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棠樾牌坊群就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建筑风格混然一体,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形同一气呵成。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拨、恢宏华丽、气宇轩昂。到了明清两代,牌坊建筑艺术也日臻完善。建筑专家们认为:棠樾牌坊对研究明清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建筑艺术和徽商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极其重要价值。
棠樾牌坊群(第1到第7牌坊):鲍灿孝行坊——慈孝里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骢步亭——乐善好施坊——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
7座牌坊的来历如下:
1、鲍灿孝行坊,建于明嘉靖初年。牌坊额题“旌表孝行赠兵部右侍郎鲍灿”。据《歙县志》记载:鲍灿读书通达,不求仕进,其母两脚病疽,延医多年无效。鲍灿事母,持续吮吸老母双脚血脓,终至痊愈。其孝行感动乡里,经请旨建造此坊。因鲍灿曾孙鲍象贤是工部尚书,故赠兵部右侍郎衔。
2、慈孝里坊,为旌表宋末处士鲍佘岩、鲍寿逊父子而建。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徽州府守将李世达叛乱后抢劫百姓,棠樾人鲍寿孙和他的父亲都被叛军捉获。乱军决定:父子二人要杀一个。在这紧急情况下,鲍寿孙与父亲互相争死,一个说“杀我,让父亲活”;一个说“杀我,让儿子活”。正当父子争执不下的时候,忽然间树林里起了一阵大风,声音犹如追兵,乱军仓惶逃窜,鲍寿孙父子才得以幸免于乱军刀下。这件事被郡府县志大书特书,元史收入《孝义传》,明史采入《孝顺事实》,明永乐帝题《慈孝诗》二首,旌表“慈孝之门”,并赐立诗碑于龙山之上,同时御制慈孝里坊一座。清康熙帝在编辑《古今图书集成》大丛书时,也没有忘记这件事,敕令《徽州府山川考》予以著录,相传乾隆帝下江南时,还御笔赐书一联:“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
3、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九年,额刻“矢贞全孝”,“立节完孤”。据县志记载,汪氏为棠樾人,25岁守寡,45岁去世,守节20个春秋。
4、乐善好施坊,建于清嘉庆二十五年。据传,棠樾鲍氏家族当时已有“忠”、“孝”、“节”牌坊,独缺“义”字坊,其村鲍氏世家至鲍漱芳时,官至两淮盐运使司,掌握江南盐业命脉。他欲求皇帝恩准赐建“义”字坊,以光宗耀祖,便捐粮十万担,捐银三万两,修筑河堤八百里,发放三省军饷,此举获得朝廷恩准。于是,在棠樾村头又多了一座“好善乐施”的义字牌坊。
5、鲍文渊继吴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因旌表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劲三冬”、“脉存一线”而建。据县志记载:吴氏,嘉定人,22岁嫁入棠樾,时小姑生病,她昼夜护理;29岁时丈夫去世,她立节守志,尽心抚养前室之子,直至其成家立业。吴氏守寡31年,60岁辞世。
6、鲍逢昌孝子坊,建于清嘉庆二年。为旌表孝子鲍逢昌而建。据记载:逢昌之父明末离乱时外出多年,杳无音信,顺治三年,逢昌才14岁,便沿路乞讨,千里寻父,终在雁门古寺与父相见,并将父请回家中。后其母重病,他又攀崖越洞,采药医治,更能割股疗母,因造此坊。
7、鲍象贤尚书坊,明天启二年建。据县志记载:鲍象贤嘉靖八年进士,初授御史,后任兵部右侍郎,死后封赠工部尚书。牌记因旌表他镇守云南、山东有功而建。 |
|