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399|回复: 0

看三十年制服变化

[复制链接]

0

主题

2104

回帖

550

积分

举人

积分
550

罐水天才奖新人进步奖帅哥勋章

发表于 2008-12-19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改革开放30年,我们身边的各种制服都在发生着变化,军人换上了“松枝绿”,法官穿起了法袍,警察一身洋气的“藏蓝”,“和谐号”列车乘务员穿得像空姐……

回顾:改革开放策划之——30年中国人的衣食住行 改革开放策划之——30年我们中国人穿啥了 

改革开放策划之:30年结婚照变迁 从黑白到个性 改革开放策划之:从“头”说起 大麻花辫到爆炸头

改革开放策划之:重温童梦,三十年来的经典动画片你都看过吗?



  “在传统观念中,需要统一穿着制服的部门,一是与国家权力有关的,例如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一是与公共服务有关的,如铁路、民航、邮政等单位。而后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被冠上“铁老大”等称谓,离“服务”远些,离“权力”近些。在法治建设滞后、公共服务短缺的年代,在一些人眼里,穿上制服,就是“公家的人”,端的是“铁饭碗”,手上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权力,可以“管人”。

  改革开放30年,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而最大的变化莫过于人。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彩,职业选择越来越多样,曾经的“制服崇拜”渐渐回归本位。法治建设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服务需求日益强劲,公共权力运行更加科学、民主、依法,制服设计也随之多了现代感、亲和力>>详细
“听执行庭的同事说,2001年换装后有一次他们去村里办案,大家西装笔挺、皮鞋锃亮、穿着白衬衫、打着灰领带,到了村口,向一位农民问路,问完以后人家问:‘你们是卖保险的吗?’——同事们瞠目结舌,随后一想,毕竟是戴了十几年的大檐帽,突然不戴了,老百姓还真有些转不过劲儿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孟健平说起2001年法院换装后的故事,记忆犹新。

  其实,之前的1984年,法院是第一次换装。“我们法院全体法官和书记员都穿上了戴肩章和大檐帽的统一服装,之前法院并没有统一的着装。那时彩色照片还没有普及,但是我们刑庭的法官们在穿上制服后,还特意跑到当时大兴县黄村镇唯一的公园和街心花园去拍了彩色照片。”孟健平说。>>详细
“从65式军装的‘三片红’,85式军装的大檐帽,到87式军装的多功能划分,再到现在‘松枝绿’的07式军装,这一切,都是军队推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实现的。”解放军报摄影记者乔天富今年55岁,1970年入伍,从事军事摄影20多年,谈起亲身经历并用手中相机全程记录的4次军队换装,如数家珍。

  “65式军装被称为‘三片红’,当时流行说‘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那是一个街上流行绿军装的年代,解放帽和军用挎包成了年轻人的时尚,连解放鞋也成了他们的最爱。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85式军装正式展现在国人面前,‘八一’徽取代了全红五角星帽徽,全红领章也被军种肩章所代替,大檐帽、皮鞋取代了解放帽、解放鞋,新材料做的军服穿起来舒适、挺括。当时军官们穿上这身混纺毛料的行头,甭提多精神了!”>>详细
“以前警服像军装,现在嘛,很多朋友都说我穿得和保安差不多。”提起换装,北京市公安局民警小周这样调侃自己。“不是我们降格了,是更现代、更亲民了——严格执法,还要热情服务啊。”

  小周参加工作刚满10年,正好赶上了99式警服换装。

  在他儿时的记忆里,邻居民警王叔叔是全院小孩的偶像。那时,院子里的“孩子头”就是因为有一身跟王叔叔一样的白上衣、蓝裤子、白色大檐帽,让孩子们人人羡慕,谁都愿意跟他一帮玩。再大一点,红领章、黄袖章、大檐帽、一身“橄榄绿”,再扎上一条皮腰带,成了男孩子们最流行的威风装束。

  高考的时候,小周报了提前录取的警官学校,从大学起就穿上了心仪的“橄榄绿”。每逢周末和假期,他和同学们坐车或徒步外出时,都喜欢特意穿上警服。在公共汽车上,“橄榄绿”总是抢着从座位上主动站起,让座给需要的人;在放假回家的火车上,“橄榄绿”会提醒乘客们放好贵重物品,帮助他们拿放行李,还常常协助乘警工作。>>详细
李素萍是北京站“036敬老助残服务室”的服务员,在铁路系统一干就是28年。

  1980年,17岁的她顶替母亲岗位,在北京开往兰州的43次列车做了一名列车员。当时铁路上跑的全是绿皮车,没有现在这样先进的排风系统。夏天,穿着的确良料的小翻领路服,李素萍刚跑完一节车厢,身上就已是黏糊糊的,“的确良布遇到汗水就粘粘地贴在身上,感觉很不好受”。

  “虽然工作条件不太好,可穿着路服,走在车厢里,还是很神气的。”铁路最初由部队接管,部队的很多管理习惯因此被带到了铁路系统,其中就包括穿着。“戴着‘大盖帽’,穿着‘解放鞋’,当时经常有一些首次坐火车的旅客把我当成女兵,看我的眼神都带着敬畏。”

  李素萍说,带着这种优越感,很多列车员那时有着“高人一等”的感觉。而且,在铁路系统工作属于捧着“铁饭碗”,干好干坏一个样,服务旅客上面难免不太到位,“铁老大”的“名声”也从那时开始叫响。>>详细 
F200812190916591872620993.jpg
F200812190923341489216941.jpg
F200812190923349733171134.jpg
F200812190938383038249711.jpg
F200812190938386567167352.jpg
F200812190945592266615032.jpg
F200812190946192895034993.jpg
F200812190958552825418101.jpg
F200812190958559353472242.jpg
F200812190958561867149746.jpg
F200812191334051479012793.jpg
F200812191334051479012793.jpg
F200812191334061545625705.jpg
F200812191334061080923662.jpg
F200812191334059597303462.jpg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1-23 14: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