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歙县古城应尽快修复“承流宣化坊”
方利山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历史上是附廓县,一直府、县(徽州府、歙县)同城,历史悠久,徽州文化底蕴深厚。歙县古城又称歙州古城。据丁廷楗、赵吉士的康熙《徽州府志》卷一“舆地志•城池”记载:“徽州府城在乌聊山,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唐越国公汪华据郡称吴王,自休宁万安徙治于此,时所筑东半抱山,西半据平麓,扬之水顺城东北而西为练溪。”也就是说,早在约1400年前,徽州的“汪公大帝”越国公汪华把郡治从休宁万安“万岁山”古城岩迁到歙县乌聊山,歙县就开始州、县同城了,歙州古城从那时起就开始成为徽州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徽州文化史上占据了核心地位。现仍在徽州府衙前昂然雄立的“南谯楼”“二十四根柱”城门,建构独特,由二十四根木柱支撑,保留了隋唐和宋时的建构遗制,在全国都不多见,据传,那就是当年汪华“郡治”的大门。据史志记载,在徽州府城的“府前东街”。可能也就是在现在的“南谯楼”门外,历史上曾有一座非常重要的“承流宣化”坊。(1)汪尚宁的嘉靖《徽州府志》说,这座“承流宣化”坊, 原来名叫“藩镇坊”,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改为“乡宦坊”,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御史宋纁来徽州府视事,将“藩镇坊”改为“承流宣化”坊,宋纁熟知徽州历史,当年越国公汪华治理六州(歙、宣、杭、婺、睦、饶),一意“靖民”,又维护唐大一统,忠烈为国的历史功勋让他十分仰敬,于是他熟虑深思之后,给“承流宣化”坊题词,词文是:其西面为“承流宣化”,其东面为“守土保民”,其南面为“六州重镇”,其北面为“三辅名藩”,(2)这一“承流宣化”坊的四面题词,非常重要,透露了三个重要历史信息:第一,这座由街巷坊演进而来的府城文化标志坊,是一座四面坊,其四面各有题词;第二,这座四面坊全面讴歌了隋唐时汪华的业绩,指出了歙州古城作为“六州重镇”、“三辅名藩”(“三辅”指京畿重地,徽州明代属南直隶,归中央直辖。藩,屏障重镇。)的重要地位。此坊点出了徽州文化承续中华文化源流,宣扬中华人文教化的本质。第三,此坊是由“藩镇坊”改名而来。史志记载,徽州府城内,宋初就有“宣化坊”,(3)后改为“宣明坊”,介乎街巷坊和标志牌坊之间。(4)“藩镇坊”是明代弘治年间所“新增”,“在府前东街”(5)。因此,这座“承流宣化”四面坊可以说是歙州古城的文化标志坊,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的地标性重要建筑,它的耸立奠定了歙州古城自1400年以来的徽州历史文化核心地位。此坊长期作为歙县的文化地标,被载入方志。至于毁圮于何时已不得而知。
在歙县古城跻身中国四大著名古城(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四川阆中、徽州歙县)之列,亟需努力发掘其历史文化蕴含的时刻,徽州府衙值得化1.6亿加以修缮;“承流宣化”四面坊也值得着意关注,尽快在歙县徽州府城内靓丽给予修复,这等于是抓住了徽州府城保护、歙县文化旅游的龙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应该将修复“承流宣化”四面坊作为歙县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标志性项目。花建慧副省长关于汪华文化要在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批示,尤其值得有关方面细品。歙县至今闲置着这样独一无二的徽州文化资源不利用,是不是有点可惜?
特别是这座“承流宣化”四面坊题名者明代重臣宋纁,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廉吏、好官,他为官廉节清正,任上反对豪华浪费,节俭钱财,救难恤民,勇于惩贪治腐,曾惩处贪官一百余人。他以至孝闻、清廉名传乡里,连草寇都不忍侵扰。他来徽州视事,可能就是为辨明当时徽州太守何东序冤案,为其平反昭雪之事。总之,“承流宣化”四面坊的修复,对提升徽州府城的文化档次,对提高徽州府城在海内外的知名度,都有大意义。
十几年前,笔者就和胡承恩县长一道,提议有关方面考虑修复“承流宣化”四面坊。目前南谯楼前新建的“承流宣化”坊,并不是原“承流宣化”四面坊的修复,不够气派,位置也有些逼仄。对于修复“承流宣化”四面坊,胡士圣书记也十分关心重视。我们希望此事能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把这一徽州府城的“门面”重新恢复起来。
2014年5月于徽商故里
注释:
(1)、(2)、(3)、(4)、汪尚宁•嘉靖徽州府志•坊市(卷之一)“宋初坊十有二:曰宣化、望仙……延佑六年重立坊十八,曰文明……宣化……,嘉靖改宣化为宣明。”“承流宣化坊旧名藩镇坊,嘉靖四十年改为乡宦坊。四十四年,御史宋纁行府,题其西曰“承流宣化”,东曰“守土保民”,南曰“六州重镇”,北曰“三辅名藩”。”528
(5)丁廷楗、赵吉士•康熙徽州府志(卷一)•舆地志•城池,3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