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0-23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复光(黄山歙县籍清代著名实验物理学家)
字元甫,号浣香,安徽省歙县人,监生出身。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卒年不详。郑复光从小偏爱科学,性好潜思,涉猎颇广,于数学、物理学都有一定的成就。他善于融会贯通中西算术,常与当时数学名家李锐、汪莱、张敦仁等讨论天算问题。他还善于用科学的道理去解释那些容易引起当时人们“惊骇以为灾祥奇怪”的自然现象,汇集了200多条,于道光二十二年 (1842)纂成《费隐与知录》一书,内容包括天文、气象、化学、物理等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现象。郑复光在科学上的最出色的研究是在光学方面。青年时期他曾游扬州,见到一种利用透镜组把画好的花鸟人物映于壁上的“取影灯戏”,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激励。回家后就开始钻研光学问题,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后又游历了广东、云南、山西、陕西等地,还曾数次北游京师。在游历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和搜集光学仪器,并向店肆手工艺人请教光学仪器的制造方法,还到北京观象台实地了解窥筩远镜的使用情形。经过数十年的观察、实验和研究,终于在道光十五年(1835)前后归纳出一套具有独特形式的几何光学理论,著成《镜镜?痴》一书,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出版。书名中的“?”字是叫卖的意思,“?痴”一词是作者自谦之意。全书共5卷,约7万余字,扼要地分析了各种反射镜和折射镜的镜质和镜形,系统地论述了光线通过各种镜子(主要是凹、凸透镜和透镜组)之后的成像原理。具有丰富的光学知识。
郑复光认为,“物与物交,必有相射之线。光能照有光线,目司视有目线,景承光有景线,镜受景有镜线是也”(《镜镜?痴》卷一)。他创造了不少类似以上的概念和名词。它们中有的是对的,如以所谓的“顺收限”、“顺展限”表示透镜焦距的概念,并用这些概念来解释和描述光学仪器的制造原理和使用方法;有的是错误的,如所谓透镜有“镜线”以及镜线交点,并以为远处射到透镜的光线须先经过镜线交点,而后倒射入镜。还有一些错误,是受明末清初传入中国的一些光学知识的影响,如他的著作中的光路图和德国传教士汤若望(1621年来华)在明天启六年(1626)撰写的《远镜说》一书相同,而《远镜说》一书的光路图是错误的。但是,郑复光的光学理论,是结合了中国传统的光学知识而发展起来的。
《镜镜?痴》一书,还对各种铜镜的制造、对铜质透光镜的“透光”原理,对于冰透镜取火等问题,作了详细的论述。它是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一部重要的光学专著,代表了清代中期中国的光学发展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