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092|回复: 1

徽州宗法制度的形成、发展与消亡

[复制链接]

3108

主题

2万

回帖

13万

积分

管理员

运营总监

积分
137321

帅哥勋章诚信商家歙县志愿者

发表于 2009-1-9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徽州宗法制度是世袭的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为纽带的一种社会管理制度。它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氏族社会的组织形式。原始社会后期氏族部落因为男子在生产与生活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以父系血缘组织的部落渐渐确立了男子在社会生产中的首要地位,这种男性优越的思想意识和私有观念的结合是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从古徽州的自然环境与人口变迁情况来看,徽州山地和丘陵占十分之九,土地贫瘠,山产是徽州先人生活的主要物质基础。这里自古为越人居住,他们过着原始的、闭塞的生活。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氏族成员也日益增多。于是,“住得日益稠密的居民,对内和对外都不得不更紧密地团结起来。亲属部落的联盟到处都成为必要的了;不久,各亲属部落的融合,从而各个部落领土融合为一个民族的共同领土,也成为必要的了”。这样,以部落为基础的宗族不断融合而逐渐形成。然而,“依阻山险,不纳王租”、“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敝凯诸夫风余靡之地,傅娄、阳禺、欢头之国,多无君””,,以及“自交趾至于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居,各有种姓,不尽少康之后也”。这就是山高岭密、水急滩险的地域特征在社会管理上的必然反映。先秦时期生产力十分落后,古徽州与四缘苏南、浙东、赣北、皖江的交通极为闭塞,这样的环境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土著徽人与外域的交往,在地方氏族部内虽蒙昧不自觉,但也相对自成一统。此为徽州宗族形成之滥觞时期。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徽州宗族意识的完全自觉得益于越民族的汉化,这种汉化过程大体经历了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三个阶段。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1)秦汉阶段:秦始皇统一中国,百越各族大多被置于秦王朝的统治之下。汉王朝的建立与巩固,则使华夏文明伴随着强制性的政权威力以难以阻挡之势深入江南百越民族。对徽州土著氏族的第一个沉重打击是封建郡县的建立,它意味着古徽州氏族社会管理职能下降,族权为政权所遏制,政权成了维系社会结构的主要力量。当秦灭楚后,在原吴越之地设立会稽郡,尔后进一步设置鄣郡,并且在百余里区域内分设黟、歙二县从属郸郡,在县以下建立乡、亭、里等一整套完备的地方行政机构。秦亡汉立,武帝元狩二年(前121)改郸郡为丹阳郡,郡治推进到宛陵(今宣州一带),黟歙县制不变,“使都尉分治于歙”‘“。都尉是辅佐郡守并掌握地方武装力量的武官,都尉治歙无疑是当时统治者面对越汉尖锐矛盾而采用的非常之举。在加强政治统治的同时,统治者也采用了诸如“分化瓦解”、“土著治土著”、组织移民入徽和出徽、兴办学校等措施,在越人当中推行其中原社会管理模式。与此同时,一些名门望族也随着政治的深入而入驻徽州。这种迁徙始见于汉代,见诸史书的有方、汪、程三姓族。这三族(迁徽的)始祖能在蛮野的黟歙等地安扎下来,并很快成为新安望族,很重要的一个贩因是他们得到了地方官府的保护。同时,也表明他们族内团结,具有与土著和平共处的能力。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从秦始到汉末,中原政权对古徽州进行了四百余年的统治,土著徽人与汉人的关系也有了很大改善,但古徽州仍是一方“深险之地”,其民也“犹未尽从”(《资治通鉴·献帝建安四年》)。孙吴称霸江东后对江南包括古徽州在内的“难安易动”土著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更严厉、更残酷的汉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化措施。主要手段便是军事进剿。“使贺齐讨黟歙”,遣陆逊“宿恶荡涤,所过肃清”,派诸葛恪“讨平山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严酷征战,黟歙土著受强力之压纷纷臣服,孙吴政权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得以加强。公元208年,孙权采纳贺齐建议,以歙东叶乡新定里建始新县,歙南之武疆安定里建新定县,歙之西川建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休阳县、犁阳县,连同原有的黟、歙共六县,从丹阳郡分割出来,单独置新都郡,以贺齐为太守。在严密的政治统治之下,土著徽人顽强的民族性格虽没有被征服,但是他们不断面对打击和压迫图存思续,有的为了自我保护而依附新安望族。在采用政治手段的同时,中原一些名门望族也频迁入徽,或因避北方战乱,或为逃政治纷争,或留恋徽州山水,或受任为官。据史料统计,在西晋初年到刘宋末年近二百年中,新安郡户数从5000户上升至12058户。大量迁入的豪门望族南迁时都是举家迁徙,主人、仆从、部曲、佃客等都相从迁移。在迁徙过程中又兼并、征服一般平民和土著居民,不断扩大有隶属关系的部曲和佃客队伍,令其更名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改姓,不断强固自己在新的区域的宗族势力和族内等级观念。相形之下,许多土著氏族由于势单力薄常常被兼并。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3)隋唐时期:经过南北朝以来的开发,江南的经济势力渐渐强盛起来,原先激化的民族征战的矛盾逐渐为区域内部的阶级矛盾所替代,但是,这两类矛盾仍常常交织在一起。唐代以后,北方望族开始变“客”为“主”统治了这一地区,阶级矛盾的激化不时使土著趁乱揭竿而起,既脱离主子的压迫,又排斥汉人的渗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透。纷繁的矛盾使得唐王朝统治者们探索出了一条若要“镇静地方,保境安民”,必须以其自身内部组织形式和共同的生活利益关系来维系社会管理的路子。开明的政治带来了真正平等条件下的汉越融合。开先河的领袖人物便是汪华。他隋末起兵据州,以“捍境保民”为名,行割据地方之实。“六州既揖,从者如云”,在民族区域自治的旗号下,古徽州历史上的长期积怨渐渐消融。唐定天下,朝廷即任汪华为歙总管府总管,开徽州宗族和平共处、繁衍生息的时代。至此,徽州宗法制度逐渐形成。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汉越和平共处开创了徽州宗法理性化的新局面,不少宗族姓氏在“休养生息”政策下,发展了经济,积蓄了财力,不断兴建“尊祖”的祠堂。据历史文献记载,徽州祠堂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出现,其运作大都参照周天子旧制,因流传时间与地域的悠远和广阔,制度不一,做法各异,更兼有互相矛盾、不合时宜之举。宋理学大师朱熹明察于此,认为“其存于今者,宫庐器服之制,出入起居之节,皆已不宜于世,世之君子虽或酌以古今之变,更为一时之法,然亦或详或略,无所折衷。至或遗其要而困于贫窭者,尤患其终不能有以及于礼也”“,。他深感此种社会弊端有害于“大道”,发奋辑成《家礼》以与“同志之士熟讲而勉行之”。在徽州宗法制度的发展中产生了拨乱反正的效应。自此徽州各地都“一遵文公家礼”。他的理学思想,诸如“仁是爱的意思,行爱是自孝弟始’:“亲亲,仁民,爱物,三者是为仁之事。亲亲是第一件事,故孝弟也,其为仁之本欤”;“入事父兄,出事长上,敦厚亲族,和睦乡邻”,,等等,都在古徽州大地影响深远。他倡导的“三纲五常”规范和主仆关系原则,促进了徽州宗族的有效管理和宗法制度的进一步巩固。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可是,朱熹的《家礼》导向仅仅完成了家族“报本之仁”、“归厚之义”和“从宜之礼”的舆论宣传和思想导向任务,他不可能将宗族的“彝伦攸叙”具体贯彻落实。真正推动宗族广泛推行宗法制度的历史性突破发生在嘉靖十五年(1536年)。这一年,礼邮尚书夏言上《令臣民得祭始祖立家庙疏》说:“臣民不得祭其始祖、先祖,而庙制亦未有定制,天下为孝子慈孙者,尚有未尽申之情……乞诏天下臣民冬至日得祭始祖……乞诏天下臣工立冢庙。”这一奏请得准之后,徽州宗族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借徽商财力大兴土木,建造宗祠。据赵华富先生统计,徽州早期建造的祠堂有36座,其中明嘉靖年间建12座,万历年间建9座。可见,行政干预促进了徽州宗法制度的迅猛发展。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深究一层,我们也不难看出封建统治集团更需要宗法制度的社会效应为之服务。众所周知,明代中期以后,中国出现了社会商品经济的大发展,沿海,沿江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萌芽状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自然要反映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万历《歙志.风土》这样记载当时的状况;“寻至正德末、嘉靖初……出贾既多,土田不重;操资交健,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毁。东家已富,西家自贫。高下失均,锱铢共竞。互相凌夺,各自张皇。于是诈伪萌矣,讦争起矣,芬华染矣,靡汰臻矣。”“迨至嘉靖末隆庆间,则尤异矣。末富居多,本富居少。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起者独雄,落者辟易,资爰有属,产自无恒。贸易纷纭,诛求刻核。奸豪变乱,巨滑侵牟。于是诈伪有鬼蜮矣,讦争有戈矛矣,芬华有波流矣,靡汰有丘壑矣。”社会的变迁严重冲击了封建统治和宗法制度,为了巩固政治统治和宗法统治,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等特权统治势力达成了空前的共识,同心同德,共守大业。正是由于政治要求与宗法制度的结合才促使了徽州宗法制度不断走向成熟,走向完善。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社会的发展毕竟有着自身客观的运行规律,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求相应的生产关系的适应。本来在明中后期的一些社会动态就冲击着、动摇着宗法制度,只是宗法制度适时地与政治干预相结合,才使得这一制度苟延残喘。但是,新的社会关系毕竟不断萌生着新的思想,尤其是国门在殖民者的大炮冲击下洞开之后,民主的思想和科学的意识也逐渐在徽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任何社会变革都以思想的启蒙与解放为先导。清代颜元(1635--1704)就指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荒谬。随后戴震(1723—1777)更明确地指出,欲望是人生而就有的。而理学家的崇尚宗法统治思想是以理杀人。颜、戴二人继承古代唯物主义思想传统,吸收新兴的思想和自然科学成果,主张“事功”、“经商”,是思想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启蒙的先驱。接着,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孙中山、毛泽东等均是新知、新观念的思想家,在民众觉悟和民族觉醒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就这样指出:“中国的男子,普遍要受三种有系统的权力的支配,即:(一)一国、一省、一县以至一乡的国家系统(政权);(二)由宗祠、支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祠以及家长的家族系统(族权);(---)由阎罗天子、城隍庙王以至土地菩萨的阴间系统以及由玉皇上帝以至各种神怪的神仙系统——总称之为鬼神系统(神权)。至于女子,除受上述三种权力的支配以外,还受男子的支配(夫权)。这四种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极大的绳索。”为此,他以革命家的气魄号召广‘大农民行动起来,推翻祠堂族长的族权和城隍土地菩萨的神权以至丈夫的男权。在科学、民主、道德三面旗帜的指引下,中华大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这场文化革命和随后发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推翻了封建礼教思想基础和封建主义政治基础,通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过这些摧枯拉朽的革命及革命成功以后对宗法制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彻底清算了徽州宗法制度,宣告了这项社会管理制度的消亡。当然,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多少在随后的社会意识当中留有余痕,这也是一种必然。8XT中国徽文化网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295

主题

6392

回帖

3116

积分

榜眼

积分
3116

罐水天才奖新人进步奖活动参与奖帅哥勋章美眉勋章

发表于 2009-1-9 12:16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victory: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1-23 10: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