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上下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推进大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和谐歙县为主题,以着力实施开发区建设、旅游经济建设、新农村建设“三大建设推进年”活动为抓手,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全民创业为动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朝“又好又快”方向稳步推进,较好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5亿元(现价),同比增长13%,完成年度计划的100%。三次产业比由15:46.4:38.4调整到15:48:37。
——财政总收入4.84亿元,同比增长55.4%,完成年度计划的131.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77亿元(预计),同比增长23%,完成年度计划的10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6亿元(预计),同比增长46.7%,完成年度计划的113%。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9亿元,增长17.5%,完成年度计划的103%。
——旅游接待量252万人次,同比增长48.2%,完成年度计划的126%;旅游综合收入14.85亿元,同比增长143%,完成年度计划的185.6%。
——引进县外资金17.3亿元,同比增长42%,完成年度计划的118.7%。
——实际利用境外资金887.24万美元,同比增长18.8%,完成年度计划的88.7%。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576万美元,同比下降5.4%,完成年度计划的71.52%。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完成19000元,同比增长17.8%。
——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4200元,增长20.1%,同比完成年度计划109.2%;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12%;
——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减少2.4%;
——二氧化硫排(SO2)放量减少3.51%;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367个;
——城镇登记失业率3.7%;
——人口自然增长率3.2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5。
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1、工业经济较快发展。一是工业经济总量扩大。规模以上工业达88户,比去年净增17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43.1亿元,同比增长45.6%,实现增加值12亿元,增长31.3%,工业产销率达97.8%,同比上升了0.6个百分点。产值5000万元以上企业达21户,同比增加6户,亿元企业8户,同比增加3户,金马集团工业产值首次突破5亿元。二是工业经济效益进一步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000万元(预计),实现税收7000万元(预计),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5.3%。农副产品加工业、茧丝绸服装加工、机电加工、精细化工、造纸及纸制品加工等六大产业渐成规模。三是开发区建设渐成规模。县经济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已开发面积达3000亩,入驻企业75家,建成投产企业3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1亿元,工业增加值3.09亿元,实现税收4400万元,利润6900万元,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实现了“三个翻番”的目标;北岸工业园、等工业园区也渐成雏形。四是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狠抓企业技改,加快了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实施10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35个,完成工业技改投入7.1亿元,开发新产品20余个。
2、旅游经济快速增长。以掀起第三次旅游高潮为契机,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全县旅游接待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分别以48.2%和42.9%的速度增长,增速创近年来新高,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繁荣了我县城乡消费市场。荣获“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称号,新安江山水画廊通过4A景区评估验收,棠樾村被国家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成功举办第三届徽文化民俗艺术节,新安江山水画廊经妆馆建成开放,徽州大酒店正式营业,提高了古城知名度和旅游接待能力。
3、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积极兑现各项惠农政策,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投入力度,实现农业总产值14.3亿元,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净增704元。一是主要农产品实现增产增收:粮食总产量7.8万吨,茶叶总产7455吨,产值2.42亿元;菊花1950吨,增长56%,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蔬菜播种面积4675公顷,生猪饲养量达48万头,增长10%,家禽饲养量208万羽。经济效益高的特色基地规模不断壮大,山核桃、蔬菜、甘蔗、奶牛养殖等“一村一品”产业优势日趋明显。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得到加强。抓好病险塘库的除险加固和水利兴修工作,投入资金1124万元,兴建安全饮水工程87处,解决2.89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武街公路完成油路化建设,标志着全省乡乡通油路目标的最终实现,完成98个行政村84条265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建设,深入开展地质灾害点搬迁和避让,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4、引资投资快速增长。全年引进县外资金17亿元,同比增长39.3%。新引进招商项目125个,协议投资达26亿元。引进境外资金887.24万美元,同比增长18.8%;通过招商引资、银企对接、利用开行贷款、资源整合、BT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促进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全年组织实施10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0.4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列入省“861”行动计划的8个项目,完成投资27081万元,增长17.8%;列入市“443”行动计划的54个项目,完成投资109029万元,增长55.1%。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开发区投资服务中心、新安公园、月城及长青路、披云路、富丰路等一批城建基础设施的实施,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城镇化率达32.8%。
5、消费市场稳中趋旺。在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和投资的拉动下,消费环境不断改善,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9亿元,增长17.5%;零售业零售总额达到14.7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总额达3407万元,同比增长45.5%。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消费需求持续走旺,住房、高档家用电器、金银珠宝等商品持续热销,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显著。
6、财政金融平稳运行。财政收入2.77亿元,税收收入完成2.04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74%,同比上升了1个百分点;财政总量增长较快、主体税种全面增收、重点企业税收贡献稳步提高,促进了财政运行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和财政保障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8.18亿元,增长16.8%,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7.58亿元,增长13%,分别比年初增加6.95亿元和4.3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3.41亿元,比年初增加4.53亿元,增长21.7%。全年贷占存比为48.6%,提高了1.8个百分点。各金融机构突出对农业产业化、园区企业的投资。成功举办银企对接,银企合作进一步加强。
7、“民生工程”顺利实施,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乡镇综合改革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得推进。全县民生完成投资1.5亿元,直接受益群众达12.6万元。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百姓更多地分享到了经济发展的成果。新增就业岗位2367个,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68个,“4050”人员实现再就业412人;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14695人享受农村低保共发放低保金558.5万元;城镇低保工作进一步完善,60485人次享受到城镇低保,共发放城镇低保金587万元。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投入3323万元,新建校舍面积3.64万平方米,改造D级危房3.36万平方米,免除农村义务教育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继续完善农村医疗制度,13所乡镇卫生院建设得到国家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合率达到87.8%;县医院整体搬迁工程有序进行,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大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和供应,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9800平方米已竣工验收预售;1.82万平方米的七川新村回迁安置房63栋排屋已全面完工,解决162户低保家庭住房困难,兑现262人住房补贴。计生优质服务县通过验收,并获得全国先进计生协会称号,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行知体育场基本建成,争创全少文明城市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各项社会事业竞相发展,和谐歙县建设稳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