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历史文化名城名副其实
安徽省歙县自隋唐以来一直为徽州府(郡、州、路、府)治所,是徽州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展示地,是一个文化遗产大县。2008年1月,文化部正式批准成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作为生态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保护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在徽文化的核心区内结出保护的果实,这是歙县要交出的答卷。
让历史文化名城名副其实
建于秦、筑城于隋的歙县,文化积淀厚重,有价值的古建筑古村落星罗棋布。随着岁月的流逝,不少古建日趋破败,保护这些文化瑰宝,成为歙县的一个难题。
歙县斥资近3000万元将县城中和街、斗山街、打箍井街以及鱼梁村(坝)等徽派特色鲜明的古街巷,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维修,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并在保持原有格局的前提下,修缮了800余米古城墙。对古城施以“减法”,将行政机构和部分商业设施外迁,严控古城的商业开发。
徽州府衙历时千余年,是徽州府的标志和众多徽文化的物质载体。古城内徽州府衙的修缮工程,是歙县乃至安徽文物保护的一个大手笔。设计投资近2亿元的府衙修复工程占地2.4公顷,建筑面积0.98万平方米,须拆除周边不协调建筑近3万平方米,工程量大而复杂。现完成投资1.7亿元,工程接近尾声,已修复南谯楼、仪门、正堂、二堂、知府廨组群、月台、穿堂,全面整治了坏境协调区,明弘治年间一轴五门格局重新呈现,与东、南谯楼和已修缮的古城墙连成一片,成为全国气势最宏伟的府衙建筑群之一。府衙内将设立多个徽文化的展示陈列馆。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古建专家傅熹年说:徽州府衙使用斗拱最多、建筑规模最大、所用传统工艺最为地道。
歙县自2009年起,积极推进黄山市实施的“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工程”,迄今已通过多种渠道投入资金近7亿元,纳入保护范围的24个古村落中已有19个古村落、170余幢古民居得到保护性修缮和整治,其中渔梁坝古村落已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许村双寿承恩坊等一批国宝古建得到修缮。
另一种文化资源:非遗
歙县有徽墨、歙砚、徽派盆景、木竹石砖雕刻等历史久远、影响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该县在非遗的挖掘、梳理、传承、弘扬上下了真功夫。
歙县对非遗的保护,起步较早。2003年,该县文化主管部门就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全县开展地毯式收集、梳理,历时3年,于2006年出版了100多万字的《歙县民间艺术》一书,开安徽全省之先河。该书分杂艺、舞蹈、戏曲、音乐、美术、传说故事6个方面,对明清以来歙县乃至古徽州民间文化艺术做了较完备的收罗和整理。2007年歙县组建了非遗普查领导小组,再次组织人员进行为期一年的大规模普查,出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汇报》、《古歙音韵》、《徽派盆景图志》和《歙砚》等书籍。
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该县积极进行申报。目前该县有徽墨、歙砚、徽派盆景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省级9项,市级26项。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4名,省级25名,市级27名。
为破解非遗保护中原有生态衰落、后继乏人的普遍性难题,歙县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是尽可能为非遗提供展示展演的平台,使一些民俗文化项目重获生机和活力,在保护中合理利用,在利用中促其发展。当地已连续成功举办7届“徽州古城文化节”和其他区域性文化节。在此推动下,诸如《叠罗汉》、《麒麟舞》、《婚嫁》以及《绵潭戏》等流传久远的民间民俗文化节目得到复苏和传扬。
二是将一批传统特色工艺向文化产业方向发展,进行生产性保护。通过设立歙砚一条街、徽州艺术品市场、郑村花卉交易市场及非遗馆等,形成规模效应和叠加效应。歙县徽墨居全国之冠,现有制墨企业近20家,从业人员306人;歙砚生产企业148家,从业人员2712人,其中有不少年轻人。
三是通过职业教育、建立传习基地等多种方式培养非遗传人。依托地处歙县的安徽省行知学校和歙砚协会,组建安徽省非遗教育集团和歙县徽雕艺术学校,建成占地2800平方米,集实训、展示、陈列等多功能的砚雕、木雕基地。这一在全国领先的职业教育方式已培养特色非遗项目传人158名。同时在规模较大、技术力量雄厚的生产企业设传习基地。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向中小学生普及地方非遗知识。通过民间文化社团、徽派特色工艺人才协会等途径,不拘一格培养非遗传人。
保护利用的双赢模式
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下如何合理利用?歙县的经验是:前提是保护,而利用合理,反过来又可以促进保护。
以花费巨资修缮的徽州府衙为例,它不仅展示了徽文化的辉煌,同时又成为一个颇有吸引力的旅游景观。府衙里设立的博物馆、徽州名人馆、传统工艺馆和民俗文化馆等,拓展了徽文化的影响力,使保护、弘扬和利用得到好的统一。现在已经完成修缮和整治的19个古村落、170幢古民居有的已经得到合理利用,在凸显文化价值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这些古村落古民居有的成为摄影绘画、影视拍摄、乡村体验、农业生态、文化创意等基地,有的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徽州古城、渔梁坝古村、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雄村、昌溪、许村等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被打造成特色旅游景区,其中国家级4A级景区3处。全县目前对外开放的旅游点50余处,仅古村落古民居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
近年经挖掘、保护的非遗项目,在旅游业中也发挥出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各种文化旅游节上演,成为重头戏和亮点。更有非遗项目直接走进了旅游景点展示,保护、传承得到有机结合。
传统文化资源的利用,要掌握好有度和适当,力戒一切向钱看。不利用,保护缺少驱动力,利用过度,文物易受损。歙县文化部门如是说。
不畏艰难,自觉担当
像歙县这样的文化遗产大县,建设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体系,既是保护民族文化之根,也是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明乎此,歙县县委、县政府自觉担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该县制定了系列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地方法规、规划和办法。通过项目拉动、财政投入、资源置换、社会投资等多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如筹措近3亿元先后修复竹山书院、郑氏宗祠、五马坊、徽州古城墙等一批国保单位,筹措近2亿元修缮徽州府衙,投入7亿元进行古村落古民居维修,设立年500万元古村落古民居修缮专项基金等。筑牢县、乡镇和村三级文保网络,明确责任,各司其职。严厉打击各种文物违法违规行为。积极推进博物馆(纪念馆)建设,做好馆藏文物的数据录入和展陈等。
文化保护的另一个关键点是群众的积极参与。近年徽州文化生态的宣传日益增多,群众的保护意识、法制观念、参与积极性显著提高,尤其对非遗的保护表现出空前的积极性。
但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难点尚多,如资金匮乏仍是一个制约瓶颈,与文化资源总量相比,目前合理利用程度不高,群众的参与热情还须提升,尤其是社会对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和迫切性认识不足。歙县文化部门的负责同志说,决不能为已有小成满足,文化保护的路修远漫长,还须上下求索。
记者 乔国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