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安徽特色果品之乡科技论坛
科学论文征文:
扩大林木果品种植规模,促进石潭摄影旅游发展
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要发挥我县优良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优势,积极探索我县优良林木果品种植生产的新途径、新机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我觉得这个决策非常正确、非常及时,也符合我县基层农村农民的实际需求!
一、 歙县石潭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优势分析
我的家乡霞坑镇石潭地区,1992年以前是管辖七个行政村的乡级政府所在地。属亚热带。境内山峦起伏,海拔不高;两条新安江上游支流---华源河、昌源河在这里蜿蜒盘旋和交汇,形成温暖而湿润的天气特征。
每当春暖花开之时,映山红、桃花、梨花、油菜花开满山坡。尤其是那油菜花的金黄色从山的这端铺开去,直达山那端的山脚,一畦畦、一垄垄,幻化成一片金色的海洋,铺漫到每一个角落,花枝招展、轻风摇曳、蝶飞蜂舞,令人心旷神怡。石潭四周山上错落有致的粉墙黛瓦的徽派民居,倚山而立,掩映在油菜的万花丛中,黄色为主、黑白相间。尤其游客爬上下太村、湖山村、北山村的山顶,看其景,好像酒未饮到十分、花则含苞待放的韵味。漫步石潭的山坡,清晨云山雾海,村庄疑是在白云之上;若遇雨过天晴,更是云雾缭绕,山景如画。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2月下旬至今,前往我们石潭摄影、旅游、休闲、享农家乐的游客达4万余人,其中3月份就近3万人,双休日山上游客一天多达3000多人。游客主要来自华东地区、东北及西北和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韩国等地。以摄影、美术写生为主。交通方式以自驾车为多,骑车、旅行社组团占一定比例。车辆最多时一天达150多辆汽车。游客的蜂拥而至,不仅打破了山区的寂静,更为山民拓宽了眼界,带来了收益。一些村民纷纷办起了农家乐,景区有规模的接待户达15家。许多村民为游客当向导、背行李取得报酬。接待户中最高的收入可达6万元!
综上描述,在石潭周边地区,不要说人工种植或自然产生的春季油菜花、桃李花、映山红、冬季的白贡菊花了,就是发展枇杷、雪梨、蜜枣、葡萄、山核桃等林木果品也切实可行。南来北往的游客一到石潭风景区,不仅观看景色入神,而且有特色果品享用,还能购得果品干货(笋干、蜜枣、山核桃、白贡菊花等等)回程,岂不一举多得?
二、 林木果品种植生产的盲目性、局限性:
由于农田、山林已经承包到户30年了,村民分散经营,政府引导不力,存在种种弊端,如:不顾条件盲目发展,重栽轻管;追求广种薄收;重数量轻质量的生产模式;信息不灵,产销脱节;生产经营粗放,经济效益低下.等等.
我们石潭地区农民在果木种植方面,除了传统的桃李、枇杷、毛栗、柿子、白果、枣树之外,也引进种植什么杨梅、葡萄、雪梨、山核桃等歙县地方名品。但是规模少而散、散而乱,一旦成林结果又没有销售渠道,或者被人偷盗,只得自种自吃。看到本县的“三潭枇杷”、“三口蜜桔”、“富岱杨梅”、“上丰雪梨”也只有垂涎三尺了。
至于经济林木(作物)的种植方面,因为油菜、贡菊花等能够直接产出(菜籽食用油、菊花茶)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广阔,石潭地区百姓始终坚持不懈种植生产。但是,他们仅凭借经验主义,没有科技含量,基本靠天收获,还受市场价格上下波动的影响。许多劳动力外出打工挣钱,山地撂荒,到了春季油菜花开之时,许多地方山地露出的是黄土或衰败的荒草,破坏了山上整体黄色地毯的美感。游客看了不断发出唏嘘之声。至于洁白的贡菊花生产,对冬季的石潭风景区来说,实在是天然造化的景点,漫山遍野纯白耀眼,心灵得以净化;但生产很误时间,特别需要烘焙技术。山区农户条件简陋,经常发生焦碳烘焙环节的一氧化碳中毒死亡事故(每年都有悲剧),因此,必须突出强调运用机械烘焙的先进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