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文艺
本县民间文艺活动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据《晋书·五行志》载:晋海 西公旗庾唏设宴,常令妓表演新安歌舞。清嘉庆年间,邑人汪莱曾选舞生教习乐舞。民国23年(1934),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进入本县;民国27年,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在岩寺集结,他们都带来文艺宣传队,为我县的群众文艺增添了革命的风采。
建国后,本县对民间文艺极为重视,曾三次组织人员系统整理民间歌谣、故事,舞蹈。1987年成立了民间文艺集成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织采风队伍,至年底共收录民间故事120篇、歌谣3l首、谚语220余条,共约26万余字。
一、民 歌
本县民歌有山歌,号子、儿歌、道士腔和风俗小调。音调古朴典雅、高亢、委婉,具有鲜明的江南色彩与浓郁的古山越气息。风俗小调最为广泛,溶渗于寻常的生活之中。婚嫁歌有《哭轿》、《接房》、《撤帐》、《交杯》、《敬酒》等。劳动中有《锯板号子》、《采茶号子》、《采桑号子》等。山歌有《正月探妹》、《十八姑娘拔菜栽(秧)》、《送郎》等。儿歌有《月亮大大》、《推柴歌》、《柏枝树》等。道士腔有《游四门》、《十供》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的革命民歌有《认清敌人》、《宣传歌》、《月亮渐渐高》、《哪个是偷闲》。建国后的新民歌有《女儿亲事自己管》、《歌。昌互助组》等。1979年和1984年,文化部门先后编成《歙县民歌》一、二集,其中有16首民歌分别选入《中国民歌集成·安徽卷》和《安徽民间音乐》第三卷。
二、民间舞蹈
主要有傩舞、麒麟舞、蚌壳舞、高跷舞、钹舞、地戏、旱船、叠罗汉、跳钟馗、舞龙、舞狮、戏花灯、杂耍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一般在庙会、祭祀、节庆等期间进行表演。民国期间流入秧歌舞。1986年至1987年底,经过挖掘整理的《叠罗汉》、《跳钟馗》和《钹舞》,先后被《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卷》收录。
《叠罗汉》起源于明代三阳叶村。全舞分成上下两段。上段采用戏剧的表演形式,由小和尚打扫佛堂,老和尚虔诚礼拜,然后引上观音、韦驮、灵官三位菩萨与护法的四大金刚。下段为罗汉上场,进行堆叠。众罗汉戴头套、画脸谱、赤露胸背,堆叠各种人体造型。有六柱牌坊、水帘洞、仙人桥等90余套,高者叠至6层。表演形式近如杂技。
《跳钟馗》,明万历年间至今,流传于岩寺、朱家村一带,傩舞形式。饰钟馗者,面涂青绿,口带长髯,头顶乌纱,足蹬草鞋、笸篮垫肚,畚箕挂股,外罩紫红官衣,手携宝剑,或持朝官玉板。前有蝙蝠引路,后有黄罗伞盖,旁有酒坛侍者。该舞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种内容,体现了民众崇尚钟馗刚正不阿、除害降福的美好愿望。
1958年,民间艺人胡茂之等以该舞参加芜湖专区民间文艺会演,荣获二等奖。
《钹舞》,独人舞蹈,以一对铜钹为道具,有“双蝶飞舞”、“单蛇吊鳖”、“蜜蜂钻洞”等18套节目,形式类如杂技。清末流传于武阳一带。方德法秉承父业,表演娴熟, 称为“皖南一绝”。
三、民间故事
故事内容以历史人物居多,主要有程灵洗、汪华、李白、许宣平、岳飞、方腊、朱元璋、许国、黄冤妇等,反映了“古圣堂”、“乌聊山”、“太白楼”、“紫阳观”、“叶氏贞 节木门坊”、“三戒碑”等名胜古迹的由来。次为地名,主要有丞相源、将军山、金鸡石、 牛屁股、英将坑、七贤、五渡、跳石等。神话传奇有“落油雨”、“麻油廊”、“斩尾龙”、 “轫富蛇”和“烂肚宝”等。土特产故事有“黄山毛峰”、“顶谷大方”、“上丰雪梨”、“徽州贡枣”、“问政山笋”、“红头蛙”、“八音鸟”等。民情风尚故事有“孝女村”、“寡妇桥”、“仙女弹琴”、“还金亭”、“三姑定桥名’’等。革命故事有“周副主席浇开红玫瑰”、“叶军长在岩寺”、“陈毅赴宴”、“栗裕惩恶”、“张云逸与‘07’号密件”等。
附:民歌《婚礼》一组和《十二月花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