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查看: 1509|回复: 1

新四军在岩寺的集中及其活动

[复制链接]

1667

主题

1万

回帖

20万

积分

状元

积分
207143

罐水天才奖活动参与奖帅哥勋章突出贡献奖起早贪黑奖宣传大使奖新人进步奖

发表于 2009-2-21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四军在岩寺的集中及其活动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积极推动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1937年8月,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在陕北的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同年10月,在南京,国共双方达成协议,将在南方8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0月12日,国民党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转发了蒋介石电令,首次公开发布了新四军的番号和军长。
新四军军部于1937年12月25日在湖北汉口组建,1938年1月6日在江西南昌正式成立,而新四军却是在岩寺集中整编的。叶挺任军长,项英任政委、副军长,张云逸任参谋长,袁国平任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任副主任,周子昆任副参谋长,李一氓任军部秘书长。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项英为分局和军分会书记,陈毅为军分会副书记。2月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命令新四军各部于2月20日集中皖南岩寺。
一、新四军在岩寺的集中
1、军部进驻岩寺
1938年2月6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第三战区命令新四军集中到皖南歙县岩寺一带整训。陈毅专程赴屯溪、岩寺考察,了解岩寺的地形、民情,为新四军军部移至岩寺和第一、第二、第三支队顺利到达岩寺集结作准备。军部制订方案,着手部队集结的各项工作,并命令部队分头并进,兼程前往。1938年3月14日,叶挺、李一氓等从南昌启程。4月初,陈毅、叶挺先后到达岩寺。4月4日,新四军军部离开南昌,5日进驻岩寺。
新四军军部及政治部设在岩寺后街的金家大宅。叶挺、项英均住此处。军部参谋处和副官处设在金家大宅附近的吴小亭家。军需处设在时任岩寺镇长的潘瑞亭家。卫士排设在金家大宅隔壁的曹氏住宅。军部机要科设在北后街一座廊亭式的“洪桥”边那栋名为“香积”的小屋里。军部其他直属机关均设在岩寺及其周边地区。
2、部队在岩寺集中
新四军一、二、三支队及所属各团的组成和集中情况是:
第一支队辖第一、第二团,共2300余人。第一团主要由傅秋涛领导的湘鄂赣游击队改编组成。团长傅秋涛(兼),副团长江渭清。从湖南省平江县嘉义出发,3月初到达岩寺西北的潜口。第二团主要由项英、陈毅领导的赣粤边游击队、谭余保领导的湘赣边游击队、李步新领导的皖浙赣边游击队和游世雄领导的湘粤赣边游击队组成,团长张正坤,副团长刘培善。2月分别从江西省莲花县垄上、大余县池江、浮梁县、瑶里等地出发,3月到达岩寺。
第二支队辖第三、第四团,共1800余人。第三团由张鼎丞、谭震林、邓子恢领导的闽西南游击队和钟德胜、胡荣佳、彭胜标等领导的闽赣边(中央苏区)游击队组成,团长黄火星,副团长邱金声。3月1日从福建龙岩县白土出发,4月初到达岩寺附近的琶林、琶塘。第四团主要由闽粤边、闽西和粟裕、刘英领导的浙南(浙江平阳)游击队改编组成,团长卢胜,副团长叶道志。闽粤边和闽西游击队3月从龙岩县白土出发,4月初到达潜口。浙南游击队3月18日从浙江省平阳县山门镇出发,4月18日到达岩寺。
第三支队辖第五、第六团,共2100余人。第五团由黄道、黄立贵、曾镜冰、饶守坤领导的闽北(闽浙边)游击队改编组成,团长饶守坤,副团长曾昭铭。2月25日从江西省铅山县石塘镇出发,4月初抵达岩寺。第六团主要由叶飞领导的闽东游击队所编成。团长叶飞,副团长阮英平(后吴焜)。2月14日从福建省屏南县双溪、棠口出发,4月初到达岩寺。
军部特务营由湘南、闽中红军游击队改编组成,共400余人。营长邱玉权,副营长陈茂辉、李林。李林领导的湘南红军游击队于4月11日从湖南耒阳县江头出发,中旬到达岩寺。闽中红军游击队于4月下旬从福州洪山桥出发,5月18日到达太平。军部战地服务团随军部从南昌出发,到达岩寺。军部教导队随军部进驻岩寺,扩建为教导营,学员300多人。
新四军军部和第一、二、三支队,经过长途跋涉,历时1个月,行程2000余里。行军途中饷额不足,粮秣不济,饱受饥寒,加上沿途又不断遭受各省军事当局、地方政府及不明大义者的挟持,处处设置障碍、刁难,其困难可想而知。但红军游击队以抗日大局为重,克服种种困难和阻力,于1938年4月胜利到达岩寺集中。
中共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新四军军部对正在集结的各部队进行编组,原定编4个支队8个团,后来根据实际情况,编为4个支队10个团。到1938年4月,基本上配齐了各支队和团的干部。
新四军各支队干部配备情况是:
第一支队:司令员陈毅、副司令员傅秋涛,参谋长胡发坚,政治部主任刘炎。下设第一、第二团。
第二支队:司令员张鼎丞,副司令员粟裕,参谋长罗忠毅,政治部主任王集成。下设第三、第四团。
第三支队:司令员张云逸(兼),副司令员谭震林,参谋长赵凌波,政治部主任胡荣。下设第五、第六团。
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参谋长林维先,政治部主任肖望东(后戴季英)。下设第七、第八、第九团和手枪团。
由于受地域环境限制,新四军第四支队就近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整训,后在安徽霍山县(今属金寨县)流波疃集中。全支队共有3100人。
还有新四军军部机关和直属部队、军特务营等。
新四军全军共1.03万余人,6200余支枪。这支部队虽然人数不多,装备落后,缺乏正规训练,但大部分都是红军三年游击战争中保存下来的骨干,是久经考验、政治坚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的革命战士,后成为活跃在大江南北的抗日中坚力量。
二、新四军在岩寺的主要活动
新四军在岩寺集中的目的和任务是:接受国民政府第三战区的点验,进一步搞好部队编组,充实部队的武器装备,加强部队的军政训练,开展群众宣传工作。
1、部队点验整编
新四军编制序列隶属第三战区,进驻岩寺后首先要接受第三战区的“点验”。根据新四军报的花名册,“三战区”派员“点验”,然后发给军饷和军需物资,才能开赴前线抗日。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副司令长官上官云相、冷欣在点验过程中,妄图借“点验”来限制新四军的编制员额,克扣新四军的军饷。新四军领导人对此早有戒备,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同叶挺军长商定了对付办法。为此,新四军将士与国民党官员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国民党方面提出新四军士兵瘦弱的多,缺乏训练,人多枪少,装备差,应加以压缩。叶挺、项英据理力争:人员体质,通过调理可以增强;缺乏训练,可以补课;武器不精良,可请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三战区帮助配备;至于人数,可以按“点验”要求做些调整等。
新四军各部点验从4月20日开始,是日凌晨5时10分,新四军直属部队集合演习点验,地点在岩寺文峰塔下。点验委员、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的全权代表上官云相来到岩寺,新四军列队欢迎。叶挺军长身穿中将服,手带白手套,拄着手杖,陪同登上点验台,检阅点验一列列新四军队伍。点验前,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作动员:“国民党的点验其实是卡我们的脖子,我们要针锋相对。国民党军队虚报冒领,给军官们中饱私囊,发国难财;我们多报虚额,是为了队伍的发展壮大,是为了更好地抗战。”点验过程中,新四军每个班多吃两个空额,远远超过新四军的实际数字。
2、加强军政训练
开始集中整编时,有的干部、战士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番号的新四军不理解,对同国民党合作抗战持怀疑态度,对平原地区能否建立根据地,能否打游击,存在疑虑。在组织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山头主义、关门主义和本位主义倾向。加上从各地来了一批知识分子,抗战热情很高,但一时不适应部队战斗生活。这些都需要学习、整训和提高。军部领导根据上述情况,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学习中共中央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消除对国共合作问题上的误解和疑虑,坚持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和独立自主原则。针对华中平原地区湖泊比较多的特点,新四军领导组织干部战士加强对日军的战术研究,学习水网地区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在思想统一的基础上,全军掀起了练兵热潮。
军事训练,除学习基本动作外,主要学习射击、投弹、刺杀和爆破四大技术,采用的是群众性练兵方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各连、排之间进行热烈竞赛。
军事训练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到一处,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动手开辟练兵场。叶挺常常到岩寺文峰塔边的大操场上打靶,百发百中,作出示范。指战员们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貌进行技术和战术训练。
通过军政训练,将士们对组建新四军的目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明确认识,达到了思想上的统一。部队的编制、人员装备得到了充实,提高了军政素质。
4月中旬,军部在岩寺鲍家祠堂召开军直机关及三个支队营以上干部会议。项英主持,陈毅首先发言,叶挺作了精彩演讲。项英介绍了新四军组建经过和各支队整编情况,明确面临的任务。之后,军部又在岩寺召开军直机关及三个支队排以上干部参加的抗日誓师大会。项英副军长主持,军部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奉命赶到岩寺参加会议,并在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和毛主席对新四军今后任务的指示。
3、建立修械所
新四军的武器装备都很陈旧,战士们手里拿的是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老套筒”、“汉阳造”,还有少数同志仍旧使用梭镖和大刀。在供给上,经常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刁难,将新四军全军的供给卡到相当于国民党一个丙等师的标准,限制新四军的发展。军部领导面对兵员日益增加,国民党当局不给提供武器弹药的新情况,决定自己创办兵工厂。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新四军在岩寺上渡桥江家祠堂办起了兵工厂,当时称“皖南新四军修械所”。由20来个铁匠和木工组成,其中只有朱宗山和罗克绳懂得一些修械技术,朱宗山任所长兼技师。修械所白手起家,修枪炮的材料是子弹壳和收集的废铜铁。其任务就是修理旧枪并配上刺刀。起初每人一天只能打1把刺刀,后来技术熟练了,每人一天能打16把,最多者能打24把。叶挺军长的住处离修械所很近,他常来修械所摸摸枪支,抡抡锤子,甚至坐下来帮助工人拉风箱,并经常鼓励工人。经过工人们的努力,车床、钻床及手摇铣床等机器,都先后造了出来。工人们自己设计把石头凿成大轮子架起来,装上皮带当发动机用。石轮子一转动,整个“车间”也就动起来,兵工厂就是这样因陋就简、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叶军长十分强调修械工作的重要性,他告诫工人们:“我们的枪是拿去打日本鬼子的,枪修得不好,出了毛病要害自己人。”
这个兵工厂一直跟随军部,转辗大江南北,规模逐渐扩大,技术也不断进步。它不但修造枪支,而且制造了大量的铁雷、石雷,有力地支援了新四军。
除修械所修理部分枪支外,新四军还采取其他方法,如通过向地主借一些枪械,从民间买一些枪支,缴获民团枪支等途径来充实部队的武器装备,提高部队的战斗力。
4、为民办实事
新四军到岩寺时,正是春耕大忙季节,军部和支队领导带头参加劳动,新四军战士三五成群,分散到各农户家帮助耕田、插秧、提水、打柴。新四军还在岩寺办起了农民夜校,穷人孩子进夜校,书簿笔墨由新四军提供,每30人配一名教师,课本由政治部编写。夜校除教识字、读书、讲授抗日救亡道理外,还教唱《国际歌》、《大刀进行曲》、《暴风雨来了》、《挖战壕》、《游击队之歌》等革命歌曲。叶挺、项英、陈毅等经常到夜校讲课,热情解答穷苦学生的提问。
5、开展民运工作
项英在营以上干部会议上特别指出,岩寺一带是新区,方志敏率领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虽然到过,但是时间很短,人们对红军尤其是对新四军不熟悉。这一带国民党军队很多,百姓们由于受反动派的欺骗宣传,不了解我军。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扩大我军的政治影响,宣传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严格执行纪律,关心爱护群众,尊重地方政府,以实际行动证明新四军是真心实意的抗日队伍。
新四军乍到岩寺时,老百姓不敢接近,存在戒备心理。我军尊重群众的风俗习惯,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民运部门积极开展群众的宣传、组织教育和发动工作,帮助他们建立青抗、妇抗、农抗等各种抗日团体,动员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枪出枪。住在王村的部队,还组织工作组去各家各户和老百姓拉家常,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老百姓见新四军的纪律严明,态度和蔼,相互之间逐渐亲密起来,直到无话不谈。
除了广泛的民运工作外,军部还做了大量的统战工作,国民党军队驻歙军官及屯溪、岩寺地方上层人物,都被列为新四军的统战对象。
为团结友军抗战,叶挺军长还邀请国民党驻棠樾的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给新四军讲授抗战经验与教训,密切与友军的往来。新四军在岩寺开展的民运工作,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扩大了共产党和新四军在群众中的影响。
6、配合中共地方组织开展工作
1938年2月,李步新奉陈毅命令,率皖浙赣边游击队先行下山开往岩寺后,接收了黄诚领导的中共“七政(即国民党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战地政治工作委员会驻岩寺工作团青年干部训练班)特支,着手恢复皖南党的组织工作。4月,在潜口成立中共皖南特委,李步新任书记,陈时夫任组织部长,余华任统战部长,黄诚任秘书长兼宣传部长。
为了培训和加强地方党的骨干,皖南党组织在潜口举办党员培训班。参加学习的有通过“七政”特支介绍去的,如休宁的黄剑秋、姚镛、李显之(李先之)、查鸿寿,歙县的郑家琪、胡正瑞,婺源的胡社庆,黟县的汪怀仁、汪晋候、汪学英。此外,还有一些在皖南打游击的红军基层干部,共有29名党员。在党训班讲课的有陈时夫、黄诚等,讲解《中国问题》、《马列主义初步》、《如何组织群众及发展党员》等内容。党训班自开办到结束为期两星期,陈毅到党训班给学员们讲过话。
三支队到西溪南后,皖南特委书记李步新将歙县特支的隶属关系转到新四军,受三支队党组织的直接领导,张云逸、胡荣都具体指导当地的党组织工作。张云逸经常听取歙县特支负责人的情况汇报并定期参加特支会议,指示地方党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发动群众支援新四军。此时,歙县党组织扩展到芝皇、朱家阁、余家山、伊坑、潜口、岩寺、信行、徽城、昌溪、王村、大梅口、稠墅等地,党员发展到200多人。
新四军军运部帮助地方在丰乐河沿岸地区建立起“皖南青年救国队”、“歙县妇女抗敌后援会”等抗日群众团体。新四军军部战地服务团,在岩寺一带还自编自演一些文艺节目《放下你的鞭子》、《火烧东洋鬼》、《大战罗店》等。利用文艺形式,自编自演紧密配合当时形势的小节目,进行群众宣传,并在岩寺及周围的乡村墙头上书写了许多抗日救亡标语,画了不少漫画。新四军文工团还和以胡兰畦为首的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第十九集团军的战地服务团)在岩寺联合演出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叶挺、陈毅等都前往观看。
新四军在岩寺集中后,军民关系可谓政治上宣传群众,工作上组织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群众给予部队大力支持,提供许多情报。部队赢得了人民的信赖,发展壮大了队伍。
7、设立新四军兵站
新四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后,为方便新四军与大后方的联系,留下新四军岩寺兵站。该兵站原设岩寺鲍家大屋,后迁朱坊,于4月9日设立,后改为兵站派出所,并经国民党三战区兵站分监部备案。该所工作人员大都为原上海煤业救护队队员(1938年1月集体参加新四军),尚有新四军特务营第五连的战士,包括军、政、技、勤及警卫部队近百人。军部撤离时,留下15辆汽车供派出所使用,派出所为适应工作需要,沿袭上海红十字会煤业救护队的名义活动。
岩寺兵站派出所设有所长、指导员、特派员等。首任所长毛泽全(王勋),继任有黄立雄、忻元锡等;指导员王公道(后任所长),继任李洪;特派员周柏林。岩寺新四军兵站派出所建立后,为新四军殚精竭虑,争取军需,巧斗敌顽,输送人才,接送与护卫重要首长及国际友人,仅上海地下党输送的就有2000余人。同时,兵站派出所广泛接触社会各界人士,发展爱国抗日统一战线。
值得一提的是,1939年2月22日,叶挺军长、中共东南分局副书记兼江西省委书记曾山、岩寺兵站站长王公道热情接待周恩来,陪同视察了岩寺新四军军部驻地、检查了兵站工作,周恩来在到达岩寺的当晚还在江家祠堂作了形势报告,在兵站住了一晚,使在兵站工作的同志倍受鼓舞。
三、新四军在岩寺集中的意义
新四军以岩寺为中心的集中,意义十分重大。
1、岩寺集中标志着新四军组建的完成。新四军军部成立时,红军游击队还分散在南方八省的深山老林里。在中共中央关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号召下,项英、陈毅等分头深入各地,传达解释,在很短的时间内,经过千山万水,克服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日军飞机轰炸、国民党的刁难等困难,终于胜利会师于岩寺,汇成一股抗日的铁流。这在中国抗战史上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事件。
2、扩大了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的政治影响,宣传了党的政治主张。人民群众亲眼目睹了人民军队秋毫无犯、热爱人民的品质,认识到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为民族解放和全国人民谋幸福的革命队伍,从而赢得了民心。
3、岩寺集中,也为新四军东进、北上抗日,为新四军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集训,全军统一了思想,完成了从国内战争到民族解放战争的战略转变,全军团结一致,为实现抗击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解放的伟大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

QQ:371636564 或510750633   邮:zw3028@126.com   tel:0559-6518578 手机:13013123028
我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tulou88

0

主题

333

回帖

409

积分

举人

云游和尚

积分
409

佛家

发表于 2009-2-21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顶一下。
【歙县论坛 贴贴必回】 欢迎网友们加入,群策群力,把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歙县论坛主站|歙县论坛-歙县老百姓值得信赖的网络平台 ( 皖ICP备14023110号-2 |34102102000101 )

GMT+8, 2024-11-23 14:5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