演习烂熟的曲目,虽然热闹,多少带着悲情。腰鼓手后面跟的就是一口八人抬的棺材和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了,一率戴着黑袖章,成年的男子头戴白色孝帽,成年女子头绕白色孝条。未成年人则不管男女,一律戴青色孝帽。寓意青青吉吉,一生平安。随着一个队伍前进的还有不少打杂的“炮手”,不时地放着爆竹和鞭炮,把一道道黄色的火纸裁成细条,权当过往的“买路钱”。一些讲究的人家,则把火纸剪成铜钱模样,一路洒将下去。一路上,香火缭绕,熏得众人不住地擦拭眼睛,即便没有悲意的小孩子也不得不流出数滴眼泪。
  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去了另一个世界,从此阴阳两隔,作为人生中活着的亲人与死者的最后一次送别,自然不能马虎。还有一个层面的意思是,如此声势浩大的送行,也是为了让另一个世界的人们不能轻视了这一新加入的成员——在生前,或许德高望重,或许声名显赫——要不,绝没有如此浩大阵势。我的父老乡亲们中大都相信人生有轮回也有鬼魂,他们的努力是想让自己的亲人在阴曹地府里受人敬重。
  正当一支队伍按照原有的步骤有序行进的时候,一位全身洁白的身影发了疯般向棺材、向棺材里的逝者扑将而来——队伍一时乱了阵脚,却又不能停放地上,那可是对逝者的极不尊重,可老是扛在肩上却又力所不逮时,打杂者中适时递上两条长凳,搁了棺材。——拦路祭开始了。
  赶来的一般是逝者的女儿。远嫁他乡,得了亲人病重或故去的信息后,夜以继日往家的方向赶,却终于没能赶上在出殡之前到家。那身洁白的衣服是临出门时就准备好的,一到村子的某个路口,见到了送葬的队伍后,也就顾不了礼数,只把悲伤无限扩放出来。
  我不知道第一个拦路祭拜的故事出于何朝何代。却亲见过为数不多的几次拦路祭拜的过程。可想而知,那位像第一个吃螃蟹一般,创下如此仪式的女子是让人生敬的。要知道,这拦路祭多少有些闹事的味道。本来的按部就班全部打乱了,定好的入土时辰也只能延迟。众人不知所措地面对着那位早已进入疯癫状态的祭拜者,面面相觑,说不得,更骂不得。唯一能够出来说话的是逝者的至亲,也是拦路祭者的至亲。仪式受到破坏,逝者的尊严受到挑战,加上不能按时入土为安,亲人必定恼羞成怒,或拉或打或骂,也就不足为奇了。更多是责备拦路祭者为何不早些动身,已致不能见逝者最后一面。在这时,所有的解释都是多余的,她的亲人们也不想听她过多的解释。而顽强的拦路祭女子就要以至真至情的哭腔来说明一切。“女儿我不孝顺啊,到死也不能见一面啊,一路上我磨破一双脚啊,还是不能赶来为您送终啊……我带来了饼干一盒苹果两个啊,还带来了一瓶酒您路上慢慢喝啊,三时三节我都要来看您的啊,您可一定要托梦让我再见一见啊……”众人见其哭得悲切,于是从原来的恼怒中转变了态度,开始相劝起来。而此女子依旧长跪不起,直至声嘶力竭方罢。
  在之后的演变中,拦路祭上升到了出嫁的女儿向逝者“讨福”的高度。农村人相信,人即便死后,也是有灵魂的。他的躯体躺在棺材里,魂魄就在不远的地方看着,他想看看众多子女中谁哭得最凄凉、最悲惨、最动情、最认真,也就会把更多的福气撒向那个子女。虽然这只是活着的人的一种一厢情愿或心理慰藉,可 一旦信以为真,还真会闹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有着960万平方公里的一个央央大国,其葬礼之繁博,自不待言。就算在一个不太的徽州,也是有着许多讲究。我不知道拦路祭这一风俗,在别的地方是否存在,而讲究的徽州人却将之上升到了一种文化。一旦出现有赶不回家送葬的出嫁之女,家中的儿子儿媳们就得做好“竞哭”的准备——既然不能阻挡亲人尽孝而拦路祭拜,那么干脆一起哭一起闹好了。那一刻,我想时间应该是凝固的,那一声声怕是能够传达到天庭的恸哭,那一个个让人不禁垂泪的场景,把一个殡葬仪式推向了高潮。
  现在想来,只所以出现拦路祭这样的情况,大抵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没有便捷的通讯工具。从一个山村到另一个乡村,全要人跑着步去通知,离得远了,更要书信往来,自然很难做到及时。另一个是没有便捷的交通。不去说徒步、赶马车的交通时代了,就算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私家车可随时出发的人家几乎是不多见的。你再急,也得等着天明。
  殡葬改革之后,这样的荒乱少了许多。一般的人死后送进殡仪馆冷藏,再也不用害怕搁久了尸体发臭,然后选定一个亲人都能赶回的时间进行告别,最后捧着小小的骨灰盒放入公墓的一个匣子里头。只是这一推广并没有伸延到一个偏僻农村,土葬模式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着,那么拦路祭的故事也依旧还会在一条山道上上演。

  2013。7。23伟民于休宁。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账房先生
  账房先生虽说是门手艺,却任谁也不能凭此赚钱吃饭。因此也就没有归结到《手艺人》章节。只把它当作民俗人情来叙述。是为题记。

在农村,红白喜事可是村里头的大事。红事也就是喜事,诸如讨媳妇、嫁闺女、屋下架(新屋落成)、做寿一类;白事也就是丧事,大抵指死人出殡之类。若是死者上了八十,或接近了这个年纪,也可以当成“喜事”办了。无论是红事还是白事,几乎是要整个村子所有的男女老少出动的,一边是贺喜或吊唁,一边是出劳力帮衬。少则数十人,多则一两百人,如此宏大场面,没有一两个有头有脸有威望的人主事,恐怕是不行的。而那些被东家郑重其事地请来的管理者,统称为“账房先生”。
  一般来说,账户先生为两个人。在婚嫁场合收取礼金,一个记帐,充当会计角色。一个管钱,管绸缎被面,充当出纳角色。若是丧事,则负责收取金银香竹纸等丧事四色礼。一些亲近人家或至亲好友,也会送上绸缎、现金和其他礼物。
  账房的职责还有很多。一般是办红白喜事的头一天,东家就要把账房先生请到家里来吃晚饭,商谈着操办事宜。账房则根据东家的操办规模,决定雇用多少劳力做事。大到所有开销物品的采购,小到厨房里每一个菜肴的具体做法,事无巨细,必亲力亲为。
  在农村诸多大事中,喜事的账房先生是最难当的。而难就难在排座次上。若是一个座次没有排好,就会弄得掀桌子打板凳,甚至不欢而散,多年亲戚老死不相往来的不良结局。这样的事在一个讲究礼数的徽州农村虽不多见却是难以避免的。因此,账房先生肩头的担子并不轻松,非一般村人所能胜任。
  记得奶奶做七十大寿的时候,就闹得不可开交。那时候我也读了小学,算是懂事了,亲见了那个闹场的过程。闹事的是爷爷的亲外甥,我们喊他表伯林的人。爷爷本来就是一条源里的老账房,可自家的事却也不好自己做主,依着农村规矩请了年近六旬的老德来帮忙。农村里有“舅舅贺寿外甥大,丈母贺寿女婿大”的规矩。奶奶没有女儿,大伯却在一年前认了一个曾经到队里插过队的女知青为妹,这就算奶奶有了女儿,两家有事没事的走得也挺近,到了寿诞之日,知青的丈夫以女婿的身份坐了宴席的头把交椅。在安排的时候,老德犯了嘀咕,还问过爷爷及父亲叔叔们,大家一时也难以决断。本想等表伯林来了之后与他商议着办。可一等等到午餐开始的时候,表伯还没到,于是爷爷说不等了,开席吧。正当大家举杯庆贺的时候,表伯林到了,后头跟了他的大女儿,和两个儿子。账房立刻安排他坐了次席。一餐饭虽说吃得顺利,表伯林却明显有些反常,只一味地喝酒,真有来者不拒的味道。饭未吃完,人就醉了。表伯林等的就是醉酒时刻的到来。只见他趔趄着身子,离了席位,走到坦上,便下跪叩拜起来。
  贺寿早说也叫拜寿,却不兴真的跪拜。若是一些年纪尚轻者,被人跪拜了,就叫折寿,也可以理解成跪拜者在诅咒被拜者,在村子可是大忌。表伯林一跪到地,众人立即前去搀扶。表伯林一概不理,谁搀扶就拜谁,惊得大家纷纷躲避,怕被这一拜拜去了阳寿。父亲、叔叔也去扶,表伯林一反常态,指着父亲骂野种,然后又把矛头对着我,似笑实癫地一概辱骂了去。父亲脸色一变,迅速离开了。由于是抱养关系,父亲本来就觉得矮人一等,今又被亲戚指了鼻子骂了一通,心中气闷却又不好发作。我的两个叔叔都是老师,特别是大叔叔,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的,从不动怒。这一次禁不住发了火,与小叔叔一人一只胳膊架了直往门口摔去,并大叫一声“滚”,算是为父亲出了气。这是大叔叔为数不多的一次动怒,也是我仅见的一次动怒。只是这一闹,亲老表的竟然多年不再走动。甚至爷爷去逝时,表伯林也没有过来吊唁。多年后,我在乡下代课时,一次学校运动会在姑婆的村子里举行,顺道去看过一回,之后姑婆辞世便与表伯一家断了来往。想来还是那次贺寿时留下的难以跨越的阴影吧。
  父亲是村里的老账房了,对于婚宴寿宴的座次排名更是烂熟于心。就说婚宴吧,说起来有句口诀:一舅舅二姑夫三排师傅四媒婆。若是男子结婚,头天夜里坐头把交椅的是娘家舅(新娘舅舅),第二天中午的头把交椅才是新亲舅(新娘的兄弟)。可有的女方家人并不认这个理,仗着嫁女儿的优势,提一些无理要求。父亲总要在头几天去对方家中与人交流。说一些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娘家舅那来你家婿的道理。大抵对方也就认了这理。真有不认的,父亲也是个强硬的做派,放话说,今天就是他说了算,有气要撒有理要讲事后找他便行,谁要是酒席上闹出动静,他必率全村人一起维护秩序。更狠的话就是,你都把女儿嫁我们村了,该不会想让她一辈子不得安歇吧。女方一见男方账房强硬,便也只好打消念头,聪明一点的,说一句入乡随俗,你怎么安排怎么好之类的话。
  村里江振林的三儿子结婚的时候还是闹出了大动静。包括父亲在内的众多有声望的账房在座次安排上竟然没能摆平事态,午饭拖到了下午两点还不能开席,最后不得以只好在一张八仙桌上铺上了圆桌面。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圆桌,虽然一个小肚饿得不行,却知道了圆桌是不分大小的。既然大家为一个座位互不相让,干脆换了圆桌了事。这也是我所在的村子里有仅只有的一次圆桌婚宴。这不像现在,酒席安排在了饭店宾馆,做首席的是一对新人,账房也由新人自己替代了去,一个饭店门口一站,来者送上红包,一股脑装了,回家再去登记整理。
  我的村人后来大多把家安进了城里,也就在城里办酒席,可还是坏不了账房的规矩,总在门口摆一桌子,请上亲人或朋友,代行账房之职。这个时候的账房相对来是轻松的,只是负责记帐收款罢了。座次更不用安排,除了几张正桌,大可随意选坐,哪桌坐满了,上菜开席。
  还有一点是需要补充的,农村里一家账房先生当好了,东家还要拎上烟酒面包一类的东西来答谢账房。这一习俗,至今未变。

  2013。7。24伟民于休宁。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婚嫁红妆

  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确定了恋爱关系,男方就得提着四色礼,或自己,或由亲人、媒婆上门说亲。这是一个严肃的仪式,也是绝不能省略的。所谓四色礼,是指四样不同的礼物合在一处。大抵烟、酒、果品等组成。总之要厚重。这厚重也是与一般的亲戚过年过节走动时的礼物相比较的。一般的老亲老眷,过年时一包顶市酥,一包芙蓉糕也就打发了。亲近一些的亲戚,加上两瓶丰乐、光明酒,或者一小塑料袋苹果,那就已经丰盛了。相比之下,四色礼自然是十分隆重的礼物了。酒不要最好,也得是外带盒子装的。烟再劣也得好几块钱一包的。算下来,总要百来十元吧。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了这样的礼数,只要上门的准女婿再勤快一些地见人发烟装笑脸,三两次下来,亲事也就基本算是开了一个好头。有了好的开端,还要继续下去。这就是三时三节了。农村里叫“拿时节”。每年的端午、中秋、春节时候,准女婿就得赶着日子再上门。家乡有“早端午,晚中秋”的说法,意思是,端午节要去的早,而中秋可以迟一些,甚至中秋当天拿节也是适合的,在一轮浩洁的月亮下,即将成为一家人的两家人坐了,或许会产生更多的共鸣。春节是国人最大的节日,在徽州也不例外。因此得有两趟,一趟是节前,叫拿年节。一趟是节后,那就是拜年了。一个准女婿甭管你有多忙多没时间,一年中的四次上门,就像法定一样刻进了徽州民俗。若是道路走得便当,接下来就是订亲,再就是双方商谈“过门”的日子。
  即便在新社会,领了结婚证,已经成了法律层面上的夫妻后,在徽州农村,男女双方还是不可以以夫妻身份住在一起的。还得等过门。所谓过门,就是男方选出一个黄道吉日去女方家迎娶新人。那才是传统意义上的结婚,双方的夫妻关系也才算真正被人们承认下来。到了选定过门的日子,男女双方就会忙碌起来。特别是女方,得为即将嫁出去的女儿置办红妆了。
  请来木匠、桶匠、弹棉匠,那嫁妆制作过程中的演奏曲,让一个村庄跟着一夜之间喜庆起来。
  在歙县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有一个樟潭村,在一株十人合围的千年古樟旁,有一个红妆馆,里面存列着各式各样的嫁妆样品。由于年份长久,一些红漆漆成的嫁妆,早已被岁月涂上了暗紫色。子孙桶,子孙盆,梳妆台,桌椅凳,洋洋大观,一应俱全。随着导游员清脆得犹如录音般频率音调毫无变化的介绍,穿越百余米的红妆馆,犹如穿越了一个数百年前的世界。
  新人过门当天,红妆,也就是嫁妆是随着一个迎亲队伍一起来到男方家的新房中的。搁好了大大小小的红妆后,就得由男方请来一个三、五岁的小男孩,往茅桶里撒尿。我至今尚未明了这一风俗的真正动机。小时候也缠着问过一些大人,比如母亲。可惜他们的回答总是显得含糊。到了自己结婚的时候,也就不好意思再去问了,以至一直一知半解。可能的意思是,这小男孩的童子尿,能祛邪扶正,祈福新人早生贵子吧。
  凡是来闹新房的人都能领到喜糖和花生。而花生却没有下锅炒熟,大人知道这个风俗,一进嘴就笑了。一些孩子不明就里,大声嚷道:生的,生的。原本这是主人家讨的彩头,孩子们童言无忌地完成了对新人的祝福。
  三朝回门也是一个必经的仪式。过门后的一对新人,提着礼物,在第三天再次回到岳父母家。有着丰富经验的岳父母,可以从新人的眼睛里读懂他们的幸福或不幸。自然,那是在一个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年代里。那时候,男女双方只有在入了洞房掀开盖头的时候,双方才能见上第一面。好也好,歹也好,眼前的这个人就是你终身的伴侣了,更改起来可没有现在这般简单,也没管你是否满意。像张生崔莺莺般庙寺私会,祝英台梁山伯学堂生爱,大抵都是违了规矩。也正是这坏规矩的事情太少,才被戏文一而再,再而三地编排成故事代代传颂。
  红妆中,有一张桌子是值得一提的。自然这需要提及的桌子在现代婚俗中已经绝迹了。那是一张小圆桌,由两个半圆形的桌面合拼而成,叫合欢桌。合欢桌合起来6条腿,中间以榫头相接,造型古朴。分开后每张半圆型桌子各4条腿,依旧可以独立。若是婚后,丈夫去了外地打工、经商,这桌子就得分开来放。徽州俗语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合欢桌的产生与发展,是与明清时代徽商的兴旺和发展分不开的。关于“合欢桌”的意蕴有两种说法。其一,男主人外出后,女人把桌子分为两半,以此表明这家男子外出,家中不宜招待外人,以避免一些闲言杂语,维护女人的清白。只有在等待着男主人回来,桌子才重新归圆,全家老小围桌而坐,畅叙别情;其二,男主人远行时把桌子分开,一半靠墙摆放,上面供奉观音菩萨,保佑其出行平安,另一半继续发挥桌子的功用。两半圆桌无声无息地摆在厅堂的左右两侧,如同一对恩爱夫妻,遥遥相视却不能牵手。等到男主人回家后,又把桌子合拢,分分合合之中蕴含着牵挂与坚守。而桌子条几上常常刻有花瓶、镜子和时钟,取“东平西静,终生平安”之意。一张合欢桌,几许辛酸泪。那一张张并不能言语的桌子,见证了多少荒芜的岁月青春。现在想来,依旧让人唏嘘慨叹。

  2013.7.28日,伟民于歙县七川。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叠罗汉

  方腊生前并没有想到,在他身前跟随着他反出一片天地的将士们,在他死后,竟凭着一身武艺,闯出了叠罗汉的旗号。而且这面旗帜一打就打了900年。
  作为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方腊是徽州的传奇。只是他从起义到就义短短十个月时间里(1120年十月在歙县七贤村起义,1121年夏被俘处死),一个轰轰烈烈,影响了江东地带包括今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的江南农民起义政权,就像一座老房子,在风雨交加的一个夜晚轰然坍塌。那些失散的将士们脱下一身戎装之后,就又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他们认为,起义的失败在于鬼魅作祟,要不然,一场要民心有民心,要将士有将士的起义怎么会遭遇失败呢?
  在这里我也不想去过多评说那场起义的起因和结果,以及被称为“投降派”的及时雨宋江的功过得失。我只在意,那个叫叠罗汉的民俗便从此诞生在了徽州的土地上。
  三阳。一个被胡适先生称为“东方小瑞士”的地方。也是一个让郁达夫从杭到徽过昱岭关时觉得“骇怕”的地方。在徽州很难见到一个聚集了3000多人的村落,一个由当地百姓的聚集而自然形成的集市,以及繁华。站在村头的高处,放眼望去,密密匝匝的白墙黑瓦从东头到西头,绵延两公里之长。若不是后来修建的徽杭高速在村子的腰部一劈为二的话,那份气势俨然城镇一般。
  方腊起事的地方虽为七贤,而昱岭关的天险却是他赖以抗敌的天然屏障。居于昱岭关下的三阳更是方腊的众多将士的故土。我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描绘是谁兴起了头,带着大家叠起了罗汉,和他们这一做法的意义了。那是一个叫叶村的小村子,作为三阳的有机组成之一,叶村与浙江临安毗连,位于清凉峰以西。上年一度的元宵节到来之际,一个村子被灯火点成了白昼。他们沐浴更衣斋戒,他们焚香点烛祷告,他们把一张张脸绘成七彩模样,像门神,像金钢,像钟馗,绘成凶恶和搞怪模样。他们剃着短发,或光头,在头上扎上绸布,他们称自己为罗汉。他们换上以红色为主色调的服装,或者赤着膀子,显露着骄人的肌肉,以一身力气和技巧,叠成一面面高墙。以自己的一张张花脸,和大无畏的勇气,震慑着威胁戕害一个村子的妖魔,守护着一个村子的平安。
  我不只一次见过叠罗汉的壮观场面。那是一个浩大的场景。夜幕一降临,“罗汉”们手拿明灯,随着锣鼓的节奏沿街游村。
  叠罗汉演员均为男性,演出形式奇特,动作健美。演出前要举行祭台仪式,焚纸烧香、罗汉扫堂,然后众演员相继登台表演。只见“罗汉们”化妆成不同的脸谱,装扮成大肚、肥胖、矮腿、嬉面、怒容、哀怨、哼哈等等奇形可笑的模样逐一亮相,众罗汉用身体堆砌起各种造型,先易后难,分别表演‘童子拜观音’、‘金鸡飞’、‘斜角旗”’、‘仙人桥’、‘石猴出山’、‘凉心水阁’、‘水帘洞’、‘刘海戏金蟾’、‘六柱牌坊’等六十六套《叠罗汉》造型(架势、套路)。每一架势(套路)进行时,都用大小唢呐、京胡、笛子、琵琶等伴奏《小开门》曲牌;待造型完成,则以锣鼓《四击头》作结;而在两种架势之间,众罗汉上下场时,均以锣鼓《慢长锤》过渡。
  由于叠罗汉讲究起伏跌宕,动静兼备,亦惊亦险,因而其表演趣味无穷,特别是‘水帘洞’中演员的筋斗及‘六柱牌坊’中20余位演员叠成的六层造型最为精彩。其中,所谓‘六柱牌坊’,即为六个人叠人的柱组合,中间二柱下架,肩上各站有四个,最上层是一个6至8岁左右的小男孩,向大家合掌祝福:众生吉祥如意!
  叠罗汉表演形式近似杂技;手拉手的左右四柱、三柱肩上也分别立有三人、二人,或一人骑一人肩膊上叠,或一人坐二人之肩楔联,气力之大,用力之巧,气势磅礴,令观众钦服。
  叠罗汉共有66套造型,取六六大顺之意。叠罗汉意在庆祝一年的收获,企盼来年五谷丰登。
  叠罗汉是叶村的不传之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始,叶村的叠罗汉作为徽州传统民间艺术,多次参加省、市民间艺术调演、献演,并屡获大奖。参加表演的村民虽没有经过特殊训练,但却显示出很高的技巧和平衡能力,受到国内外文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被收入《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并在省、国家电视台频频亮相,蜚声中外。 据资料记载,2008年9月,文化部在福州举行第五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命名暨现场经验交流会,以叠罗汉为特色的歙县三阳乡名列其中,成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9年,叶村叠罗汉被列入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如今叠罗汉已成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极具观赏性、参与性的民俗节目。
  以上的文字记叙,完整介绍了叠罗汉这一民俗的表演和发展过程。至少有一点是叹为观止的,那就是这种多少带有迷信色彩的表演,即便在一个文化革命时期,也一直没有停止过。这样传承的徽州民俗并不多见。开放的时代,让这一民俗的脚程增加了速度。可叹的是,增速带来的并不都是好事情。也正因了这一民俗的观感壮美,致使在太多的节庆活动上都被拉进了表演序列,而以劳作为生的“罗汉”们不得不去讨要他们付出之后的回报。以至今天,在没有足够“回报”的前提下,已经很难在“非表演时间”里观看到整套的罗汉表演了。村民们只认准属于一个村一种传承的节日,对于那些被要求之后硬生生多出来的表演,便以一种消极的态度去应付了。
  这里必然牵扯到对于民俗的开发和利用上去了。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利用成了关键。

  2013.8.2日,伟民于歙县七川。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叠罗汉的基本特征:

  1、表现的惊险性。叠罗汉表演一般要叠4至5层,最上层的观音或小罗汉由6—8岁儿童扮演,手持道具做出多种花样动作,十分惊险。又如滚叉表演,要把滚叉抛到几丈高的空中,不偏不倚的落到身上还能滚动自如,精彩绝伦。
  2、体现出罗汉班的团结性。罗汉班表演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表演中必须团结协调,思想必 叠罗汉
  须高度统一,行动必须高度一致。如走阵(如图一、二、三),须按不同阵图,服从指挥循序渐进,才能演变阵式,否则就有走不出阵式的可能。尤其是叠牌坊、叠塔、叠十殿、叠荷花、过人桥等造型表演,十八个人参与,四层五层高度,大家必须团结心齐、协调协力,共担份量,才能完成其精彩的表演。
  3、表演艺术的综合性。罗汉班表演集戏剧、舞蹈、武术、杂技、造型等为一体,整个表演过程都有先锋、锣鼓、唢呐等器乐伴奏;表演走阵、滚叉时,人们手舞足蹈、穿插跳跃、循环滚动,整个场面奔放与严整,粗犷与细腻巧妙地融为一体;
  4、表演的群众性。过去是每年重阳节举行,现在由于重阳节淡化,而每逢过年过节或重大庆典时,如寺庙开光、大桥竣工、文化节、博览会踩街等。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 打秋千
  我只所以浓黑重彩地介绍歙县的一个边远乡镇——三阳,必定是有原因的。在于这片土地上让人眩目和震憾的民俗。与叶村叠罗汉同样有名的还有三阳村的打秋千。——题记。

  秋千,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陌生。一个架子两根绳子连着一块底板,人或坐或站,轻轻一用力,便晃悠悠地荡摇起来,那分惬意自不必多言。在古诗文中,荡着秋千以妙龄女子居多,这又增添了一分红袖香气。大词人苏轼的一首《蝶恋花 春景》更是以颇具想象力的笔调写下了如斯佳句: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虽然都叫个秋千,而三阳村的秋千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如果说一般的荡秋千,只是一个人或几好友之间的一种嬉戏活动,那么三阳打秋千,却是一个村了数千人的一种集体行动。秋千架也不是固定不动的,其下有四个轮子,左右六名村民红绸缎肩上一架,拉着秋千游走。秋千架高约丈余,核心部位是一个“十”字形的木架,十字架四端用绳索各悬一块秋千板,其中一块是铁板,停止转动时起稳定作用。底盘架四边用细杠支起小巧玲珑的彩篷,遮于十字架上方,底盘架及彩篷皆装饰精致、华美。这种犹如四个小型秋千的有机组合,可以坐上四个孩童,他们穿着白、红、绿、紫四种服饰,秋千架游走过程中,里面的十字架也在不停地转圈,像风车一般,让四个孩童轮换着在正面出现。停止转动的时候,出现在正面的就是白衣童子了。
  孩童叫做秋千姑。听起来应该是女孩子,其实却是容貌俊美的男童装扮的。这其中多少有了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的思想作祟。这可是祖宗定好的规矩,在很长时间内是不容改变的。穿白衣的男童,扮相颇似“观音菩萨”,他也代表着观音接受着一个村子男女老幼的朝拜和祝福。其余三人为观音侍女,分坐在秋千架上的秋千板上,腰间彩带固定在吊板索上。坐悬铁板的对端为扮观音者的座位。十字架转动停止时,以铁板的重量下坠,使观音保持居高临下的姿态。
  打秋千是徽州民间观音会祭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地百姓认为,举行观音会能驱邪镇妖、保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尤其是刚结婚的女人在观音会期内拜了观音,就能得到观音保佑,送子门前。
  这一古老的徽州民俗其盛行和式微的过程大抵无从考证了。我只知道,打秋千民俗的恢复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一些当地村民根据史料记载,在当地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把这一消逝近一个世纪的民俗重新整理出来。
  记得那是2009年腊月,三阳村打秋千重新面世。这是一个盛大的节日,一个能让大家欢欣鼓舞的节日。秋千架踩街时,锣鼓开道,舞龙助兴。身穿古装,脸带彩妆的少男少女称为“地兴”,跟在秋千姑后面保驾护航。行进时,众人簇拥在秋千架的二腰杠边,或拉或推,驱动秋千架前行,队伍浩浩荡荡,全村的老百姓纷纷走出家门,跟着秋千姑行进,把三阳村的大街小巷挤得水泄不通,好不热闹。
  行到村街宽处或空阔的坦场,即停下秋千架,奏响管弦乐,观音与侍女,开始演唱昆腔、徽调时曲。主要有《采莲》、《赏荷》、《采桑》、《人间美景胜天堂》、《八仙聚会齐来到》、《普陀庵》等十套曲子,音带吴侬软语,婉转如出谷娇莺,煞是优美、动听。
  我把几支常用来表演的曲子收录起来,这也应该算作一种文化的传承吧。
  秋千曲一:《普陀庵》普陀岩,落伽山,现金身,救苦救难观世音,端坐紫竹林,手执白玉瓶,迎法驾,菩萨今日下凡尘。普陀岩,落伽山,现金身,杨柳一枝度此众生,端坐紫竹林,手执白玉瓶,迎法驾,菩萨今日下凡尘。
  秋千曲二《八仙聚会齐来到》八仙聚会齐来到,护驾蟠桃哇,咿尔呀得咿哟,护驾蟠桃哇。果老骑驴走赵桥,何仙姑,曹国舅,湘子吹玉箫。咿尔呀得咿哟,吹玉箫。八仙聚会齐来到,护驾蟠桃哇,咿尔呀得咿哟,护驾蟠桃哇。彩和手捧花篮巧,铁拐李,吕洞宾,钟离把扇摇。咿尔呀得咿哟,把扇摇。
  秋千曲三《人间美景胜天堂》凉庭高阁爽,鲜花百草香,小鸟枝头叫,蜂儿采蜜忙,杨柳池边挂,荷花开满塘。喜的是人间美景胜天堂,喜的是人间美景胜天堂。
  无论哪首曲子,抒发的都是一个村子的希望。他们憧憬着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世世代代国泰民安。
  有一点是需要说明的,那就是现在的秋千姑,不再是清一色的男童了,村里8至十岁的小姑娘,终于坐上了神圣的秋千架,杨眉吐气了一回。原本这样的荣耀是应该属于小女孩的,要不,东坡先生的词句里,娇嗔微笑,声传墙外的佳人,就不会引发墙外过往的少年人心中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了。
  而在一个数千人口的村子里,小姑娘当数以百计,为着争坐上那架秋千,却也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这里边多少有着繁杂的手续,只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被选上的秋千姑必是积善人家。如果说,一个村子人人为了脸上的光彩而学着处处与人为善,让一个村风淳朴和谐起来,这也算作打秋千民俗的又一功德了。
  2013.8.3日,伟民于歙县七川。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 游嬉大红马

  年俗嬉灯,于一个古老徽州来说,是再寻常不过的事儿,我只挑一些意义非凡的事儿或者在别处不是常见的事儿来讲。比如游嬉大红马就是其中的一种。

  姑父姑妈婚后一连生了两个表妹。小表妹尚在襁褓之中就送了人。目的很明确,再想生一个儿子。那时候计划生育很严格,姑父又是一名公家人,即便动作手中所有的关系,也很难获取第三胎的指标。小表妹作出的“牺牲”,为这一可能打下了基础。而能否确定就能生下儿子,有知识有文化的姑父是拿捏不准的。于是,他决定嬉大红马。祈求冥冥的上苍给他弥补一下无后为大的罪责。
  姑夫要嬉大红马。就在今天晚上。  大街小巷上都在传播着这一消息。而我得到的途径却是由母亲“转达”的。那是一个偏僻山村的古老习俗。已经停办了数十年的习俗。停办的原因很简单,任谁也很难在一张嘴都很难糊饱的情况下,还能尽兴地耍玩。姑父为了促成这一民俗,在他需要的时候上演,承担了比其他组织者多得多的经费。  
  那是公元1982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个时候外面有电视闭塞的农村没有,那个时候外面有电影院闭塞的农村只是一年到头偶尔放上一两场,那个时候农村里民俗盛行热闹得不行,当然那个时候计划生育开始严格并严厉起来……姑夫在为传宗接代做最后的努力。我的家离姑夫的家虽说有五里山路,但路面清一色石板铺成,宽平好走,只是去是上台阶上坡,回是下台阶下坡。自然顾不得这么多了,已经12岁的我算是小大人了,胡乱扒了几口饭,趁着夜色尚浅匆匆上了路。我的目的很朴素,就是想去看看姑夫是如何嬉大红马的。  
  我去的地方叫灵山。这个地名许多地方都有,出名的有凤翔县城区30里的灵鹫山简称灵山,无锡有灵山,广西有个灵山县,徽州区有个灵山村。我所去的灵山在程家堨的里头五里路,也是一个村落。除有限的几户杂姓外,一律姓江,与济阳江不同,这里的江姓原姓萧,后指江为姓,都是萧江后人。200多年前,由可慈公携老带幼从中原避难于此。据称,可慈公到灵山的时候,正逢雨后初霁,山间天空突现双条彩虹,中间云朵酷似莲花宝座,隐约间观世音端坐其上,正用柳枝醮甘霖洒向这群逃难的人群。可慈公一见,立马率众人跪拜。可慈公说,天可怜见,让吾等寻得如此宝地,今观世音菩萨显灵,便叫灵山吧。自此灵山一名便世代相传下来,而灵山的萧江后人也便信奉观世音菩萨。这个嬉大红马的风俗就脱胎于“观音送子”的传说。  
  从程家堨到灵山要经过一个路亭。路亭的三面墙均由石头垒成,一面空着对着石板路。路亭在两个村子的中间,本来只是为让人避雨歇脚用的。一个村子的历史长了就会有许多鬼鬼怪怪的传说。我离路亭越来越近,脚步也就越来越迟缓,头皮发麻发凉起来。我想起了那些传说。  
  传说有好多,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两类,受侵袭的和没有受侵袭的。受侵袭的不是肩膀上被人用力拍了一下,就是自个儿用手抓了泥土往自己的七窍里填塞。前一种一般还有自主能力无不发奋逃跑,然后在好多天之后绘声绘色地讲述那天晚上被鬼侵犯的历史:要不是我脚快,一个人早被抓进鬼窝了……后一种一般是人事不知的了,需要在他人的帮助下回到家里,也需要他人的转述才能明白他当天晚上干的事情:遇到鬼了,我就不由自主地用黄泥往鼻孔耳朵嘴巴里塞了,要不是有人路过这里发现及时我可就惨了……自然这些都是大人们在酒足饭饱之后的当作笑料来说的。算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吧,或者当时听了也不当回事,可真要一个人走在这阴沉沉的夜里,而且一个夜是由众多的鬼怪传说铺垫的,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可就禁不住全身哆嗦了。  
  按理说,这条路于我是烂熟于心的。因为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就告别了程家堨小学跟着叔叔来灵山小学读毕业班,三天两头的出出进进,哪块石板断的,哪块石板有个洞,不用眼瞅也不会说错。  
  回去?那可就看不到姑夫骑大红马了!不回去?那就得经历一下传说中的鬼怪侵袭。我解开裤扣撒尿。传说中,鬼怕人的尿。谁知人小尿也少,还没有高潮就干涸了。我依靠着自己撒的尿壮的胆气走过黑夜中的路亭——我庆幸我竟然没有被拍肩膀,也没有抓了泥往自己的嘴里塞——一口气跑到姑夫家里。  
  后来听受过侵扰的大人说,小鬼真大,可别把运气当福气哦。直说得我背上凉嗖嗖的。  说说大红马。大红马分两截,一个人中间一站,前头是头后头是屁股。由红纸红布糊扎在竹片木条做成的框架上。人一走,马头频点,马尾左摆右摇,十分神气威风。嬉马嬉灯开始了!姑夫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大大小小的花灯,狮子、老虎、山羊,鱼等各类图案,每到一家都要进得堂前来,摇摆一番,主人端上糖果,泡上热茶,还把早就准备好了鞭炮点燃——喜庆热闹还真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楚的。因为家家都有灯,户户都出人,还有当地和四面八方像我一样赶过来围看的人,整个队伍一眨眼工夫就破千了。让我高兴的是,这支大队伍还要到程家堨去嬉。因此我不用为一个人过路亭而担心了。灵山一结束,一支上千人的队伍就向村外我家的方向进发。一路的人气和响亮的鞭炮早把孤坟野鬼赶得落荒而逃了。这是我记忆当中,人类最不怕鬼神的一次。尽管我在以后的求学生涯中懂得了好多道理,不再惧怕鬼怪,却绝对没有达到今天这样的不怕程度。  
  第二年,姑妈怀了孕,生下了表弟。为了不受影响,姑夫和姑妈离了婚。也就是说,姑妈整个的怀孕和生产过程都是以一个单身女人的身份完成的。从法律上他们不再是夫妻,却一直一个屋子里住着一个床上睡着。村里说都说姑夫厉害聪明。村里人都说观世音菩萨诚信灵验。之后的几天,嬉马嬉灯一直进行着,一直嬉到正月十八朝。按照农村的风俗,只有真正过了十八朝,才算把个年过完,其中的热闹,单单只是从人气上也绝不是现在的一些玩民俗表演的村落可以相比的。
  让人遗憾的是,我所在的村落离县城太远,当时还没有公路,坐车、转船、再加上步行,没有四、五个小时也绝到不了地。因此没有得到县里的支持。一个民俗至少处在夭折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能重见一回。与我也是平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识了游嬉大红马,见证了大红马和天空中悬浮莲座上的观世音的神奇。有了儿子的姑父天天乐呵呵的,只是天有不测风云,小表弟才三岁,姑父就得了不治之症辞世。姑妈带着两个孩子走到现在。让人欣慰的是,因了菩萨的保佑而来到世间的小表弟天资聪颖,现在已在一家金融部门工作了。也算圆了姑父辞世后留下的遗憾。

  2013.8.4 伟民于歙县七川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 汪满田鱼灯

  歙东大谷运汪满田,汽车在群山中绕行,最后围绕一座山头的“之”字路线盘旋而上,像不断盘旋升空的飞机,人有一定的眩晕是可以理解的。升到山巅的颈部,道路便平缓下来。这个时候也就进了大谷运的地盘。大谷运原来是一个乡的建制,后来成了溪头镇的一个村,和汪满田一样。传说中,这个地名的由来还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话说朱某人兵败时逃至徽州,退至大谷运,全队军马饿得头昏眼花,只见四面八方白云朵朵从天际飘来,一时间,稻米香气袭人,朱某人不由大叫,稻谷涌呀!这稻谷涌,经地方方言一喊,喊上个几百年就成了大谷运了。四面群山围成个盆地,就是大谷运。车子上得山巅再下得谷底,也就到了我们的目的地——汪满田。
  一个闭塞得让人寻找不到的地方——汪满田——和徽州其他偏僻山村一样——一条经年不断的溪流贯村而过,村庄就建在溪流两边,几座桥梁就把村子连接了起来。我们是来观鱼会的。每年的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连续四天,这里都要举行浩大的鱼会,俗称嬉鱼灯。迎面走来一位上了年纪的村民,有人介绍,曾经是村里的老支书。我是个喜欢刨根问底的人。老支书的话像翻开了一页厚重的典藉。
  那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请允许我用故事的手法来讲述故事——在那样一个夜里,山是静的,水是静的,村庄也是静的,唯一的响声是淙淙水流。猫儿狗儿牛儿猪儿的,和它们的主人一样,吮吸着大山里的清新空气进入了梦乡。叫醒他们的是噼里啪啦的大火燃烧的声音和被烧焦的房屋农具的焦味,呛人的浓烟。村庄失火了。一时间,整个村子从火光中醒来,面对着一个烧红的天空。在族长的带领下,大家拿着脸盆、水桶汇聚到了起火点,用他们力所能及的方式取水扑救。自然这样的扑救是无济于事的,大家束手无策了。正在这时,汪满田村中的溪流里水慢慢涨了起来,一条巨型大鱼游了过来,足足六米多长,它的身后跟着或大或小成千上百头鱼儿,经过烧焦房屋的时候,鱼儿腾空而起,张嘴吐水,很快的,大火被扑灭了。老支书说,这是一群神鱼,是他们村的救世主,是上苍派来拯救村人的天兵天将。从此之后,鱼成了汪满田村民心中的图腾。每年的元宵节前后,这里也就嬉起了鱼灯,还被冠上了“不嬉不行”的雅号。
  在这之前,我一直在揣摩“不嬉不行”的含义。听了神话般的故事后,心中也就释然了。村民们是在感恩,感恩那些神鱼。村民们也是在祈福,祈福风调雨顺,少灾多福。不嬉不行,一嬉就嬉了数百年。
  不过,这样的神话传说自然不足为信,更有后人杜撰之嫌。村里还有一种传说,嬉鱼灯的目的在于镇住村后山坡上的一块大石塔。这一大石塔高悬村西西山降,平滑如境,村民称为“火境”。也是村中不时发生火烧屋的祸根所在,需以水克火。在清光绪初年,村民遂以五个祠堂兴五个“鱼灯会”,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夜,合族男丁抬鱼灯游村。俗话说,有鱼的地方必有水,火境之石见了数百斤、六七米大小的鱼类在游走,以为下面就是大江大海,因此也就断了邪念,汪满田从此太平无祸。
  正月的江南,寒风刺骨。而寒冷的天气却被一个村子鱼灯会的热情所感染,变得温柔起来。汪满田鱼灯以竹为架,棉纸糊,彩绘鱼鳞,头有“王字”,嘴有双须,并装有流星喷管。最大的鱼王灯,长约七米、五节,高三米多,内点腊烛百余支,每灯有二十多人抬。此外尚有大小不一的鱼灯,六七人抬游,或一人举游。配以其它动物形状的小灯和花灯无数,真正做到了全村出游,盛况空前。
  汪满田鱼灯每年按顺序轮值,共分成祠堂、田街、里村、柏枝园、上六家五个鱼会。轮上的地方,负责宗祠的“鱼王”灯的制作和游嬉。这嬉鱼灯还得有规矩,由村里有威望的老者点亮指路明灯。游灯时,宗祠的鱼灯先向前,其余鱼会灯再跟上,每个鱼会鱼灯前由松明照亮,一盏菜刀型大扁灯在前开路,灯三面写“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面是两头狮子,边走边舞。狮后面是大锣大鼓,再后面是花灯、鱼灯、五谷灯,每盏大鱼灯后皆有细锣细鼓助威,最后是儿童提各式小灯跟随。一路鞭炮齐鸣,鼓乐喧天。
  每盏鱼灯经过宗祠均要对祠堂门点头摆尾三次,行至柏枝园坦上,鱼灯要依次打转,舞蹈,谓之“滩花”,喻于打子,保佑村族人丁兴旺。鱼灯游村数转,最后出村口,神庙,返回祠堂灭烛放置,然后锣鼓开台,演戏酬神。到正月十六晚,所有鱼灯都要游到村后的小山墩上,将鱼头对着西山降的“火镜”,摇头摆尾一番,此乃鱼灯最后的高潮,在墩上面对“火镜”鞠躬,恳请来年“平平安安、年年有余”。每年的鱼灯花费在数千元以上,均为村民自愿捐款。娶新妇之家更自愿另出钱为本祠堂鱼灯点烛,并宴请抬鱼灯者,冀新妇早生贵子,生子之家又买烛点灯还愿。鱼灯活动在1964年终因倡导破除迷信停止,1979年恢复沿续至今。
  在歙县瞻淇村也有嬉鱼灯的传统。村名“瞻淇”更是来头不小。《诗经·卫风》有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瞻淇村已有1300年的历史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村内古民居基本完好,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约40余幢。元宵节当日,当地村民家家燃放鞭炮,人人手持鱼灯,把个古街撑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只是所制灯具与汪满田相比,个头袖珍了些,却也彰显着一个千年古村的底蕴和风范。在此,我虽只显提一笔,却丝毫没有厚此薄彼之意。

  2013.8.4日,伟民于歙县七川。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舞龙
  一个地区的民俗脱不开本地区的自然和物质条件。在古徽州的土地上,土著人为山越人,当时称得上是蛮荒之地。为了逃避战祸灾难,中原地区一支支迁徙队伍在这里落脚,也把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到了徽州。而刚刚经历了长途跋涉,在物质的极端贫乏条件下,民俗的发生发展也就自然受到了自然和物质条件的限制,而一些平日常见的,能够不花费或少花费的民俗也就自然流行开来。是为题记。

  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在节庆日子里总有舞龙的表演习俗。徽州自然也不例外。徽州地区的舞龙表演大抵分为两种,一为板凳龙,一为稻草龙。
  板凳是家中司空见惯的简易家具。即便再穷再苦人家,也能有上几样这样的家具。我不知道,是那位先祖冥思苦想,最后大脑一热,就创出了一种能够让一个村子,甚至多个村子一起游玩的大众娱乐。400年,600年,1000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村民们用一块块木板首尾相接起来,几十人、上百人举起相接的木板,舞起板凳龙,从村头走到村尾,再从村尾走到村头,笑声、爆竹声、打闹声,在沉寂了一年的山村里,在长满蒿草的小径上,肆无忌惮地洇散。一定有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他们可以是观赏的老人,也可以是正举着板凳的表演者,甚至只是一个幼稚孩童,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话,龙太黑了,要是点上蜡烛就漂亮了。接着有人肯定和附和,一致的意见下,大家把这一想法付诸实施,于是龙身上就有了插香的,插蜡烛的,安灯笼的——不同的村子有了不同的板凳龙——而快乐是一样的,祝福是一样的,就连一张张脸也都笑成了一个样子。
  这样的龙是不是得有一个象样一点的出生,人们在舞龙的时候又该带着什么样的心境,是值得商榷的。我们永远不要低估了古人的智慧,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于是私塾馆里的先生和刚刚考上秀才的几个年青人,成了一个村子的智囊团,他们得为这样一条龙谋划出一个经得起摔打的故事,更能让他们的后人在舞龙的时候时常说起这个故事,以一颗虔诚的心去传承他们发明的民俗。
  于是,在几只昏暗的煤油灯下,故事有了雏形。大家还记得那一年干旱吗?所有的田地颗粒无收,大家敲着脸盆去往龙王庙求雨。一个人说。当然记得了,那一年旱得太厉害了,若不是后来下了一场及时雨,庄稼有了一点收成,怕是要饿死半村人。另一个人说。对呀,我们何不从这里找找灵感哩。大家似乎看到了那线曙光,可以在以后的日子里长期照亮一个村子的曙光。几只小楷在白宣上奋笔疾书。第二天,族长看到了私塾先生和秀才们的成果。
  那张白宣上写着:我们的祖先迁徙到这片土地上来的第一年,刚种上庄稼,天就一直不下雨,长达月余。一阵风吹过,就能扬起厚厚的一层土,那土呀早被太阳烤得像面粉一样轻了,田里的裂痕宽得可以放下去一只脚,种子就像进了储藏室一样发不出芽来。老百姓天天焚香祷告却也无济于事。话说这时,天上有一条龙看到了我们村的百姓民不聊生,就不顾天规私自降下一场甘霖,村里的百姓得救了,可那条好心的龙却遭了殃。玉帝一怒之下,让刀斧手把龙身一节节切断开来,抛向他私自下雨的村庄,好心的龙悲惨地死在了不可违逆的天规之下。当地百姓看到好龙惨死,痛不欲生,为了表彰其功德,就把切断的龙身一节节接起来掩埋。后来,村子里的男女老幼都会在正月元宵节这一天,舞起板凳龙纪念那条好心的龙,彰显其好生之德。
  故事浅显明白,一节节板凳在村民们心中,化成了一段段龙身。有了这份感恩之心,人们在舞板凳龙时,欢悦中透露着虔诚,虔诚中洋溢着希望。
  在休宁县右龙村、田里村,徽州区的呈坎村的板凳龙都很有名。里田村的板凳龙,龙头部分很有意思,如豹头一般,还在上面添画一个“王”字。我曾问起过缘由,却连村里年纪最大的老人也说不明白。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造型,他们村已经沿袭了400多年。
  歙县霞坑镇舞的是稻草龙。稻草龙,简称草龙。舞龙的季节在秋收之后,一般为中秋节前后。他们的认为一年能够风调雨顺,青青吉吉,都是靠了上苍的庇佑。在收割了田野的水稻之后,一年的农事也就划上了句号。这个时候,一个乡村闲了下来,一个以龙为图腾的国度的乡村,开始以民俗和文化的形式凝聚起一个地方,一个村落的感情。舞龙是一个集体性极强的活动,邻里之间就算生活中有了摩擦,也会在一年一度的民俗表演中相逢一笑,德怨两忘,恩仇俱泯。
  草龙以竹木为框架,除了一个龙头和龙尾需要精心制作之外,龙身都是稻草扎成。中秋节前一周,家家户户按人头交上相应的稻草,再由村里的德高望重的一群老艺人,在祠堂里焚香沐浴之后,开始扎龙。村中的小伙子也被有意安排到扎龙的工作之中,他们就是一个村子的后备力量,一种民俗的传承自然离不开年青人的参与。老艺人大抵都是曾经的后生,有着过硬的扎龙和舞龙的手艺,他们会用大声喝斥和谆谆教诲两种方式,感染着后生,便在同时把一身本事悉数传授。
  开舞当天,草龙全身插满香火,远远望去就像一个滚动的火球一般,那架式足以让每一个参观的外乡人震撼入心。舞草龙的大抵是年青人,他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戴上黄色的帽子,束着红腰带,透着喜庆和干练。一样的锣鼓开道,一样的鞭炮连天,一样的欢天喜地。草龙的足迹在舞动中,按照行进线路,在村庄的每家门口驻足,意在为每家每户带去平安和祝福。

  2013。8。5日,伟民于休宁。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跳钟馗

  近代著名画家张大千画了一幅钟馗画,题名为《画钟进士》,并为此画题诗:破帽蓝袍事有无,年年点笔费功夫。人间幽愤知多少,政要先生卤莽驱。在这幅画作中,钟进士依旧身材魁梧,虬髯布面,不怒自威,却多少显出颇多文人的儒雅气度。不知是大千先生手下留情,还是钟进士本身就当如此,毕竟有关钟馗的雅士相貌却是不多见的。在民间,钟馗早已化为辟邪扶正的象征而,深入广大民众心里。而在众多画师笔下,钟馗青面、翘眉、圆目、红髯,着一套文官服饰,其样貌却毫无半点文人印迹。说得直接些,这样的形象远比人们思维中揣度的鬼的模样好少了多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怕是正因了这样的样貌,才让他成了鬼魅魍魉的克星。
  跳钟馗是一种民间舞蹈,又称“嬉钟馗”。古时“嬉钟馗”是以木偶架在肩上嬉耍,后为发展到由人扮演钟馗,在村中巡游嬉耍,有《出巡》、《嫁妹》、《捉蛇》、《除五毒》等多种内容。在徽州,自北宋始,历元、明至今,钟馗就以护佑百姓的神化功能而广为流传。五月端午节前后,歙县徽城镇渔梁社区、雄村乡义成村、徽州区(原歙县岩寺镇)的跳钟馗民俗表演,就是这一流传的物化表现。
  跳钟馗演出时,先由五位头系白毛巾、身围红、白、绿、灰、黄色包肚,手持棍、叉,脚蹬软底绣鞋的邪恶小鬼,在锣鼓声中群丑跳梁似地狂奔乱舞,嘶叫逞威。此时,钟馗面涂青色,长髯,身穿紫红袍,右手执宝剑,一步一趋,口喷狼牙焰火,踏着锣鼓节奏,与五鬼较量。作为进士的钟馗,即便捉鬼驱邪时,也是享受一定“待遇”的:前有“蝙蝠”引路,后有一侍者撑罗伞,另一侍者肩挑酒罐。这“蝙蝠”多有一上了年纪的妇人扮演,她手上的一把破得不成样子的“芭蕉”扇,不停地左右前后舞动,形若蝙蝠飞舞,深含“福”至“鬼”祛之意。罗伞一样的千疮百孔,日不遮阳,更难挡雨,却是亦步亦趋地紧紧跟着钟进士,那跳跃的步法,为整个民俗添了情趣。肩挑酒罐的侍者,是必不可少的。钟馗生性张狂、豪爽,而这一性格的人必有一好,那就是酒。民俗表演中,五小鬼手中棍、叉乱舞,奋力反抗,钟馗与其厮斗,不时把酒畅饮,正所谓酒助英雄胆,人虽为醉态,却更添斗志,胸有成竹。激战数分钟,五小鬼色厉内荏,终于在畏缩逃避中束手就擒。
  跳钟馗既有徽州浓厚的乡土气息,又有很广泛的内涵意义。表演时大抵为沿街巷游走表演,村中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要走上一遭,目的是把钟馗的福气带给众生。无论何时,这一除邪灭害、消灾降福的民俗要义,都是人们所需要的。沿街行走时,钟馗依旧忘不了饮酒、依旧前后醉步,依旧左右舞蹈。这时候,跟在后面的五小鬼,就可以借行走休息一下,无须太多表演。毕竟主角只有一个。遇门前空旷处,众小鬼便来助兴,刚平静下来的争斗又重新上演一番,引得众人燃炮叫好。整个村庄,成了《跳钟馗》的大舞台,演员与观众水乳交融,同欢共乐,产生了强烈的艺术共鸣。
  我曾亲历过“渔梁版”和“义成版”两种跳钟馗形式。这两种形式在人物造型上虽有些许变化,但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场所。徽州古城景区在旅游打造上,把渔梁一干表演民俗的村民邀集到了一起,开出工资,犹如养了一个“戏班子”一样,对外来游客开放,演出场次依游客多寡而定。遇上黄金周这样的节假日,场次多达十多场,别的不说,光一天到晚着一个花脸装,人也会受不了的。可既然受雇于景区,也就多少得遵从合约,故此在整个演出时间上和激情上大大打了折扣。一般情况下,针对游人的跳钟馗一场也就十分钟左右,钟馗表演者显得斯文,少了不少张狂动作。观者大抵外乡人,时间虽然短促,或者表演者不甚卖力,但也足能让他们在异域大开眼界,好好过了一把徽州民俗的瘾头。自然,在这样的稍带商业的演出中,自然也要吸引游人捐上一点“爱心”方可。钟馗在持酒罐痛饮时,一手抓罐,一手掀起衣服前襟,露出护心镜来。这时的导游员便会适时作好配间和解说工作,凡掷中者必有大福云云,引导游人用硬币往护心镜抛掷。如此下来,一场表演也能挣上数十元钱。自然这些钱就是表演者的利市了。如江湖卖艺一样。只是后来,景区并没能把这群艺人留下来,徽园内那间专供艺人表演的大房子早已落上了锁,时间稍久,落尽灰尘。义成版跳钟馗,依旧保持着原来古香古色的原味。特别是钟馗的扮演者,虽说年近七旬,却给人活力四射的青春感受。让人欣慰的是,五小鬼大多二十出头,为了这一民俗,在端午、春节等重大节日里,提前从外乡赶回家乡,参与其中。当地的民俗专家介绍,新一届“钟馗”都要从“小鬼”中产生。只有全身心投入其中的艺人,才有可能坐上“钟进士”的宝座。而一个千人村落的年青人,更把能够跳钟馗,能够为众乡邻带来祝福作为一项重任代代相传,这种沁入骨髓的“大义”让这一传承有了可靠的人力保证。
  还想再说一说钟馗斯人,他的声望地位,特别是捉鬼保平安的传说,又是如何深入徽州及其他地方广大人们心中的。钟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据古籍记载及考证,钟馗故里为陕西省西安秦岭中段终南山下户县石井镇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公元712年,钟馗赴长安应试,作《瀛州待宴》五首,被主考官誉称“奇才”,取为贡士之首。可是殿试时,奸相卢杞竟以貌取人,迭进谗言,终至其状元落选。钟馗抗辩无果,激愤难当,拔侍卫之剑自刎,此举惊天动地,泣鬼恸神。唐明皇以状元官职殡葬于终南福寿岭。为正妒贤之罪,发配卢杞至岭外。有一年春天,唐明皇久病不愈,一日睡梦中见一小鬼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和他的玉笛,上窜下跳,绕殿而奔。这时,一位相貌奇异,头戴纱帽,身穿蓝袍、角带、足踏朝靴的豪杰壮士将小鬼撕扯一番,囫囵吞食。他对唐明皇说:“吾乃终南山下阿福泉进士钟馗也,貌异状元落选愤亡,因念皇恩,今誓与陛下除尽天下之妖邪。”唐明皇梦醒后很快病愈,遂下诏画师吴道子按照梦境绘成《钟馗赐福镇宅图》,封钟馗为“赐福镇宅圣君”,批告天下,一年四季遍悬钟馗像,以祛邪魅佑平安。更让人惊奇的是,吴道子也做了个同样的梦,所以“恍若有睹”,一蹴而就。
  “少小名惊翰墨场,读书无用且佯狂。我今欲借先生剑,地黑天昏一吐光。”清代画坛名宿高邕在《仗剑钟馗》诗中如此吟诵。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后世诸生对钟馗的敬仰和怀念。钟馗更以其以德报怨的开阔胸襟捉鬼报皇恩,在中国百姓中挣下了万世盛名。或许,跳钟馗的真正意义还在这里吧。

  2013.10.26,伟民于歙县七川新村。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 徽州目连戏

  浓烈的太阳与族长阴沉的脸成了一个极大的反差。祠堂议事厅静得连针掉下地也能听见。一张张疲惫无奈的脸上写着焦躁、不安和惶恐。族长呷了一口茶,把连带喝进嘴里的茶叶片子奋力一吐,尽力让一张脸平静下来。他知道作为一族的首领,自己的任何不安的心态都会影响到一个族群的骚动。天灾当前,月余无雨,土地开裂,禾苗干死,茶园枯萎。一个族群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祈雨求神的把戏早已演绎了多少回,可老天爷这次似乎下了狠心,不再为寻常的人类仪式的虔诚所动,依旧一天天一个白晃晃的太阳天上挂着,河里的水位在不断下降,小溪几近断流,一个江南水乡百年不遇的劫难出现了。族长开始说话,他压抑着心中的诸多情绪,让所说的话趋于平淡:唱目连戏吧。
  也许看官们并不十分明白上面的表述。我要补充的是,遇到天灾的一个族群的领袖——族长,正在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号召一个村落以一种坚忍来抗抵上苍的无情,以一个传承数百年的“目连”救母的故事,来激发族人的抗争决心和必胜信念。戏曲,在这一时刻,成了一只号角,一种精神,深深地刻进了徽州先人的骨髓里。他们始终认为,做善人,做善事,就能最终感化上苍,祈得福址……
  每逢农闲,特别是重大节假日,在一个徽州农村搭台唱戏,娱乐乡民,即便现在,也是一件最寻常不过的事情。在古人的生产生活中,由于抗击自然的能力低下,灾年灾情不断上演。目连戏成了抗灾鼓劲的首选。随着时间的推移,目连戏不只为灾年祈福,诸如瘟疫、迎神、赛会或富裕人家办丧事,也要搬演目连戏,以祈求消灾纳吉、人寿年丰、村社平安。
  戏台有现成的,那是一间上了年纪的老房子,大多与祠堂连为一体,在村子中央,三面砌墙,一面畅露着,高出房前平坦米许,两边台阶上下。两根圆柱上贴着各式各样的对子,其中字浅意深的莫过“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这十字小联了。
  为什么逢灾年祸岁就要演目连戏呢?这大概与目连戏的来历及思想内容有关。目连戏的基本故事说的是傅相一家人的生活与命运。傅相斋僧斋道、施舍穷人,从善而后升天:其妻刘氏杀狗开荤、欺僧逐道而被打入地狱;傅罗卜(即目连、傅相之子)出家得道,终生行孝,寻遍阴曹十殿,最后救出母亲刘氏。这样一个出于佛经、简单而荒唐的故事,基本思想就是宣传佛教善恶有报、因果轮回的儒家思想。它在灾年祸岁或逢年过节演出,目的就是要人们崇奉佛道、多做善事。目连戏不仅内容包罗万象,从天上人间到阴曹地府、从神仙鬼怪到官宦人家、普通老百姓生活应有尽有;而且艺术形式多种多样,溶百戏、杂耍、歌舞、小戏以及各种民间艺术于一炉,且台上、台下、演员、观众浑然一体,打破舞台时空的限制,可说是古往今来,戏曲艺术的一份“大餐”和“大拼盘”。
  在“目连戏”出现之前,目连救母的故事早在隋唐时代就流传我国。据史料记载:目连救母的故事源于佛教释典《盂兰盆经》,现存敦煌写本《大犍目连变文》、《大目连变文》及《大目连缘起》等,均记述了目连救母的简易故事。至宋代,有了《目连救母杂剧》;元、明间则有《目连救母出离地狱升天宝卷》等问世。但是,以连台本戏的形式、以完整的故事内容、以丰富多彩的表演艺术敷之于戏曲舞台上的,则自明万历年间徽州祁门人郑之珍编演《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开始。郑本《劝善记》作于万历壬午(1582)年,自此,“目连戏”成为一个古朴、通俗、独具风采的大剧种,在徽州各地农村广泛演出,同时流传我国东南诸省以至广大的中原腹地。
  据考证,目连戏在徽州的兴盛,与程朱理学儒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朱理学作为中国儒家思想的正统,和宋代以来近千年中国封建统治思想的核心,在徽州可说是“根深蒂固”,目连戏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也离不开程朱理学的熏陶与影响。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程朱理学自然而然地成了目连戏的思想灵魂,而目连戏又是程朱理学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工具。明歙县县令傅岩在《歙记》中就说过:“徽俗最喜搭台观戏。”,由此可见,目连线在当时徽州的地位和名望。
  目连戏起源于徽州祁门,流传的范围却到达徽属6县以及邻省、邻县地区,据初步调查,徽州及其周边的目连戏就有20个左右。目连戏演出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大,有演2天2夜、3天3夜到7天7夜不等,而且往往从太阳落山演到次日太阳出山,故称“两头红”或“三头红”。目连戏后来随着徽商的足迹走遍大半个中国,许多地方剧种也积极移植上演,如四川高腔《目连传》,绍剧《救母记》,莆仙戏《目连救母》。清康熙年间,皇宫也开始搬演郑之珍的《劝善戏文》。乾隆年间,张照参考郑之珍的原著,编撰宫廷大戏《劝善全科》,共240出,连演10天。而且,随着佛教的传播,目连戏甚至远传到东南沿海及川滇等地。今徽剧、川剧、汉剧、婺剧、昆曲、黄梅戏、桂剧、湘剧尚保留目连戏中的《双下山》、《王婆骂鸡》、《哑背疯》、《老背少》等折子戏。目连戏突破了曲牌的限制,巧妙地吸收了戈阳腔中“杂用乡语”特点,在唱词和宾白中加进许多通俗词句、谚语和一些激情洋溢,顺口快念的句子,名为“滚唱”、“滚白”,使声调有如朗诵,连唱带白,使戏文深入浅出,渐渐演变为独特的“徽州腔”。而流传于池州的目连戏又形成了红极一时的“青阳腔”,它与“徽州腔”一并称为“徽池雅调”,从而取代戈阳腔在剧坛上的位置,为后来徽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连戏的演出不分台上台下,不分白昼黑夜,高潮时甚至不分演员观众,唱、做、念、打齐全,鬼、神、人、畜皆有,场面火爆,气氛热烈。
  大浪淘沙,时光荏苒。到现在,目连戏这一古老而传统的徽州民俗,保存完好并持续演出的村落就有祁门县历口乡环砂村,歙县长陔乡长陔村等。就是现在,当地村民还会在春节等重大节日里上演目连戏。目连戏以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和地方民间风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和极其广泛深刻的影响力奠定了它在中国戏曲上不可替代的位置,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目连戏越来越受到戏曲界人士的高度重视,祁门、歙县在抢救、保护的前题下,进行了挖掘与继承,以使这一古老的戏剧种类得以保存下来。
  2013.10.29至30日,伟民于休宁。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59

主题

353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1586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9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 抢 婚

  不久前,与一个婺源的朋友聊天,无意间听他说起了婺源的夜婚习俗。所谓夜婚,简单的说,就是午夜出嫁。娘家人在午夜零点时分,燃放鞭炮,让前来迎亲的新娘把新娘子接回家。看起来,挺折腾的。那一晚,除了新郎新娘,当事的两家人之外,还有更多的亲朋好友,怕是不能睡上一个安稳觉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现为江西管辖的婺源,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徽州府治下的一个县域出现的。婺源人心中的徽州情结更是极深蒂固,难以割舍。简单的行政区域划分,分不掉那些深入骨髓的喜好和民俗。从午夜婚嫁这一民俗中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来。
  休宁与婺源毗邻,休宁县的板桥、龙田、岭南等乡镇的村民,更是与他们周边的婺源人相交甚笃,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婺源话,就在菜肴上也是互相影响。比如,板桥一带的粉蒸菜就是一个佐证。无论鱼肉,还是时令蔬菜,统统用米粉搅拌蒸食。一座道教名山齐云山上的100多名村名,祖藉竟然全都是婺源人。他们平日里的交流,都是婺源当地的方言。之所以如此隆重介绍两地区域位置毗邻相依,是为了更好地讲述那些存在或消失的民俗。
  汪顺生是休宁县地志办主任,一位资历颇深的徽学研究者。我把婺源夜婚的习俗与他交流时,汪顺生不假思索地说道,那就是徽州抢婚习俗的遗存。
  徽州辖歙县、黟县、祁门、休宁、绩溪、婺源六县。歙县府县同城,又称一府六县。由于多山少田,在地域上,徽州自古就不是富庶之地,但却是个风光奇佳的风水宝地。境内的黄山白岳,足可证明。徽州的繁荣,是与一支支迁徙的队伍有关的。那些中原的皇亲国戚,势力雄厚的大家族,在经历战乱,不堪忍受血腥的叨扰之后,选择走向偏僻的大山……越偏越好,越能不见外人越好的理念,让徽州的山区在一个白天或夜晚升起了炊烟。最为偏僻的有歙县的狮石、金川,休宁的白际、璜尖等乡镇。在公路没有修通,汽车没有出现之前,这些地域的人们要想进一回城,就得徒步走上三天三夜或更长时间。
  于是抢婚开始了。中原大族初来乍到,自然成了掠夺的对象。其中谁家有女初长成,早被徽州当地的土著——山越人盯得严实。受了中原文化的熏陶,山越人也学着文明起来。他们会请上一个能说会道的媒婆,提了礼物上门说亲。媒婆口吐莲花,却无法说成亲事。男方受不了这样的轻视和打击,便纠集族人中的骁勇善战者,在一个月黑风高更深人静的夜里,潜伏进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撞开女方家大门,把熟睡的新人连同被子裹在一处,抬了就走。待得女方家弄清原由,再去上门理论,显然为时晚。这是一种情况。而这种违背他方意愿的强取豪夺,在一个时期占据了主流。这一时期,主要体现在迁徙的外来家族立足未稳,无力抗争,只能接受屈辱的姻亲,用以加强族群的势力。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伟大的爱情通过暴力手段向不通人情的女方族人宣战了。一个女子在不经意的一次集会中,无意邂逅了一名青年书生,双方顿生爱慕之情,玩起了锦书频传的游戏。虽然只是自作主张的私下定情,却经不住两情相悦、一心想着共浴爱河、却终究不能的苦楚,经媒婆三番五次商讨无果后,男方只能选择借助家族势力,抢回新娘完成夙望。只是这样的美好,却并不多见。在暴力和血腥中,更多的挫败一方,只能忍受而无他法。他们会把这一切归结到命运上头,日日焚香,希冀先人庇护。
  如此看来,暴力手段在一个文明尚不及普及的时代,对于大多妙龄女子来说,她的人生和梦想全部寄予了上苍,唯一的希望就是抢夺她的新郎,在日后的生活中,能够善待自己。爱情离她们太过遥远。女人,只是他人家族繁衍后代的工具。
  我在一个山村接着一个山村地游走。尽管我知道,我的努力,也只是三千弱水之一瓢罢了。有关抢婚的故事,大多已经佚失,存留下来的,早已刻进了一道道如沟坎般的皱褶里。其中有凄婉,有美丽,有诙谐,也有惊涛骇浪,震人心魄。
  先说一个烈女子以一已柔弱之力向命运抗争的故事。女子汪氏,年方十五,出落娉婷,只是家道中落,父亲早殒,与母相衣为命。一次,汪氏赶集,被当地一吴姓恶少相中,从此一家人便生活在了惶恐之中。汪氏知道,终有一天,吴家会动强相迫。果不其然,一天夜里,吴家带了十多个强汉上门抢婚。一到汪家门口,只见大门洞开,八仙桌旁两张太子椅上,坐着汪家母女,竟然面带微笑。这让吴家抢婚众人面面相觑,无所适从。吴少上前探问。汪氏道,妾身今日便随了君去。不过,妾身夜里好梦,梦时常挥刀剪乱刺乱砍,伤了自身且不打紧,若是伤了郞君,妾身万死难辞其咎。是故妾身年方十五尚未出阁,盖知者无人敢娶耳。今妾身幸遇郎君,三生有幸。吴少一听,脑门瞬间轰炸起来,冷汗直冒。只是不信。汪氏道,你且吩咐他人门前等候,待妾身去了衣袖让君细看。吴少便斥退抢婚众人。汪氏捋了衣袖,只见两条玉藕一般的手臂上,疤痕累累,其中有新伤,也有结痂旧伤。至此,吴少完全相信了,于是带着众人离去。自然,这是汪氏的一个自救法子。为了避免一生错嫁,汪氏现在所受的苦楚,自是付出甚小了。
  也说一个诙谐有趣的传闻吧。话说一家有姐妹两人,姐姐被人相中,却又不是她的意中人,而这一男人却被妹妹看上了。抢婚的时候,妹妹替了姐姐被抢上了花轿。男方一看不是自己看上的女人,便大叫,错了,错了。妹妹边往轿里钻,边大笑说,没错的,没错的。男方一看,眼前女子不仅面容姣好,而且胆大敢为,瞬间就喜欢上了。后来,姐姐终于嫁得意中人,于是皆大欢喜。
  徽州抢婚习俗几经演变,到得后来,就成了一个形式。自然,这缘于文明的提高。大抵男女双方各自欢喜,取得双方家长同意之后,选择一个吉辰良时,在夜里上演抢婚一幕。女方一头也必约了众亲友在后追赶,待到赶至男方家中,那里早就备好酒席笑脸相迎了,于是觥筹交错,一醉方休,欢歌笑语洒满一座山村。
  纵观华夏五千年文明史,抢婚一事不是发生在一个时代。也不仅仅发生在一个徽州。这主要在于当时的社会境况。战乱时起的纷乱年月,也正是抢婚一俗的盛行时期。而其中的成因,也是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或者说能够众味可调的一点,那就是母氏社会向父氏社会的过渡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改变,由精细的手工操作向种植等重体力活转变之后,体格健壮的男子主宰了物质的生产和分配权,抢婚民俗也就跟着产生了。自然,在法制健全、文明程度高度提升的今天,抢婚民俗早已消亡殆尽。人们所能做的,也就是如婺源现存的民俗般,选择在午夜时分嫁娶罢了。
  虽然,婺源的夜婚,现存的只是古老民俗中的一个仪式,我们依旧能够从那一个个灯火达旦的夜里,回味和想象那些发生在同样土地上的故事。

  2013.12.14,伟民晨作于歙县七川。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1-22 14: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