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自由 于 2015-3-19 13:34 编辑
很早以前,徽州歙县北岸一带,住着一个叫王春生的农民。家里很穷,很小就没了父亲,只能靠母亲打柴种地,纺麻织布度日。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眼睛天天红肿。春生13岁那年,就去村中吴财主家做小长工,母子俩苦度光阴。两年后,母亲的眼病越来越重,不久竟双目失明了。春生想:母亲是为他而盲,无论如何要医好她的眼睛。所以,他一边给财主做工,一边开荒种菜,靠卖菜换些钱给母亲求医买药。不知吃了多少药,母亲的眼病仍不见好转。这件事,感动了菊花仙子,一天夜里,春生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漂亮的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北岸往南经五渡村上山,有一个叫金竹的村庄,沿村后小路爬到山顶,山中有一个叫大天寺,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于是,重阳节那天,春生带了干粮,去金竹寻找白菊花。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有黄菊花,就是不见白菊花,直到下午,才在大天寺南面草丛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他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又香又好看。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春生母亲的眼睛便开始复明了。
白菊花能治眼病的消息很快传了出去,这一消息也传到吴财主家。吴财主将春生叫去,命他立即将那株白菊移栽到吴家花园里。春生不肯。吴财主便派手下人赶到春生家强抢那株白菊花,双方争夺,结果菊花被折断。白菊花横遭强暴,春生十分伤心,坐在白菊花旁哭到天黑。半夜之后,上次梦见的那位漂亮姑娘突然来到他的身边。劝他说:“春生,你的孝心已经有了好报,不要伤心,回去睡吧”! 春生说:“这株菊花医治好我母亲的眼睛,它被折死,叫我怎么活?”姑娘说:“这菊花梗子虽断了,但根还在,她没有死,你只要将根挖出来,移植到另一个地方,就会长出白菊花。”春生问道:“姑娘,你是何人,请告知,我要好好谢你。”姑娘说:“我是天上的菊花仙子,特来助你,无需报答,你只要按照一首《种菊谣》去做,白菊花定会种活。”接着菊花仙子念道:“三植四平头,五月水淋头,六月投料头,七死八活护根头,九月立枝头。”念完就不见了。 春生回到屋里仔细推敲菊花仙子的《种菊谣》,终于悟出了其中意思:种白菊要在三月移植,四月掐头,五月清沟沥水,六月勤施肥,七月、八月要固定好植株防止倒伏,护好根,九月就有菊花立枝头。春生根据菊花仙子的指点去做,后来菊花老根上果然萌出了不少枝条。他剪下枝条扦插,再按《种菊谣》说的去栽培,果然,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便开出了一朵朵芬芳四溢,娇媚迷人的白菊花。春生将种菊的技能教给了村上的穷百姓,歙县北岸一带种白菊花的人就越来越多了。因为春生是九月初九找到这株白菊花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九月九称作菊花节,并形成了赏菊花、吃菊花茶、饮菊花酒等风俗。清光绪年代里,北京紫禁城里流传红眼病,皇上急坏啦,,告之全国,遍访名医好药。获悉此事,新安名医奉告徽州知府大人:“徽州菊花可治红眼病噻。”于是徽州府献上徽州菊花干,京人泡服后眼疾即愈。天子老儿一开心,传旨:“好啊,徽州菊花,花不俏丽功绝色,年年纳贡。”
北岸村隶属黄山市歙县东南部的北岸镇,距北岸镇政府所在地大阜不到1公里,距歙县县城仅18公里。以中低山和丘陵地貌为主,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为北岸镇耕地、林地的主要集中地之一,粮食基本实现自给,劳动力资源丰富。地处歙南的古村北岸,既有赏心悦目的自然风光,又有雄厚的徽文化底蕴,村庄到处呈现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风格,街道小巷步步皆有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韵。
歙县北岸境内主要高峰有:北面望泽尖(海拔712米),西南面有大天寺(海拔824米),东面有天柱尖(海拔780米),西面有大全尖(海拔680米)等,山峰都不高。故而这一片公路交通发达,特别是原先通往杭州去的公路穿境而过,而且80年代之前大通道公交车辆就是运行在这条公路上。而如今,这里交通枢纽的地位更是日益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