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全县总面积2122平方公里,人口约49万。歙县辖13个镇、15个乡:徽城镇、深渡镇、北岸镇、富堨镇、郑村镇、桂林镇、许村镇、溪头镇、杞梓里镇、霞坑镇、岔口镇、街口镇、王村镇、坑口乡、雄村乡、上丰乡、昌溪乡、武阳乡、三阳乡、金川乡、小川乡、新溪口乡、璜田乡、长陔乡、森村乡、绍濂乡、石门乡、狮石乡。 歙县美好乡村之徽城镇 徽城镇,是歙县人民政府驻地,位于歙县中部,北接桂林镇、富堨镇,东与北岸镇、坑口乡接壤,西南与郑村镇、雄村乡毗邻。交通十分便利,皖赣铁路、慈张公路、杭徽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在徽城镇金山村设有道口)。总面积6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130亩。人口近10万,辖14个行政村,9个社区居委会。14个行政村:旸村 、七川村 、 古关村 、问政村 、紫阳村 、程家坞村 、新路村 、北关村 、南源口村、 大梅口村 、金山村 、南屏村 、鲍川村 、就田村 、九个社区:解放社区 、新南社区 、新北社区 、新路社区 、斗山社区 、渔梁社区 、新安社区、 练江社区 、新洲社区。 徽城镇历史悠久,始置于秦,唐以后一直为州治、府治所在地,史称“徽州府”。在民国初年建镇时,即名“徽城镇”。1958年划属“徽州公社”,1961年划属“徽城公社”,1965年提为县属镇。此后,在1984年,将原徽城乡整体并入。在2004年,原南源口乡整建制并入。
斗山街 斗山街位于歙县城内,因依靠斗山得名,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建于明清时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质牌坊—“叶氏贞节坊”等等。它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向你娓娓讲述着古老而又凄美的故事,青石板铺成的路面狭长、悠远,宛如再现戴望舒笔下的“雨巷”。 杨家大院:据传始建于先祖杨宁。杨宁,歙县城中人,字彦谧,明宣德五年进士,历任江西巡抚、礼部尚书。杨氏家宅布局十分合理,设有厅堂、谯楼、厢房、楼厅等。厅堂气势宏大,雕梁画栋,做工精致。 叶氏贞节坊:传说当年朱元璋为了躲避元兵的追踪,在斗山街江莱莆家窗下的废墟中躲藏了七天七夜,并得到江妻的给食,得以生还。朱元璋做了皇帝不忘当年救命之恩,派人来接叶氏入宫,无奈叶氏守寡不从。皇帝便赐建这座牌坊以旌表叶氏女子。 蛤蟆井:相传斗山街原来是缺水的,唐朝贞观年间,当地居民从一对蛤蟆藏身的地方打出了两个泉眼,涌出清冽的甘泉来,于是在那里掏井,终成这口历经一千多年永不干枯的蛤蟆井。
渔梁坝 渔梁是歙县古代的水埠,可沿练江入新安江直达杭州,是歙县古代唯一的水运之道。现在的渔梁老街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风貌;街道依河而设,蜿蜓曲折二华里有余,一色旧式门板店面,一色鹅卵石路面,各种店号、庄号依稀可辩。更有一色的青石屋基高耸水滨,高约数丈;一色的木板房屋筑于其上,重楼叠宇,鳞次栉比。古街的尽头是渔梁坝,它是新安江上游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古代拦河坝。整个坝长约百余米,斜面长五十米,均用一至两吨重的雪白晶莹的花岗岩石砌成。由于坝的落差较大,加上坝下乱石嶙峋,练水到此,经溢洪道飞流直下,涛声不绝,声震数里,煞是壮观。 渔梁坝的右上方是紫阳山。据说宋代大儒朱熹之父朱松,来此游玩,乐而忘返,便结庐而居,在此专心治学,入闽后仍念念不忘紫阳山,以“紫阳书院”镌为印章。朱熹本人自闽来游故里,也流连忘返。后人为纪念朱松父子,在紫阳山麓建立了“紫阳书院”。
紫阳书院 全国著名书院之一,郡守韩补始建于南宋淳六年(1246年),初建在府城南门外紫阳山麓,理宗皇帝御题"紫阳书院"匾额.紫阳书院以祭祀朱熹,宣扬朱熹理学思想为主旨.元代至元年间迁于南门内,延二年(1315年)又迁于南门外,后毁于兵.明洪武初,重建于歙县县学右之射圃.正德七年(1512年)郡守熊桂重修紫阳书院,并亲自主教.正德十四年郡守张芹,别建书院于紫阳山中,从此,歙县有两个紫阳书院,讲学之风称盛一时.明末四毁书院,两书院门庭冷落.清代,康熙,乾隆先后御题"学达性天","道脉薪传"两匾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歙人曹文埴,鲍志道等于县学后朱文公祠建"古紫阳书院",重振讲学之风,桐城姚鼐曾讲学于此.咸丰,同治年间,两书院均遭兵毁.后筹工局拨款重修古紫阳书院,并改为校士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紫阳师范学堂设此.以后,书院旧址均办有学校.现存有"古紫阳书院"碑坊一方耸立在歙县中学后的一个高坡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