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歙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及201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0年元月20日在歙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潘立军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我县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各项措施,抢抓中部崛起、扩权试点县政策机遇,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经济发展企稳向好,民生民计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五届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和歙县建县2230周年献上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预计,全县地区生产总值74.5亿元,增长12.1%,增速高出年度计划1.1百分点。三次产业比由2008年的15︰47︰38调整为14.4∶49.8∶35.8。财政收入突破4亿元,增长17.7%,增速高出计划4.7个百分点,完成年度计划的10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4.4亿元,增长30.8%,完成年度计划的107.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4亿元,同比增长19.2%,完成年度计划103.4%。招商引资到位内资(含续建)38亿元,同比增长40%,完成年度计划的126.7%;实际利用外资1351万美元,同比增长13.2%,完成年度计划112.6%。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6925元,增长15%,完成年度计划10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75元,增长18%,完成年度计划108.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0.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7.7亿元,新增贷款8.85亿元,增长30.65%。 ――项目建设强势推进,支撑作用不断巩固。 进一步增强“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意识, 扎实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健全项目责任、协调、督查、通报、考核、奖惩机制,突出重点,破解难题,在项目征地、拆迁、融资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全县12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4亿元,增长21%,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56.5%。其中,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完成投资6.9亿元,增长127.2%;市“十大工程”行动计划项目完成投资30.7亿元,增长43.5%。111个续建和新开工项目中有19个完工,其中14个工业项目投产或试生产。谋划项目水平进一步提高,储备项目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目前县项目库已储备项目257个,总投资430亿元。 ――工业经济企稳向好,主导地位更加凸显。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1.5亿元,同比增长28.1%,规模以上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9%。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24户,创单年新增户数之最,规模以上企业总户数达到132户。重点骨干企业快速成长,销售收入亿元企业新增3户,五大主导行业中造纸及纸制品业、茧丝绸及服装业、机电加工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等四大行业呈不同幅度增长。园区提速增效工程推进顺利,入驻经济开发区企业累计达113户,其中工业企业100户,建成投产78户;园区企业实现产值30.1亿元,增长44.7%,实现税收1亿元,增长26.7%。 ――三大需求不断增强,经济基础逐步夯实。 投资势头强劲。把握导向,抢抓机遇,主动对接,积极争取,共争取新增国债资金项目286个,资金8778.6万元,为历史最好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4亿元,同比增长32.3%,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由上年的2.2∶31.3∶66.5调整到3.2∶33.3∶63.5,一产、二产投入明显扩大,投资结构日趋优化。消费持续升温。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2%,增速高出计划4.2个百分点。家电下乡拉动农村消费效果明显,实现销售量21425台(套),销售额达4297.4万元,享受补贴572万元。农村消费潜能不断释放,农村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汽车等高档消费品销售增幅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加速推动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结合,通过举办纪念歙县建县2230周年暨第五届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新安江山水画廊枇杷节等特色活动,歙县旅游影响力不断提升;加快旅游重要节点建设步伐,徽州府衙修复、渔梁整治工程顺利推进,棠樾景区、雄村景区开发等项目加快实施,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扎实整治重要景区景点周边环境,旅游对外形象明显提升。全年实现旅游接待量4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完成年度计划的114.3%;旅游总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年度计划的125.6%。出口克难而进。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3283万美元,同比增长53.6%,完成年度计划的128%。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发展环境日趋改善。 认真执行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性减税、结构性减税和困难企业减缓缴社会保险费等政策,积极做好县乡财政综合改革。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农村改革,11个村达到“十有”标准。顺利实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通过积极争取,北岸镇、深渡镇被列入全省150家扩权改革试点镇行列,根据省发(2009)15号文件精神,出台《中共歙县县委、歙县人民政府关于扩权强镇的实施方案》,并做好县直有关部门管理权限下放或委托工作。率先启动并圆满完成县级药品食品监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积极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出台了《中共歙县县委、歙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强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歙县城区总体规划和歙县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启动县经济开发区二期、循环经济园区、北岸工业园区的规划编制工作。惠民、盛泰两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挂牌营业,其中歙县惠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全市第一家开业的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华灵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第三家)正在组织申报。 ――民生工程顺利实施,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投入2.9亿元资金,扎实推进30项民生工程建设。城镇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农村低保资金通过“一卡制”按实足额发放到人。发放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中职贫困学生助学金。免费救治贫困家庭精神病患者和贫困白内障患者。有序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妇幼保健、大病统筹等工作。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农民工技能培训等教育和再教育工作进一步深入。921户家庭解决了廉租房或住房租赁补贴。农村沼气推广进一步拓展,新增服务网点20处。实施142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农村3.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安全饮水覆盖率达到94.57%,较上年提高了近8个百分点。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实施项目123个,新增“村村通”公路里程269.6公里。 加大科技投入,推进科技创新,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60余件,同比增长160%;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县”。实施农村校舍安全普查和农村初中校舍改造“二期规划”,启动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完成13个行政村的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完成10所乡镇综合文化站和57个农家书屋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10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建设,加快县医院整体搬迁主体工程和县中医院扩建工程建设。完成重大疾病防治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及时有效处理“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5.8%。城区“数字电视”开始运营。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数控制在0.32人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城镇化率达到36.1%,超年度计划0.1个百分点。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减排量、二氧化硫减排量均达到年度目标要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490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03.7%。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来看,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量不大、增速不快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工业经济的贡献率偏低,主导产业不明晰,尤其是经济发展过程中诸如征地、拆迁、融资等要素瓶颈还有部分未能得到有效破解;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与上级的要求相比、与其他兄弟区县相比、与全省同类县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所有这些,需要我们付出不懈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奋斗目标:
基本思路: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从全国看,2010年宏观政策的主基调不会改变,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安排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鼓励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完善行之有效的刺激消费政策,加大民生投入,保持较为充裕的市场流动性,优化信贷结构,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从我县看,2010年我县发展面临着中部崛起、扩权强县、扩权强镇等政策机遇,特别是三条高铁的建设,将进一步显现我县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后发优势。 我县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现代经济强县目标,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开展“园区建设提速增效年”活动,不断扩大有效投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的快速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目标: 结合“十一五”规划目标要求和市“三个高于”标准,2010年我县地区生产总值拟安排增长12%,与12%的经济增长速度相适应的主要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指标是: 产业指标: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 ——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8%;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 需求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 ——外贸进出口总额4000万美元。 收入指标: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 旅游指标: ——旅游接待量45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32亿元。 生态指标: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 ——化学需氧量减排量按省市下达目标执行; ——二氧化硫减排量按省市下达目标执行。 社会指标: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400个;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95%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 ——城镇化率达38%。 工作指标: ——实际利用外资1500万美元; ——引进内资增长30%以上。 价格指标: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 (二)2010年发展和改革的主要任务 1、拓展发展空间,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增长25%以上,工业技改投入13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净增20户以上。 强力推进园区建设。扎实开展“园区建设提速增效年”活动,努力实现开发区“六个突破”目标,即工业企业投入突破10亿元,招商引资突破10亿元,投产企业突破100家,产值突破40亿元,上缴税收增幅突破25%,出口创汇突破1500万美元。坚持规划先行原则,抓紧编制县经济开发区二期(6平方公里)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为开发区二期建设谋好篇、开好局。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按照“一年拉开框架,两年初具规模,三年基本建成”的工作思路,完成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和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启动实施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早日实现园区搬迁、集聚、升级、循环等功能。加快编制北岸工业园发展规划,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打造承接浙江产业转移的省级工业园区。推进旸村、富堨、王村创业园建设,引导经济开发区与各工业园逐步建立联动发展机制,形成互动发展、互补发展、差异发展的新格局。 努力做强产业集群。继续深化企业集群式发展,大力推行“抱团发展”模式,开展“企业扶优扶强”活动,在现有的电子电器、机电加工、精细化工、茧丝绸及服装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主导产业中,培植具备一定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带动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优势产业集群。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及早谋划和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等新型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重点支持善孚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建设。 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针对我县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融资难这一主要问题,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初创型中小企业创业发展,搭建再担保、融资“绿色通道”等间接融资服务平台支持成长型中小企业扩容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土地、项目、劳动力、人才等难题,实现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狠抓项目建设,努力保持投资较快增长。 进一步加强项目谋划。继续发挥投资对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围绕东向发展、工业强县、新农村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振兴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事关全局的重大发展战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努力谋划一批前景好、潜力大、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力争项目库储备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努力形成投产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梯次推进格局。 进一步加强对上争取。准确把握中央新增投资投向,重点围绕“三农”、教育卫生文化、保障性安居工程、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等领域,抓紧谋划并组织编报一批新项目,加大跑省、跑部力度,力争挤进中央和省里的盘子。进一步抓好中央投资项目的建设和管理,积极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加强项目监督,确保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 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按照“抓开工、促在建、保投产”的要求,进一步完善项目前期工作绿色通道,提高项目审核、环评审查、用地审批、银行审贷等环节的工作效率,对前期工作项目,要尽快完成审批或核准相关手续,对计划开工项目,要尽快落实建设条件,确保按期开工建设。力争全年重点项目投资达4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50%。对60个列入省“861”项目、122个列入市“十大工程”项目,更要积极落实土地、规划、环评等建设条件,分解年度投资计划,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认真组织实施城建“八大工程”,力争全年城建重点项目投资达18亿元。 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拓宽民间投资准入渠道,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引导和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金融保险和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 3、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深入开展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基层医药新的运行机制,从源头上根本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改革,激发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城区开展价格收费改革和开征垃圾处理费改革。抓好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推进林地林木有序流转。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扩权强镇的若干意见》精神,全面加快北岸、深渡2个省级扩权强镇试点镇建设,有目的地选取2-3个特色镇,启动县级扩权强镇试点工作。 扩大招商引资实效。坚持招商与选商齐抓、数量与质量兼顾,立足我县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以“三条高铁建设”和上海世博会为契机,重点抓好资源招商、地块招商、园区招商、大企业招商、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和以商引商,在更高层次上招大商、招好商,努力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提高招商履约率和落地率。充分发挥我县华侨多、在外创业人员多的优势,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吸引回乡创业。继续实行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一把手抓、一抓到底”机制,落实招商责任。优化招商环境,实行招商引资全程代理、终身服务。坚决兑现政府承诺的事项,做到诚信践诺。 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加快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开拓新兴市场,鼓励自营出口企业综合运用出口退税、外贸发展基金等措施,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引导扶持薇薇茶业、灵杰电缆、乾龙电器等25家自营出口企业上规模、上水平。 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做好京福铁路、黄杭高铁、皖赣铁路扩能等三条高铁建设的地方工作和黄千高速前期工作,进一步改善对接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合作的经济环境,扩大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把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园区、北岸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并研究制定相应政策,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和水平。 4、提升旅游品位,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加强旅游重要节点建设。按照“科学布局、突出特色、提升品位、强化营销”的旅游发展思路,实现旅游聚合发展、联动发展、差异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华东旅游强县”。强力推进徽州古城、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雄村景区三大重要节点建设和“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提升旅游品位。加快推进交通旅游集散中心、渔龙文化旅游开发、百味山庄、溪峰晴川、歙县画家村等旅游项目建设,增强旅游竞争力。加快通往旅游景区(点)道路改造升级,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交通环境。 强化旅游市场营销。加强景点推介、线路营销,积极与周边区域合作,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共推区域旅游产品,共享旅游客源,更好地发掘旅游发展潜能。精心组织开展第六届徽州古城民俗文化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不断提高歙县知名度。抢抓上海世博会机遇,谋划世博会营销策略,举办系列推介活动,分享世博会旅游成果。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大力推进旅游营销“三进”(进校园、进社区、进单位)工作,做热乡村旅游。 发展壮大其它服务业。继续实施好家电、汽车和摩托车下乡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建设,鼓励商贸企业以连锁经营为主要方式,进驻广大农村,进一步活跃农村市场。加快城区数字化电视、广播电视“村村通”、宽带网等项目建设,推动科技、文化和信息进村入户。 5、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继续把茶叶、蚕桑、贡菊、果蔬、养殖业等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点,确保今年生态茶园达到1万亩、黄山贡菊达到5万亩,新发展果品5000亩、油茶10000亩,蔬菜3000亩、毛竹5000亩。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培育和扶持汪满田茶业、同乐养殖、连大养殖、立品康饮料等一批龙头企业,力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达12亿元,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个。 不断拓展新农村建设成果。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150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个。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整合各种涉农资金,引导支持示范村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村容村貌整治,打造亮点,树立典型。全年力争新增10个村达到和新增10个村基本达到“十有”目标。 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标准,扩大补贴范围。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增强农业生产的保障能力。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提高转移就业和增收能力。继续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继续做好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推进农民安置区和集中建房点建设,引导农民“下山出水”。 6、推进节能减排,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建设。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力求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继续分解落实年度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对上年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三同时”落实力度,完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项目后期建设任务,力争从工程、结构、管理三个方面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继续实施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启动实施富资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练江河道治理、农村水环境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嘉诚蛇纹石(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力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争取循环经济园区及一批企业进入全省循环经济试点行列。支持化工企业转型发展或研发新产品,逐步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技术和产品,切实提高行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继续实施好连大、同乐等大型沼气项目建设,支持善孚低碳经济产业园建设。 7、拓宽融资渠道,不断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拓宽融资渠道。抢抓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保持较为充裕的市场流动性政策机遇,加强政银企对接,举办各具特色的对接会,扩大企业贷款规模。进一步完善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评价考核机制,激发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加快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增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融资能力。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制度,争取设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加快地方金融体系建设。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支持其筹建农村商业银行。争取徽商银行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推进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试点,争取再组建1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使全县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达到3家。加快启动组建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前期工作,构建多层次的农村信贷供给体系,力争年内成立1家村镇银行。积极发展典当行、金融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各类担保机构,加大对政府出资担保机构的投入,增强县担保公司资本实力,提高担保和再担保能力。同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担保体系建设。 8、抓好民生工程,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始终把民生工作摆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认真落实国家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千方百计稳定、改善就业形势,重点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时足额发放各类保障资金,确保困难群众生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努力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健全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基本医疗体系,抓好食品安全和药品质量监管,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继续开展“平安歙县”创建活动,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不断完善应急保障机制,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9、着眼长远发展,精心谋划编制“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顺利推进我县科学发展、加速崛起具有重大意义。要围绕建设“三县而市”和建设“现代经济强县”战略目标,认真总结“十一五”发展经验,深入分析“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准确把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认真研究“十二五”发展思路,组织专门力量开展有关重大问题专题研究工作,开展专项规划和部门规划的编制,集思广益,全面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深入谋划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为“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各位代表,完成2010年和“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狠抓落实,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附件:歙县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指标 注:1、 财政收入为一般预算收入;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绝对数为现价,增长按可比价计算。 2、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指标2010年调整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指标名称 | 单位 | 08年实绩 | 09年计划 | 09年完成 | 2010年计划 | 备注 | 数量 | 数量 | 增长(%) | 数量 | 增长(%) | 数量 | 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67.6 | | 11 | 74.5 | 12.1 | | 12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亿元 | 17 | | 20 | 21.5 | 28.1 | | 25 | | 固定资产投资额 | 亿元 | 49.2 | 60 | 25 | 64.4 | 30.8 | | 25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22.2 | | 15 | 26.4 | 19.2 | | 18 | | 外贸进出口总额 | 万美元 | 2137 | 有所增长 | | 3283 | 53.6 | 4000 | | | 财政收入 | 亿元 | 3.4 | | 13 | 4 | 17.7 | | 16 | |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 元 | 23413 | | 8 | 26925 | 15 | | 10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4978 | | 7 | 5875 | 18 | | 10 | | 旅游接待量 | 万人次 | 331 | 350 | | 400 | 22 | 450 | | | 旅游总收入 | 亿元 | 22.3 | 23 | | 28.9 | 30 | 32 | | |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 | 吨标准煤 | 达全市平均水平 | | -4 | | -4.8 | | -4 | |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 | 吨 | 按省市目标执行 | 完成年初目标 | 按省市目标执行 | | 二氧化硫( SO2)排放量 | 吨 | 实际利用外资 | 万美元 | 1193 | 1200 | | 1351 | 13.2 | 1500 | | | 引进内资 | 亿元 | 27.7 | 30 | | 38 | 40 | | 30 | |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 | 万个 | 0.24 | 0.24 | | 0.249 | | 0.24 | |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3.7 | 4 | | 3.9 | | <4 | | | 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 | % | 93 | >95 | | 95.8 | | >95 | |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3.15 | 4以内 | | 3.5 | | <4 | | | 城镇化率 | % | 34.6 | 36 | | 36.1 | | 38 | |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上年=100 | 107.2 | 与市同步 | 99.4 | | 10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