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皖东公公 于 2011-9-13 17:54 编辑
【 原】 中秋·八月
七月流火,八月流金、流油。
描写金秋,歌赞八月的词藻枚不胜举,美不胜收,信手拈来,文章陡增姿色。那是人家抠脑子憋出来的辛苦。文章写的是感受,是心情。将人家的心情、感受挪到我的文字里,说不定就成了人家的心情与感受,说不定还落个东施效颦的结果。
此时此景,我不去描述,它也是硕果累累,喜出望外的金秋,田野流金、流油的八月。
同学相邀,今天去乡下度中秋。
八月的田野,满目殷实,果实飘香。满眼金黄是稻谷;吐露白蕊是棉花;小水库里,鱼儿跳跃,急着要登上餐桌似的;刚起获的花生堆满房前屋后。今年雨水多,稻子推迟了成熟期。往年中秋节前后正是收割期,今年难得过个清闲佳节。
同学家三间上下,前庭和后院就是两个篮球场。农村房屋都单门独户,相邻之间隔着过道——不是防火通道,是便于耕田机通行。同学说,今年在老房度过最后一个中秋。新农村规划,将拆去老房,建集体宿舍楼,不久农田也将租赁出去,让能人科学化耕种,他坐收渔利,成了甩手掌柜、新一代“地主”。他望着房顶,又环顾四周,情绪激动,但眼神里又似乎隐藏着什么。
地方领导狃于跟风挺进。跟风就是政绩,挺进就深得上级赏识。上面起风,下面即刻就挺出倾盆大雨。构建和谐社会,其核心要件是以人为本,促进政通人和,使方针政策更加人性化,要求政府一心为民谋福祉,官员心系民众,当儿子作孙子。如果,一味要求民众温顺、和谐,社会管理者不和谐,这“谐”就无从“和”起。“谐”,也得结合实情,因地制宜地“和”。祖祖辈辈住惯了单门独院的农民,集中一起住套房,小夫妻俩睡觉,隔壁都听得见床响。传统观念依旧的农民习惯吗,能“和”么?鸡窝,猪圈放哪里?家禽家畜要不要饲养?没有了禽畜,租了土地当地主,虽然减轻了劳累,但农村没有工厂,没有大型商业,又缺少致富门路。闲暇多了未必好事,甚至能整出事来,又会酿出新的不和谐。
说和谐,一切都跟风挺进,“和谐”起来。司法更不示弱,“和谐司法”,逐步宽刑了。一些专家还竭力呼吁“接轨”,取消死刑。眼下,各类犯罪居高不下,智力犯罪、暴力犯罪、官员犯罪有增无减,严重干扰了和谐。假若,再来个“杀人不偿命”,社会将成什么样?我不敢想象……百姓不能顺心遂意,居不安、业不乐,“和”从何出,“谐”自何来?建设新农村,应在改水、改厕,改变农村卫生环境和不良生活习惯,加大教育力度上做文章。搞土地集约、集中住楼房,也算作新农村建设,算作人性化的和谐,那么,大跃进年代的“大食堂”也有某些人性化特征——起码能倒腾出家家户户大量的家务时间。
《中庸》里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上天把天理赋予人形成品德就是“性”,顺着本性而行动就是“道”,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就是“教”。如果官场清明,按着天命,“率性”、“谓道”,悉心谋政;如果官员清廉,“修道”、“谓教”,悉意为民;尊重千百年来百姓养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引导农民科学、进步,顺应民心民意,让百姓富足,呈现的将是碧水蓝天,风和日丽,万物谐和的新景况。农民群居于套间,无地可耕,禽畜不能养,跟城里人相同的生活模式,不一定人性得起来,“谐”不一定“和”得起来。我杞人忧天了。
圆月,从密密匝匝的树丛中悄然腾空。秋风丝丝,月光如洒。
八仙桌摆在前院中央。中秋晚宴开始了。
喝女儿红,嚼大闸蟹。同学很会跟风挺进,城里人会吃会喝的嗜好领悟得很深。
金秋八月充满了殷实,填满了喜悦。
他招呼我先吃,又转身回屋,抱来一只盛满红黄色液体的玻璃瓶,捧上一把未晒干的生花生。就着花生喝散酒,神情自若,悠闲,津津有味。同学说,农村人爱喝散装白酒,便宜不说,加入大枣、枸杞子浸泡,养人。
明年中秋若再来。八仙桌一定改成小方桌,长条凳换成小方凳,一定在狭窄的阳台上品酒,赏月,话八月……
作于 2011·中秋晚 待修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