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皖东公公 于 2011-7-27 11:03 编辑
【原】 “葫芦”剖开便是“瓢”
瓢,是当地农村舀水的器具。葫芦剖开了就是瓢。
“7·23”追尾事故,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当地人称“和谐号”为“子弹头”。
京沪“子弹头”列车开通没多久,就发生了这起惨案,“和谐”不再和谐。是技术问题,还是人为因素,天知道。
这里,我说的“葫芦”与“瓢”,跟“子弹头”风马牛不相及。
前些年,当地大片鬼不下蛋的良田陡然沸腾起来:机器轰鸣,人欢马叫,彩旗飘扬。不长时间,横亘东西的西宁线建成并通车,接着,贯穿南北的京沪高铁也如火如荼。东西、南北干线征用了大量土地,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早就厌倦了种田的农民拿到了补偿款,一个笑两个哈地走出本土,务工经商了。从此,他们子孙万代填写的表格上,“家庭出身”这栏将永远告别“农民”那戳眼的字样。农民改行转产没有什么不好。有袁隆平院士提高亩产,有18亿亩底线束控,国人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一日三餐怕个鸟!我饭量不大,每天多半以水填饱,更不担忧。
很快,京沪高铁剪彩通车。铁道部大手笔,发扬当年“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壮志雄心,短短几年神速般地铺就了两条干线。名不经转的小县城东和南各有了两个新车站,一下拉近了与各大城市的距离,人流物通更加便利。
铁道部豪情万丈地“画龙”,各媒体激情荡漾地“点睛”,一时间,“子弹头”被炒得神乎其神。这么说吧,早饭过后,从上海出发,赶到北京午餐时间尚早;午餐后折返,不慌不忙参加上海的晚宴。时速300多公里,跟直升飞机相媲美。因此,航空公司火烧屁股,坐不住了,纷纷打折招揽顾客。竞争,给百姓带来实惠,没有什么不好。
铁道部的宣扬,媒体的点缀,中国创造了神速、安全的“子弹头”,完全成了华夏“第五大发明”,甚至比老祖宗的“四大发明”更伟大。古代什么条件,祖先都能捣鼓出“四大发明”,当今“第五大发明”更理所当然。
咋舌,惊愕之余,我有点恍惚。总觉得,这“子弹头”类似于舀水的瓢,离不开葫芦的影子。
八十年代初,电视上就介绍过日本和西欧等几个发达国家就有了“子弹头”列车,而且磁悬浮式。外观上看,我们“创造”的“瓢”倒像半个葫芦,也许内瓤不同,“神六”型的。
我绝不怀疑我们的“瓢”,是照着人家的葫芦画来的。赞叹归赞叹,可我就是不愿乘坐“子弹头”,“绿皮车”坐着舒坦。那次去省城,同事跟时尚,订了“子弹头”票,我却乘了大巴。同事来不及退票,白白浪费了百元,气的嗷嗷叫,骂我另类,怀古心理作祟,排斥新事物。舒适豪华的“子弹头”不坐,挤公交,公交公司配备小姐啊!我也说不清为啥不愿坐“子弹头”。我可没有未卜先知的道行。
照着葫芦画瓢,我算得上高手。中学未读完,家长看我心不在书,就命我学篾匠,学门手艺当饭碗。篾匠的原料是毛竹。篾刀能将一根毛竹剖出十多层篾丝,用篾丝编制竹篮、竹筐。时值隆冬,雨雪连绵,冻得手都伸不开。师傅指着一堆剖好的篾丝,让我按着他给的样子编一只淘米筲箕。我照着葫芦画瓢,“瓢”出来,师傅火了:这不是筲箕,是渔夫盛黄鳝的篓子!仅一个寒假就被扫地出门。师傅说,阴雨天心思潮湿,学不好手艺,晴天再说。这话是安慰我父母的。我心里明白,他嫌我身子重,又怕动脑子。其实,筲箕跟鱼篓有甚区别?手艺不成,只好又吃回头草,继续念书。
工作后,身子重,怕动脑子的毛病还是改不了。前些年,政治学习隔三差五。“三个代表”的心得体会就写过无数次,还常常举行演讲比赛。写文章要耗费大量脑细胞,况且,体会又不能像炒豆子那样能随时蹦出锅来,心得能跟灰尘那样,风一刮就浮起?当年师傅说,阴雨天学不好手艺,是婉转加讽刺,我不服这口气。照着葫芦画瓢,绝对比筲箕还筲箕!
说抄袭难听,是模仿。每逢写心得体会,或网上下载,或将同事的心得拿来照着画。天下文章尽管抄,就看会抄不会抄。根据人家的葫芦,我画出了自己的瓢。画“瓢”,我是下了功夫的:拿人家的篾丝和现成的样品,我进行再创作,再加工。谁敢说不是我的“创造”和“发明”?!为此,我的“瓢”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当众夸我“三个代表”学得好,能与时俱进。同事们每每投来赞佩的眼神,不时向我翘指。我有数,所谓的心得体会,都是我照着人家的葫芦画来的。“瓢”虽出自我手,但终究还带着人家“葫芦”的样儿,只不过改头换面,润了一点色,添了一些佐料而已。不动脑子也照样造出“瓢”,我暗喜。那次,上级来人检查,领导举荐了我的“瓢”。我慌了神:我的“瓢”,一半来自网上,另一半是来自贴在墙上的同事们的“葫芦”,心细的一眼便能戳穿我的西洋镜。于是,我不得不坦诚禀告,是照着人家的葫芦画的瓢。领导反夸我实事求是,有自揭疮疤的勇气。
自那以后,凡写心得体会这类文字,我照样依着葫芦去画瓢,但在文字的结尾,都注明引用的出处,免得又被误解是我的“创造”。拿人家的东西往自己脸上贴,无论如何都留有斧凿的痕迹,甚至是邯郸学步。
葫芦剖开就是瓢。拿人家的葫芦,画自己的瓢,“瓢”画的再精美,可葫芦毕竟是人家创造的,“瓢”能算我“创造”的作品么?
不动脑子这毛病,我是改不了了,那就尽量在“瓢”上下点功夫,争取创造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瓢”——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个“瓢”吧!
我暗喜,当年篾匠未学成,却驾轻就熟,掌握了照着葫芦画瓢的技艺。
作于 2011·7·27· 待修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