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5-15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历史条件 徽州属《禹贡》扬州之域。春秋属吴。后属越。战国属楚。秦属鄣郡,都尉治歙。后汉仍属丹阳郡。建安十三年,孙权分属新都郡,晋属新安郡。宋齐因之。梁末分置新宁郡,陈省新宁,仍属新安郡。隋开皇九年,平陈,省新安郡,始改置歙州,治休宁县。大业三年,改歙州为新安郡。义宁元年,始移治歙县。唐武德四年,置歙州总管府。贞观元年,复曰歙州,属江甫西道。五代初,属杨吴,后属南唐。宋属江南东路。宣和三年,改为徽州。元至元十四年,升徽州路,属江浙行省。明太祖初(1357年),改兴安府。吴元年,改徽州府,直隶南京。胡按:朱元璋于元至正15年(1355年),受小明王韩林儿任为都元帅,次年攻占集庆(今南京),称吴国公;元至正24年(1364年),称吴王。他本奉小明王龙凤正朔,小明王死后,始于1367年称吴元年。次年称帝,国号明,建元洪武,都应天 (今南京)。又据1995年新编《歙县志》“建置”章载:“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改兴安府为徽州府,直至清末。]……康熙六年,分属安徽省。领县六:歙县、休宁县、婺源县、祁门县、黟县、绩溪县(《嘉庆重修一统志》)。由于历史上徽州属新安郡,郡治位于歙县,故徽派盆景又称新安派盆景。 徽州保界山谷,险阻天成,兵革少到,与外界交通多赖水路,加之山青水淑,风物宜人,民俗古朴敦睦,因此在历史上成了躲避兵灾的场所。东晋、宋、齐、梁、陈的都城位于建康 (业)(即今日南京市),另外为了躲避战乱,大批中原人士流寓江南,深入偏僻的徽州定居。北人南徙以“晋、宋两南渡及唐末避 。‘黄巢之乱’,此三期为最盛”(《歙县志·舆地志·风土》)。他们南渡前是佃客、部曲制生产关系的代表,这些南迁的北方人士,包括部分缙绅仕宦、名门望族之家,擅长殖财牟利,具有营商的传统和习俗;同时他们也将北方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制作技艺带来徽州,又将传统的北方仕族文化与土著的山越文化相互融通,逐渐形成了具有代表中原文化和古山越文化双重特色的新体系。北方地区的风俗习惯也随仕族的南迁带来徽州,如南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此俗歙县亦然, 《歙县志·物产·药属》载:“谨火,即慎火,一名景天,花淡红繁碎,又名佛指甲,又日八宝,有盆养屋上以避火者,今罕见。”可见徽州风俗源远流长。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多,在交通稍微便利的开阔地带,乡里集结成城镇,为适应都市生活需要的一切行业都在迅速发展起来,建筑、树艺、盆栽以及 石玩、盆景等闲雅生活的必须内容,也就有必要、也有可能从江淮之间,主要指扬州、苏州、杭州一带传来徽州。后来由于地方闭塞、交流的限制,加之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盆景艺术的发展与其他地区形成一层隔离,逐渐创造出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徽州有藏镪百万的富商巨贾,以富称天下,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实力。徽人经商致富始于宋朝,正如宋人李以伸在《新安续志·序》中所云:“物产之伙,流布四方,号曰‘富州’。”到了明代中叶,垄断两淮、两浙盐业,牟取巨额利润,已经是“家给人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明·无名氏《歙县风土论》)。乾隆皇帝6次巡幸苏扬,徽商的接驾排场,已非王侯贵族可比,耗资动辄数以千万计,可谓挥金如土、散银如水。且看两淮盐总,“以布衣上交天子”的歙人江春是何等气派,徐坷《清稗类钞·园林类》记:“高宗巡幸大虹园 (为江氏私园--胡注),至一处,顾左右曰:‘此处颇似南海之琼岛春荫,惜无塔耳’!江闻之,亟以万金赂近侍,图塔状。既得图,乃鸠工庇材材,一夜而成。次日,高宗又幸园,见塔巍然,大异之,以为伪也。即至,果砖石所成,询其故,叹曰:‘盐商之财力伟哉’!”《清稗类钞·豪侈类》又载:“汪石公者,两淮八大盐商之一也。石公既殁,内外各事,均其妇主持,故人辄称之曰‘汪太太’。太太当高宗幸扬时,与淮之盐商,先数月在北城外择荒地数百亩,仿杭州之西湖风景,建筑亭台园榭,以供御览,惟中少一池,太太独出数万金,夜集工匠,赶造三仙池一方,池夜成而翌日驾至,高宗大赞赏,赐珍物,由是而太太之名益著。”又据扬人汤殿三《国朝遗事纪闻》录:“扬州之富,以淮南盐商名。商之著者凡八家,而黄氏妇 (扬人称为黄十公太太)居其最。高宗之幸郡也,诸商皆争自输金为御供,凡可悦上意者,无不力致之,故上谓:‘行在以来,莫若扬州适意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