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形村:铺就和美乡村“荷”美路 作者:冯少婉 朱媛媛 发布时间:2023-07-19 10:25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阅读次数:12次
字号:大中小我要纠错打印收藏
荷花形自然村是歙县三阳镇高峰村行政村的中心村,古称“荷川”,因村形似一朵绽放的荷花而得名。村前有昌源河流经,村中徽杭高速、黄杭高铁穿境而过,村域风貌多样,风光独特。现有151户460人,是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荷花形村以打造和美乡村和村落景区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从做优环境、盘活资源、创新机制入手,因地制宜进行微改造,实现从“脏乱差”到“绿富美”的蜕变。 荷花形村俯瞰图 荷花形村 以创意创新点亮乡村建设之美。在美丽乡村建设之初,荷花形村摸准村庄肌理和历史脉络,着力解决美丽乡村建设“建管养”堵点,着眼于村庄运营,打造村落景区,对乡村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对老百姓的房前屋后、村庄里的金边银角地和道路沿线风貌进行整体设计打造,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不搞大拆大建,不搞整齐划一,精心建设“歙”美五小园。找准定位,根据荷花形村在名称和村形中的IP定位,以荷花为主题元素,绘“荷”图景,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真正做到出淤泥而不染。节点建设处处考虑荷花元素,做好荷花主题,为村落景区发展奠定了基础。创新形式,推广农村联户“三池一地”污水处理模式,对村内151户居民厨房、卫生间、洗衣池等产生的生活污水、废水进行节点处理,每隔3-8户设置一处理池,利用零星边角地块合理规划建设小型人工湿地,通过地理高度差将农户生活污水引入集中“三格池”发酵后,经滤层过滤后汇入人工湿地,在人工小型湿地池内沉淀、过滤,再经植物净化后排放至沟渠,有效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因地制宜,结合荷花形村自身实际,随形就势对农房合理分区,将污水处理、设施改造等项目与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乡土树种,本土植物点缀种植,污水处理池、人工湿地变身为金角银边的荷花池、小花园,实现了功能性和美观度的完美结合。持续加强绿化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造休闲游的总体环境品质,将此前建设徽杭高速公路时的弃土场进行创意设计,改造提升为规模2000多平方米的休闲营地。 徽州三墙 荷花形露营地 荷花形营地 歙美五小园 歙美五小园 歙美五小园 以多元融合催生乡村发展之业。荷花形村农特产资源丰富,其属地高峰村于2022年5月成立了歙县高峰秘境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强村公司)。镇上通过“三村联建”机制,将村内及邻村的闲置存量建设用地规划联建农民创业园,一期厂房建成引入安徽小肥球食品有限公司,二期厂房建成引入黄山市茗水溪茶业有限公司,用“全产业链”的理念谋划推动核桃、大方茶两大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外地客商前来投资,利用村内闲置空地,打造了养虾基地和泉水鱼养殖基地各1处,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注入新动力,带动周边100余名村民本地就业,给村集体经济增收40余万元。同时,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因地制宜布局休闲农业、农旅融合产业,盘活村级闲置文旅资产,本着村落景区运营的思维,确定了荷花形乡村休闲和户外体验的发展思路并探索尝试。就地取材,合理造景,利用弃土场临山傍水面积大,又远离居民生活区等优势,打造以“‘荷’你热爱这个世界”为主题的户外露营地。镇村协作,主动探索强村公司运营,积极对接旅行社,社会团队,组织工会活动、骑行训练、参观学习,尝试团建定制路线,推出户外环村团建、烧烤、露营套餐,为村落景区运营注入新活力,推动“美丽资源”变身“美丽经济”。自营地建成以来,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村集体经济增收逾10万元。 高峰创业园 荷花形团建活动 荷花形团建活动 荷花形营地 以文化传承守好乡村振兴之魂。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荷花形村以传统技艺传承为发力点,以乡风文明建设活动为载体,持续提升乡村文明发展程度,“鼓了口袋、富了脑袋”的成果正在村里实现。激活乡土传统技艺。遴选一批“乡村工匠”,通过开展培训、发放资质、长期结对等活动,挖掘、培育一批传统技艺及传统文化传承人,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人才基础。荷花形美丽乡村建设中,该村磅师、泥瓦匠、石匠、砖匠、木匠等8名乡村工匠拒绝周边工程建设高额工资,积极带领参与村庄改造。村边道路毗邻高速的防护墙,一百米不到的挡墙上,展示了徽州乡村各种砌墙的手法,石墙、砖墙、夯土墙等让人叫绝,老房拆下来的门板、窗户成了徽州三墙的精彩点缀,开门见“福”的巧趣既有惊喜,还饱含祈福之意;堆石磅、夯土墙、打竹编、做木作……老手艺找到了新价值,工匠们的“样板工程”成了技术输出的有力佐证,实现在传承保护发展传统技艺的同时,真正让农民有活干,群众有钱赚。培育文明乡风乡俗。建立村民社会保障和文明乡风长效机制,把“村规民约”写上墙,发到户,形成共创文明乡风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女”、“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增设“荣誉榜”,通过开展各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乡村人民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俗和落后观念,培育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发动党员群众自愿认领公共责任区,负责日常管理维护工作。发挥村民小组自治自管作用,引导群众自觉落实房前屋后管护责任,做到户户有责、人人参与、相互监督,做到“各家门口家家比”,实现“自己的花园不花钱自己管”,有效降低村级管护成本。在将近100米的主干道上,家家户户的门口景观墙上成了一个个小庭院,自家的鲜花、绿植、盆景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闲置的老大队部升级成农家书屋、廉政教育馆,村民们在闲暇时,有了“放下筷子就想去的地方”。 荷你有约 荷花形 开门见福 乡愁记忆 农家书屋 以党建引领凝聚乡村治理之力。荷花形美丽乡村建设以“镇党委领导、村党总支主导、党员干部主抓、村民群众主力”的模式,推动整治建设各项任务清晰明确,到边到角,始终坚持群众的事情由群众商量着办,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切实实现在村党总支领导下的村民共治共享、善为善成。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党员大会、“新安夜话”等载体,公开听取乡贤建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集中力量办好道路建设、路灯改建和节点改造等群众关注的“小事”,聚沙成塔,实现“五微”改造落地见效;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抓好乡村治理的关键,深化“党建+基层网格”管理,高标准落实“五微”行动,大力实施“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满天星”工程,深入贯彻落实“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要求,以实际行动、整体成效有力推动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整体提升。建设期间,拆除无功能建筑60余处,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鼓励群众首创。镇村干群共同出题,干部群众自己答题,通过户主会、板凳会、路边会等形式充分发扬民主,让群众参与规划,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荷花形入村道路弯急路陡,影响安全,在外发展的年轻人拿出方案,周边的群众积极配合征地,一条“之”字形的宽敞大道为渐入佳境的荷花形拉开序幕;拆除整合的农家集体猪圈“天蓬元帅府”,既集约了村庄土地,为莲心广场腾出空间,还实现了养殖粪污的集中收集处理;倒塌的众屋成了徽州老房内部布局的实景展示地。推选出的6位“能工巧匠”,带着大家热火朝天一起干,直接参与村庄改造,所出的方案接地气,所建过程有底气,后期的管养省力气,不仅带动了村容村貌的全面改善,更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各项资金变为村庄建设的人工费支付,政府的资金进入了村民的口袋,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切实增强。自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累计支付工匠人工工资合计661540元,覆盖人员355人次,让每一分乡村振兴的资金都惠及了群众。 邻里和睦 廉政教育展示馆 点赞石 下一步,荷花形村将立足村域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山水田园等因素,积极“筑巢引凤”,搭建发展平台,吸引在外能人回乡创业,以产业为底色,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业态,做好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后半篇文章”,重新定义新时代的乡村生活,真正铺就和美乡村的“荷”美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