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的发达程度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是毋庸赘言的,甚至是一些地区经济发展腾飞的最主要的环节,对于农村而言也是一样的。要想富,先修路一直根植于我国广大的大众心中,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交通的单一和匮乏依旧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乡乡通”公路到新世纪的“村村通”公路,三十多年来,随着公路的开通,广大的农村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交通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流向城市,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可以看到,过去农村的交通主要还是以 县-镇(乡)-村的放射性为主,这本来也是无可厚非的,各种要素的向性集中是城市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各农村本身之间,交通似乎并不发达,特别是一些相邻地区的边界地区,由于行政划分上的原因,这种边界地带若非亲戚朋友的话,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这种情况也基本上无伤大雅,对于经济发展百姓小康的影响并不算太大;其实当今农村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要回到交通上,由于现今农村大量劳动力的外出,更多的土地已经或面临荒芜状态。这些土地荒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土地的主人家的壮劳力已经外出打工或者在城市定居,家中老弱不足以管理更多的土地,只能将稍远或者路途不便或者土壤贫瘠的土地给放荒掉;另一个原因就是由于山区地区,许多山上的土地由于不能通车而流转程度不足,毕竟现在已经不是肩挑人扛的年代了,不论是化肥等物资向地里搬运和庄稼向家里弄来,都是一件极其浪费人力和时间的事情,在这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更是矛盾重重。
当然这后一种情况主要是处于山地地区的农村,前一段日子在电视上看到我们整个黄山市的土地流转只占到9%左右,而整个安徽省却达到近三分之一的程度,我想着其中的主要原因便是由于山地的交通不便而导致的。因为山地不通路,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来管理,如此就是一些有富余劳力的农民家庭也不愿接手过来种植管理,毕竟双向比较之下,肯定是亏本不划算。
本村主要经济作物是茶叶和菊花,由于之前是乡,所以近三十年前已经通上公路,但是附近的几个自然村却公路难通,直到近几年才开通公路,其中就有一条高山公路,自从接通之后,本村人家在山上放荒的土地甚至已经再次破荒种植管理了,荒芜现象几乎不存在,这就是通路的好处,也可以说电动车、摩托车是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工具之一了,不仅会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还能节省劳动力,这估计就是在农村地区时间就是金钱的最好诠释。
另外一座山头,由于开建了一座高山养鸡场,政府为之开辟了公路,许多在山上有土地的人家纷纷购买了摩托车, 不仅方便于做农活,更重要的是节约了时间和劳力,一节约一产出,就是双倍的效益所在。据我所知,附近几座山头,唯有该山上的土地管理的是最好的。
可以想见,若是在大量的山上开辟了公路,这种公路或许并不需要水泥浇灌,而只是能够通摩托车或者拖拉机,那么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有着不可多得的妙用的,一方面节约了农民更多的时间和体力,同时也解放了更多劳动力可以外出务农,在山地农村地区推进土地流转制度,释放农村经济更多的活力,同时甚至可以开辟出山地车骑行赛道, 一举多得。
可以预见的是,在当今中国土地资源趋向于紧张的时候,在政府大力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机,若是能够在山地地区更多的推进土地流转制度,不仅能够释放出更多的人口红利,更是一种节约资源的最佳途径之一。当今中国的一切问题都是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从发展中产生,也需要使之在发展中解决,否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成为一句空话。而当今中国的一切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是土地问题,只要能够解决土地的问题,那么许多问题如城市的发展和扩张,耕地的红线保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奔小康,都将会迎刃而解。
毕竟在中国,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山地,可以说,在山地地区,有一种开发叫做节约。在山地地区的土地上开发更多的道路,将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 主要途径,没有之一,希望本预言可以在本届政府中实现。我相信这将不仅会幸福亿万山地农村的百姓,也将会幸福万千日益增长的单车爱好者。
而如果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上依旧延续过去的那种基调,圈地拆迁,然后倒逼农民进入工厂,形成更多的“房地产吃人”的运动,那么,不仅会引发更加紧张的土地矛盾,更会在圈地的过程中消失了农村和乡土,而只留下一片片钢筋水泥的森林,留下一群群麻木无望的人群。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在很多地方正在发生或者将要发生。
但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梦,一个中国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