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川志
【基本概况】
金川距县城62公里,西邻杞梓里镇,东北与三阳乡相连,东南与浙江省淳安县毗连,总面积52平方公里。最高峰搁船尖海拔1477米,为我县第二高峰,金川乡是黄山市境内连接徽杭公路与新安江(千岛湖)之大陆桥之桥拱,境内平均海拔883.5米,是歙县平均海拔最高的乡,全年温度比县内其他地方低2-5℃,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因而被俗称为“天上”。全乡共有12个村民委员会,67个自然村,81个村民组,2005年全乡共3081户, 10768人。农业人口9542人,非农1226人,全家从商50户,2005年全乡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8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92元。
金川乡是典型的山区乡镇,山高地陡,耕地大多在10—30度坡,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境内有皂汰源、柏川源、查坑源三条河流,其中皂汰源落差达260米,具有水能开发的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有钨、钼、铋、万年青石等。
金川乡于1991年建立林业站,2000年以来承担国家公益林30100亩,退耕还林2854亩,经济林4224亩,商品林41190亩的管理任务;森林覆盖率80%,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特有的野生动物有:娃娃鱼、穿山甲、黄麂、勺鸡、红隼、罐、乌金,种类多达32种,植物种类有40种。有耕地面积87公顷,水田65公顷,旱地22公顷。 1965年建立金川卫生院, 2002年进行改建,目前属一级乙等,院内从业医生5人,下属乡、村私营诊所19家,从业乡村医生21人,新型农村合医疗全面推开,惠及全乡90%以上人口。通讯事业发展迅速,1981年设立邮政机构,1994年开通程控电话,固定电话从98年的不足100门发展到如今的1733门,已实现所有的自然村通电话。2004年、2005年相继建成了联通和移动通信基站,实现移动通信全覆盖。1976年成立文化站,1971年成立广播站,1995年建立电视转播台,转播7套节目;同年开通有线电视,转播12套节目,终端用户数达2140。社会公益事业也逐渐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方便,1985年12月架通高压电,目前年用电总量达120万度;1986年开通自来水,目前已有约2800户用上方便的自来水;1991年设立敬老院,目前有院民6人;1958年设立农村信用社,2005年存贷业务量达 。
金川虽处边区,但交通便利,唐(村)三(阳)公路从境内穿过,北距徽杭高速公路13公里,南到千岛湖40公里,每日都有至杭州、歙县、淳安县的班车,旅游过境车辆越来越多,三阳至金川段于2005年11月1日油化改造后正式通车交通面貌大为改观。境内12个村委会,已有11个村通公路,2006年,查坑村首先实现了村道硬化,各自然村组道路建设进度加快。
皂汰源水能开发除1997年皂汰电站修建后,2003年民营投资500多万元建成合丰水电站,2004年7月1日正式发电。从2003年开始,外出电动缝纫工纷纷回乡办厂,2004年组建了龙兴皮具加工公司,龙头带动,分户加工,现全乡有电动缝纫机120多台,年销售收入150万元,加工费收入50万元,存在良好发展势头。2005年全乡农业总产值2276万元,乡村两级还积极组织引导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2005年全乡劳务输出收入达680万元。计划生育事业巩固低生育水平,同时注重转变群众婚育观念,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2‰,实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通过几年来的发展和建设,金川乡基础设施及经济面貌有很大改善,人民群众物质、精神生活普遍提高。
曾有直属和驻乡单位:粮站于1969年设立,2001年撤销;茶站于1970年设立,1991年撤销;供销社于50年代设立,1998年转为私人承包经营。
【历史沿革】
清朝乾隆年间来此地居住;民国三十年间,划属大阜以下梅溪乡,设中和、翠苹、黄溪等六保,保下各设甲;建国初期,金川乡属于三阳区管理,又称伏源乡。从1949年至1952年8月,并入三阳区公所。1952年8月金川乡一分为三,成立了水塘乡、伏岭脚乡、中坑下乡。1955年3月至当年11月,归属杞梓里区管辖,改名为伏岭脚乡、中坑乡、水塘乡。1955年12月,三乡合并为金川乡(只因当时金川盛产一种俗称“金竹头”的植物,可做药材,并因此药材为外人所知,故取名金川)。1957年冬至58年春,水塘乡辖水坑、金川、永丰、毫丰、伏川、米山、张萍、查坑、长丰、五星、半坑、盈丰、源丰、新建、皂太(太字有土字旁,下同)、合丰、柏川、中源、长春坞19个农业合作化社(包括初级社)。人民公社时期(1958-1960)撤销水塘乡,并入三阳人民公社。1959年4月,三阳人民公社成立8个管理区,管辖29个大队,现金川乡分属伏岭、中坑、水塘三个管理区,管辖中坑、黄牛鼻、长春坞、外东山、金川、皂太、外横坞、水塘、伏岭、柏川10个生产队。1961年元月5日,撤销管理区,同时生产队更名生产大队。同年5月15日,成立金川公社,归杞梓里区公所管辖,共有12个生产大队,大队名与现行政村名基本相同,即:金川、水塘、中源、五星、长春、合丰、仁丰、中坑、皂太、查坑、伏岭、柏川,至此,金川乡的行政版图基本稳定。1962年,伏岭村改名为伏川。1964年12月,归杞梓里区委会管辖。1982年,金川公社辖12个大队,81个生产队。19 年,改公社为乡,改大队为村。1999年,皂太发生地质灾害,1-5组村民陆续开始迁至富堨、桂林等地,村民组基本名存实亡。解放时期,乡内金川、水塘、中源、长春、五星、中坑、仁丰、合丰、皂汰、柏川十个村都为革命老区, 1947年在长春坞发生过一次白匪与新四军的战争,1945-2005年出兵总数达 人。
金川源起姓氏为潘、洪,后发展为潘、洪、李、方、吕、吴、罗、章、叶、占、余、汪、王、胡。在居住上基本是大杂居,小聚居。
〖文化事业〗
金川乡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于1972年建立金川中心学校,1996年在省电力公司的支持下,新建了仁丰村光明小学;1997年,在香港妇女基金会的援助下,新建了长春小学,1998年新建了金川中学,拥有小学教学点12所,但全乡的校舍大部分还是很破旧。从2002年开始,全乡开始大范围的教育危房改造,相继改建合丰、查坑、伏岭、柏川、中坑五所村小,金川中心小学在上级教育部门和省电力公司的支持下,迁址新建,2006年又争取到省金汇基金会的支持,援建金川学校教学楼,即金汇楼项目,该项目在2007年可以完工使用,极大改善了教育状况。2004年争取资金60多万元建设了新的教学大楼,增设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新建了远程教学系统,教学设施得以较大改善,可以接收到最先进的教学资源,虽然地处偏僻,但并不落后。2005年在校学生达1607人,其中中学659人,小学948人,在职教师75人,普及了9年义务教育,自50年代来,培养的中专以上文凭的约380人。金川中心学校的教学水平较以前也逐年提高,2006年,金川中心学校考入县中共8名,取得建校以来的最好成绩。
〖民风民俗〗
七七福泉山庙会:在金川乡福泉山上有一座仙姑庙,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传说中仙姑成仙的日子,方圆百里的上万名善男信女都云集于福泉山,到庙中烧香祈福。近些年来,庙会已演变成了一种民俗,迷信活动少了,成为金川及附近地区的一个节日。
〖千年红豆杉〗
金川乡有极其丰富的古树资源,单四、五百年以上的国家珍稀树种“南方红豆杉”就有近20株,特别是水塘村,有两株1020年的红豆杉,至今依然枝叶繁茂,还有古银杏树、榧树等。青山秀水里,绿树红果间,古木守护的美丽村口,黛白相映的朴素民居,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悠然。
〖特色四品〗
金川乡地处高山,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青山绿水,空气清新,云笼雾绕。独特的高山气候造就了农业产品的优良品质。皂汰源顶谷大方七、八十年代被指定为国务院外交部礼品茶享誉海内外,近年来,龙井茶的加工又成气候,形成了顶谷、龙井两大名优系列茶;药用保健品山茱萸以是全省产量最高的乡,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而且枣皮果形大,皮厚子小,有效成份含量高;山核桃皮薄、肉香、无污染,质好,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贡菊及其他草木药材近年来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金川特产第四品。
天上人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