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002|回复: 0

大阜潘家祠堂里的银桂树下的断想(3)

[复制链接]

113

主题

1678

回帖

1269

积分

进士

积分
1269

帅哥勋章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

发表于 2010-1-6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宗族的族谱往往编号分颁以下各支脉收藏,每年祭祖时,要各带所编发的字号原本到统宗祠来会看一遍,称为“会谱”。各宗族每年都有固定的“会谱”日期。举个例子来说吧,歙县有个地名叫“篁墩”,因地处交通要冲,进出徽州的外来移民几乎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例如,南宋理学家、婺源人朱熹在自序家世时,就毕恭毕敬地书上一笔——“世居歙州歙县黄(篁)墩”;近代农民领袖洪秀全的远祖,也曾风尘仆仆地途经其间。因此,“篁墩”在徽州移民史上的地位,绝不亚于洪洞“大槐树”之于山西移民、宁化“石壁村”之于客家人,在新安人的“寻根絮语”中,这一地名总是反复地出现。传说,唐末农民起义时篁墩为黄巢部将占据,为了躲避战乱,自东晋以来就世居其地的程氏族人纷纷四散逃命,这也就是程氏后人散居徽州各地的原因之一。不过,篁墩作为新安程氏的始迁地,大概是在兵燹乱后,仍然有一支回到此处居住,后来在这里建有程氏统宗祠(大约毁于五十年代末)。当地有位村民告诉我,到一九四六年,单单是篁墩程氏这一支脉以下就有一百零八派,广泛分布于东起绩溪、西至婺源(今属江西)的原徽州一府六县境内。每年定于四月三十日,在程氏统宗桐“会谱”,祭祖团拜、上墓挂钱。届时,各派无论路途多远都要派人前来,济济一堂共叙昭穆。通过一年一度的团拜会聚,宗族大大小小的各个支脉,不断地强化了这样的一种意念——“宜兄宜弟,如手如足。我们都是从同一个根系上繁衍出来的,同族是一家”。

会聚的一个重要方面,还在于商议续修族谱。一个家族的家谱必须定期续修,续修的间隔时间一般规定为三世(亦即三十年)。三十年为一代人的成长时间。之所以规定每隔三十年续修一次家谱,是想趁着族中耆老健在,新的一代又已长成的当儿,将三十年中家族里血缘关系的嬗变准确无误地记录下来,以免因年久失修引起世系行辈的紊乱。朱熹所说的“三世不修谱,则为不孝”,这在徽州几乎成了一句通用的族法宗规,被郑重其事地记载在许多族谱上。修谱时要发出“知单”,广泛通知分布在各处(包括徽州本土及迁居全国各地)的族众,以了解他们迁徒、从业的现状,甚至还要专门派人四出联络。

毫无疑问,不论是修纂族谱还是构建宗祠,都需要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现存的绩溪上庄村胡氏宗祠是太平天国以后重修的,据胡铁花先生(胡适之父)的自述,那次重建历时十一年,共费制钱一千三百三十万(约合银元一万三千三百元)。虽说是全族按丁派捐,但实际上,“整个胡氏一族都仰赖于四百几十个经商在外的父兄子侄的接济”为活(唐德刚编校译注:《胡适的自传》第二章)。因此,在此类活动中,财聚力厚的徽商总是扮演着主角。民国《歙县志》记载:
 
邑中商业以盐、典、茶、木为最著。……席丰履厚,闾里相望。其上焉者,……在歙则扩祠宇,置义田,敬宗睦族,收恤贫乏。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1-24 10:3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