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黄山市档案馆内,存有一本记述一个村落历史的志书:《程朱阙里志》。这本志书记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士族迁移到黄山脚下一个名叫篁墩的地方。他们给当时的皖南山区,带来了中原文化的精髓,后世大家辈出,形成了影响宋明清三代封建统治者指导思想的程朱理学。篁墩村也因此被称为中原望族入皖的起源地。
这本《程朱阙里志》成书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为清雍正三年(1725年)紫阳书院重刻版本。《程朱阙里志》中的“阙里”一词,指的就是现在的篁墩村。当年的人们是如何从中原迁徙至此,又是如何繁衍生息的呢?
为避“永嘉之乱”、“靖康之乱”南迁
安徽省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要想探寻徽州人来自中原的根,必须前往这个名叫“篁墩”的地方,也就是今天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的篁墩村。因为在《程朱阙里志》中,将此处描绘成一处徽州人的根基之地。《程朱阙里志》详细记载了作为宋代文化大家的程、朱(程颐、程颢、朱熹)两家,其祖先如何从中原迁徙至此的过程。篁墩就像是一个绳结一样——当年迁徙徽州的中原士族,沿着新安江深入到屯溪盆地之后,会先到篁墩歇一下脚,休整后再到其他地方安居下来。
据黄山学院徽学教授方利山介绍,最初的人口迁入,为魏晋时期的“永嘉之乱”,中原民户迁至长江流域者超过百万,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士大夫阶层和贵族阶层。这个南迁时间延续到后世的南北朝、隋,时间长达两个世纪之久,也是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
在“永嘉南渡”大规模人口迁徙之后,徽州地区第二次大规模中原人口涌入,为唐末的黄巢起义,两宋之际的“靖康之乱”,尤其是唐末为盛,一次迁徙来多达20个家族姓氏。其中名门望族就有15个,分别为张、陈、朱、戴、周等大姓。
与遍布闽粤赣三省的客家人一样,迁徙至此定居的徽州人,都是“永嘉南渡”时期,因躲避战乱中原士族的后代。但和客家人未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的生存方式不同,南迁至黄山地区的中原人最终反客为主,同化了这里的山越人。从东汉末年开始,最初南迁至此的中原人,就联合官方对当地的山越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和同化,随后随着大批中原人的南迁,这里渐渐地成为中原人占据大多数的地方。公元九世纪左右,“山越”这个词在史书上彻底消失了。那些南迁的中原人后代,最终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篁墩村曾是当年移民集散地
来自中原的移民,经过长途跋涉,初来徽州山区,首先就是在篁墩这个弹丸狭小之地进行喘息和立足。在中国的移民史上,和明初移民集散地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和江西瓦屑坝一样,篁墩村也是当年的一处移民集散地。
当年,从中原迁徙至此的中原人士,到达长江以南皖南山区,大都自发在这里停留。这些人或留居篁墩,或由篁墩再迁到徽州各地,以后都发展成为了徽州的名族望姓。因此,寻找来自中原的血脉,不得不从如今的篁墩村探访起。
屯溪盆地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徽州成为历朝历代躲避战乱的最佳去处。古时,篁墩靠近古新安江故道,是一个水路码头,而且处于屯溪月牙形盆地的中间,自古以来为鱼米之乡,经济较为发达。而且从篁墩到徽州的山区,水路交通非常方便。而篁墩村靠近的富仑山前,处在一个半月形盆地之中,此地不仅山清水秀,适合人们生存,而且可以凭借着地形优势,一旦遇到兵乱匪扰,人们就可到村子不远处的山中躲避。于是,篁墩自然而然地成了中原人入徽州的第一个中转站。
“特别是唐末,以黄巢为首的农民战争中,这里更成为中原人士躲避战乱的好去处。”方利山介绍说,篁墩之所以成为移民集散地,还有一种源自于民间的传说,那就是唐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黄巢姓黄,起义军对带有“黄”字的地名秋毫无犯,篁墩(当时称为黄墩)这个地方,凭借着地名优势,成为躲避兵祸的世外桃源。
徽州地区很多村落以姓氏命名
随着一批批中原望族来到篁墩,再进入徽州其他地区,徽州渐渐地成为保留中原血脉的一处世外桃源。由于徽州地理环境并不像中原那样一马平川,而是山多田少,人多贫困。这些南迁的中原人,要想在此落下脚跟,必须聚族而居、相互协作、相互周济,因此此处很多村落皆为姓氏命名。内部团结,这点也是徽州宗族性强的另一个原因。
明嘉靖十三年程尚宽所著的《新安名族志》中,记载了84家大族迁移徽州的过程,同时也记载了徽州各村落的名称因姓氏而命名,如歙县的“谢村、刘村、郑村、胡村、杨村、江村、吴村、黄屯、鲍屯、罗田”等。至今,在徽州地区,还能见到这些保留着古老姓氏为村名的古村落。
宗族思想,让这些迁徙至徽州地区的中原人士在此后的千百年里,一直保留着中原古风,清人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中这样描写徽州的民俗:“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朱子家礼,彬彬合度。父老尝谓,新安有数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年之族,未尝散处……”
“程朱”等理学家祖籍均在篁墩
大量的中原社会精英云集于此,形成了独特的徽州文化。其后世也名人辈出。这些后世的名人,将这里认定为祖居之地。在篁墩村中的富仓山前,有一个名叫朱家巷的地方,就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先世的故居所在
。
据78岁的篁墩村民程文俊说,在《程朱阙里志》中记载,朱熹祖上原本祖居中原,后迁至婺源。朱熹本人在《婺源茶院朱氏世谱后序》里曾提到:“熹闻之先君子太史吏部府君曰:‘吾家先世居歙州歙县之黄墩’。”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朱熹的父亲亲口告诉他祖居地是在篁墩”。在篁墩村的宗祠遗址中,记者发现了一块明代万历年间的石碑,刻有“朱夫子祖居地”。此外,同一时期的著名理学家程颐、程颢,也有记载其祖先程元潭在东晋初年,从洛阳迁往篁墩。朱熹与二程的儒家理论,最终称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被称为朱程理学。
不仅仅是“程朱”二位理学家,清代的著名思想家戴震,其族谱显示,祖上同样也来自篁墩。程文俊说,解放前,篁墩村中曾立有一块牌坊,其建造颇为巍峨壮观,牌坊中心石碑为明代万历皇帝亲笔手书“程朱阙里”四字。所谓阙里指的便是圣人故里,此外只有孔子故乡曲阜被称为阙里。至今,这块牌坊上的石碑被安放在篁墩村的文化纪念馆中,这份万历皇帝御笔亲题的碑刻,诉说着此处乃重要之地。
徽商让“篁墩人” 在全国开枝散叶
“篁墩作为一个中原移民至徽州地区的发源地、中转地,兴起得早,衰落得也早。相对于祁门、歙县山区中那些较为封闭的地方,最初迁徙而来的徽州人如今已经看不到了,因为他们早已走遍了整个徽州,甚至神州大地。”站在已经看不到任何古迹的篁墩村内,方利山说。
让人惊讶的是,《程朱阙里志》一书问世后,篁墩村的历史从明代之后戛然而止。此后,篁墩村的历史文献上再也没有相关的记录,以至于到了明代之后,这里有多少人口向外迁出,全然没有记载。
但方利山称,可以肯定的是,宋代以后,有大批人口由篁墩中转至徽州各地,此时徽州的人口结构基本定型。到了明清时期,徽州地区开始出现了徽商群体。徽商的兴起,让徽州人开始走出大山,在全国开枝散叶,但他们一直保留着“根在徽州篁墩”的观念。特别是篁墩的大姓汪姓,所谓的“天下汪姓是一家”,指的就是最初从篁墩走出的徽州汪氏。
每到清明都有人到篁墩村祭祖寻根
据村民程文俊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篁墩村由于过于靠近城市中心,经济也比较发达,这里的人开始大兴土木,除了朱熹先世故居所在的朱家巷外,其余的都已拆除建了新居。就连那块朱熹祖先的墓碑,也被遗弃在一户农民家的猪圈里,直到几年前,立志恢复篁墩文化的程文俊,才从猪圈里找来了这块墓碑。
虽然如今的篁墩已经完全看不到古时的风貌,但作为千百年来,中原士族迁徙至徽州的中转地,很多血脉传自中原的徽州人,将这里当成祖先缘起之地,每到清明,很多人都会来到这里,祭祖缅怀。程文俊说,比如祖先来自篁墩的程氏全国就有108派。他们分散在徽州及全国各地。但宗族血脉的联系,让他们每年都要来到篁墩村进行祭祀活动。
永嘉南渡
西晋永嘉年间,北方民族匈奴和羯族的首领刘曜、石勒等率领部众,残酷地屠杀汉人。永嘉四年(310年),刘曜在今河南东部攻下汉人坞堡一百余处。同年,刘曜攻陷洛阳,纵兵大肆屠杀焚掠,洛阳化为灰烬,史称“永嘉之乱”。为逃避战乱,中原的门阀士族带领家眷、民户流徙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这是有史以来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史称“永嘉南渡”。
田玉峰 汪扬 本报首席 记者 李磊/文
(文章来源:合肥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