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徽州,大部分为山区,这里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每年清明前后,正是种植六月豆的大好季节,而接着的梅雨季节正适合大豆结荚长豆,一过梅季天气干爽,正适合收豆子。在形形色色的豆产品中首先要推豆腐,下面我来说说徽州豆腐的制作方法: 徽州农村里家家都会做豆腐,家乡叫“老豆腐”。它绝对不同于市场上卖的普通豆腐。首先选颗粒饱满的六月白豆或八月白豆,不要青皮的那种。浸泡6到8小时,一般夏季6小时,冬天8小时,浸泡时间以掰开豆瓣,里面已经饱满为准。不可过短,过短不出豆腐;过长则会变质,不仅过滤豆腐渣时豆浆滤不下去,而且蛋白质变质不能吃。近年来使用钢磨磨浆得多,因为发热,会使豆腐失去原来的鲜味。最好用农村里的手推石磨,连汤带水一起慢慢磨成豆浆,磨得越细,豆腐质量越好。然后烧一锅开水泡在豆浆里,充分搅拌后过滤出豆腐渣。再把豆浆放进大锅里煮,煮豆浆要有耐心,不能用大火,要慢慢煮开,火大了有两种毛病:一是做出来的豆腐会有烟焦味,二是你稍不注意蒸锅豆浆会溢出来,有时甚至可以全锅豆浆都跑光。煮开后的豆浆需盛在大木桶内,家乡有专门用来做豆腐的木头豆腐桶,稍凉以后就下预先准备好的石膏或盐卤。盐卤要比石膏好一些,做出来的豆腐要软一些,特别是用于煎炸的油豆腐一般多用盐卤。下石膏盐卤时,先用一个木桧舀少许豆浆待凉一点后,放入石膏或盐卤,然后把木桧里的卤水慢慢倒入大木桶中,边倒边用一根木棍慢慢搅拌木桶中的豆浆,然后盖上木盖,大约二三十分钟的样子,中间可以揭开盖子看看,如果卤水少了,就不会结成豆腐花,可以再添一点卤水。待结成豆腐花,水清以后,就可以再次过滤了,此次过滤出来的就是老豆腐了。根据豆腐成品的不同,过滤时使用的压力也不一样:如果是水豆腐(不是豆腐花那种),只要稍微压一下即可,这种豆腐专门用于做一种特别的美味:泥鳅钻豆腐,豆腐硬了,泥鳅钻不进去;太软,泥鳅一钻就碎了也不成。如果就是一般的老豆腐,用一种特制的木头框子里面放上土布,然后把豆腐花舀入,再盖上豆腐板挤压,以豆腐切开拿上手,轻轻拍打不碎为上。如果是用于做臭豆腐、毛豆腐,一般就用老豆腐做原料。如果是用于做煎豆腐、豆腐乳或一般的五香豆干则需要压得结一些为好。成品豆腐做好后,要切成四方体浸入水中,冬天可以保存十天半个月不坏;夏天则必须天天换水,或者干脆再放入盐水中煮一下,可以保存一两天。现在也可以直接放进冰箱冷冻,做成冻豆腐吃。这种徽州老豆腐,现在在屯溪、歙县、绩溪一带市场上有时有售,价格要比普通豆腐贵一些,但你很难买到真正的老豆腐。 下面再简单介绍一下徽州农村中其它几种老豆腐产品: 1、自制豆腐包。
把老豆腐切成一公分左右的薄片或薄条,放到烈日暴晒,干透后收好。要吃时,切成小块,放到油锅中炸开,用于做炸酱,味道非常鲜美。 2、自制五香豆腐干。
把老豆腐切成薄片,用五寸见方的白土布包起来,码整齐,再次尽力挤压成型,打开后,放入配置好各种香料的卤水中煮开即可。 3、自制豆腐乳。
用挤压得稍微硬一点的老豆腐,切成四方的小块,放在洗干净的稻草上,稻草放在筛子或脸盆里,春秋天就放在外面,冬天必须放在大锅或电焐煲里保暖,盖上盖子然后让它慢慢发酵,表面长出一层白毛即可。准备一点辣椒粉、五香粉、盐和味精等搅拌好,把豆腐放进去沾一下,然后依序放在瓮里,或瓷缸中,最好浇一点香油,要吃时夹几块出来,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配作料。吃不完的,还可以把它晒干,那就是有名的黟县宏潭豆腐乳了。 4、自制油煎豆腐。
用挤压得稍微硬一点的老豆腐,这种用于煎炸的老豆腐必须用盐卤水制老豆腐,炸起来才松软,吃起来才可口不硬。切成四方形的薄片或小小的四方体,放到菜油或豆油中煎炸。(现在市场的油类大多为浸出油,最好用压榨豆油或菜油,如果是土榨油,那就更香,现在一些偏僻的农村里还有压榨油,价格稍微高一点。)豆腐颜色发出金黄色就意味着煎好了,可以起锅。待凉了以后,放入预先准备好的开水泡盐水中装入瓮中,上面用石头压紧,以前在农村,这种豆腐可以从正月放到采茶结束都不坏,而且味道特别的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