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4-17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郑 虔:(公元685~764年),字广文,河南荥阳人。著名唐朝学者、教育家。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唐朝广文馆博士郑虔陷没洛阳,后来逃回长安。由于奸臣进馋,皇帝认为他有附贼之嫌疑,于公元757年,年高七十二岁的郑虔被谪贬为台州司户参军。
郑虔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老博士,他能诗善画,字写得很好,又会弹琴,而且又是星历家,医药学家,兵法家。杜甫有诗赞他:“先生有道出羲皇,先生有才过屈宋。”足见他的文才出众。郑虔逝世后,杜甫又有诗哭他:“文章扫地无。”认为他死了,就没有好文章了。
郑虔是一位穷官,杜甫有诗写道:“郑老身仍窜,台州信所传。为农山涧曲,卧病海云边。世已疏儒素,人犹乞酒钱。徒劳望星斗,无计劅龙泉。”又有诗云:“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他自己也有诗自嘲:“赖有苏司业,时时乞酒钱。”可见他为官的清廉,穷到极点。
郑虔到台州后,虽然已近晚年。当时被称为南蛮的台州穷乡僻壤,看见老百姓在愚昧落后中生活,便有心把进步的文化传授给台州人民。后来唐肃宗皇帝纠正了对他的贬谪错案,便召郑虔回京复职。临行那一天,台州的父老乡亲携酒送他上路,他觉得父老的情重,产生了惭愧的心情,决心试试台州百姓的智慧。当走到一个依山的小村子前,正当春季时节,山上长满密密的毛竹,嫩笋破土而出,布满山坡。他停下脚步,望着绿蓬蓬的毛竹林念了一句诗:“石压笋斜出”,念完后用目光浏览着送行的人群。忽然一个年轻人分开众人走上前来轻轻地接下联:“谷阴花后开”。郑虔听了不禁拍手叫好。直到那一天,他才深深地体会到台州地方并不像泛传的那样野蛮落后。文化的萌芽一直被压在磐石之下。他立即打消了回京的计划,决心留在台州,为广大劳动群众传授文化。郑虔即进表给皇帝,说自己已年迈,愿意留在台州继续从事教育事业。得皇帝恩准后,郑虔就是在台州首创官学,学馆就设在郑虔司户衙门内的户曹巷(即现在的台州宾馆至临海原第二百货公司后面的一条巷子)里。后来台州人民为了纪念他,就把这个小村子改名“留贤村”。
台州的文化在郑虔的传授下,文风逐渐旺盛。管弘丝竹,读书之声,时有可闻。由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过去落后愚昧的穷乡面貌。郑虔为台州人民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郑广文博士在台州传播文化整整八年,终于耗尽了心血,病逝于台州城内。
台州人民为了怀念这位多才多艺的老博士,在临海城关北固山上建立了广文祠、广文书院,又命名一条街为广文路,郑虔逝世后葬在大田白石村。
1997年8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郑虔墓为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以此来纪念这位到台州传播文化的先哲贤人。
郑 畋:(公元824~882年),字台文,河南荥阳人。著名唐朝大臣。
郑畋的父亲叫郑亚,曾经担任过桂管观察使。郑畋出生在桂州,小名叫桂儿。当时的监军叫西门思恭。朝廷有命令,叫西门思恭去京城,郑亚在城北为他设宴饯行。郑亚因为自己年老了,将郑畋托付给西门思恭说:“将来你如果能照顾桂儿,我就是在九泉之下也不敢忘了你!”说完流下了眼泪,西门思恭记住了他的嘱托。等到西门思恭当上了神策军中尉的时候,郑亚死了,西门思恭派人将郑畋找来,收养在家中。他很喜爱郑畋,对待他像对待自己的外甥和侄子一样,还请来教师教导他。
后来郑畋当官直至大将和宰相,是在唐朝末期最积极组织镇压黄巢起义军的宰相。他是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进士及第,曾任藩镇幕府。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年)入朝,累迁为中书舍人。唐咸通十年(公元869年)以作诏称旨为同僚推服,迁户部侍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充任翰林学士承旨。后因事被贬为梧州刺史。
唐僖宗即位后,郑畋先后内徙郴、绛二州,复入为右散骑常侍。唐干符元年(公元874年),以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五年,因反对招抚黄巢事与另一宰相卢携忿争,俱被罢相。
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郑畋任凤翔(今陕西凤翔)节度使。同年冬,黄巢攻入长安,唐僖宗出奔蜀。郑畋招集畿内散兵,顽抗义军。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郑畋为京城四面诸军行营都统,败巢军于龙尾陂(今陕西岐山),遂与京西北诸镇约盟,传檄天下,号召四方藩镇合兵围攻长安,为阻遏黄巢义军在关中的发展,竭尽气力。不久,部将李昌言发动兵变,逐郑畋,自为留后。郑畋被罢为太子少傅,分司东都洛阳。唐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唐僖宗召郑畋至成都(今四川成都),复以司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持军务。唐中和三年(公元883年)黄巢起义军退出长安,唐僖宗将还京。当权宦官田令孜及其兄剑南西川节度使(今四川成都)陈敬瑄与郑畋不协;李昌言又因逐郑畋自代故,也不愿郑畋继续执政,三人合力排郑畋去位。
黄巢攻进长安时,西门思恭逃难到终南山。郑畋用家财高价招募勇敢的人,去把西门思恭找了回来,奉养在家中,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无微不至。后来西门思恭死在郑畋家里,郑畋将他安葬在凤翔西岗,墓地的松柏树都是他亲手栽植的。郑畋在他人排挤下失却官职,单身赴其子彭州(今四川彭县)刺史任所,不久病逝,也葬到了西岗思恭的墓地。当地官员们修建两个人的坟墓,以祭奠他们。在场的人没有不落泪的,都佩服他们二人的仁义。
郑 注:(生卒年待考),本姓鱼,冒姓郑。著名唐朝尚书,
郑注出身微贱,没有受过正规教育,青年时代为生活所迫,以医术游荡江湖。在唐宪宗元和末年,因给襄阳节度使李恕治病而被收用。后来,李恕徙迁为武宁节度使,又把他带到徐州。
由于郑注机智多辩,善揣人意,得到李恕的信任,开始参与一些军政要事。当时,节度使之下设有监军,全由宦官担任,作为皇帝的代表监督节度使。那时武宁的监军正是王守澄。他对李恕重用郑注很不满,企图让李恕把他逐出武宁军。郑注本来就无政治是非观,只知经营个人私利,见此就转而投靠王守澄,大得其欢心,从此又成了王的心腹亲信。不久,王守澄被召入朝廷任枢密使,把郑注带来京师。长庆宝历年间,王守澄专权朝政时,郑注为之献策出谋,干了不少坏事。
郑 谷:(公元849~911年),字守愚,江西袁州任(今江西宜春)。著名唐朝诗人。
晚唐期间,湖南一位自号衡岳沙门的诗曾齐己写了一首《早梅》诗,携去江西宜春的仰山,向诗友郑谷求教。诗中有一联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说罢就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听他这么一说,又见他这么一改,深为佩服,“不觉下拜”,惊叹改用“一”字之妙,即称郑谷为“一字师”。从此,郑谷这个“一字师”的盛名便在士大夫中广为传扬,有关史籍也先后载入,一直流传至今。
郑谷其父郑史,其兄郑启,均为唐朝诗人。受父兄熏陶,郑谷七岁便能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当时著名诗人、诗论家司空图“见而奇之,拊其背曰:当为一代风骚主”。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郑谷考中进士,官至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他写的一首《鹧鸪》诗声名远播,因而又有“郑鹧鸪”之称。他与许棠、张乔、任涛等九位同辈人经常唱和往还,诗名颇盛,被誉为“芳林十哲”。
唐干宁年间,郑谷“独守义命之戒,而不牵于名利之域”,毅然归隐故乡的仰山,过着“好句未停无暇日,旧山归老有东林”的隐居生活。郑谷一生作诗不下千首;因曾“寓居云台道舍”,故称诗集为《云台编》,一名《宜阳集》,又叫《郑守愚文集》,共分上、中、下三卷。另着有《宜阳外编》、《国风正误》等书籍,有的著作已失传。《全唐诗》收入郑谷的诗歌共有三百多首。
郑谷所作的七律《鹧鸪》,脍炙人口,风靡一时。其诗曰:“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鹧鸪是一种羽色斑斓美丽的鸟,形如雌雉,体大似鸠,分布于祖国大陆的南方。其“鸣云‘钩辀格磔’是也”,俗称极象“行不得也哥哥”。古人常借鹧鸪的啼鸣来抒写迁客孤寂愁苦之状,游子思乡怀亲之情。
历代骚人墨客对郑谷的“一字师”和这首《鹧鸪》诗,均极为推重。有诗云:“早梅一字师,齐已谢不逮”;有诗云:“一字之师齐已拜,早梅开后独踟蹰”;有诗云:“一卷云台刚读罢,耳边疑听鹧鸪声”;有诗云:“读书堂侧老松枯,故址荒凉唱鹧鸪”;还有诗云:“何以鹧鸪诗,脍炙于千载”。元朝辛文房赞赏郑谷“尝赋鹧鸪,警绝”;清朝金圣叹称扬郑谷这首诗“深得比兴之遗”;沈德潜也说《鹧鸪》诗的“三四语胜于‘钩(车舟)格磔’也”,并称誉是“以神韵胜”。上海辞书出版社于1983年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一书也载文称,《鹧鸪》诗“终篇宕出远神,言虽尽而意无穷,透出诗人那沉重的羁旅乡思之愁”,赞许“诗人紧紧把握住人与鹧鸪在感情上的联络,?鹧鸪而重在传神韵,使人和鹧鸪均融为一体,构思精妙缜密”。
在评论郑谷全部诗作的问题上,历代文人各抒己见。宋朝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郑谷“其诗极有意思,亦多隹句”,但他直言“其格不甚高”。童宗说的意见比较委婉,他称郑谷的诗“丰入而啬出之,论其格调虽不甚高”,但“要其锻炼句意,鲜有不合于道”。元朝辛文房的说法有点不同,他认为“谷诗清婉明白,不俚而切”。而明朝的叶涵云和费嘉树对郑谷的评价却显得很高;叶涵云把郑谷推崇为“有唐三百年,风雅雄一代”的重量级人物,费嘉树不仅称赞郑谷“骚坛树赤帜,群贤拜下风”,而且还说他的诗是与“李杜相颉顽,岂与郊岛同”的杰作。在清朝纪晓岚等人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也有一说,谓郑诗“往往于风调之中,独饶思致”,但“汰其肤浅,撷其菁华,固亦晚唐之巨擘矣”。
然而,称他“风雅雄一代”也好,论其“格调不甚高”也好,不过都是各取一端,各执其词罢了。客观地讲,从“汰其肤浅,撷其菁华”的角度来看,郑谷在诗歌创作上毕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艺术成就,他的部分作品也确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他的“平楚干戈后,田园失耦耕”;他的“访邻多指冢,问路半移原”;他的“乱兵何日息,故老几人全”;他的“十口飘零犹寄食,两川消息未休兵”;还有他的“不会苍苍主何事,忍饥多是力耕人”等诗句,大都不同程度地揭露与批判了唐末衰败,人民涂炭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关心与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虽然难以与“李杜相颉顽”,但却继承了杜甫的现实主义传统,因而被后人称为晚唐“咸通后僖宗、昭宗时代的诗史”,实可称作“晚唐之巨擘”。郑谷的其它诗歌,或?物,或别离,或感遇等篇什,也都风格清新通俗,轻巧流利,语言工丽。如《菊》中的“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如《海棠》中的“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如《淮上与友别》中的“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如《席上贻歌者》中的“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风唱鹧鸪”;再如《中年》中的“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等吟?,文笔优美,思致婉转,感情丰富,韵味深长,读后叫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宜春故乡的人们对这位晚唐著名诗人一向非常尊崇,曾将他与袁京(东汉时期出为蜀郡太守,为避兄难隐居袁州)、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曾被贬至袁州任剌史)、李德裕(唐朝宰相李吉甫之子,曾被贬至袁州任长史,后亦当上了唐朝宰相)、卢肇(原属宜春,后归分宜,江西历史上第一个文科状元)、易重(唐朝文科状元)排在一起,称作“袁州六先生”。在宋人祖无择建造的“韩文公(愈)祠”中,曾将郑谷的象画在东墙上,以供后人观瞻。在旧时代,宜春城南曾有一条街道名曰“鹧鸪路”,就是纪念“郑鹧鸪”的。近年来,宜春市大力开发修建人文景观。在2004年建成的袁山公园内,又以“郑鹧鸪”之名建起了一个“鹧鸪亭”。游客至此,大凡“一卷云台刚读罢”的人们,都会“耳边疑听鹧鸪声”了罢。
郑 邀:(公元866~931年),字云叟,滑州白马任(今河南渭县),著名唐末五代学者。
为了避后唐明宗祖庙讳,以字行世。少好学,敏于文辞。举进士不中,遂入少室山为道士。后徙居华阴,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友善,世称“三高士”。朝廷屡征不就,赐号“逍遥先生”后晋天福四年逝世,终年七十四岁。修史薛居正录其诗文为《拟峰集》传世。
郑大章:(公元1904~1941年),合肥东乡撮镇人(今安徽肥东),著名中国放射化学创始人。
郑大章的祖父郑国魁系淮军名将,于李鸿章有救命之恩。他的父亲郑伯衡,民国初年曾任内政部长和吉林省省长。童年、少年时期,郑大章生活在苏州、合肥、南京、上海、天津、北京等地。五四运动强烈地震撼着他的心灵,坚定了他学好科学振兴祖国的信念。1920年秋,年仅十六岁的郑大章从北京高师附中毕业,便负笈西行,到法国勤工俭学。在通过了语言关后,1922年他考入巴黎大学理学院,并选择化学作为主攻方向。
其时,欧洲列强经济上仍处于上升阶段,某些短视的西方人盲目自大,看不起从贫穷落后的中国来的学生,郑大章不免受到歧视。殊料第一学年过去,巴黎大学数学会考,名列年级第一的竟是中国来的郑大章!中国留学生考得第一,是这所欧洲名牌大学从未有过的事,以致当地一家报纸竟打出“耸人听闻”的标题:《法国的数学危险了》。郑大章为中国争了光,在我驻法使馆的帮助下,他获得了来自国内的奖学金。在巴黎大学第五学区一个小旅馆五楼那十来平方米的小屋内,郑大章夙兴夜寐,苦苦攻读。他最爱去的地方是图书馆和实验室。
巴黎大学云集着一些世界知名的大学者和科学家,郑大章在这里受到严格的基础知识的训练和名师的熏陶。他的导师中,有一位曾对他一生的事业产生过巨大影响,她就是原籍波兰的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她很欣赏这位勤奋好学的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学生,经常给予特别的指导。郑大章在取得学士学位后,立即来到学校的镭学研究所?居里楼,成为师从居里夫人学习放射化学的第一位中国研究生。
居里夫人这位两获诺贝尔奖、热爱和平的伟大女性,一贯奖掖后学,诲人不倦。她既在精神上鼓励郑大章为自己落后的祖国争气,又以自己在科学上的真知灼见影响着郑大章,并手把手地辅导他做实验、写论文。仅1931年12月,郑大章即有三篇论文发表在法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1933年12月,以居里夫人为主席的巴黎大学理学院答辩委员会一致通过郑大章的博士论文,郑大章获得法国国家理化博士学位。
一个月后,郑大章以年迈的双亲常在梦中,故乡的河山时时萦怀为由,向居里夫人辞行返国。居里夫人当然极力挽留她的这位中国籍高足,认为法国有一流的科研条件,今后可大展宏图。但在明了了郑大章矢志报国的决心后,她也就欣然同意。1935年初春,郑大章携自重庆大学来法攻读数学的长沙姑娘萧晚滨踏上归国的旅程。
在北平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郑大章和萧晚滨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蒋中正曾专门接见他们,并拨出一笔可观的休息费。但郑大章却企盼立即投入工作。新婚燕尔,他即应先他回国的学长严济慈(时任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的邀请,筹建镭学研究所。
镭学研究所筹办之初,由严济慈兼所长,郑大章任副所长实际负责。所谓的“所”,实际上就是三间平房,缺人少钱短设备。刚届而立之年的郑大章,硬是凭着一个爱国青年的闯劲和一个科学家所具有的恒心和毅力,筚路蓝缕办起了镭学所。
镭是一种放射性金属元素,存在于些矿石和矿泉中,含量极为稀少。镭的放射性穿透力很强,可用来破坏物体组织并杀死细菌,治疗癌症,还能寻找石油资源,探索岩石成份,其应用十分广泛。为了开垦中国镭学和放射化学这块处女地,郑大章带着几个年轻人,查资料、订计划、找仪器、寻设备,辛苦奔波,反复实验,终使研究所初具雏形。例如,当时人们对锕系元素和铀-镭系元素并不十分清楚,郑大章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测定了沥青铀矿石中钋对铀的放射性比例,从而论证了铀锕系元素和铀镭系的放射性分枝比值。再如,实验中必需的铀矿石是郑大章通过比利时驻华使馆从其殖民地刚果托运来的。他的一系列新的研究成果和实验论文在中、法一流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他首创的“水法”找矿,国外一直沿用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卢沟桥事变后不久,华北的一批汉奸受日本侵略者唆使,组织伪“政府筹备处”。王揖唐是郑大章祖父的表弟,1918年他出任众议院议长时,曾任用郑伯衡管理总务。故北平沦陷后王揖唐担任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时,力邀晚辈郑大章担任伪“教育部长”,不意被郑大章断然拒绝。1938年底,郑大章和助手、留法时师从居里夫妇女婿约里奥?居里的杨承宗等秘密离开日伪严密控制的北平,到上海租界中继续从事镭学研究。在异常困难的条件下,他们从大量铀盐中分离制出很强的新β放射源,发现了β射线的吸收系数随放射源周围物质的性质而改变,由此形成背散射法鉴别不同支持物质其及厚度的理论。
1941年8月14日,郑大章于穷困潦倒中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于苏州,终年三十七岁。
郑律成:(公元1918~1976年),朝鲜族,原名郑富恩,朝鲜全罗南道州人。著名国际主义战士、音乐家。
郑律成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原名郑富恩,后因酷爱音乐,改名律成。1933年,年仅十五岁的郑律成跟随三哥离开养育他的故乡,乘船到达中国南京,进入朝鲜抗日团体“义烈团”举办的“朝鲜革命干部学校”学习。1934年郑律成毕业,留在南京从事秘密抗日活动,但他从未放弃对音乐的挚爱。
1936年春,郑律成谱写了他音乐生涯中的处女作《五月之歌》。离弦之箭,一发而不可收拾。自此,他的音乐才思如涌泉水,得以淋漓发挥。
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者挑起了“八一三”事变。也就在这一天,十九岁的郑律成结识了著名爱国音乐家、《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冼星海。在与冼星海交往中,郑律成为这位年轻的音乐家的爱国风范所折服,从而更加坚定了他用美妙的音符坚持抗战的决心。郑律成来到炮火隆隆的上海,投入到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中,也就在此时,他结识了中国共产党人杜慧君,他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抗日根据地的情况,深感这是自己所向往的地方。在中共地下党的安排下,郑律成背着曼陀铃,怀揣《世界名曲集》,踏上奔赴延安的征程。
1937年10月郑律成到达向往已久的延安,进入陕北公学。次年,又进入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38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延安城里礼堂开晚会,第一个节目就是《歌颂延安》(即《歌唱延安》),由郑律成和女高音歌唱家唐荣枚齐唱。毛主席和中央首长们微笑地倾听着。唱完后,毛主席高兴地鼓了掌。演出第二天,中共中央宣传部要去了这首歌的词曲,后来经中宣部改名为《延安颂》。这首歌,在当时虽然没有正式出版,但却不翼而飞,迅速广泛地传唱开来,有多少热血青年就是唱着这首歌奔赴延安的!当时郑律成也没有想到这首《延安颂》有如此魅力。他后来回忆说:“我没有想到它却像长了翅膀一样,从延安飞到前方,从解放区飞到国统区,直到南洋和东南亚。”此时,郑律成还不满二十岁。
1938年8月郑律成从鲁艺毕业,来到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担任音乐指导。不久,又创作了著名的《延水谣》,这是继《延安颂》之后又一首优秀的抒情歌曲。他以陕北民间音乐为基础,谱写出这首唱来既亲切,又新颖的歌曲。这首歌一经传唱,风靡延安,直至全国。
抗日战争时期,郑律成意气风发,年轻有为,谱写出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其中最有名的是《八路军进行曲》,即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这首歌是怎样谱写出来的呢?我国著名诗人、《八路军进行曲》词作者、郑律成亲密战友公木先生作了如下回忆:
抗日战争时期,公木与郑律成有一段时间曾经同在一个部门工作,同住一个窑洞,同饮一桶水,同吃一锅饭,两人情长友深。公木是一位很有才气的年轻诗人。两人在一起,有许多相似之处,经常交换看法,并且互相合作,一个写词,一个谱曲,相得益彰,合作的非常融洽。郑律成经常催促公木写词,并对公木说:“你是从前方来的,让我们携手合作为八路军歌唱吧!”郑律成进一步建议:“咱们也搞一部大合唱吧!”“什么大合唱?”“当然是《八路军大合唱》啦!”起初,公木有点胆怯,但在郑律成一再鼓励下,公木提出主题,点出题目:“军歌、进行曲、骑兵歌、炮兵歌,再添一篇快乐的八路军,岗兵颂也算一篇,总共七、八篇或八、九篇就够了。”公木切实感到歌唱八路军是文艺工作者的共同责任,文艺工作者虽然不能拿枪上前线,但可以为抗战提供优秀的精神食粮。公木激情万丈,仅用了三、四天就完成了歌词的创作。这一组歌词包括《军歌》、《进行曲》、《快乐的八路军》、《子夜岗兵颂》、《骑兵歌》、《炮兵歌》、《军民一家》、《八路军和新四军》等八支歌,要的就是这个“八”字。公木每写成一篇词,郑律成就拿去作曲。没有钢琴,手风琴也没有,只是摇头晃脑地哼哼着,打着手势,有时还绕着屋中摆的一张白木桌子踏步转游。经过几个月的艰苦作曲,组歌谱完了曲。郑律成对公木说:“给词作曲,如同为虎生翼。”公木说:“为虎生翼,不是一句好话。”他笑到:“不管它。咱们的虎,是吃日本鬼子,吃反动派的虎。生了翼,更凶、更猛、更厉害,有什么不好?”郑律成和公木两位亲密战友在合作完组歌的词曲任务后,因为工作调动,暂时终止了合作。郑律成调到鲁艺音乐系做教员去了。郑律成虽然离开了抗大,但他谱写的乐曲却在抗大师生中传唱开来:“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1939年秋冬之际,嘹亮的歌声在延安的宝塔山上、延河水边回环荡漾。这年冬天《八路军大合唱》正式油印成册,并在中央大礼堂组织过一次专场演唱会,郑律成亲自指挥,雄壮的军歌震撼了大礼堂,人们沸腾了。军歌由此传唱到塞北高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鼓舞着八路军健儿奋勇杀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在延安的朝鲜族同志,终于盼望到能够回到离别许久的祖国怀抱。郑律成思乡心切,心儿早已飞向祖国。全体朝鲜同志在离开延安前在罗家坪合影留念。郑律成夫妇简单地收拾行李,带着两岁多的女儿,随大队人马,披星戴月,昼夜兼程,风尘仆仆奔向祖国。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郑律成回到他战斗过的中国,随即加入中国国籍,定居北京,继续从事音乐创作。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他以空前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新的音乐创作中。抗日战争时期,他把简单的音符组合成震撼心灵的雄壮乐曲,鼓舞着全国人民奋勇抗敌。而此时的郑律成仍然用美妙的乐曲歌颂着新中国的建设所取得的成就。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乐曲,这些乐曲几乎占他全部作品的四分之三。正当他满怀壮志,全身心地投入创作的激情中,“文化大革命”扼杀了他全部创作灵感。
1976年10月,一场噩梦终于结束。郑律成欣喜万分,长期积压的创作激情如同火山喷发,他竭尽全力挽回过去的损失。然而在1976年12月7日,当他冒着风雪从张家口看完京剧回到北京后,突发脑溢血,带着他那壮志未酬的一腔宏愿与世长辞,终年五十九岁。
1988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将《八路军进行曲》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并将它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这首威武雄壮、高亢嘹亮的乐曲,从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再到共和国建设年代,鼓舞了千百万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独立、祖国的强大,走向战场,走向边疆。
郑律成用他热血青春、音乐天才,在那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谱写了一首首鼓舞人心、斗志昂扬的乐曲。他把美妙的音符化作战斗的武器,在打败中朝两国共同的敌人日本军国主义的斗争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郑维山:(公元1915~2000年),河南新县泗店乡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27年黄麻起义后加入童子团,任分队长,后调任赤卫队副政治指导员。1930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方面军总部炮兵连、通信队政治指导员,红九军第八十一团政治委员,红二十七师政治委员,红三十军第八十九师、八十八师政治委员。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35年参加长征。1936年11月参加西征。转回延安后,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主任军事教员,教导团政治委员、团长,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和巩固冀东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张家口卫戍司令员,冀察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三纵队司令员,1949年春任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三军军长。率部参加了冀热察战役、平津战役,率部参加了解放太原和进军西北的扶眉、兰州、宁夏等重要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参加了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九兵团副司令员,第二十兵团代司令员,参与指挥第五次战役、开城保卫战和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回国后,1954年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1955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兰州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是第三、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中央委员。1985年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0年5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五岁。著有《从华北到西北》、《制敌死命、迫敌妥协》等回忆录和军事论文。
郑 国:(公元1919~1983年),湖南石门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西游击队副队长,红二军团四师十二团营特派干事,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第二后方医院四所政治指导员,军委供给部秘书,新四军四师组织科副科长、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五纵组织部部长,第六纵教导团政治委员,华东军区军需学校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四军后勤部政治委员。参加了苏中、莱芜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区炮兵后勤部副政治委员,炮兵师政治委员,福州军区炮兵政治部主任,军副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1969年到1973年任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福州军区政治部顾问。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83年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六十四岁。
郑三生:(公元1916~1990年),江西石城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二师六团营青年干事,第十三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连政治指导员、营副政治教导员、副营长。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三团营长、团参谋长,晋察冀军区野战军第二纵队四旅十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第二纵队四旅参谋长,第十九兵团六十五军一九三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参谋长、副军长、军长兼天津警备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北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新疆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0年1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四岁。
郑大林:(公元1908~1968年),曾用名郑自其,河南郑州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7年入冯玉祥部当兵,1929年在吉鸿昌部当班长。因受地下党员副连长教育,1930年随部在商城与红军作战时,带领二十二人投奔红军。被编入商城特务营一连任排长,后调任皖西北特区保卫局军事教员、商城煤矿工人纠察队队长、商城独立团九连连长。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十二师特务营一连连长,红九军十二师三十四团连长、副营长,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三分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西路军供给部军事教员。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西路军失败后,遵照组织决定,从甘肃赴延安,途中被捕,押至甘州附近借机脱险,在榆中县被国民党军邓宝珊部抓去当兵。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回到八路军第三五八旅,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任抗大教育干事,抗大第一分校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三支队一营营长,第三旅九团团长,渤海军区直属团团长,山东军区警备六旅副旅长,参加了卫家堡战斗和胶东反顽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六纵十七师副师长,东北野战军三纵九师师长。参加了攻打长春、保卫四平、叁下江南、攻打城子街、德惠、北吉林、团子山、万金山、公主屯、战斗和解放辽阳、鞍山及辽沈、平津、衡宝、海南岛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历任第二十五步兵学校校长,军事体育学校校长,湖北省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68年6月因病在武汉逝世,终年六十岁。
郑友生:(公元1912~1991年),湖北孝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十师特务连分队长、中队长,第二十八团副营长,第十一师三十团政治处主任。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政治部直属政治处主任、旅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旅卫生部政治委员,新四军三师八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苏北军区涟东县独立团团长兼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十二纵队特务团团长,第九十师副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三十军九十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参加了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华东军区海军巡防区政治委员,厦门水警区政治委员,舟山基地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4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郑本炎:(公元1918~1997年),湖北大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师部特务员、测绘员。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连政治指导员、团部参谋、副营长,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三团营长、副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二纵四师十一团团长,第四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秘书处主任,中南军政大学湖南分校第一纵队队长。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政大学直属纵队纵队长、大队长,第二十二步兵学校副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政治干部学校副校长。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后历任广州军区干部学校校长,军区后勤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后勤部部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顾问。是第四五届全国代表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7年7月30日因病在西安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郑汉涛:(公元1915~1992年),浙江慈溪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任上海长城机制砖瓦公司工务副主任。1937年入陕北公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军事工业局工程科科员,八路军前方指挥部军工部工程科科长、工程处处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军工程部工程处处长,华北军区兵工局副局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重工业部兵工总局副局长兼华北军政委员会兵工局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计划司司长、部长助理,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计划财务司司长兼动员计划司司长,第三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秘书长、副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顾问。
1962年由三机部副部长改任国防工业办公室秘书长时被授予少将军衔。
1992年12月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郑旭煜:(公元1914~2002年),江西瑞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十师三十团通讯员、宣传员、指导员、干事,第一师三团特派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期间,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二团营政治教导员,军分区政治部组织干事,第团总支书记,二区队政治处主任,河北易县保满支队副政治委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三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狼牙山战役”和沧州、正太、保北、易县等战斗百余次。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野战军第四旅旅政治部主任,第二纵队随营学校政治委员,华北军区步兵学校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先后参加了绥远、徐水、清风店、跑马泉、平地泉、石家庄、张家口、宣化、阳泉、大同、集宁、杨柳青和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市纠察总队政治委员,公安第二师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军副政治委员,河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河北省国防工办主任,河北省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2年6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八岁。
郑国仲:(公元1913~1992年),湖北黄安人(今湖北红安)。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第三团排长,红四军第十师三十团连长,师政治部交通队队长,红四军第十师二十八团营长、团长。参加了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营长、副团长、团长,等职。1941年入中共北方局党校学习。后任太行军区三分区副司令员,八路军一二九师第三支队支队长。率部参加著名的夜袭阳明堡机场的战斗以及响堂埔伏击战,参与开辟、巩固和扩大太行、冀南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取得了反“扫荡”和反“蚕食”斗争的胜利,率领参加艾埔、石匣、苏亭、林南等战斗,特别是在闻名中外的百团大战中,作战勇敢,荣获八路军一二九师二等奖章,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纵队第三支队支队长,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九旅旅长、纵队副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十一军副军长。参加了上党、邯郸、陇海路、定陶、鲁西南、淮海、渡江、进军西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青岛基地副司令员,海军训练基地司令员,东北舰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参与组建海军某基地,致力于海军装备科研事业。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2年1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郑贵卿:(公元1911~2002年),湖南平江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方面军政治部政卫连排长,闽赣军区独立十二团连长,闽西南游击队队长,游击第三支队三大队大队长,第三支队副支队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闽西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营长、第一支队一团营长。1941年皖南事变突围后,任盐城保安团团长,建阳总队参谋长,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二团副团长,第三师特务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齐齐哈尔卫戍司令部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五师副师长,第四野战军四十九军一四七师师长。参加了辽沈、平津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公安部队师长,广西军区副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2年9月29日因病在长沙逝世,终年九十一岁。
郑效峰:(公元1916~1993年),原名郑德风,湖南耒阳蔡子池乡郑家村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随朱德上井冈山,任红四军十师二十八团司号员,1931年任十师政治部青年干事。当时是活跃分子,海军舞跳得最好。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长征,在长征中负伤,罗瑞卿坚持要部队抬着郑效峰行动,才没留在当地养伤。到陕北后,任军委后方政治部保卫科科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军委一局政治指导员,三局通讯大队政治教导员。1942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后任延安军政学院二队队长,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一旅保卫科科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七纵二十旅五十八团政治委员,辽宁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独立一师政治部主任。参加了临江、辽沈、平津,渡江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南军区公安部队九师政治委员,公安部队干部部部长,广东军区干部部部长,公安军内卫学校校长。1961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任工程兵学院副院长。1968年到1975年任湖南省军区政治委员,1975~1981年任山西省军区政治委员。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3年11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七岁。
郑 惕:(公元1923~2002年),山东临沂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山东临郯费边区联合办事处书记,山东纵队粮秣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十二支队民运员,苏鲁支队民运员,山东岸堤抗日寇政干校和山东鲁迅艺术学校学员、分队长,苏鲁豫皖第一纵队巡视团团员,苏鲁支队宣传队教员、营特派员、锄奸干事,1942年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二旅五团干部便衣队政治指导员,鲁南军区第三武工队副队长兼峄县齐村区委书记、鲁南军区第一武工队队长,1944年任铁道大队副政治委员和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白彦战役、鲁南反顽战役和数次战斗,为开辟和巩固鲁南、津浦和临枣铁路两侧革命根据地做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鲁南铁道管理局兖(州)徐(州)段段长,侦察科科长,徐州市委社会部部长、市委委员,鲁南军区第一六团政治委员,徐州警备司令部参谋处处长兼军法处处长等职。长期坚持敌后斗争,率部参加了淮海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山东省公安厅治安处副处长、边防保卫局副局长,华东军区公安部队副师长,公安司令部作战处副处长、边防处副处长,公安军司令部边防处处长,总参警备部边防处处长,公安部四局副局长兼边防处处长,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部副参谋长,第二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顾问、副参谋长兼科技部部长,第二炮兵副司令员等职。为人民政权的巩固和社会安定,为公安部队和战略导弹部队的建设与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是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9月1日被授予中将军衔。1990年4月退役。
2002年9月1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七十九岁。
郑文翰:(公元1920~2006年),河南洛阳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1938年参加八路军,入延安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任抗大总校区队长,八路军三五九旅营政治教导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政治处主任,第四野战军团政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治部副主任,朝鲜军事停战委员会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政治部主任、副秘书长。回国后,历任国防部长(彭德怀)办公室参谋,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战士出版社》副社长,军事科学院办公室主任、副院长。1985年任军事科学院院长,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校官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1988年9月被16日授予中将军衔。
2006年1月8日因病在北京去世,终年八十七岁。
郑介民:(公元1897~1959年),字杰夫,广东文昌人。著名国民革命军一级陆军上将。
黄埔军校第二期步兵科毕业。
郑介民是国民党的大特务头子,接替死去的戴笠任军统局局长。
1935年升任参谋本部第二厅第五处处长、1941年升任军令部第二厅厅长,1943年2月10日随蒋前往开罗参加美英中三国首脑会议,负责警卫工作,担任少将,1946年兼任北平军事调停处执行部国民党方面代表,改任国防部第二厅中将厅长。
1949年逃往台湾后,历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国家安全局局长、总统府战略顾问。1954年7月晋升为二级陆军上将军衔,担任国防部参谋次长。
1959年12月11日,郑介民病逝于台北,终年六十三岁,时任国安局局长。1959年12月31日追晋为一级陆军上将军衔。
郑为元:(公元?~?年),著名国民革命军二级陆军上将。
1969年7月晋升为二级陆军上将军衔,1969年7月~1972年4月任三军参谋本部副参谋总长兼执行官。
1972年6月~1975年4月历任联合勤务总司令,1978年6月~1981年6月出任国防部副部长,1979年~1981年11月担任台湾警备总司令兼台湾军管区司令,1987年4月~1989年11月担任国防部部长。
郑洞国:(公元1903~1991年),字桂庭,湖南石门商溪河人(今湖南石门磨市镇)。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东北“剿匪”总部副总司令。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参加东征和北伐。
郑洞国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四岁起接受其父的启蒙教育,八岁读私塾,十七岁中学毕业后考入长沙商专。受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毅然投笔从戎,考取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1925年毕业后分配到军官教导团二营任连党代表,参与了东征和北伐战争。在淡水北之惠州攻城战中,作战勇敢,率先入城,在黄埔学生军中崭露头角,被提升为营长。北伐时期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八团团长。1927年蒋中正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他将自己的命运与蒋中正连在一起,走上了背向人民的道路。
郑洞国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1933年,郑洞国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战役,与日军浴血奋战,给日军以重创。“七七”事变后,抗战爆发,他又首先率第二师参加了平汉路保定会战。1938年3月,郑洞国率第二师参加了徐州会战,在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中战功显著,升为第九十五军军长,后率部参加武汉会战。1938年底,郑洞国任国民党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新编第十一军(后改为第五军)副军长兼荣誉第一师师长。次年12月,他率部参加昆仑关战役,指挥荣誉第一师担任正面主攻任务,同日军血战二十余日,迭克要点,两度攻入昆仑关。昆仑关战役后,郑洞国升任新编第十一军军长,旋改第八军军长,率部参加鄂西会战,并担任宜昌以西、宜都以北长江一线防务近两年之久,多次击退日军进攻。
1943年春,郑洞国参加中国远征军被派往印度担任新一军军长。5月中旬,收复缅北要地密支那的战斗打响。密支那是日军缅北作战的大本营,城里城外、地面地下均修筑了永久性坚固的防御工事。日军借此拼死抵抗,致使密支那久攻不下。7月上旬,郑洞国前往密支那指挥作战。他亲临前线,认真观察、分析守城日军的防守特点。见日军依托工事,以逸待劳,打不了就躲进地下,于我不利。于是决定采取针锋相对的办法,掘壕推进,分割包围,逐个歼灭。7月7日,中国军队发动全面攻击,使用密集炮火,对敌进行地毯式轰炸。日军通讯设施全部切断,指挥失灵。8月3日,中国军队又发起总攻,导致日军全线崩溃,密支那城防司令官水上源藏切腹自杀,残余日军全部被歼灭。这场攻坚战,摧毁了日军在缅北最后的战略重镇,日军缅北防御体系从此土崩瓦解。
抗日战争胜利后,郑洞国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授陆军中将军衔。蒋中正大肆调兵遣将、全面发动内战后,他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代理司令长官,去东北参与内战。人民解放军打得国民党军节节败退,主力损失惨重,他看到国民党在东北战场的覆亡命运已不可挽回,请假去北京治病,想脱离东北战区,但蒋中正却令他兼任第一兵团司令,率部死守长春。
1948年6月起,人民解放军围困长春五个月,他曾率部突围,出城后即遭到解放军的猛烈截击,只好退回孤城死守。后来,所部第六十六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后,他仍率特务团死守中央银行大楼,还亲笔写下与蒋中正的诀别书。10月19日凌晨,人民解放军攻入中央银行大楼,他被迫放下武器投诚,在辽沈决战的重要时刻,脱离了国民党阵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东北局的电文中指出:“郑洞国为黄埔高级军官,此次又率部投降,应给以礼遇”。
1950年,郑洞国去上海治病路过北京时,受到周恩来的接见。萧劲光和萧华两位将军劝他出来工作,他以不愿与故旧兵戎相见为借口而拒绝。之后,他目睹人民政府管理上海的井然有序、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安居乐业的情景,受到深刻教育,后来在自传上写道:“在事实面前,我真是叹服了。”
1952年春节后,郑洞国到北京,坦诚地向周恩来汇报了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新认识,表示愿意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受到周恩来的嘉勉。6月举家迁往北京,任水利部参事和全国政协文史专员。
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亲自提议他为国防委员会委员,并受到毛泽东的亲切接见和家宴招待。郑洞国是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六、七届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自1979年起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副主席。
1991年1月27日,郑洞国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八岁。
郑庭笈:(公元1905~今),海南文昌文教镇美竹村人,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四十九军军长。
幼年在家乡启蒙,曾在三育小学,经正小学,文昌小学,海口市海南公学读书。
1925年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步科,1927年8月15日在南京举行毕业典礼。
历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第十师排长,连长,营长,国民革命军第五军荣誉第一师副团长,团长,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200师少将步兵指挥官,副师长,第五集团军第四十八师师长,第六军副军长兼109师师长。
1946年在陆军大学乙级将官班第二期毕业。
194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九军中将军长,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
1959年12月第一批特赦释放,1961年任全国政协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
1983年特邀为六界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历届连任迄今。
郑庭笈兄弟四人,他居二。兄郑庭钧,三弟郑庭,皆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1981年病故于台湾。四弟郑庭铭,清华大学毕业,现在北京当工程师。
1939年12月郑庭笈参加对日寇的昆仑关战役。1939年12月爆发于广西宾阳县境内的昆仑关战役,是中国国民政府发动反攻决策与日本侵略军当局发动“一号作战”的计划正面对抗的结果,它其实是整个桂南会战的核心战役,也是蒋中正的嫡系“中央军”桂系(二号人物白崇禧)指挥的又一战例。此战为中国军队首次以攻坚战打败日寇“钢军”的光辉战例,是中国近代战争史上的一笔浓彩。在昆仑关主攻阵地上,郑庭笈的迂回部队建立了功勋。他用望远镜发现九塘公路边大草地上有日寇军官正集合开会,马上命令第一营以轻重机枪、迫击炮集中火力猛击。炮弹击中目标,日寇军官死伤惨重,乃至后来不得不空投军官来补充作战。其中村正雄少将即是被炮火击中于12月24日身亡的。
界首高地位于昆仑关北,是敌最坚固的据点。担任攻坚任务的是杜聿明调拨给第二○○师指挥之郑庭笈的一师第三团;12月28日晚该团开始攻击界首高地,尽管敌机在头上扫射、轰炸,该团士气旺盛,不顾生命顽强进攻,该团九个步兵连、七个连长伤亡!郑庭笈身边的司号长李均也中弹牺牲,郑庭笈始终战斗在第一线,终于在12月29日上午攻克界首高地;12月30日,新编第二十二师邓军林团胜利攻克昆仑关。
“海南三郑”(文昌三兄弟):原国民党军统局长、陆军上将郑介民;原国民党上将、九十四军军长郑挺锋(郑介民的胞弟);原国民党中将、四十九军军长郑庭笈(郑介民的堂弟)。
附_原国民党少将郑庭铭(郑庭笈的胞弟):
郑庭铭,1924年1月生,海南省文昌市人。现任北京内燃机集团总公司研究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1年清华大学汽车系毕业,一生热爱汽车工业,1952年进行T231汽车化油器节油工和成功,在全国交通技术交流会上进行交流,1953年在交通出版社编写的《先进经验》上发表。1954年仅用五个月时间在长春伪满皇宫建立我国第一台发动机冷却系试验室,将苏联寒冷地区使用的汽车改进使适合我国的气温,得到苏联专家赞赏,1958年研制“CA-10发动机用煤气发生炉”成功解决当时东北干旱排灌问题。1958年调到北农改CA-10汽油机装于KT-49康拜因成功投产。1963年负责进行4115柴油机65马力过关试验成功,1964年提出更改配气相位降低油耗及排温试验写出报告到1980年担任“降低4115柴油机燃油消耗的攻关”组长时提出采用,达到部优标准1982年全部投产。
1981年写“对喷油泵凸轮驻项角取值范围的探讨”论文在中国内燃机学会上海会议上交流。1986年担任“轻型载货汽车车用汽油机振兴目标研究”课题成功已发表,1989年在海南日报上发表了对海南省汽车工业发展的见解,1990年参加编写“中国汽车工业史”、“北京工业志北内志”,已出版,1995年赴新加坡探亲写了“新加坡发展汽车工业前途无量”。他这一辈子总是念念不忘汽车工业。
郑挺锋:(生卒年待考),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九十四军军长。
1948年10月15日,东北解放军攻克锦州,对国民党军的士气予以沉重的打击。为了稳定离散的军心,蒋中正拟命傅作义部偷袭石家庄,并扬言:“共产党要我的东北,我要端它的老窝!”为此,蒋中正亲赴北平同傅作义几次密商。
10月23日上午,傅作义遵照蒋中正的面谕,在华北“剿匪”司令部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傅作义首先下达了攻占石家庄的作战任务,并任命九十四军军长郑挺锋为行动总指挥,骑四师师长刘春方、新二军暂三十二师师长刘化南为副总指挥。为了掩盖这次行动的目的,参战部队对外佯称“援晋兵团”,闭口不提偷袭西柏坡中共统帅部。
10月26日下午,参加突袭的国民党各部队在保定集结。当晚7时左右,在保定城内新二军军部召开的师以上军官会议上,总指挥郑挺锋部署了攻占石家庄的行动:韩迪的一二一师沿铁路西经定县、行唐等地,迂回石家庄以西地区,截击撤出石市的军民;何保寅的一五○师沿着铁路前进,九十四军直属炮兵、辎重、卫生各营和汽车团以及第五师的一个团,随后跟进;刘化南的暂三十二师,由铁路东侧前进;刘春方的骑四师由保定经博野、蠡县、安国和深泽等县,迂回石家庄以东地区,截击从石家庄撤出的解放军。
就在敌人罪恶阴谋加紧筹划之中并加以实施之前夕,在石家庄附近平山县西柏坡中共统帅部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已从中共华北局城工部获悉了有关傅作义部将偷袭石家庄的情报。当时的情况的确严重!从北平到石家庄只有三百多公里,保定以北的铁路线基本为敌所控制;保定距石家庄仅一百五十多公里,如果进犯之敌依靠快速部队和空中优势,采取地空配合,慢则一两天,快则只需要几个小时就可到达石家庄;而我华北军区的主力远在晋中南和平绥线上,即使日夜兼程,徒步赶到保南也需4日。也就是说,当时石家庄是一座空城,中央手中又无兵,万一敌人长途奔袭,后果将不堪设想。
1948年10月25日,新华社首先播发了毛泽东写的一条二百多字的短新闻:《蒋傅匪军妄图突击石家庄,我军严阵以待,决予歼敌》。10月26日,毛泽东又为新华社撰写了第二条新闻,标题是《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匪军进扰》。毛泽东在此条新闻中还特别指出:“务希全体动员对敌,不使敢于冒险的匪徒有一兵一卒跑回其老巢。今年5月,阎傅匪曾有合扰石家庄的计划;保石线及正太线各县曾经一度动员对敌,后来阎匪一师在盂县被歼,傅匪惧歼未动,但保石线人民已有了一次动员的经验;此次因蒋在北平坐督,傅匪不敢不动。华北军区已向各县指出,不要以为上次未来,此次也不会来,不做准备,致受损失。即令敌人惧歼不来,我有此种准备总是有利无害……”10月30日,毛泽东又撰写了《评蒋傅匪军梦想偷袭石家庄》一文,由新华社向全国播发。该评论最后警告说:“这里发生一个问题:究竟他们要不要北平?现在北平是这样的空虚,只有一个青年军的二○八师在那里。通州也空了,平绥东段也只稀稀拉拉的几个兵了。总之,整个蒋中正的北方战线,整个傅作义系统,大概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他们还在那里做石家庄的梦!”
敌突袭副总指挥刘化南看到10月25日新华社的消息后,哀叹说:“我们自以为这是一次极为秘密的行动,可是部队尚未出发,解放军对一切都了如指掌,登在报上,只怕此举是有去路,无回路!”另一位副总指挥刘春方也对此大伤脑筋,几次向傅作义发电告急:解放区军民防守甚严,此举“谏请钧座考虑”,要求尽快班师回朝。
毛泽东神机妙算,料敌如神。他身居距石家庄不远的西柏坡,巧妙地利用蒋军屡战屡败而形成的畏惧心理,大唱“空城计”:一面用一支生花的妙笔,陈述利害,震慑前来进犯的国民党十万大军;一面又虚中有实,加紧备战迎敌。为了坚决保卫石家庄,击破敌计划,毛泽东令华北野战军第七纵队主力迅即转至保定以南,在唐河沿岸构筑工事,坚决抗阻南进敌军,以待华北三纵从绥察赶到会合歼敌,使其不得南进。
新闻播发后,立见成效。九十四军军长郑挺锋报告傅作义:“昨收听广播,得知对方对本军此次袭击石门行动,似有警惕。彼方既有所觉,必然预有准备,袭击恐难收效。”傅作义也收听了广播,并大为震惊,认为自己的作战意图既然已被识破,石家庄军民已做好迎战准备,取胜已无多大希望。但是作为华北“剿总”司令的傅作义,既然从蒋氏手里取了令箭,只有硬着头皮上阵。10月24、29日,以三个军十个师一个旅号称十万余众的兵力,分为偷袭、策应两个梯队,先后从平涿地区出动,向南开拔。由于中共方面事先有了充分准备,进犯之敌当即陷入了四处挨打的人民战争之中。
结果,蒋中正苦心策划的“剿共战争”奇迹,偷鸡不成反蚀米,如此兴师动众,却换来傅作义部丧失官兵三千七百余人,战马数百匹,汽车九十余辆,加之他的南进部队遭到人民解放军的抗击,损失不小,他怕继续南进会“中计”,因此只好作罢。
郑大章: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骑兵第三军军长。
原为冯玉祥的部下,曾参加蒋冯中原大战。
1930年4月6日,中原大战拉开序幕。4月中旬,冯玉祥进驻洛阳,万选才部占开封,万选才就任河南省主席,反蒋联军基本上控制了河南局势。5月1~3日,阎锡山与冯玉祥先后在新乡、郑州会晤,商讨作战方略。
但战事一开始,反蒋联军就暴露出各怀异志的要害问题,且有指挥不统一的弱点,各部队均以保存实力抢夺地盘为目的,不肯努力作战。而蒋军方面攻势甚猛,且有空军配合作战,反蒋联军陇海东线于5月上旬一度陷于被动。由于刘茂恩部在豫东前线倒戈投蒋,劫杀了河南省主席万选才,又袭击了友邻三十五师杨效欧部,结果导致陇海前线阵地后退五十余公里。蒋军乘机一口气攻占归德、围攻兰封,并将孙殿英部包围于亳县。讨蒋军石友三等部各存异心,不愿出力作战,蒋军乘势以精锐部队几路向北推进,在豫东、鲁西、皖北展开了大规模战斗,收攻击目标集中于陇海线上。蒋中正亲抵前线,设总司令部于兰封车站,坐镇指挥。蒋军有飞机配合,攻势猛烈。但冯玉祥立即作了新部署,全线开始发动攻势。冯玉祥派孙良诚、吉鸿昌两部猛攻蒋军精锐陈诚部,吉鸿昌素以骁勇著名,他身大体壮,满胸黑毛,肌肉横生,每到打仗,便赤身上阵,左手提短枪,右手握大刀,他身旁有两名大汉,一人执大刀,一人执大旗,三人同进,勇猛无敌。孙良诚、吉鸿昌两部同陈诚部一经接战,陈诚部便遭到很大挫折。激战十余日,蒋军全线动摇。
正在双方激战的时候,郑大章指挥的骑兵出现于永城、夏邑一带,予蒋军后方以极大威胁,牵制了蒋军不少兵力。5月31日这天,蒋中正在归德的朱集车站指挥作战。冯玉祥命令郑大章率领骑兵部队一千余人,于夜间急驰四十公里,成功地奇袭了归德飞机场,并烧毁飞机十二架,俘虏机师和地勤人员五十余名,还差一点生擒了蒋中正。蒋中正当时身边只有二百余名卫兵,随从的高级参谋陈调元下令卫兵分布车站,对外密集射击。郑大章却不知蒋中正就在列车上,所部一千余名骑兵也误认为车站上有蒋军大部队兵力,又因夜间不便大举进攻,遇到抵抗,即飞驰而去。若当时郑大章部侦知真情,蒋中正即可被擒拿。
后来,冯玉祥又命令石友三部以两师兵力绕渡柳河,夜袭蒋军,蒋军当即溃败。但石友三不了解敌情,未能乘机追击,反而后退。蒋军则乘机反攻,转危为安,蒋中正还派特务间谍去开封、郑州一带专事反间工作,致谣言百出,人心不定,战局已入紧张阶段。
蒋中正在打了败仗时,一个同他关系密切之人问他:“今天消灭甲,明天消灭乙,闹得人人自危,这样发展下去,将来何以善后呢?”
听到别人这么问,蒋中正忿然作色,但又十分自信地说:“只要有人要官又要钱,我就有办法!”
郑廷珍:(公元1893~1937年),河南商丘柘城牛城乡郑楼村人,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郑廷珍在1917年投军冯玉祥部,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和独立第五旅旅长等职,以其刚毅、勇敢、正直、廉洁和记忆力过人,深受冯玉祥器重。
“七七事变”后,独立五旅旅长郑廷珍亲赴南京请缨御寇,命令所属三个团到合肥集结,路过河南时,他向老母表达不打败日军决不生还的决心。
1937年10月,第九军军长郝梦龄把团以上军官都召集到一起。“咱们的战线单薄了些。四十七师另有任务,不能来了,独立五旅什么时候可以到?”他问军参谋长郭寄峤。
“正在路上,已经到了石家庄。”
“他们快点到了才好。”郝梦龄把话头一转:“出征的时候,应该给弟兄们点安家费、零用钱。自己有饭吃,挂念着家里父母妻 儿,总不是好事。”
在座的人都知道,已发的军饷早已用完了,再要发饷,实在没有着落。他们认为好话容易说,好事谁也愿意做,没有钱有什么法子呢?军参谋长郭寄峤解释道:“军长说的对。只是现在国难当头,国家财政困难,难以为继。大家也只好忍着点了。”
“这,我知道!我并不责备你们……”郝梦龄把手伸到怀里,掏出了一张三万元的支票,递给了参谋长。参谋长不知道军长从哪里弄来的这么大一笔钱,愣愣地望着他。
“这是蒋委员长给我的。咱们按照老规矩,一切财政公开。一个弟兄分两块可以吧?”
“轰……”日寇的排炮响了。
“发个报!催独立五旅赶快前进!”郝梦龄说。
独立第五旅,原来并不是独立旅。它原属二十五路军梁冠英的建制,旅长郑廷珍不满梁冠英克扣军饷,愤而反梁,向国民政府告发了梁冠英,从此,才改为独立旅,直属军委会,由卫立煌统辖。此次作战,卫立煌将独立五旅配属于第九军指挥。
独立五旅旅长郑廷珍出生时家道贫困,长大后于1917年到冯玉祥部下当兵,勤奋、勇敢、正直、廉洁过人从普通列兵升到了旅长。打了多年内战,认为“自己人打自己人,死了不值得;打日本鬼子,拼净拼光也情愿”。“七七事变”后,他率领全旅官兵向南京请愿杀敌,不久率部北上。此时,郑廷珍正率队赶往忻口。
日寇的排炮,把一六二旅的桥头堡阵地和三二二团守卫的南怀化阵地,打得烟尘四起,火光纷飞,第九军的官兵守在工事里,等待着日寇的步兵到来。炮火停息之后,步兵果然来了。看样子,板垣征四郎是想从中央突破,瓦解忻口阵线。
按军长指示,日寇不到百公尺以内,不能开火。日寇以密集的机枪步枪的火力,织成火网,向前推进。三二二团的第一营作为预备队,驻在南怀化村内,第二营守卫在南怀化村东北云中南岸的几道土梁子上,第三营在南怀化西南方沿云中河南岸构筑工事。日寇绕过了下王庄,直扑南怀化一带阵地。两军相接一阵白刃格斗,双方伤亡都很重。在桥头堡和南怀化一带都没有取得占脚之地。一个冲击波退了,新的冲击波又来了,看来日寇不突破中央地区是不甘心的。三二二团原有两千人,很快地伤亡了一千余人。
日寇强占了南怀化村外的几处高地,团长戴慕贞、团副赵子立组织反冲锋,总算把日寇打退了。他们焦虑地注视着日寇的再次冲 击。但日寇没有冲击,连续用炮火猛轰阵地,守军不断出现伤亡。
“向军部请求支援吧?”团副赵子立说。
“再坚持一段时间,军里会了解情况的。”戴慕贞说。这个时候,进来了一个满身灰土的军官,身后跟着几个卫士。
“军长!……”戴慕贞首先认出了郝梦龄。
“军长!您不该来这里。”赵子立说。
“你们能来,我就能来!坐下。”郝梦龄说。指挥所设在一个掩蔽堡内。戴慕贞令卫士给军长端来一缸子开水。外边的炮弹像炸雷似地连续地爆炸着,掩蔽堡的顶盖颤抖着,尘土不断地落到军长手上的茶缸子里。
“算啦,不喝啦!”军长把缸于放到一边:“桥头堡那边顶住了,敌人过不了桥。现在敌人集中地攻击南怀化一带,你们能顶得住么?”
“能加强督战队,谁后退就毙了谁。”戴慕贞说。
“不能光靠督战队把活人去送死。要加强工事,愈坚固愈好。要勇敢,还要斗智,教育战士利用地形地物,冲锋时要注意集体的协同动作,孤雁出关是要吃亏的。”郝梦龄看出了正副团长面有难色,知道他们希望马上增援,但他知道只有到第一线发挥了最大效力时,发出的援兵才能鼓起最大的勇气:“援兵是有的,但是有限,不能轻于使用,用完了,容易被敌人挖底。你们要用最大努力坚持,到时候会支援你们的。”
郝梦龄回到红沟指挥所时,郑廷珍旅长已经在等他。郝梦龄很高兴又得到了一支生力军,他也听别人讲过这位旅长的秉性:“好!欢迎你和你的部队来。出来时,把家安排了一下么?”
“安排了,给我的老妈磕了头,算是尽孝;要是撂倒在战场上,就算尽忠。你就放心地分配任务吧!”郑廷珍说。
“我暂时要你们休息!”
“军长,那会把人憋死的呀!”
“仗,不是一两天打得完的,有你们打的仗。”这个爽快的郑廷珍给郝梦龄留个了好印象,使他久久不能从心上把他抹掉。回到住地,郝梦龄想起了妻子儿女。他信笔写起来:“余自武汉出发时,留有遗嘱与诸子女等。此次抗战乃是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界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我即牺牲后,只要国家存在,诸子教育当然不成问题。别无所念,所念者中华民国及我们最高领袖蒋委员长。倘吾牺牲后,望汝好好孝顺吾老母及教育子女,对于兄弟姐妹等亦要照拂。故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书与纫秋贤内助。扶夫龄字、双十节于忻口”
进犯忻口的日寇有八万余人,由日寇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大将亲自指挥。中日两军会战兵力大致相等,但是日寇武器装备明显占优势,况且气势正盛。打头阵的仍然是板垣征四郎的部队。板垣征四郎打算中央突破,未能实现,便想迂回包抄,挫败中国守军。他选定了中国守军左翼阵地大白水、朦腾一带。
朦腾南峪一段由郭宗汾的七十一师的四一四旅防守。南峪由四三一团防守,朦腾归四二八团防守。朦腾以东至大白水、小白水一段,由七十七师的二十旅防守。该师新编第一旅为预备队。四二八团的第一营和第二营在平型关作战中伤亡较重,第一营营长和第二营营长均负伤离队。原来每个营有三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现在第一、第二营整编为两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
四二八团到达朦腾后,团长王荣爵原拟把前进阵地设在沙河以北的卫村,后考虑到中间隔着一条小河,联络不便,便放弃了卫村,卫村便成了日寇的前进阵地。朦腾以西是高山、越往西山势越高,日寇不能通过。朦腾西北有四三一团防守,四二八团便在朦腾村北梁上构筑工事,居高临下,前面又有一条小河作为屏障。日寇的坦克过不了河,也进不了山,无法发挥其威力。
为了牵制日寇,配合南怀化中国守军的战斗,曾两次出击卫村,未能把日寇赶走。日寇便用飞机轮番轰炸,诩大炮猛轰,接着便是中国守军步兵冲击。中国守军凭借工事和昂扬的斗志,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敌人。日寇白天摧毁了中国守军的工事,夜间又被中国守军修复起来;有的阵地白天丢了,晚上又被中国军队夺了回来。最多的一天,日寇向朦腾阵地发射了五百二十多发炮弹。中国守军仍然令人难以置信地守在被炸得面目全非的阵地上。
板垣征四郎的部队向膜腾进攻的同时,也向大白水、小白水发动了进攻。这里是李默庵的第十四军第十师第五十八旅防守地带。战斗一开始,日寇便对小白水使用了坦克,由于部队没有打坦克的经验,又没有平射炮,第五十七团的二营受了相当大的损失,退出了小白水,在大白水村的左翼一千五百米的丘陵地带,构筑工事,占领阵地。五十七团第三营接二营阵地,守正面;第一营接第三营阵地,守卫大白水的右翼,这些部队的装备比较强,每个营配有二十七挺轻机枪,六挺重机枪,两门八二迫击炮,二百五十支步枪,另外还临时配备了两门三七平射炮。
日寇在大白水阵地反复侦察之后,便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以十几辆坦克作先锋,向第二营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利用为数不多的平射炮打毁敌人的坦克,用机枪、手榴弹打退了日寇的一次次攻击。
在忻口左翼阵地大白水一带,日寇攻不过去,再往西,是一片连绵不断的高山,更走不通。在忻口的右侧大小灵山一带,山势更陡,也走不通,板垣征四郎还是要走中央突破的路。郝梦龄第九军防守的南怀化一带,便成了战斗最激烈的战场。
忻口西北一个高地被敌人占领了,这对南怀化阵地是一个威胁。卫立煌给二十一师师长李仙洲下令:“要尽一切力量夺回高地,全歼敌人。”李仙洲率苗瑞林的六十二团向敌人发起进攻。敌人凭借其火力优势,顽固抵抗,久攻不下。李仙洲亲自上了第一线,官兵们士气大振,一鼓作气夺回了高地。李仙洲胸部中弹也负了重伤。
南怀化东北的一个高地又被日军攻占了,郝梦龄命令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收复这座高地。他相信这个血性大汉能完成任务。果然,郑廷珍带着队伍一阵猛冲,高地重新夺了回来。
日军攻占了南怀化,向左右扩展成一个四百米左右的口子,如果不封住这个口子,日军便有突破中央地区阵地的危险。阎锡山告知卫立煌,愿出五十万元赏金,要求收复南怀化阵地。这个赏格对于守卫中央地区的郝梦龄是一个沉重的压力。他组织了两路部队,依靠各高地的掩护,准备夹攻南怀化。他与参谋长在行动之前,再一次检查了全部部署,在他认为合意后,稍为松了一口气。就在这个时候,翟洪章送来了报告,说是敌人正向他的阵地压来,要求增援。郝梦龄知道那里已经把营编成了连,人力单薄,应该。可是他手头没有兵力可调。整个三二二团已经由两千人缩编为九百人的队伍,不但翟洪章那里困难,与他相邻的几个阵地都是困难的。现在,不是拼人力,拼武器,而是拼勇气。独立第五旅已经夺得了南怀化东北的高地,也是对翟洪章方面的一个支援,更是对进攻南怀化的掩护。郝梦龄看报告后只批了两行字:“站在哪里,战在哪里,生在哪里,守在哪里。”
对南怀化的进攻还未开始,郝梦龄查问了独五旅阵地情况,报告一切良好。郝梦龄对参谋长说:“只要这块高地在我们手里,就好办。”他的话才落地,独五旅来了一个电话,郝梦龄抓起了话筒,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又追问了一句:“你说什么?”“郑旅长阵亡了!”对方说。
郝梦龄强忍着悲痛下令:“由李团长代理旅长,坚守阵地。”
入夜,进攻准备开始的时候,郝梦龄接了卫立煌的电话:南怀化是第九军阵地锁钥部位和与友军的接合部,敌若绕过前进阵地突破主阵地前沿,将对整个战局影响甚大,必须收复。郝梦龄寻求着必胜的途径。他认为这一仗不应该在后方指挥,应该到最前线去指挥。他对五十四师师长刘家祺说:“这一仗不是一般的仗,是必胜的仗。也不能按平时的指挥办法,坐在后方。今天,我要到4团去,参谋长看电话。”
“那我随军长一同去!”刘家祺说。
10月16日晨时,郝梦龄与刘家棋携同参谋人员到了四团指挥所。郝梦龄来到守卫高地的官兵中间大声他说:“先前我们几千弟兄守这个阵地,现在只剩一百多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就不算完。我出发前已在家里写了遗嘱,不打败日本决不生还。现在我和你们一起坚守阵地,决不后退。我若先退,你们不论是谁,都可以枪毙我!”
官兵们听了军长慷慨激昂的话,士气大振,奋臂高呼:“誓死坚守阵地!”
郝梦龄在前沿指挥所指挥部队向南怀化方向运动,准备发起攻击,夺回这个要地。这时,日寇已经发现了中国军队的动向,机枪、山炮猛烈地射击起来。南怀化的周围马上一片炮火,中国军队猛烈进攻,日寇负隅顽抗。四周的部队进展不大,两方相持不下。郝梦龄认为这正是独五旅从高地下压歼敌的好机会,却不见第五旅的出击,郝梦龄把跟前阵地上的翟洪章叫了过来。
“此地通第五旅最近的路是哪条路?”郝梦龄问。
“由这里到第五旅,必须经过一段被敌人火力封锁的小路,长有二十余米。敌人在小高地上有四挺轻机枪。昨天有四名传令兵牺牲在那里了。夜间过,危险小些,白天无论如何不能过。现在,天已大亮,最好不要去;一定要去,请绕个远路。”翟洪章说。
“时间已经晚了,再绕远路,要误事的。”郝梦龄说。
“那么,请你写一道命令,派人送去,不是也可以么?”
“亲自去,效果大。不能事事靠别人。”
“军人,那……”
“不要紧!”郝梦龄知道翟洪章要说,那太危险,他微微地笑了一下,诙谐地说道“瓦罐不离进口坏,大将难免阵前亡。你好好地守住阵地吧!”
郝梦龄、刘家祺和随从人员,拉开距离,向敌人火力封锁的小路口上走去了。阵地上的日寇清楚地看见了几个肩章领章金光耀眼的中国军人走来,一阵机枪的响声……郝梦龄身中十余弹,倒在血泊之中。刘家祺急步向前,抢救军长,还没迈出一步,也倒在血泊之中。独立第五旅李代旅长闻讯之后,急步赶来抢救。也被敌弹夺去了生命。短短几分钟内,郝梦龄军长、刘家祺师长、李代旅长都先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郝军长的衣袋里,有一封尚未发出的致友人的信:“余受命北上抗敌,国既付以重任,视我实不薄,故余亦决不借一死以殉国,以求民族生存。此次抗战,誓当以沙场为归宿。”
士兵们把郝梦龄、刘家祺的遗体抢下来,运到了忻州。卫立煌已经向蒋中正发了电报,报告了这不幸的消息。卫立煌用柏木棺材把郝军长、刘师长装殓起来之后,送到了太原,各界军民人等沿路致祭。然后转送到武汉。11月15日武汉各界举行追悼大会,全市下半旗致哀,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代表蒋中正主祭,献花圈,宣读祭文,以国葬仪式将灵枢葬于武昌洪山卓刀泉。
民国政府下令褒扬郝梦龄、刘家祺、郑廷珍三将军。褒扬令称:“陆军第九军军长郝梦龄、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祺、第五旅旅长郑廷珍,矢忠革命,夙著勋勤。率次奉命抗战,于南怀化之役,率部鏖战,历五昼夜,犹复身先士卒,奋勇无前,竟以身殉。眷怀壮烈,轸掉弥深,应予特令褒扬。郝梦龄追赠陆军上将,刘家祺、郑廷珍各追赠陆军中将,并交行政院转饬从优抚恤,生平事迹存备宣传史馆,用彰勋荩,而重永久。”
蒋中正的祭文如下:“呜呼!岛夷蛇豕,荐食上国,既噬台鲜,又攫东北。贪婪无厌,兵压平津,陷察攻晋,谓我无人。娇娇郝君,一军独领,身先士卒,纵横驰聘。刘君继踪,如影随形,我师生力,万钧雷霆。方其赴敌,宁惜一死,挺身杀贼,誓雪国耻。枪林弹雨,与寇偕亡,士气大振,无忝炎黄。呜呼!寄生天地,百年瞬息,正命沙场,垂名无极。惟念二君,千里庭趋,九原有知,遗恨欷欲。家室子女,存问昕夕,凡兹善后,生者之贵。神皋禹甸,寸土寸金,有寇无我,人同此心。仗兹精诚,虏入吾掌,一尊妥殓,尚其来享。”
忻口战役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一次壮举。《西安文化报》说:“忻口战役是华北抗战数月中仅有的一次光荣战争……予敌人以严重打击,为民族增无限光荣。”
英国记者贝特兰报道:“忻口战役是华北抗战高潮的标志,是标志抗战前途的一个很有意义的吉兆。”
1983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郑廷珍、刘家祺、郝梦龄为革命烈士。
郑作民:(公元1902~1940年),别名振华、文贝、治新,湖南新田高山村人,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二军副军长兼九师师长。
郑作民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在新田县甲种师范毕业。1924年11月底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排氏、连长、营长、团长、旅长、副师长等职。
1929年起任9师团长、旅长、副师长。
1936年10月5日晋升陆军少将。
1938年6月任第九师师长。
1939年12月任第二军中将副军长兼第九师师长。
1940年2月3日于广西上林阵亡。1940年6月11日追授陆军中将军衔。
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后,参加两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平定“刘、杨叛乱”。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连、营长、补充团长,第二军九师二十五团团长。民国十九年,参加“中原大战”。民国20年10月,升任九师二十六旅旅长。11月,奉蒋中正之命率部参加了对工农红军第二次“围剿”;之后在第四、五次“围剿”中,郑作民均以种种借口,迟迟不前,尤其眼见日本帝国主义觊觎中国,感到不应该中国人打中国人,因此遭蒋中正撤职处分,调陆军大学待训班学习,后仍任旅长。
“七七事变”后,时任第二军九师师长的郑作民抱着“不成功则成仁”的决心,誓死把日本鬼子赶出去,先后参加淞沪会战的广福战斗、徐州突围战和武汉会战中田家镇守卫战。
1937年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时任国民党陆军第二军第九师副师长的郑作民,奉命参加淞沪会战。郑作民同师长李延年指挥第九师,协同其他部队,在广福线同日寇展开激战。他们冒着敌人猛烈炮火顽强地阻击敌人,狠狠地打击了日寇。
1938年5月,郑作民率部参加了徐州会战,此时,徐州会战已进入第三阶段,即徐州突围战。郑作民奉命率部随陇海兵团向西突围。连续突破日寇的几道包围线,进入湖北,参加即将进行的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时,郑作民已升任第二军第九师师长。7月14日,他奉命率第九师到达田家镇,负责扼守田家镇要塞西北面。田家镇扼长江航路,屏障武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为敌我必争之地。郑作民深感这次责任重大。为此,战前,他率所部将士抓紧时间大力修筑工事,号召全体将士,团结一致,奋勇杀敌。日寇进攻后,他率所部将士与占绝对优势的日寇陆、海、空三军顽强战斗,浴血奋战,宁死不退,完成了阻击日寇,迟滞了日寇向武汉推进的预定任务。
1939年11月15日,侵华日寇为断绝中国海岸交通线,并控制南宁重镇作为其南进基地,出动约四万余人,在一百多架飞机、五十余艘舰艇的掩护下,与中国军队展开激战,于24日、12月4日相继攻占南宁、昆仑关。为收复南宁、夺回昆仑关,以屏障我西南抗日大后方,国民党军事当局决定发动反攻。时已升任第二军副军长兼第九师师长的郑作民奉命率部自贵州都匀出发,开赴昆仑关前线,参加昆仑关战役。临行时,他立下遗嘱,安排好家事,决心与日寇血战到底。
1940年1月初,部队按计划到达广西昆仑关军事要地后,郑作民立即指挥官兵增援,连同其他部队,配合第五军,向昆仑关之敌发起攻击。将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反复冲击日寇占据的山头工事,终于收复了昆仑关。随即,郑作民奉命率第九师担任防守任务。而日寇为确保南宁,又从广东抽兵增援。2月2日,日寇凭借空中优势,连克宾阳等地,严重威胁昆仑关守军。后因第九师左翼的三十六军受到日寇包围,郑作民率部前去支援,不料,遭到日寇的层层包围。2月3日,为扭转被动局面,郑作民冒着日寇炮火,指挥部队进行反击,不幸身负重伤,壮烈牺牲,终年三十八岁。
郑作民为国捐躯后,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授他为陆军中将。国民党中央的挽联是:“马革裹尸还万里,虎贲遗烈壮千秋。”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追悼大会,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分别题挽“尽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并电慰其家属。
郑作民遗体公葬南岳忠烈饲,高山郑家葬有“衣冠冢”。忠烈饲位于南岳香炉峰下,为国内纪念抗日阵亡将士的唯一大型烈士陵园。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秋动工兴建,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6月竣工。饲依山而建,由东南往西北逐级升高,中轴线上依次为牌坊、七七纪念碑、纪念堂、纪念亭和享堂,全长三百二十米,二百九十六级花岗岩石阶将整个建筑群连为一体,占地面积两万两千四百平方米。牌坊,一列拱门三孔,顶高十米四八,宽十九米七,花岗岩石砌筑,顶盖琉璃瓦,中门上刻“忠烈词”。七七纪念碑立在纪念堂前,碑座正方形,边长五米七,碑的四周有四块青石碑,当前及左、右两侧三块嵌有汉白玉石雕“七七”二字,后方一块刻有碑铭。纪念碑身为五颗竖置的石雕炮弹,中间一颗高九米六,下径一米二,其他四颗下径八十厘米。纪念堂为单檐歇山顶,花岗岩石墙,琉璃瓦,弧顶红漆花格门窗,高八米,面积三百一十平方米,堂中立高三米三,宽一米二六石碑一块,上刻薛岳书撰的《南岳忠烈纪念堂碑记》。纪念亭为石构,四柱窖窿顶,亭中立方碑,上刻安亭战役史实。享堂为重檐歇山顶,石墙,琉璃瓦,石板地面,面积一百十八平方米,厅后正中有一汉白玉石牌位,上刻“抗日阵亡将士总神位”,享堂四周有花岗岩石栏杆。词内松柏长青,建筑雄伟壮观,风景秀丽。附近的国民革命军四十七军集体墓、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副军长兼第九师师长郑作民墓列入保护范围。保护范围为一百八十亩。
198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报经国家文物局,并经专家组评审鉴定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公布)。
郑炳庚:(公元1901~1980年),字焕平,青田人,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国防计划局”副局长。
郑炳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毕业后参加国民革命军,中山舰事件后任海军局政治部宣传科长。
北伐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师政治部主任、黄埔同学会浙江分会负责人。
1936年,任国民党武昌行营政训处处长、广州行营政训处处长兼代二厅厅长。1937年,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政治部主任。
1940年,任第九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
1947年,当选为国大代表。后任陆军总司令部中将高参。
1949年逃往台湾后,任陆军大学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郑国南:(生卒年待考),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军事管制区及海防部副司令。
台湾海军陆战队拥有世界第三大海军军力,并具有越洋攻击能力。他们的训练之严格、剽悍,在各军种中无出其右。其领军者就是郑国南副司令。
世界各国的海军陆战队,总带着一种英雄色彩。在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海军陆战队以尖兵姿态,从太平洋列岛到欧洲大陆,带动大反攻,陆战队盛名,从此大噪。
八二三炮战时,海军陆战队乘水鸭子,冒猛烈炮火,运补前线官兵,一时被称作“好汉中的好汉”。
从南沙岛到左营军港,从寿山基地到恒春基地,所见到的陆战队队员,着迷彩服、坐两栖登陆舰、格外黝实的肌肤,似乎是他们的专利,这些“专利”来自他们所吃的苦和享受的荣誉、福利,都比别人多一点。
在陆战队新兵训练中心遍植芒果的操场里,新兵在大太阳下,光着上身跑步、踏数。刚来一星期的新兵队伍中,还可以看到皮肤白皙、步伐微乱、小腹突出、气喘如牛的“菜鸟”,但在受训三星期后的队伍里不单跑鞋上传出声律一致的铃铛声,连呼吸也显得自在,黝实的肌肤已经成形,至于伏地挺身,早已是五十次以上的水准。
在游泳池。不会游泳的新兵,从在洗脸盆泡水练深呼吸开始,到受训完毕,每个人都有了水上连续漂浮一小时的能力。达不到标准的人,要想靠岸休息,会立即被教官用竹竿撑回深水处。
军队有三个训练中心,以要求严格闻名,并有三句话流传——“魂断关东桥、血溅车龙埔、泪洒龙泉冈”;其中的龙泉冈,就是陆战队新兵训练中心的所在地。
一般军队里,新兵受训完,刚分发到部队是体能达到高点,以后便逐渐下降,退伍前,体力最差;但在陆战队,部队的操演却另刚下部队、体能以达“高点”的新兵吃不消。直到三年役满,在不断再训练下,体能反而进到另一个高峰。
在“高一点”的标准下,征兵开始,陆战队就选用甲等体位役男;别的部队跑步三千公尺,陆战队跑无前(有时候全副武装、腿上绑铅条跑);障碍跑练翻墙,陆战队的墙也比别人高一点;训练莒拳教官(莒拳是独创的一种搏击术),要练足六个月,每天苦练六小时。
一般部队专练一种战法,陆战队则从海到陆、从游击到山地战,以至整套的登陆战,全都要学。“我们连站卫兵的时间也比别人长一点。”郑国南说:“战场生死,有时就是差那么一点点。”所以在陆战队服役,常像候鸟一般周旋于不同的基地之间接受各种训练。
强悍的蛙人有各种传奇,原来,蛙人部队也是陆战队的成员,正式名称是陆战队侦搜营。蛙人和爆破队的训练,是国军最既苦的两种训练,他们几乎每天都向人类精神、体力的上限挑战。在南部公路旁一个毫不起眼的蛙人训练基地里,一位海军的高级军官遥指海上一个几乎在视野以外的小岛(小琉球)说,每个蛙人都得磨山游到小岛的能力,游一次,要8个小时,相当于一位白领阶级一整天的工作时数。
蛙人的“克难周”训练,和海军爆破队神似,有人也称之为“地狱周”(正名为综合考验周)。训练是在无预警状况下开始的,可能是在睡梦中紧急集合,有时候是饭吃了一半……在整整六天五夜里,二十四小时都在操练,几乎是不眠不休,六天内,睡眠全部合计不得超过五小时,每次休息不得超过十分钟。
要完成“克难周”,除了要高度体能、毅力之外,还得掌握自我精神亢奋的诀窍。经过这番磨练后,队员举止流露沉着而有自信。“这是练勇气的地方。”郑国南副司令说。
为表示曾向死神和人类极限挑战,蛙人非正式的选了骷髅为队徽。
而论到装备,陆战队也是好“一点点。”陆战队的迷彩服,颜色经过特别设计,和海岸自然生态的颜色一样,很方便伪装。国军最先进的65-K2步枪(有三种发射方法可供选择),最优先发给陆战队。防弹力最强的新型头盔,最优先分发给蛙人。除各种大小登陆舰艇外,陆战队还拥有水陆两用战车,世界最先进的托式反战车炮弹及八英寸大炮。强大的火力和机动力,使陆战队即使不作两栖登陆战,也可立即编成一个完整的机械师。
在陆战队未来的发展计划,还包括进一步换装气垫船,加强水平登陆能力,广泛以直升机实施垂直登陆;增设对空导弹以加强部队的防护;建立快速机械化部队等。“国家教育水准提高,阿兵哥学操作新武器也学得快。”副司令郑国南说,有些国家的陆战队只能在滩头作战,军队的陆战队素质和装备先进,可以一口气深入内地几十公里作战。
陆战队不单服役期(三年)较一般野战部队(二年)长,福利还是好一点点。
陆战队自称是最早在官兵活动中心设卡拉OK和电动玩具的军种之一(当年下这个决定的军官曾因此被申诫)。在一些大型管区里,设有MTV特大荧幕,餐厅还卖铁板烧。一位海军总部的军官说,他们的原则是,不要让军中的生活水准和民间的差距扩大。另一方面,陆战队有一套相当独特的图腾文化。他们的标示牌常用红底黄字,含意是“血染黄沙”。
陆战队共有两个师的兵力,是参谋本部的战略预备队,直接受参谋本部指挥,以“永远忠诚”为队训,自许为“参谋本部的两只铁拳”。他们前身是第一师,有“天下第一师”之称。作战时,陆战队没有“成功岭式”大呼小叫的口令,而是采用一连串的手势动作。“敌前大呼小叫,只会自我暴露位置。”一位军官说,作战以实用为上,连指挥交通的手势,陆战队也与众不同。
在陆战队服过役的人,对陆战队的战力都有相当高的自信,究竟他们真正的战力有多少?在陆战队六十六及九十九师的营地中,一部分的运兵车上永远装有武器,弹药、粮食,只要几分钟时间,上万部队就可立即出动。
海军一位将领透露:在战术运用上,全世界陆战队都是攻势部队,加上陆战队数目又多,对敌人构成“你到我家来,我到你家去”的吓阻力量。针对未来外来者对台湾的两栖登陆,陆战队也具备在敌后登陆、断绝敌人部队后援的功能。“这种逆登陆,在韩战时就发挥过很大功能。”
如果说,军人给人的典型印象,是吃苦、剽悍、视死如归,那么陆战队想要做的,是军人的极致。
郑 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1990年晋升。
郑庆祥:(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某试验基地政治部主任。2004年晋升。
郑宝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海军大连舰艇学院院长。1990年晋升。
郑兰荪:(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北京军区空军纪委书记。1990年晋升。
郑玉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第七航空军政治委员。1990年晋升。
郑诗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第九航空军副军长。1990年晋升。
郑银才:(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昆明基地副司令员。1990年晋升。
郑玉海:(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少将,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1990年晋升。
郑顺民:(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少将,福建省武警总队政治委员。1999年晋升。
郑新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少将,武警指挥学院院长。1990年晋升。
郑继文:(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少将,武警工程学院副院长。1998年晋升。
郑本基:(公元1929~今),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海军中将,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副总司令。
郑 坡:(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防部”附员。
郑希冉:(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联合勤务第四兵站总监部副监。
郑继周:(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三十四军暂编四十五师师长。
郑明新:(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五十二军副军长兼一九五师师长。
郑祖志:(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第六十军一八四师副师长。
郑春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澎湖列岛防卫司令部第五○三旅旅长。
郑瑞坚:(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航空特战部政治作战部主任。
郑世才:(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海军少将,台湾省海军陆战队参谋长。
郑旗生:(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三军大学主任教官。
郑明礼:(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防部”军事情报局二处处长。
郑礼国:(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军事情报学校副校长。
郑治华:(生卒年待考),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联合勤务总司令部人事署副署长。
十.帝王国君:
郑桓公:(生卒年待考),原名姬友,郑氏得姓始祖。
周宣王把幼弟姬友封在郑地,即郑桓公。后来郑桓公的子孙便以国为姓,从此就开始有了郑氏。
公元前857~前841年,是西周第十个国王周厉王姬胡执政时期。周厉王刚愎自用,封杀言论,对敢言其不是的国人实行高压手段,酿成“国人暴动”,导致周厉王逃出王宫,由周召公与周公二相行政,史称“共和行政”。太子姬静当时藏在召公家,得以幸存;十四年后,周厉王逝世,姬静正式登基,是为周宣王。他励精图治,立志中兴,从家族中选拔能助其中兴的人才,看中了同父异母的少弟姬友,把姬友封到王畿之地陕西咸林为郑伯(三等诸侯国),这是西周王朝最后一个分封的诸侯国。自此始有郑国。
郑桓公姬友受封后,把郑国治理得井然有条,显示了他的治国才能。周宣王视其才能,就请桓公入朝做司徒,掌管教化。不久宣王宴驾,幽王继位,桓公仍在朝中任司徒。可是幽王无道,贪图淫逸,重用坏人,不事朝政,演出了“烽火戏诸侯”的荒唐闹剧。加之戎狄入侵,周王朝处于内外交困境地。朝中百官人心惶恐。郑桓公为王卿士,忧国忧民,于是与太史伯商议:“王室多故,何所可以逃死!”意思是问太史伯:朝政日非,国家将亡,郑国的出路何在?太史伯是掌管各国文史资料的官员,为其分析了成周(今河南洛阳)四方侯国的情况,认为南、北、东、西四方都不是郑国可去的地方,只有济、洛、河、颍之间是个好地方,并指出:那里有十个子(四等诸侯国)二男(五等诸侯国)之国,虢、郐是两个大国,然而他们都骄傲自大,非常贪厌,你若以周朝有难为理由,借其一块地方,安置家属财产,他就不能不答应。可是,周王朝一旦有事,他必背叛,那时你以周王朝的名义进行讨伐,定能得胜。如若得了虢、郐之地,其他八国就会归顺于你。以你的才华对这块地方进行治理,一定会大有作为。太史伯的建议,为郑国东迁规划了发展蓝图和斗争策略,随后他还语重心长地提醒桓公:“……王心怒矣,虢公从矣,凡周存亡,不三稔矣……欲避其难,其速规所矣,时至而求用,恐无及也!”这是忠告桓公,幽王已听不进任何忠言了,他所信任的只有虢公石父了,周王朝不会支持几年了,要迁就赶快迁吧!再晚就恐怕来不及了。
郑桓公听了太史伯的忠告,当机立断,先把家属、财产寄迁于虢、郐之间。这就是历史上说的“桓公寄孥”这件事。为以后的武公东迁,开辟郑国四百多年基业,打下了基础。也为郑氏家族扎下了根基。郑桓公则在“犬戎之乱”中,为保护幽王而战死疆场,以忠臣的形象而名垂千古,逝世后葬在陕西。
郑买嗣:(公元860~910年),又名同昶,郑回七世孙。唐末五代初大长和国一世国王。
郑买嗣初为南诏清平官,南诏王隆舜时官至侍中,南诏末代王舜化贞时为相。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中兴五年,公元902年)杀舜化贞及南诏家室,自立为王,称大长和圣明文武威德桓皇帝,国号为大长和国,在位时间从公元902~910年为期九年,唐昭宗天复九年(公元910年)逝世,终年五十一岁。
降舜时郑买嗣执掌政柄,舜化时为宰相,养成夺国的势力。灭南诏后改国号为大长和,其他制度不改。“长和”名称正反映当时贵族间争夺权利,很不和好。南诏战胜吐蕃,尤其是攻唐大有俘获,武人得势,拥兵自雄,向外攻掠转为内部互相争夺。自长和国至大理国,对内地朝廷采深闭固拒的态度,政治上很少有往来,更不敢有军事行动,原因是内部争夺剧烈,如果被内地朝廷干涉,弱小国家是无法对抗的。九六五年,宋将王全斌灭后蜀国,请乘胜攻云南,宋太祖正在集全力稳定内部,不敢进取,在地图上用玉斧画大渡河以西说,河外不是我的土地。云南与宋朝都因为内部欠稳,彼此隔绝了三百余年。
郑买嗣逝世后传位郑仁旻。
郑仁旻:(公元890~926年),字文,大长和国肃文太上皇帝,在位时间从公元910~926年为期十七年,终年三十七岁。
郑文好服食金石丹药,易急躁发怒而常常杀人,最终毒发暴死。
郑隆亶:(公元913~928年),大长和国恭惠帝,在位时间从公元926~928年为期三年,终年十五岁。
剑川节度使杨干贞杀了郑隆颤,拥立侍中赵善政即位。
杨干贞是洱海东岸和村人,曾任大长和国剑川节度使。他先灭郑氏而立赵氏,又废赵氏而自立,建国号“义宁”。他贪婪暴虐,朝野上下极为不满。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通海节度史段思平以“减尔税粮半,宽尔徭役三载”为口号,联合滇东三十七部的反抗势力,驱逐了杨干贞,改国号为“大理”,亦即段氏大理。至此大长和国灭亡,南诏国至此亦灭亡。
郑成功:(公元1624~1662年),原名森,字明俨,号大木,为郑芝龙与日本女子所生,初取日本姓名田川福松,回国后改为郑森。在位时间从公元1662~1663年为期一年,终年三十九岁。
明末清初,郑氏父子拥立唐王,忠心报国,唐王朱聿键为了嘉奖他的一片赤诚,便赐他为朱氏,赐名成功,便是朱成功,当时东南沿海与日寇都尊称郑成功为“国姓爷”,福建南安人。著名明朝将领、军事家、民族英雄。
自少习文练武,研读兵书。明弘光年间举监生,公元1646年南明隆武帝朱聿键封郑成功为忠孝伯,赐尚方剑,挂招讨大将军印,委其镇守闽赣界上大定、大安等关。不久清军自仙霞关长驱直下福建,杀隆武帝,郑成功之父郑芝龙降清,其母被奸淫后自缢死。农历11月郑成功于安平誓师抗清,他以福建金门、厦门为基地,建立了一支兵锐将勇、纪律严明的水陆部队,在闽南小盈岭、海澄等地取得三次重大胜利,歼灭驻闽清军主力,威震东南。
大清朝廷进剿郑成功失败,遂遣使招降,许授靖海将军,后又以杀父灭族相威胁。但郑成功不为所动,并乘大清朝廷劝降之际,整军筹饷,督练军队,挥师北取浙江舟山,南破广东揭阳,南明永历帝封他为延平王。公元1655年清朝定远大将军济渡率兵约三万入闽,会同驻闽清军,进攻郑军。郑成功集兵金、厦,利用清军不善水战的弱点,诱其出海作战,次年4月将其水师歼灭于厦门围头海域。公元1658年他统率水陆大军十七万北上。次年入长江、克镇江、围南京,后因中清军缓兵之计,损兵折将,败退厦门。公元1660年在福建海门港歼灭清将达素所率水师四万余人,军威复振。
公元1661年初他决计乘侵台荷兰殖民军兵力薄弱、求援困难之机收复台湾省。当时有人劝他固守金、厦,有人以荷军船坚炮利、入台水路险恶为由反对复台。他力排众议,在充分准备后,公元1661年农历3月23日亲率将士两万五千人、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列岛,出敌不意地于农历4月1日拂晓趁涨潮从鹿耳门及禾寮港登陆。得到了台湾省民众的支援。他先以优势兵力进攻荷军防守薄弱的赤嵌楼,4月2日以头戴铁盔,身着铁铠甲,脚穿铁鞋的“铁人”击败从台湾省城开来的援军;4月3日在台江的水战和北尾线、赤嵌楼的陆战中都取得胜利,又切断水源,赤嵌楼守军投降。继又筑防栅、挖壕沟,对防御坚固的首府台湾省城长期围困。此后屡败出战的守军,又于农历闰7月23日击败从巴达维亚来援的荷兰舰队,迫使殖民总督揆一于公元1662年农历2月1日签字投降,撤离台湾省。
此战郑成功准备充分,计划周密,选择战机适时,注意隐蔽作战企图,大胆利用不良的气候条件,达到出敌不意。又正确选择渡海航线和登陆地点,先占澎湖,既可使登陆台湾省有了可靠的进攻出发基地,又可保障后续部队的航渡和后勤支援,还可据以阻敌海上增援。而且他出敌不意地选择鹿耳门航道,既可攻其无备,又可一举分割荷军部署,隔断敌人联络,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此外,集中数量优势的战船,进行海上打援,也开创了海战史上以小而装备劣势的战船击败大而装备优势的战舰的先例。这是中国古代大规模渡海登岛作战的成功范例。
战后,郑成功废除荷兰在台湾省的殖民体制,建立行政机构,为开发台湾省做出了重大贡献。公元1663年农历5月郑成功在台北逝世,终年三十九岁。
郑 经:(公元?~1681年),郑成功之子,在位时间从公元1663~1681年为期十八年,终年?岁。
控制台湾省的郑氏集团在郑成功公元1662年农历6月去世,一方面争权夺利,一方面图谋割据。郑氏集团内部先后经历了郑成功的长子郑经与叔叔郑世袭、堂叔郑泰之间的争夺王位的斗争。刚从荷兰手中解放的台湾省岛成为郑氏集团的流亡地,从荷兰手中拿下台湾省的郑氏家族在台湾省开始割据。
大明延平王郑经固守台湾省后,自称为“东宁王”,在陈永华的辅佐下开始改革政治制度。这些改革包括:东都改名为东宁、中央政府增设职官以健全组织、将天兴县和万年县改为州并各置知州掌理州务、并增设南路和北路安抚司来负责处理原住民相关事务等。
公元1664年农历3月10日,清军攻占铜山,郑氏集团在大陆东南沿海的岛屿全部丢失,郑经只得在台湾省固守。在清朝军事进攻和招抚政策下,郑氏政权中有文武官员近四千人、士兵四万余人、船只九百余艘陆续投降清军。在这几年的内斗外患中,郑经约损失了约四分之一的军队,严重削弱了战斗力。
在郑经割据台湾省期间,清朝政府始终坚持招抚态度,力争和平解决台湾省问题。为争取郑经转变立场,主动把领土台湾省回归国家,从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郑经病逝台湾省,清朝政府曾多次致函、派官,争取郑经,但他坚持叛国立场,死不改悔。其间,清朝政府主动与郑经的重要谈判活动,达十几次之多。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农历7月,清朝政府派都司王维明、总兵林中等人前往劝说郑经:“朝廷诚信待人,若释疑遵制,削发登岸,自当厚爵加封。”此时,郑经尚奉南逃的明永历为正朔,但却又要求清朝政府依照朝鲜例,准其只对大清朝廷纳贡而己。朝鲜是清朝的属国,郑经的态度,已把台湾省视为独立于华夏之外的国家,判国行径由此开始。
清朝政府虽看到郑经判国,企图割土分地,但仍坚持争取的态度。一个月后,再派林忠等人到厦门,诚恳希望郑经明晓大义,派人去漳州议和,郑经见大清朝廷催迫甚急,经与属官密商,打算乘受抚谈判之机,整兵入台,长期占据台湾省。正如郑经所言:“逆之,则指日加兵,内外受困,岂不危哉!不如暂借招抚为由,俟余整旅东平(今台湾省)再作区处。”于是,郑经伪造了土地、户籍、军械等的账册及攻城抢得的清朝印信等,一边佯称献地受抚,接受谈判,一边率师入台。果然,郑经入台后立即宣布拒绝谈判,坚持台湾省为一独立国家,只向大清朝廷纳贡。
清朝政府见郑宣布受抚,而又率部入台,知其“归顺是假”。随后,大清朝廷命福建总督李率泰进攻被郑经占据的厦门,郑经则由台湾省返回福建,与清兵交战。郑经一战败北,丢掉厦门,退守铜山。大清朝廷则让李率泰停止进攻,至铜山再次招抚。而郑经仍坚持叛国立场,表示如不让其独立治台“虽死不允”!
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招抚大臣孔元章上疏大清朝廷,建议投诚将领和郑经在大陆的亲戚为说客,至台湾省说服郑经,大清朝廷允准。于是,孔元章选择郑经的投诚部将数人,持郑经舅父董班舍亲笔信,招抚使刘尔贡、马星率领,赴台劝降。清康熙六年农历5月招抚人员赴台湾省,农历7月返回,带回了郑经分别给孔元章和其舅父的书信,这两封书信进一步表明了郑经割据台湾省已“非属中国版图”,他做台湾省皇帝“王候之贵固吾所自有,万世之基已立于不拔”。让清朝政府以平等国待之,互通信使,互相通商,方可使“彼此无虞,波浪不惊”。致其舅父的信中更明白宣称:“今日东宁(指台湾省),及版图之外,另辟乾坤,幅帧数千里,粮食数十年……何羡于中土哉!”并说,清朝政府若以苍生为念,应“以外国之礼见待”,否则,只能是白费气力。其分割台湾省野心昭著,气焰十分嚣张。
第二年,孔元章认为郑经仍有招抚希望,要求亲自赴台谈判。康熙大帝允准后,孔元章于农历8月赴台,在台逗留一个月,无功而返。孔元章返回大陆,向清康熙大帝密报:郑经“大是恭谨”,并说获得绝密消息,要求赴京面奏。孔元章向康熙大帝密奏的内容是:施琅私通郑经、阴谋叛变。
施琅原系郑成功部将,后主要在是否追随南明永历帝的问题上发生冲突,施琅之父大宣、弟施显被郑成功杀害,施琅降清。施琅率兵屡败郑军,先后升迁福建水师提督、靖海将军。前文提到康熙元年清军攻克被郑经占据的厦门,主将便是施琅。厦门一战,仅降服郑经的官兵即达一万八千余人。郑经见施琅是他分割台湾省的心腹大敌,便利用孔元章行使离间计,加害施琅。
由于当时大清朝廷与郑经关系紧张,施琅曾于康熙三年、四年两次进军台湾省都因遇到飓风无功而返,再加上施琅的儿子施齐、侄子施亥尚在台湾省,而郑经为离间施琅,故意任用施齐与施亥。施琅见康熙大帝一味主张招抚,孔元章又片面信郑经,一味等郑经回心转意,于是,向康熙大帝上《边患宜靖疏》,请求再次出征台湾省。但清康熙大帝听信了孔元章的密报,怀疑施琅有二心,不仅没同意他的请求,还撤去他的提督衔,夺其兵权,招为内大臣,调入京师软禁起来,一禁便是十三年,直到台湾省问题愈加严重,施琅的嫌疑被澄清之后,才再次被任用。
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清康熙大帝清除了鳌拜集团,亲理朝政,对台湾省问题仍然主张招抚。派刑部尚书明珠、兵部侍郎蔡毓荣至泉州与靖南王耿纪茂商量招抚之事,随后派员持诏书到台湾省。而郑经拒不接旨,强调台湾省“远在东海之外,与中国版图渺不相涉”。
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吴三桂叛乱,集数十万军队北犯。郑经应是吴三桂之约率兵由台湾省攻袭东南沿海,占领漳州、泉州、潮州、惠州等城。康熙大帝派康亲王杰书率军入闽,夺回了漳、泉、汀三州,但仍对郑经抱有幻想,派员与盘踞厦门的郑经谈招抚问题。郑经对吴三桂的叛乱正欢喜若狂,根本不听招抚条件,他给杰书回函,直言“幸遇诸藩举义,诚欲向中原共逐鹿,……人心思汉,则此一戎旅(指自己的部队)反可转祸为福!”杰书仍未灰心,读信后再派属员去厦门,要求郑经回到台湾省,不要以掺和在吴三桂的叛乱之中。郑经不思改悔,反面得寸进尺,回信说若让他回台湾省,必须以清朝政府先交出漳、泉、惠、潮四府州县为条件。杰书再派员诚切相劝,强调郑氏与吴三桂不同,说自郑成功至郑经皆以前明为正朔,不忘旧君;而吴三桂终将灭亡,若坚持投入其叛乱之中,后果可想而知。信中还答应了郑经提出的以朝鲜例相待,只要称臣纳贡就行。但郑经仍不同意,反而要求不仅台湾省独立,大陆沿海诸岛也应由他占领,且郑军的供应还要由福建承担。显然,杰书的意见即是清康熙大帝的意见,说明清朝政府当时重点用兵“三藩”,对郑经曲意放宽了条件;也说明当时清康熙大帝对郑经的叛国行为和对台湾省的地位认识不足。
因郑经坚持不退兵,福建总督姚启圣指挥部队攻克漳、泉所属各县,结果郑军大败。随后,姚启圣再次奉劝郑经:前所提条件朝廷多已允准,与其在闽与朝廷争地,不如回台湾省做你的草头王。郑经仍不理睬。杰书再派员见郑经,要他赶快回台湾省,按朝鲜例相处。郑经又提出以澄海等地为驻使公所,每年要给他六万两饷银等要求。这哪还是按“朝鲜例”,清朝政府要为他提供驻地、又要向他缴纳饷银,不是反成了他的藩属之国了吗?杰书等人自然不会答应。
到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秋,“三藩之乱”已经平息,郑经失去了靠山,大清朝廷也有了对付郑经的力量。姚启圣进兵厦门,一举收复,郑经见大势已去,逐败归台湾省。在此情势下,大清朝廷仍致书郑经,表示以前答应他的条件仍然算数;只要他不再窜犯大陆,“不称臣、不入贡亦可。”上述史实说明,清朝政府对郑经的确仁至义尽,而郑经坚持分割台湾省,并对祖国大陆的土地另有扩张野心,其死硬立场难以更改。
郑经失败逃往台湾省后,对前途失去妄想,情绪消沉,不理政务,终日以酒色嬉游打发时光。因连年征战,台湾省社会发生危机,经济困难,士卒丧气,统治集团内部很快出现分裂。重臣陈永华与冯锡范殊死相争,大将刘国轩拥兵自重。不久,陈永华自行辞职,很快病逝;朝中诸臣各怀观望,兵将皆有“故土之思”,不愿分割台湾省。
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农历1月18日,郑经见大势已去,在极度颓丧中一命呜呼。郑经逝世前,以其子郑克臧监国,逝世后由他承位。而两天后,冯锡范便与诸弟合谋杀害了郑克臧,拥立年仅十二岁的郑克塽承位。郑克塽是冯锡范的女婿(郑克臧是陈永华女婿),冯锡范大权独揽,作威作福,使得台湾省政局坏到极点。接着,台湾省全岛又突发灾害,洪水淹没粮田,颗粒不收,疫病踵接,死者枕藉,兵匪肆虐,社会陷入危机之中。郑经手下的高级将官,纷纷率兵投奔大陆,连地位仅次于冯锡范的左武卫何祐也与清方秘密联系,以待清军复台时作内应。
康熙大帝面对此种形势,重新起用施琅,准备武力收复台湾省。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农历10月,派遣施琅到福建前线主持归台大计。经过充分准备,施琅于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农历6月率精兵两万、战船三百只,跨海直取澎湖。农历6月22日,两军在澎湖发生激战。经一天战斗,打死刘国轩麾下武官三百余员、兵士一万两千余人,降者五千余人,焚毁其大船二十余艘、一般船只百余只。经此短短一天的战斗,郑军已是全军覆没,仅刘国轩等数名高级将领乘小船逃回台湾省。农历8月13日,施琅率军入台。8月18日郑克塽带领文武官员缴册降清,从此台湾省回归祖国。郑克塽、冯锡范、刘国轩等由台湾省达北京,皆受到清朝政府优秀渥待遇,俱得善终。
郑氏三代中,郑成功为永载史册的民族英雄;而郑经坚持背父叛国,为后来胆敢叛国者永戒!
郑克塽:(公元1670~?年),郑成功之二孙,福建南安人。在位时间从公元1681~1683年为期两年,终年?岁。
郑克塽是郑经第二后所生,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郑经逝世,其丈人冯锡范等共谋杀害监国郑克臧(郑克塽之兄),扶才十二岁郑克塽做嗣延平郡王。内政与军事分由冯锡范、刘国轩主掌。公元1683年,大清朝水师在施琅指挥下大败澎湖郑王朝水师,台湾省不保,经过刘国轩劝说,郑克塽降清注,时年十四岁。
注_郑克塽降表全文:
讨大将军延平王臣郑克塽谨奏:
为举国内附,仰冀圣恩事。
窃惟臣生自海邦,稚懵无识;谬继创垂之绪,有乖倾向之诚。迩者,楼船西来,旌旗东指;箪壶缓迎于周旅,干羽烦舞于虞阶。自省重愆,诚为莫赎。
然思皇灵之赫濯,信知天命有攸归。逆者亡、顺者昌,乃覆载待物之广大;贰而讨、服而舍,谅圣王与人之甚宽。用遵往时之成命,爰邀此日之殊恩。冀守宗祧以勿失,永作屏翰于东方。业有修表具奏外,及接提督臣施琅来书,以复居故土,不敢主张。臣思既倾心而向化,何难纳土以输诚。兹特缮具本章,并延平王印一颗、册一副及武平侯臣刘国轩印一颗、忠诚伯臣冯锡范印一颗,敬遣副使刘国昌、冯锡韩赍赴军前缴奏;谨籍土地人民,待命境上。数千里之封疆悉归王宇,百余万之户口并属版图。遵海而南,永息波涛之警;普天之下,均沾雨露之濡。实圣德之渐被无方,斯遐区之襁负恐后。
独念臣全家骨肉,强半孺呱;本系南人,不谙北土。合无乞就近闽地方,拨赐田庄、庐屋,俾免流移之苦,且获养赡之资;则蒙高厚之生成,当誓丹青以衔结。
至于明室宗亲,格外优待;通邦士庶,轸念绥柔;文武诸官,加恩迁擢;前附将领,一体垂仁;夙昔仇怨,尽与蠲除;籍没产业,俱行赐复。尤期广推宽大之仁,明布维新之令。使夫群情允惬,共鼓舞于春风;万汇熙恬,同泳游于化日。斯又微臣无厌之请,徼望朝廷不次之恩者也。为此,激切具本奏闻,伏候来旨。
郑 信:(公元1734~1782年),又名郑昭,祖籍广东澄海华富村,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郑信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海外当皇帝的华人,是泰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据史料记载,郑信的父亲郑达(后改名郑镛)是澄海市华富村人,年轻时在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南渡暹罗,居阿瑜陀耶城,娶暹罗女洛央为妻,后在公元1734年在泰国生下郑信。郑信年少时被大臣昭披耶节基收为义子,十三岁入宫成为泰国宫廷侍卫,接受贵族子弟的传统教育。长成后从政,官居甘碧府府尹,封爵为披耶,暹罗人称为披耶达信。
公元1763年缅甸军入侵暹罗,郑信率部协防暹都。公元1767年泰历4月缅军攻陷暹都,大城王朝灭亡。郑信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基地,组织军队抗击缅军,于当年收复大城国,并迁都吞武里。泰历12月28日被拥立为王,史称吞武里王朝,称郑信为达信大帝。此后郑信陆续消灭各地割据势力,于公元1770年统一了暹罗全国;又多次对外扩张,成为泰国历代幅员最大的王朝。
泰王朝沦亡后,郑信又在泰国东部招兵买马击退缅军,并平定了各地的割据势力,统一了国家,建立吞武里王朝,于公元1767年泰历12月28日被拥为泰王,历史上称郑皇。这是历史上首位在海外当皇帝的华人。
郑信在位十五年,公元1782年泰历4月7日在一次宫廷政变中,郑信被杀,终年四十九岁。因其对国家民族贡献巨大,泰国人民对他十分敬仰。泰族立国共历四个王朝五十位皇帝,其中只有五位业绩卓著者被谥号“大帝”,郑信便是其中之一。1950年泰国政府在曼谷市吞武里广场中央建立了“郑皇达信纪念碑“供人瞻仰。政府还规定每年的泰历12月28日即吞武里大帝登基之日为“郑皇节”,以示以这位民族英雄的怀念。
郑信建国称王的时候,家乡专门派人前往泰国相贺。乡人临走时,郑信赠送了十八缸礼物,叮嘱乡人回去后分赠父老乡亲。众人回到船上急欲知道郑皇所赠的是何物,打开缸盖只见缸缸都装满咸菜,众人一气之下把这些陶缸扔到了海里,只带回其中一缸。回到家乡后,大家都来看郑皇的礼物,把缸中之物倒出,只见上面是一层咸菜,下面全是闪闪发亮的金银珠宝。原来郑皇怕乡人路上遇到海盗,便在缸口盖上咸菜以掩人耳目。乡人见状懊悔不迭。这最后一个咸菜缸现在还保存在郑氏族人的家中,族人当它是传家之宝,轻易不肯拿出示人。这是一个大肚小口的棕色大陶缸,缸身布满螺旋样凸起的花纹,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惯常所见的咸菜缸大不一样。
华富村郑氏宗祠门侧有一副对联:曾与帝王为手足,欣收天子作门生。这座老宅建于清雍正年间,门内两间三合土的房子已经破败,早已无人居住。郑信的你亲郑达就出生在这里。而郑信的衣冠墓则在村外一个池塘旁,被澄海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泰国诗琳通公主专程来到这里拜谒郑信衣冠墓,并将一顶绢制皇冠送给当地政府,随同的泰国华侨还赠送了一尊郑皇骑马铜像,仿曼谷吞武里广场上的巨型郑皇铜像制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