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楼主: 新安布衣

怎样作对联

[复制链接]

93

主题

1万

回帖

9926

积分

状元

积分
9926

突出贡献奖拍客起早贪黑奖后勤大使奖爱心天使奖佛家歙县志愿者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十八、绕口
采用汉语一字多音,异字同音的特点组成复杂的有趣联语,以造成变读绕口的效果,这种制联方法称作绕口法。
请看下联: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据说这是一位叫徐晞的文人和太守的应对。出句为太守求对联,对句是徐的即兴应对。出句除“北”外,其它字的韵母都是“u”,下联字的韵母都是“i”。对句高出句一筹,而内容更为丰富、自然。
清代楹坛大家梁章钜写过一副联:
客来醉,客去睡,老无所事呼可愧;
论学粗,论政疏,诗不成家聊自娱。
此联为押韵对,只是对句的“娱”押“ü”韵,与“粗”、“疏”相比,稍有变韵之嫌。
再如:
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寻进士,遇近视,近视中进士,尽是近视。
上联“西湖”与“锡壶”两个截然不同的词却声韵相同。下联“进士”、“近视”也然。作者采用了同音异词之妙,组装成联,使二词相互关联,读之上口,又别有情趣。

三十九、互文
互文也称互参,它的手法是把本应该合起来的话分做两句说,使两者互相补充、渗透。
请看毛泽东为刘胡兰烈士的题词: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上联写生,下联写死,从两个方面入笔,却写的都是一种精神,是说她生与死都是伟大而光荣的。
再看下联:
诸葛一生唯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
人生处事,要谦虚谨慎,小事要通融马虎,大事要坚持原则。联语借用了两个古人为典,从两个方面去写,说明的却是一个道理,这也是互文的一种。
再请看:
宁为玉碎;
不作瓦全。
此联写做人之道,应刚直不阿、无私无畏、一身正气,不奴颜婢膝、苟且偷生。作者在上联以“玉”自誉,下联以“瓦”点化。两个角度,一种精神,闻声见物,令人叹止,乃精妙之笔。

四十、反语
反语即是将意义相同或相反的两个或几个词组成联,从而产生一种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效果。这种手法在对联中极为常用。它含蓄有味,能增强讽刺性和幽默感。
例如,在军阀混战时期,南京城内有人写了这么一副春联:
许多豪杰;
如此江山。
“豪杰”的本意是指才能出众的人。但联中却指的是那些割地分封的军阀。“如此江山”原为褒意,在这里喻为军阀混战中的破碎山河。
再看下面这副对联:
红黑炭火,烫冷热美酒,名传远近;
大小布匹,裁老少新装,美化短长。
这是为一门两店写的对联。一店是酒馆,一店为裁缝铺。作者抓住两种事物的特点,发挥开去,使生意性质得到了升华。可以说,这种手法对于二者来说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一副运用技巧非常高妙的反语对联。
再看下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这是蒲松龄早年应对一位姓石的塾师先生的对联。据说,一日老师将蒲松龄喂养的家雀摔死,放在原处,用砖头堵好,并在墙上戏书一联:
细羽家禽砖后死;
当蒲松龄发现家雀死了,又见墙上对联,断定是先生所为,于是续了一联:
粗毛野兽石先生。
石先生见了大为恼火,当面质问学生不该这样来辱驾老师,蒲松龄从容地解释道:我是按老师的联属对的,如果写得有错,请老师指教。老师再仔细分析,发现联中用的反语属对,可以说是对得天衣无缝,挑不出半点毛病,无言以对,只好拂袖而去。

四十一、越递
越递又称巧意、层递。即在联语中将某一词语越过一词,而使之递进。此法有两类: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小到大的推进方法叫阶升法。反之为阶降法。
1.阶升法
请看下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泡茶、泡好茶。
此联传说是清代学者阮元游平山堂,寺庙方丈将阮元当做一位普通游客,只说了一声“请”,又对下人说“茶”。随之交谈,觉出语不凡,便改了口气“请坐”,吩咐下人“泡茶”。后来当他知道是大学土阮元时又换成了“请上坐”、“泡好茶”,到了阮元临走时,方丈恳求墨宝,阮即出此联,活脱脱描绘了一个前倨后恭者的面目。作者以方丈的言语入联,对仗十分工整,别开生面,确是一副很难得的佳联。
再看陶行知先生为晓庄师范学校题联:
认请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为好教育;
发明工具、制造工具、运用工具,是真文明。
作者从事物最初层次着笔,不断向中高层次递进,采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观察方法,给人们揭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不仅文字工整,立意也巧。
2.阶降法
请看下联:
尧舜生、汤武净、五霸七雄丑末耳,伊尹太公便算一支耍手,其余拜将封侯,不过摇旗呐喊称奴婢;
四书白、六经引、诸子百家杂说也,杜甫李白会唱几句乱弹,此外咬文嚼字,大都缘街乞食闹莲花。
此联以戏谑为快,不免有狂妄不当之弊。但其手法却为独特。把所评对象分别以“生”、“净”、“丑”、“末”、“耍手”、“奴婢”对号入座。用的是阶降的手法。
也有一联,是采用阶升、阶降两种手法同时运用的。
例如:
万砖千瓦,百工造成十佛寺;
一篙二橹,三人摇过四平桥。
上联使用了阶升法,下联使用阶降法。这两种方法层次清楚,能给读者一种新鲜的感觉。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93

主题

1万

回帖

9926

积分

状元

积分
9926

突出贡献奖拍客起早贪黑奖后勤大使奖爱心天使奖佛家歙县志愿者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二、物色
物色即饰“物“以“色”,在巧联中有重要作用。它能创造鲜明的视觉形象,反映事物的特征,从而提高对联的深刻内涵。
如下联:
鹅黄鸭绿鸡冠紫;
鹭白鸦青鹤顶红。
将自然界中最能表现颜色的几种禽鸟入联,虽多种颜色堆砌却不觉生硬,语言自然,风格绮丽,被人喜爱。
有一关帝庙联不仅使用物色,还是一副迭字对:
赤面赤心扶赤帝;
青灯青史映青山。
物色应注重色彩在联中的主导作用,方能显出其特色。
请看下联:
绿水搅黄泥,红火黑烟,烧出青砖白瓦;
翠湖凌紫阁,丹梁碧枝,停浮玉殿金宫。
其中色彩字绿、黄、红、黑、青、白、翠、紫、丹、碧、玉、金,几乎占去联中一半,把一个凌紫阁的建筑过程细微地描绘出来。

四十三、数字
数量词在对联中有着特殊意义,用数量词组成的对联的作用主要有:创造形象和意境、加大对仗难度、进行数学运算、数字合称词的阐释、连续嵌入自然数等。
请看下联: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此联巧用了数字成对,出句构思奇特,下联对仗贴切,用数应用乘法,合理、自然,而且符合事理。
下联是庐山东林寺联:
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
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上联叠用“三”字,“三教”,指儒、释、道三教;“三人”,指儒陶渊明、释慧远、道陆修静;“一花”,指菩提花;“一世界”,指佛家过去现在将来为一世,东西南北上下为一界;“一叶”,指禅宗的一个宗派;“如来”,指释迦牟尼。此联为后人写三人谈儒论道流连忘返而且留下言谈三笑的故事。联语以一对三,工整独到,境界优美。作者善于从驳杂的事物中提取完美和谐的艺术体裁,有巧夺天工之妙。

四十四、方位
所谓方位法,即在对联中重用方位词,以造成描写空间上的特殊效果。常用的方位词主要是“东西南北中,上下,左右,前后”等。
江西滕王阁有一名联,为清同治进士金桂馨所撰:
大江东去;
爽气西来。
作者抓住滕王阁的自然特点,以最洗练的语言进行高度的概括,达到一种超然洒脱、大气磅礴的境界。一“东”一“西”,囊括了事物的独特情韵。犹如一副写意画,给人一种横空出世之感。
再看下联:
坐北朝南吃西瓜,皮往东甩;
思前想后看左传,书向右翻。
联句中巧妙嵌用了“北南西东,前后左右”八个方位词,其实真正表达方位的只有“北”、“南”、“东”、“西”,其余的方位词与别的词搭配,词义产生了变化。比如“西瓜”是瓜名,《左传》是书名,两者与方位无关系,“思前想后”是时间范畴词,其意义与方位词关系不甚紧密,然而读起来仍和谐统一。
或许,这就是作者的创作初衷。
再看下联: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相传此联为乾隆下江南经通州时与纪晓岚相对而成。联句以南北东西入联,此迭字法上联三出“通州”,三现“南北”;下联三出“当铺”,三现“东西”,然而联尾的东西两字在这里也产生了变化,从方位词变成了名词。形同而义变,情味盎然。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93

主题

1万

回帖

9926

积分

状元

积分
9926

突出贡献奖拍客起早贪黑奖后勤大使奖爱心天使奖佛家歙县志愿者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五、虚词
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
请看下联:
君恩似海矣;
臣节如山乎。
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
再看这样一副对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这副对联是王湘绮写的讽刺袁世凯的,被近代人称为名联。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不是东西”,上联的“也“字和下联的“之”字都运用得很好,如去掉虚字,则难称佳作。

四十六、联绵
在汉语中,有一种词叫联绵词。所谓联绵词,就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们或有双音、迭韵的关系,如“玲珑”、“徘徊”、“窈窕”、“磅礴”;或无双声但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蜈蚣”、“胭脂”、“妯娌”;或同音相重复,如“白白”、“津津”、“脉脉”等等。在对联中,联绵词必须对应联绵词,不能与其它词性的词相对。古代严式对更主张在联绵词中必须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例如:
独抱琵琶寻旧曲;
数教鹦鹉念新词。
联中“琵琶”对“鹦鹉”,此联属联绵对。
再如:
入室饮茶,直步可登麒麟阁;
临池染翰,何年得到凤凰台。
联中以“麒麟”对“凤凰”,视为联绵对。
福州春意亭联:
莺啼燕语芳菲节;
蝶影蜂声浪漫诗。
江西蓝桥公园佳婚事联:
有情终配鸳鸯侣;
相爱总结连理枝。
再有杭州梅竹亭联:
雪里梅花红烂漫;
霜间竹叶碧玲珑。
第一联中“芳菲”对“浪漫”,第二联中“鸳鸯”对“连理”,第三联中“烂漫”对“玲珑”,都属于联绵词相对。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93

主题

1万

回帖

9926

积分

状元

积分
9926

突出贡献奖拍客起早贪黑奖后勤大使奖爱心天使奖佛家歙县志愿者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七、标点
所谓标点法,即在对联中突出标点符号的特殊作用,多以符号代替数字使用,以达到一种特殊的效果。下面是1976年“四•五”运动悼念周总理的一副对联:


全联仅用两个标点符号成联,隐含着极深沉的意义。上联一个“?”,下联一个“!”,如果不是在那个特定的历史事件中,是难以评断其内在的含义的。
全联没有文字却胜过千言万语。可说是楹联史上最短的对联。
请看下联:
??????
!!!!!!
1949年,南京大专院校举行反饥饿、反内战游行,国民党特务镇压学生运动,打死两名学生。在举行的追悼会上就有这样—副无字联。对联巧用12个标点,并采用层盖手法,问叹相对,悲痛交织,情感层层递进。上联是向反动当局质问,血泪控诉;下联是写向反动势力讨还血债的决心,真乃“此处无声胜有声”。
1948年3月,南京政府召开国民党代表大会,中央大学教授乔大北撰写一联嘲讽之:
费国民血汁已?亿;
集天下混蛋于一堂。
联语直抒胸襟,愤不可遏,骂得痛快淋漓,有理有据。作者为国人鸣不平,怒目之态跃然纸上。上联的一个“?”是说南京政府盘剥了人民多少资财,本来就是一个未知数,不得而知。作者的无限愤懑,也许就在这一“?”中。

四十八、其他
1.倒顺法  2.制谜法  3.易词法  4.同出法  5.连环法
6.落帘法  7.卷帘法  8.脱靴法  9.婉曲法  10.同划法
----------------------------------------------------------------------
----------
1.倒顺法
将联语中的某些字来回反复使用,使楹联产生一种特殊的意趣,这种制联方法称作倒顺法。如: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此联以“水、车、风、扇”前后倒顺回读成联,并利用词性的活用变化,产生了回环往复之趣,形象地描绘以“水车车水”和“风扇扇风”的形态,富于哲理和生活情趣。
喜爱对联的朋友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秀才进京应试,路遇一富家小姐对联招亲,其上联是:
走马灯,灯走马,灯息马停步;
联语以“走马灯”倒顺回读成联,巧妙而又工整,秀才对此印象很深。应试时发现有一题正是要求对联,其联是:
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
联中以“飞虎旗”倒顺回读成联,形象逼真地描绘了“飞虎旗”的静态和动态。秀才以“走马灯”对之,考取了功名,回程途中又以“飞虎旗”对招亲联,娶得了佳人。一联成就其功名姻缘,岂不妙哉?
2.制谜法
为了使创作的楹联能表达某种特定的创作意图,有时在楹联中不直说,而是隐寓于上联语之中,要“捕捉”其联意,和猜谜语一样,一要费一番思索的,用这种方法制作楹联叫制谜法。用制谜法所创作的楹联实际上就是谜目的谜语楹联。这种楹联往往具有双重的含义:一重是楹联本身的宣示之意,是比较明确的含义;一重是其深层之义,是在联语背后所隐寓的含义。这样的楹联,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宣传性等多种效果兼备,在民间更为多见。常见的制谜语的楹联,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1)联中隐字
东生木,西生木,掰开枝丫用手摸,中间安个鹊窝窝;
左绕丝,右绕丝,爬到树尖抬头看,上面躲着白哥哥。
这副楹联所表现的似是讲农家小孩爬树取鸟蛋,描绘相当形象生动,凡农家孩子多有体会。其实这是一副谜语联,上联隐一“攀”字,利用隐示法,先隐示“木木”,利用象形法,隐示“大”和“爻”,再加一“手”字,则组成“攀”字;下联用同样的方法,将“幺幺、木、白”隐示出来,可组合成“乐(繁体)”字,颇富巧思。
(2)联中隐事
雄鸡鲤鱼猪婆肉;
香菇木耳曲子耙。
相传此联出自湖北某地的一个杂货铺。楹联中所列举的六味食品都是温补的“大发”食品,也是一般杂货铺里常有出售的食品。该联所隐示的是“开门大发”之意。这样的楹联看似粗俗平常,实则匠心独具,耐人寻味。
(3)联中隐物
万顷波涛乘骑过;
不胜将军弃甲逃。
该联上联指“海马”,下联指“酱(败将)”,在谜语联中,这种写意隐物的楹联是很多的。
(4)联中隐物指事
吴下门风,户户尽吹单孔笛;
云间胜景,家家皆鼓独弦琴。
此联为苏州王鳌与松江徐阶的戏谑联,上下联似乎是讲吹笛弹琴之事,实则上联所要表达的一层意思是指“吹火筒”,下联则隐指“弹棉花”一事。这样的楹联均能一语二用,语意双关,联意含蓄。
3.易词法
易词,即在同一联中,将一个词作词用之后接着又做词组使用。有的是将一个固定的词分离,重新组句,达成原词异义的效果。
请看:
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
脾好医,气好医,脾气不好医。
“膏药”和“脾气”是两个固定词,在联中,作者突发异想,将两词分离成与原来词义截然不同的词来,让人大开眼界,去领悟中国汉字的魅力。同时也完成了一种劝导,让人改掉脾气才是高人。据说这是一副中药店联,只当给患者吃了一付舒心丸。
请看下面一副联:
复生,不复生矣;
有为,安有为哉。
此联是康有为为纪念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撰写的一副挽联。谭嗣同字复生,与康均为同盟会成员。上联的第一个“复生”,为谭的字,是名词。第二个即是再生之意,偏正结构。下联第—个有为是作者的名字,是名词,第二个“有为”含有所作为之意,也是偏正结构。联不仅对得好,更巧的将是二人的名字做了巧妙的组合。
4.同出法
同出即将出于同一事物的几个词语巧妙地组合到联中,使上、下联各表其意而又互相对应。
如:
荷叶莲花藕;
真丝蛹茧蚕。
荷叶、莲花、藕为同一根上长出来的东西。真丝、蛹、茧、蚕也是同一动物在发展过程中所变化的不同形态,只是“真”对“荷”有些不妥。
下联也属同出手法,比上联显得更准确、工稳。
炭黑火红灰似雪;
谷黄米白饭如霜。
上联写木炭,下联写大米,相传这是明代文学家杨慎在少年时随父到御花园玩,与弘治皇帝的一副妙对。
5.连环法
即联中巧用同字、谐音、同旁等不同的修辞方法,嵌成联句环环相套的形式,以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符合这一特定要求的联句即为连环式。
请看这样一副对联:
点灯登阁各攻书;
移椅倚桐同赏月。
联中出句“灯”与“登”、“各”与“阁”既音同,而且“登”、“各”又各自是灯(古字“燈”)、“阁”字的偏旁。对句中的“椅”和“倚”是同偏旁, “同”又是“桐”的偏旁,读音相同而且“移”和“椅”声母也相同,符合出句的要求。
6.落帘法
即在联句中以同一词语开头,又以同一词语或谐音结尾,使联句现出一种文字和音韵的美感。
请看下联:
教无所教偏成教;
官不成官却是官。
联句以“教”、“官”二字起头,又以“教”、“官”二字结尾。落帘格与回文格不同,落帘格联不能倒读。此联为讽刺清末教官一职,此职当时无足轻重,但为此官者又非鄙则吝,故有人以此联讽之。文字幽默苛刻,嘲讽轻快得体。
明大学土解缙曾写过这样一副联: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此联的上半句为落帘式,重在谐音。“蒲”、“桃”的谐音为“葡萄”,“梅”、“桂”的谐音是“玫瑰”。而后半段的“本”、“香”亦为落帘式却重在同音。
苏东坡与黄庭坚的一副应答对,也属落帘式: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苏、黄二人为挚友,一天他俩在松下下棋,忽有松子落到棋盘上.苏东坡信口念出上联,黄庭坚知是让自己对下句。对联上句下句各以“松”、“棋”、“柳”、“钓”引出上半句,下半句对以同样的字落笔,前后遥遥相衬,形成鲜明的对称美。另外后半句的“子”、“丝”也同样具备落帘效果。联句构思精美,立意新颖,形象鲜明、生动、自然,对仗亦工。
7.卷帘法
卷帘也称倒叙、逆挽。即与小说、散文中的倒叙法相似,是一种先说后事,后说先事的方法。很像帘子倒卷而上.所以称卷帘格。
例如:
回日楼台非甲帐;
去时冠剑是丁年。
上联先说从军归来之况,下联再说离家从军之事。
8.脱靴法
在联句中形成先抑后扬、先引后拔、(缺)如西安莲湖公园奇园茶社联:
奇乎!不奇,不奇也奇;
园耶?是园,是园非园。
奇园茶社是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工作者梅永和夫妇建的秘密交通站。当时此联挂出世人不解,解放后人们才知道此联的真正含义。作者王超北是我情报处负责人。联语不但使用了脱靴法,还运用了嵌名法,四处嵌名,不显雕琢。
9.婉曲法
婉曲也称折绕。有些要表达的意思,作者不想直接说出,或因社会等各种原因不敢明说。而是采取一种迂迥的表现手法。使读者透过委曲、含蓄、隐约的语言领会作者的内在含义。这种方法称为婉曲法。
请看一副旧联:
月无贫富家家有;
燕不炎凉岁岁来。
联中两句为折体。作者故意将本体隐去不说。联中要说的意思是:还笊?钗颐瞧逗??沂?没有的,只有月亮和燕子不嫌弃我们,常光顾这里,暗喻世态的炎凉。联语通过月和燕而收到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这比直接说出来要好得多。
10.同划法
同划,联中均由同笔划数的汉字组成。
古人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屋後流泉幽咽洽香草;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繁体)。
这不是一副普通的迎春联。其妙在上、下联都是九个字,其中的每个字都是由九划组成,这是对联中一种非常特殊的形式。古人称“消寒迎春联”。因从冬至(一九)到九九正好是八十一天,上、下联句笔划正好是八十一划。这样从冬至开始,每天写上下联各一笔,到九九的第九天,全联全部写完,至此,严冬已去,春到人间。故此,称此联为“消寒迎春联”。
这种联构思精巧,须费尽心思,选择适当的字、词组句,又不能以辞害义,写起来有一定难度。古来以其难方显得此对珍奇。此联趣味性强,既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向往,又可作为一份别致的日历。所以历来为人们称为联中上品,颇受一些人的喜爱。有人说它:“是对联写作的—个奇迹”,此话不虚。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69

主题

7247

回帖

1760

积分

荣誉贵宾

长老

积分
1760

罐水天才奖活动参与奖帅哥勋章贵宾勋章爱心天使奖佛家

发表于 2008-10-27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才子辛苦了,但偶也看的好吃力.只有一篇字还大点,其它毒都要戴眼镜.也不知看了多少天,至今还米看完.记性也差多了看了后面忘了前面,没治了.
  这好象也不是给偶等看的,应是对联研究员看的.
  才子偶认为对偶等感兴趣者,只需提几个要点就是了.是吗?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0

主题

6

回帖

201

积分

秀才

积分
201
发表于 2009-5-16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20# 老是丢

同感

关于对联,俺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呵呵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2

主题

53

回帖

226

积分

秀才

积分
226
发表于 2009-9-1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再学习。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1-24 09:47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